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冷眼旁观-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可不好接,故薛姨妈只端起茶来饮了两口,然后方开口道:“林丫头好与不好,人家已同郡王定了亲了,日后就是郡王妃,我们如何说得?”

    一提到婚事,就是薛姨妈衔怨了。这回荣国府里长房二房分家,贾赦只要现银,王夫人便又从薛家支了不少银子去。前前后后这些银钱也没换回一句准话,人家黛玉年方十三便终身已定,且又是一门极好的亲事,宝钗都十六了哪里拖得起?故薛姨妈话里话外难免露出点儿意思来。王夫人却一面看好宝钗,一面记着薛蟠打过宝玉的事儿,所以不肯明着答应,就往贾母身上推,道:“若不是老太太不肯点头,这会子宝丫头的事儿也早定下了。”

    薛姨妈也不说贾母的不是,只叹道:“老太太也是叫史家逼住了,云丫头若无着落,史家怎肯善罢甘休?”

    如今黛玉同宝玉并无来往,王夫人对黛玉仅是不喜,对湘云就是全然的厌恶了,听了这话便冷笑道:“她自家不好生教导女儿,倒来寻趁我的宝玉,也不瞧瞧云丫头那样儿,谁家肯要?半点儿礼数也不知道,成天大呼小叫的,又口无遮拦,还穿宝玉的衣裳扮小子。我不说她勾引坏了宝玉,她家倒说宝玉坏了她的名声,竟赖上我们了!”

    薛姨妈道:“云丫头还罢了,到底年纪小些,不懂规矩也是有的。只那些服侍的人可恨,她们都是干什么的?便劝不住宝玉和云丫头,也该来回给主子知道才是,怎么倒乱嚼舌根?如今传得沸沸扬扬,于她们又有何益处?”

    王夫人听了这话正触动心事,忙问:“又传出什么事来?莫不是云丫头果然勾着宝玉作怪了?”

    薛姨妈却又不接着说了,只笑道:“不过是些风言风语罢了,云丫头再不好也是大家子的姑娘,断乎不至于做出丑事来。”

    薛姨妈如此一说,王夫人更疑心了,便道:“这可未必,还是得想个法子叫她离了我的宝玉才好。”

    这话就合了薛姨妈的心意,于是接着笑道:“正是如此。宝玉如今也大了,云丫头也大了,虽说是兄弟姊妹,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

    正说着,忽然外头仆妇来报说:“甄家来人了。”王夫人便问道:“是哪个甄家?”回说:“是贵太妃的娘家甄家。”王夫人听了疑惑道:“他家自获罪以来一向谨小慎微,从不四处走动的,这会子来咱们家做什么?”

    至贾母上房,只见甄家太太在贾母下首一张花梨六方扶手椅上坐着,贾母跟前却是一位少年公子,王夫人行礼毕,就听得贾母笑道:“你来瞧瞧这孩子,这形容身段儿同咱们宝玉一模一样不是?”

    王夫人上前端详一番,笑道:“果真是极像。”贾母笑道:“岂止模样相像,人家这孩子也叫宝玉。”说着又命人道:“去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甄家太太也瞧瞧。”

    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甄家太太一见忙笑道:“唬了我一跳。若不是我儿也在这里,只怕我这个亲娘也错认了。”

    众人听了都笑,只宝玉怔怔地盯着甄宝玉,半晌方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众人听了这话更撑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贾母笑道:“可不是你成日家照镜子,自然瞧着眼熟。”说着又招手叫宝玉近前,同甄宝玉站在一处,李纨等都凑趣道:“真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贾母又问年齿,甄太太道:“我们这个是四月生辰。”贾母听了更奇,道:“这可巧了,我们家宝玉也是四月生辰。”

    贾母等在那里闲话,宝玉却同甄宝玉攀谈起来。原来那甄宝玉才是真神瑛,贾宝玉却是那块无才补天的石头,下凡历幻前曾有过一面之缘,因此眼熟。此时相互问起,甄宝玉也极得祖母宠爱,也有一干出类拔萃的姐妹,对女子的态度也同贾宝玉一样。两人从未遇见过志同道合之人,便都啧啧称奇。只是甄家败落了,甄宝玉便不似贾宝玉那样无忧无虑,言语中总有些惆怅。

    甄家当初本以为要抄家灭族了,故连自家姑娘都化名妙玉送到贾家避难,这些年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不知哪一天皇帝追究起来就没命在了,积蓄也都拿去上下打点。甄家太太今日穿的便是一身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料子虽好,却是前年时兴的花样了,可见甄家这一两年间连新衣料都没添,只靠吃老本度日罢了。

    故贾母等不免疑心甄太太是来打秋风的,兜了半天圈子,甄太太方开口问道:“贵府有贤德妃娘娘在宫中,不知可得了消息没有?听说贵太妃娘娘近日欠安?”

    王夫人听说是来打听甄贵太妃消息的,便松了一口气,道:“确是有一位太妃身体欠安,所以今年不单不省亲,连宴乐也是能免则免,但不知是否就是甄贵太妃。”

    甄太太听了这话更忐忑起来,又问:“每逢二六之期家人都能进宫探视自家娘娘的,不知二太太近两月可瞧见贵太妃没有?”

    别说近两月了,上个月王夫人还在庵堂里关着呢,哪能去宫里?贾母便笑道:“上回是我进宫去探视娘娘,也见了太后、贵太妃、皇后及诸妃嫔,那会子贵太妃娘娘还极有精神,想必欠安的另有其人。”

    贾母嘴上虽如此说,暗中细思一番,除甄贵太妃外,没哪个太妃生病能令宴乐都免了,而甄家就是靠甄贵太妃才能苟且偷生至今,一旦太妃薨了,只怕皇帝就要对忠顺王和甄家动手了。

第109章 一更() 
贾母只是猜测;林家却是由恪靖郡王亲自上门来告知的;道是:“宫里甄贵太妃身上有些不好;如今就可预备下素服;免得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黛玉听了倒十分诧异,原众人议论着;都猜太上皇先崩;毕竟上皇已到古稀之年,甄贵太妃如今也不过五十左右岁数罢了。今听恪靖话里的意思,甄贵太妃这一病竟有些下世的光景;黛玉便问:“不知是何病症?难道连御医都束手无策?”

    这日可巧林如海尚未下衙,林珏也没放学,此时恪靖见黛玉问起;便左右看了两眼;下人知机,也都忙退下了,然后恪靖方道:“不是病;是毒。”

    黛玉听了这话大惊,恪靖见她神色骤变;不由失笑道:“你想哪儿去了?又看什么话本了不成?”

    黛玉听他打趣,便轻哼一声;道:“王爷说得就像有什么内情一般;还令下人都退下了,我怎能不多想?”

    如今黛玉同恪靖见的次数多了,说话也随意起来;平时也常直说“你”“我”,这会子赌气才称“王爷”,恪靖听了便忙止住笑,解释道:“确实是有内情,也不怪你多想。原是因父皇退位后便一味好道,酷爱烧丹炼汞,前儿那些道人进了什么升仙的丹药上去,父皇竟深信不疑,还要与他的爱妃同享,不料这丹毒厉害,吃出病来了。那些太医起先还怕触了父皇的霉头,本不敢实说,但甄妃之病实在无药可医了,这才如实禀奏。”

    黛玉便疑惑道:“照这么说上皇也吃了这药,怎么上皇无事,只太妃病得如此之重?”

    恪靖嗤笑道:“父皇也并非无事,只是他原先就常吃这些金丹,所以比甄妃更能经受得住,只微有不适罢了。现甄妃病重,父皇震怒,已将那些道人尽皆下狱,上刑逼问他们受谁人指使。这回是甄妃给父皇挡了灾了,如若不然,父皇吃上个一年半载的,那可就不堪设想了。”

    恪靖与太上皇父子情薄,此时说起也是语带讥讽,黛玉听了唯有叹息而已,只道:“这也在理,那些道人再是大胆,进上的丹药总该小心才是,如今毒倒了太妃,难免令人疑心。”

    恪靖却冷笑道:“父皇年纪大了越发多疑了,虽然那些个道人并未招出谁来,父皇却几次训斥皇兄,也不想想皇兄都登基几年了,政通人和,还犯得着做这事儿来给自己添骂名?况且皇兄也不是那样人,否则当年登基时便一碗毒死了父皇岂不干净?”

    说到皇帝头上,黛玉就不好接话了,只劝道:“你消消气罢,清者自清,且你也说圣上已登基几年了,上皇纵要发难,能做的也有限。”

    恪靖却摇头道:“你不知道父皇性情,年轻时也是说一不二的,如今虽然老了和气些,这等性命攸关之事又怎能轻轻放下?只怕免不得朝中又要有一番大动了。”

第110章 贾宝玉梦会甄宝玉reens。() 
首发订阅满27章就能直接看更新贾敏见黛玉总拿星星眼看她;很是疑惑;黛玉便照直说了。她毕竟曾是现代人;钦佩夸赞的话张口就来;也不嫌肉麻,直夸得贾敏脸都红了;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只是红着脸瞪人也没什么说服力;只让林黛玉感慨了一下自家娘亲的美貌,对自己的长相又多了一点小小的期待。

    贾敏虽脸红了,该教女儿的还是要教;黛玉便听她娓娓道来:“你年纪还小,你父亲与我也没说起过,其实林家前朝便是世家大族;只改朝换代时遭遇兵祸流散了。你父亲这一支得忠仆护卫;平安到了姑苏,却与其他族人失了联系,如今也没个近支嫡派的;可喜仆役真真是忠心耿耿。如今家里井井有条哪里是我的功劳,都是依了祖宗规矩;只说铺子上的管事,你道是那么好当的?家里丫鬟小厮都要读书识字;必是读书好又会算账才能提上来当管事;以免受人蒙蔽。”

    黛玉听了,暗暗赞叹。又见家下工匠技艺精湛,往后想到什么新鲜玩意儿时;便遣人去做了来,用着好的便使人多做些,供给自家铺子。她毕竟经历过现代的信息大爆炸,想出来的都是些新鲜玩意儿,一时在淮扬城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这日家里金石斋的掌柜来回禀,大块玻璃制得了。可巧贾敏感了风寒,大夫嘱咐不能见风,冬日本就无聊,如今连隔窗赏梅也不可,越发添了愁闷。黛玉早想哄她开心,见送上来的玻璃品质不错,便有了主意。

    因贾敏病着,一般小事黛玉便处置了,不需回到她那里,故黛玉偷偷摸摸地准备惊喜,又有管事媳妇和丫鬟暗里帮忙,竟果真将贾敏瞒住了。这日正值林如海休沐,黛玉一早便将弟弟从被窝里挖了起来与她一同去布置,又使人抬了暖轿到正房门前,请林如海贾敏夫妇上轿。贾敏只当她顽皮,林如海却知道女儿神神秘秘地已折腾好些日子了,也不说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十分配合。

    一时入了室内方落轿,东涵南湘上前掀了帘子扶贾敏出来。贾敏定睛看去,原来是在园子西边的问梅阁中,如今四面全安了大窗,室内竟温暖如春,又见窗外粉碟绿萼,横斜疏瘦,各具姿态。林如海上前细看,窗上竟全是透明无色玻璃,大不过二尺见方,小也有巴掌大,工匠亦有巧思,因大块玻璃数量少些,便将小块玻璃制成梅花瓣状,嵌在窗棂上,整体仿了现代落地窗的形制,令众人如同置身花海。

    黛玉扶了贾敏向窗边榻上坐了,笑问道:“母亲近日来不得出门,想是闷坏了,如今可觉得好些?”林珏也跳到榻上来依偎着贾敏,仰着脸儿朝她笑。贾敏一边儿搂着一个孩子,只觉心中欢喜,把连日的病痛倒去了五分。

    见贾敏有喜极而泣之意,林如海怕她病中情绪起伏,对身体不好,便岔开话向黛玉问道:“昨日阿泽还说咱们家金石斋又要扬一回名,只怕说的便是这玻璃了,你又怎生折腾出来的?”黛玉笑道:“是金石斋的刘掌柜使人造出来的,我不过有个想法罢了。原玻璃不过是物以稀为贵,如今咱们家造出来的产量又高,质量又好,也怪不得泽叔乐得那样,现在一看见我就夸,我都不好意思见他了。”

    这林泽正是林府的大管家,与主家同姓可见其世仆出身。他本就是林如海的奶兄,打小儿便进来做了伴读,与林如海一同读书习字长大的。林家一向人丁不旺,故他与林如海虽名为主仆,实如兄弟,就连名字都是林老侯爷按着林海的名字给取的,黛玉姐弟见了他都要喊一声泽叔。现林珏身边的伴读便有一个是这老管家的儿子,恰与林珏同岁,林如海给起了名字叫林琥,大家只唤他小虎。

    因近日黛玉常有巧思,几间铺子的进项都翻了番,林泽身为管家焉有不乐之理?如今又造出了玻璃,且不说价钱,只说这新建了的问梅阁,便是淮扬第一阁也当得起,真真如天上亭台水下龙宫,老管家颇觉面上有光,只摩拳擦掌地等新年宴客,好与各家显摆显摆。又听得来安装门窗的工匠们议论,这桩桩件件都是天上有地上无的,难为大小姐怎么想来,只怕是仙女儿托生也未可知,怪道生在花朝节呢,想必是花仙了。

    管家虽当时喝止了他们,回家细想也觉稀奇,自打大小姐降生后,不拘是在姑苏还是在淮扬,家里再没死过花草树木,小姐住的院子总是花木最繁盛的,连花匠都觉出不对来,小姐不过五六岁,竟养什么活什么。因林如海下了封口令,如今园中的花木已都是林家积年的老仆在打理,便是黛玉自己都不知道有这回事。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神异之处却又无法解释,故老管家近日对黛玉颇多赞誉,话里话外只盼她再多说一些天上事物,弄得黛玉倒不好意思起来。

    林如海对黛玉十分娇宠,听了管家的赞誉也没觉得不对,他自己也觉得女儿哪里都好,今日见了这等景致,更是赞叹不已。林如海品味出众,黛玉见他也说好,心中颇为自得。众人赏了一回,黛玉又奉父母上了楼,楼上同样是一色玻璃梅花式嵌窗,当中早已备好紫檀嵌竹丝梅花式桌凳,桌上备了粉彩梅花纹茶壶与盖碗,另有各色点心,亦作梅花状。早有丫鬟上来添茶,又服侍一家四口坐了。

    贾敏此时心情早已平复下来,便细瞧黛玉是如何布置的。只见窗边设了一对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香几,左边几上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右边几上茶晶梅花花插,插的正是窗前绿萼。背后壁上挂的是沈子蕃的缂丝梅雀图,底下案上置了炉瓶三事,因室中已有绿萼,故此时并未燃香。

    贾敏便吩咐道:“既不燃香,便将香炉撤了,取我房里的梅花玉版笺并笔墨来。”黛玉奇道:“要笔墨做什么?”贾敏笑道:“你爹爹极爱梅花的,今日你布置的这样好,只怕他要大发诗兴,我不过先预备下罢了。”黛玉一看,果然林如海正携了林珏在窗边赏梅,只听得他正与林珏讲解:“王维有诗云‘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问梅之名便是源于此句。”林珏想了一想,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诗母亲曾教过我的,怪不得这样耳熟。”

    贾敏听了笑道:“可不正是前儿梅花刚开的时候念的,难为你竟记住了。”黛玉便道:“母亲还说呢,正是那日贪看梅花才感了风寒。”贾敏便笑将她搂入怀中,道:“若不感风寒如何有今日之景致呢?这些日子也多劳玉儿费心,这会子我竟觉得身上大好了。”

    林如海见贾敏果然精神不错,也来了兴致,命取了琴来,贾敏以萧相合,夫妇二人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直叫黛玉林珏二人听得如痴如醉。又有园中白鹤踱步而来,随乐音起舞,林如海便向一双儿女讲那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典故,趁兴写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句,吩咐制成对联,替了原来的。一家四口赏梅吟诗,其乐融融。

    又过了两三日,贾敏果然大好了。林管家早惦记着宴客,见主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