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病虫性 2004—2005年平均枯萎病病指为14。8,表现为耐病。

    纤维品质 2004—2005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毫米,整齐度85。1%,比强度32。7cN·tex…1

    ,伸长率6。4%,麦克隆值5。1,反射率75。6%,黄度8。8,纺纱均匀性指数147。9。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 营养钵育苗移栽以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浇足底水,干籽播种,每钵1粒。地膜直播棉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合理密植 根据茬口及苗龄及时移栽。该品种株型较松散高大,因而种植密度宜稀不宜密,在中等及以上肥力的田块每公顷可种植2。7万~3万株。

    合理运筹肥料 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早施重施花铃肥,打顶后补施盖顶肥。中后期根据长势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需施纯氮280~350千克,有效磷140~175千克,氧化钾280~350千克。

    主动化学调控,塑造良好株型 一般情况可在在蕾期、初花期、盛花结铃期及打顶后分别进行3~4次化学调控,具体次数和剂量要根据棉花的长势长相和天气而定。

    病虫害防治 及时中耕除草,根据当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注意对棉蚜、棉红蜘蛛、烟粉虱等刺吸口器害虫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江西省无病或轻病地种植,不宜在重病地种植。

    skbshge

(十三)路棉6号() 
品种来源 转基因抗虫棉路棉6号(RH16)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湖北省潜江市大路种业有限公司用抗A3作母本,ZR6作父本配制育成的核不育两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2006年获得在湖北省应用的转基因安全应用证书。2007年进入生产试验,并通过田间鉴定推荐审定,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棉2008004)。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1天左右,属中早熟品种。植株较高大,塔形松散,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有稀绒毛。铃偏圆形,有钝尖,结铃性强,吐絮畅。株高125厘米,单株果枝数19。4个,单株成铃30。6个,铃重6。0克,衣分40。9%,籽指10。5克,霜前花率90。5%。

    产量表现 2005年湖北区域试验,每公顷籽棉产量4222。1千克,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16。1%;皮棉产量1716。1千克,比对照增产14。8%,增产极显著。2006年湖北区域试验,籽棉产量4506。7千克,比对照增产11。0%;皮棉产量1816。4千克,比对照增产7。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籽棉产量4364。3千克,比对照增产13。4%;皮棉产量1766。1千克,比对照增产11。1%。

    抗病虫性 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抗红铃虫鉴定结果,种子虫害率2。3%,比对照鄂棉18低82。1%,高抗红铃虫;2005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棉铃虫鉴定结果,综合抗性值44,平均抗性值3。67,属高抗棉铃虫。两年区域试验抗病鉴定结果,耐枯、黄萎病,枯萎病指10。8,黄萎病指21。4。

    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毫米,比强度27。65 cN · tex…1

    ,麦克隆值5。15,纺纱均匀性指数129。5。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 路棉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适宜适当晚播,一般在4月中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以每公顷种植2。1万~2。5万株为宜。

    均衡施肥 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该品种具有长势旺,结铃性强、产量潜力高等特点,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对钾肥更为敏感。建议每公顷施纯氮量250~300千克,基肥占50%,花肥占40%,保桃肥占10%;每公顷施五氧化二磷100~150千克,基肥占60%,花肥占40%;每公顷施氧化钾180~220千克,基肥占60%,花肥占40%。

    合理化学调控 一般每公顷喷施缩节胺45~60克,严格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缩节胺的用量、浓度及施用频率,以塑造理想株型。

    虫害防治 根据田间棉铃虫、红铃虫发生情况决定农药防治时间,一般当百株卵量达50粒,或百株幼虫量达5头时,应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棉铃虫重点在2、3、4代。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和棉盲椿象等非鳞翅目害虫。

    适宜种植区域 主要适宜湖北及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skbshge

(十四)科棉6号() 
品种来源 科棉6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中棉所12×苏棉8号)F1

    ×冀棉24杂交后代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05—2006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2006年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6)第347号'。

    特征特性 科棉6号生育期126天左右。长势较强,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呈塔形。茎秆茸毛少。叶片中等,叶色淡绿。结铃性好,棉铃卵圆形。铃较大,铃重5。92克。衣分42。7%,籽指10。8克。吐絮畅,易采摘,絮色白。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耐枯萎病。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籽棉3910。9千克,比对照增产8。0%;产皮棉1664。5千克,比对照增产9。3%。2006年安徽省生产试验,每公顷产籽棉3865。5千克,比对照增产4。5%;产皮棉1653。0千克,比对照增产6。9%。

    抗病虫性 2005—2006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枯萎病指17。1,耐枯萎病;黄萎病指37。4,感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纤维品质 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年检测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29。0毫米,整齐度84。1%,比强度28。15cN· tex…1

    ,麦克隆值4。95。

    栽培技术要点

    适期播种 营养钵育苗移栽播期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地膜直播以4月中旬为宜。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以每公顷2。7万~3。0万株为宜,肥力较低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肥水管理 肥料施用重点是基肥和花铃肥,适施保铃肥,看苗补施苗肥和盖顶肥,氮、磷、钾比为1 ∶ 0。6 ∶ 1。1。

    适时化学调控 一般全生育期化学调控3~4次,分别在盛蕾初花期、盛花期、打顶后使用。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中耕除草,并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在适宜防治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无病或轻病区推广种植。

    skbshge

(十五)川杂棉16() 
品种来源 川杂棉1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新育成的含msc1不育基因的优质抗虫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以高产品系HB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F1

    代杂交种。该品种于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棉2006001)。

    特征特性 川杂棉16生育期133天,中熟;植株塔形,茎秆粗壮,生长稳健,长势旺,叶片中等,叶色绿色;单株结铃性强,上、中、下部结铃均匀;铃大,卵圆形,铃重6克左右,吐絮畅,纤维洁白;衣分41。18%,衣指6。9克,籽指8。9克。川杂棉16在各类试验中高抗红铃虫和抗棉铃虫,抗病性好,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技术可控性强等突出特点。由于制种时母本GA18抗棉铃虫,其制种效益比利用不抗虫母本制种提高30%,有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四川省区域试验,每公顷平均籽棉产量3338。4千克,皮棉产量1374。0千克,分别比对照川棉56增产14。5%和6。02%,均居试验第一位,增产极显著。2005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籽棉产量3414。4千克,皮棉产量1366。7千克,分别比对照川棉56增产24。6%和13。2%,增产极显著。

    2004—2006年在四川省主产棉县示范,长势好,高抗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抗枯、黄萎病,产量高,种植效益突出。大面积一般每公顷籽棉产量3150千克,高产栽培每公顷可达4500千克。

    抗病虫性 2003—2004年四川省区域试验指定单位在人工接种的枯萎病病圃和黄萎病病圃鉴定,两年平均枯萎病指8。4,黄萎病指29。5,属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类型。抗虫性:2003—2004年四川省区域试验网室接棉铃虫鉴定,蕾铃被害率3。1%~4。1%,蕾铃被害比对照HG?BR?8减少82。7%~83。7%,达抗棉铃虫水平;华中农业大学鉴定,川杂棉16红铃虫籽害率0。89%,比对照鄂棉18(红铃虫籽害率11。8%)减少92。5%,达高抗红铃虫水平。

    纤维品质 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CC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毫米,比强度29。5cN·tex…1

    ,麦克隆值4。1,纤维品质明显优于对照川棉56。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 4月上中旬,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时,采用营养钵育苗抢晴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根据棉田准备及天气情况适时移栽。

    种植密度 四川棉区宽窄行种植,每公顷移栽2。7万~3。3万株,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等行种植,行宽1米,移栽密度每公顷1。8万株。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和叶面肥,特别要增施钾肥,有条件的可增施农家肥或饼肥等有机肥,要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确定施用时间和施用量。

    合理化学调控 严格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根据棉田长势情况,及时进行化学调控,塑造理想株型。

    病虫害综合防治 重点防治盲椿象、蚜虫、红蜘蛛等非鳞翅目害虫,对棉铃虫进行监测防治,注意防治3、4代棉铃虫。

    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中耕,起垄培土。及时去叶枝、抹赘芽、打顶、去旁尖。遇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水抗旱。及时去除空枝、秋芽和老黄叶。

    适宜种植区域 川杂棉16植株高大,个体优势强,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种植。

    skbshge

(十六)川杂棉26号() 
品种来源 川杂棉2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核不育杂交种,母本为新育成的含msc1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父本为抗病恢复系00?160。2006—2007年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湖南省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棉2008007)。

    特征特性 该杂交种生育期120天,株高中等,植株塔形。生长势较强,出苗快而齐。茎秆光滑,叶片中等,冠层结构明晰,通透性好,结铃性强,单株成铃率较高。铃较大,卵圆形,吐絮畅。单株成铃44。7个,铃重5。7克,衣分41。6%,籽指10。8克。

    产量表现 在湖南省表现出良好的丰产、稳产性。2006年湖南省区域试验结果,每公顷皮棉产量2020。5千克,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2。9%。2007年湖南省区域试验结果,每公顷皮棉产量1922。3千克,比对照增产6。2%,增产极显著,居B组参试品种第二位。两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971。0千克,比对照增产4。5%。

    抗病性 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人工枯、黄萎病圃鉴定,枯萎病相对抗指9。3,表现抗枯萎病;黄萎病相对抗指19。4,表现抗黄萎病。

    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整齐度85。0%,比强度29。6 cN· tex…1

    ,麦克隆值5。1,纺纱均匀性指数142。4。符合国家纺织要求。

    栽培技术要点 宜在4月上旬抢晴天播种,营养钵保温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公顷种植1。8万~2。4万株。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各营养元素平衡配合施用,采取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秋桃肥的策略,增施钾肥和硼肥等微肥。合理化学调控,严格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塑造理想株型。注意综合防治虫害,重点防治盲椿象、蚜虫、红蜘蛛等非鳞翅目害虫,对1、2代棉铃虫和红铃虫一般不用防治;对3、4代棉铃虫和红铃虫应进行监测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起垄培土,及时去叶枝,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水抗旱。

    适宜种植区域 川杂棉26号表现抗黄萎病、抗枯萎病,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技术可控性强等突出特点,适宜在湖南棉区推广种植。

    skbshge

(十七)荃银2号() 
品种来源 荃银2号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杂交棉,母本MY?4系中棉所41与徐州553的杂交后代选系,父本MQ?41是鄂抗棉10号优系97?4与荆1246杂交后代系选的优质、丰产品系。该品种于2005—2006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12月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7第132号)。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棉2008002)。

    特征特性 荃银2号生育期125天,出苗快、齐,苗病轻,苗壮。植株中等,株型疏朗,较紧凑,呈塔形;茎秆光滑无毛;叶片中等偏大;整齐度好,长势强,后劲足;铃大,中部铃重6。4克,呈卵圆形;结铃性强,吐絮畅,衣分40。4%,霜前花率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每公顷籽棉产量3411千克,比对照皖杂40增产15。4%;皮棉产量1342。1千克,比对照皖杂40增产7。9%,增产极显著。2006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每公顷籽棉产量4198。7千克,比对照皖杂40增产13。0%;皮棉产量1740。6千克,比对照皖杂40增产11。3%,增产极显著。

    2007年生产试验中,每公顷籽棉产量3463。5千克,比对照皖杂40增产16。6%;皮棉产量1449千克,比对照皖杂40增产15。4%。2008年在全省各产棉县安排了示范片,表现出结铃性强、铃大、后劲足、抗病性好、吐絮畅等特点。尤其在望江、无为等县,每公顷成铃120万个以上,皮棉理论产量达每公顷3102。7千克。

    抗病性 2005—2006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抗性鉴定:枯萎病指5。2,抗枯萎病;黄萎病指32。1,耐黄萎病。

    2007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抗虫鉴定:荃银2号为双价抗虫棉,抗虫株率100%,Bt蛋白表达量达高抗水平,高抗棉铃虫。

    纤维品质 2005—2006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整齐度85。0%,比强度30。7 cN·tex…1

    ,麦克隆值4。9。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于4月中旬“冷尾暖头”抢晴播种。营养钵育苗,做到湿钵、干籽、盖爽土。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大田每公顷种植2。1万株左右。实行宽行栽培,一般行距为1。0~1。2米。

    平衡施肥 荃银2号结铃性较强,耐肥水,中后期加强肥水管理。“足施基肥,早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合理化学调控 荃银2号对缩节胺较敏感,蕾期一般不用化学调控,花铃期用量具体“看天、看地、看苗”,按“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化学调控。

    科学治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