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肯上市做不到财务透明化,而泰勒·罗德里克在政治上希望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投机行为,也让irs(美国国税局)对他异常警惕。
全球最大连锁百货集团沃尔玛在1996年销售额突破了千亿大关,而罗德里克工业集团主攻石油、军工产品,去年的销售额也有近七百亿美元,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如果罗德里克工业集团在2000年前上市,集团会瞬间跻身全球五百强的前五位,并且泰勒·罗德里克很有可能挤掉比尔·盖茨成为美国首富。
沃尔玛集团的持有者是沃尔顿家族,沃尔玛集团的创立者山姆·沃尔顿(1992年已卒)曾告诫自己的几名子女:“不要卖掉你们手上持有的家族公司股份。”这份告诫是对的,因为现在山姆·沃尔顿的三名子女克里斯蒂·沃尔顿、吉姆·沃尔顿、爱丽丝·沃尔顿和罗伯·沃尔顿都凭借着自己继承到的遗产,各个晋升为了资产至少上百亿美元的亿万富翁,而美国媒体估测,泰勒·罗德里克的个人资产会比沃尔顿家族的三位当代管理者更为夸张——因为沃尔顿家族可是有三名继承人在分遗产,而罗德里克家族从泰勒·罗德里克这一辈开始,到兰斯·罗德里克两代都只有一名继承人。
罗德里克工业集团到底多有钱?
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罗德里克家族本身,再没有其他人知道他们有多富有了?
亿万富翁们的日常和社交圈是怎样的?——全部都是爱八卦的美国民众很关心的问题。
鲁伯特·默多克太老了,比尔·盖茨又太技术宅了,他们的生活一点都不有趣,范德比尔特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虽然名头还响亮但早已退出美国权贵们的舞台,肯尼迪家族、克林顿家族和布什家族因为从政的原因天天被八,公众也早看厌了,其他的诸如沃尔顿家族、科波拉家族、赫斯特家族、兰黛家族等要么热衷于出现在镜头采访前要么就从事着跟媒体、音乐、娱乐、时尚沾边的产业——只有罗德里克家族,有钱有权了快一百年,却一直躲避着镁光灯,在公众面前神秘至今。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哪怕再隐形富豪,罗德里克家族都避免不了被媒体和公众好奇八卦的那一天,但现在因为威廉的参与,《纽约邮报》的文章成了一个导/火/索,将整个社会的好奇心提前引燃了。
罗德里克家的继承人不是据传在伦敦留学吗,为什么会出现在洛杉矶?
兰斯·罗德里克和威廉·布兰德利真的是好友的关系吗?
就在普通民众还仅止于八卦的时候,《纽约邮报》的老对头《纽约每日新闻》不满死敌最近出尽了风头,也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狗仔探秘活动中,并且,《纽约每日新闻》挖掘出了更劲爆的旧闻:
《身份大揭密:威廉·布兰德利竟是12年前轰动美国绑架案主角!》(《纽约每日新闻》)
为了将老对头狠狠踩在脚下,《纽约每日新闻》不仅买通了卡尔盖特学校的一名离职校工,从他那里得到了威廉和兰斯曾经一起参加校内活动的照片,以证明二人的儿时同学/玩伴关系,甚至还挖出了12年前那桩早已被泰勒·罗德里克掩埋的绑架案新闻!
毕竟是曾经轰动全美,或者说全球的亿万富豪继承人绑架新闻——也是自泰勒·罗德里克迎娶英国新娘后,罗德里克家族时隔十年时间爆出的又一大新闻——这些年来无论罗德里克家族怎么遮掩,绑架案还是在当年曾经看过新闻的民众心里留下过深深的印记,现在一经媒体重新报道,社会顿时激起极大反响,甚至到这时公众才恍然明白:当年卡尔盖特学校一共被绑走两名学生,一名是兰斯·罗德里克,原来另一名没被曝光姓名的主角,竟然是威廉·布兰德利!
《深挖威廉·布兰德利成长史精彩程度堪比电影》(《巴尔的摩太阳报》)
《贫穷贵公子威廉·布兰德利——住过上东区也住过贫民区》(《纽约观察家》)
《洛杉矶公寓曝光威廉竟与托比同居!》(《now》)
《全美话题人物:威廉·布兰德利》(《洛杉矶时报》)
《频频现身洛杉矶罗德里克集团进军好莱坞?》(《华尔街邮报》)
《纽约每日新闻》挖出如此重要的新闻,《纽约邮报》自然也不甘落后,两家纽约最著名的小报你来我往,威廉父亲埃德温·布兰德利曾是华尔街著名基金经理但又跳楼自杀的事件当然也一并被深挖了出来。
但这场舆论风暴远远没有到此结束,《美国周刊》的一篇新闻将公众的目光从威廉本身又拉回了电影,不过,这次针对的并不是好的方面。
《nypd言论:如果比利是现实人物,将成为美国警界噩梦》(《美国周刊》)
“近日,纽约警察局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警探称自己已经遇到了一个对《惊声尖叫》里的连环杀手比利有不正常迷恋的变装者。‘他竟然一边痴迷的看着海报一边叫电影里的角色杀了他!’nypd警探用震惊和不敢置信的口吻说:‘说实在这太惊人也太可怕了,真的,幸亏现实里不存在比利这样的连环杀人犯,不然哪怕他屠戮了再多的人,大概也会拥有一票疯狂的粉丝,就像六十年代的杀人狂魔曼森一样。’”
或许纽约警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纯粹的感叹,提起美国最著名的连环杀人魔曼森也是不带其他意思,但是这样的采访在电视上播放出来的,却引起了一些不怀好意媒体的故意歪曲解读!
犯罪电影存在的意义一般是为了引起公众对社会犯罪行为、恐怖行为及邪恶势力的谴责,因为电影或多或少的都反应了道德沦丧、性情变态、人性扭曲等现状,但哪怕选角小心翼翼,对犯罪的刻画也丑陋阴森恐怖的《沉默的羔羊》上映后,都引发了一些人对汉尼拔教授这个虚拟角色的崇拜——人们实在是没有想到,《惊声尖叫》竟然起到了和《沉默的羔羊》差不多的效果——最大的证明就是被nypd请进警察局喝咖啡的那名变装癖。
《惊声尖叫》的拍摄本意和《沉默的羔羊》根本不同,如果说后者算是一部严肃电影的话,那么前者其实真的只是一部娱乐电影,但无论制片厂的初衷是什么,一旦牵扯进了社会道德问题,舆论热潮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nypd:《惊声尖叫》是荼毒观众心灵之作!》(《国家讯问者报》)
《纽约警探采访引热潮《惊声尖叫》陷争议》(《旧金山纪事报》)
《《惊声尖叫》=《沉默的羔羊》比利=下一个汉尼拔教授?》(《洛杉矶每日新闻》)
《年度最大舆论漩涡,是无辜深陷还是炒作?》(《纽约时报》)
比起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普通民众,这些日子以来,喜爱威廉的影迷的心情,真是犹如坐了过山车一样。
埃文斯家的饭桌上,谈话还在继续,卡莉·埃文斯忘记了自己的麦片粥,托着腮在餐台前不停念叨:“纽约的小报记者怎么这么讨厌!一直抓着别人的旧伤疤不放,难道他们就一点不知道尊重下死者吗?”
“我已经听你念这断话听了半个小时了。”克里斯托弗·埃文斯也有点心烦:“你就这么喜欢威尔?我看你只是迷恋他的脸吧。”
卡莉·埃文斯光明正大的承认:“我就是喜欢威尔的脸怎么啦?当然,我现在也很喜欢他的演技和时尚品味——别说我初衷付钱,你也去肤浅一张一模一样的帅脸给我看!”
“我明明很帅好吗?!”克里斯托弗·埃文斯反驳:“想和我约会的姑娘能绕着球场排三圈!”
“你再帅也是我弟弟好吗?我又不能朝你下手!”卡莉·埃文斯哀怨地说,然后在克里斯托弗·埃文斯一脸惊悚的表情下,掐着他的脖子猛摇:“快把威尔的私人电话号码给我!我要给他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
“不给不给就是不给!”克里斯托弗·埃文斯被二姐掐的差点翻白眼,他一边挣扎一边说:“无论威尔现在做什么,他都肯定很忙很心烦,我才不要让你个花痴去打搅他!不过我可以给你他经纪人高夫曼先生的电话?”
“这个叫高夫曼的能联系上威尔吗?”
“我不知道,高夫曼的电话也经常是他的助理,一个叫艾瑞克的男人在接。嘿,我告诉你,艾瑞克娘炮极了,上次打电话过去他拉着我,另一个男人谈时装!上帝啊,我不要听上半个小时的‘为什么橘白方格羊毛短袜是棕色牛津鞋的绝配’好吗?”
“我觉得这样的话题正适合你。”卡莉·埃文斯嫌弃的看着弟弟身上穿着的迈克尔·乔丹篮球球衣:“和gay聊天可以提升一下你自己的穿衣品味,他们是对时尚最敏感的一群人了。天啊,其实我觉得如果那个艾瑞克知道和他通电话的人居然每天都穿着长得差不多的球衣或t…的话,他肯定会立刻挂你电话并拒绝再联系的。”
“你是在暗示我穿衣品味很糟糕吗?”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怒火熊熊。
“卡莉,克里斯,嘿,停下来。”大姐莎娜·埃文斯从自己的房间走了出来,到餐桌旁制止弟弟和妹妹的互殴:“我刚刚在论坛里刷出来一条新闻,你们或许会很感兴趣。”
卡莉·埃文斯和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正在一人掐着对方脖子,一人拽着对方胳膊互瞪,哪怕大姐发话,半点要松手的意思都没有。
还有最小的弟弟斯科特·埃文斯,一边吃着自己的早餐,一边看着这场大战“咯咯咯咯”笑个不停。
莎娜·埃文斯叹了口气,只能使出杀手锏:“是跟威廉·布兰德利有关的新闻哦。”
犹如被定格一样,埃文斯家的两姐弟瞬间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扭头看向莎娜·埃文斯,反应还特别统一:“什么新闻?”x2
“威廉要上奥普拉秀了。”
第78章 来自奥普拉的邀请()
芝加哥wls电视台《奥普拉·温芙瑞秀》节目组宣布下一期嘉宾为威廉·布兰德利的一天前。
“你真的没开玩笑,亚蒙?”威廉有点不可置信地说:“我?上奥普拉的节目?”
“是不是很惊喜?”亚蒙·高夫曼这次不想炫耀的,但他一兴奋就忍不住得意洋洋的语气还是出卖了他的心情:“这周五的下午,将有三千万观众会在电视机里看到你!这比任何采访专访之类的都强多了!三千万还是个保守的数字,你知道的,威尔,现在是奥普拉·温芙瑞最红的时候,日间脱口秀,不,美国的所有脱口秀节目里就是她在称王称霸了,这两三年来《奥普拉秀》的收视率很少有低过三千万的时候,虽然观众大多数都是中产阶级家庭妇女,但中产阶级妇女也很容易影响到她们的丈夫和孩子,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机会,如果你表现的好,不仅可以洗清最近的所有负/面/新/闻,说不定还能打一个翻身仗更上一层楼!”
“我知道这是个很棒的机会。”威廉有点不解地说:“我只是想不明白奥普拉·温芙瑞为什么会对我感兴趣。”
脱口秀就是“talkshow”,最早指“单口喜剧”,也就是一名主持人不停的说段子逗乐全场观众,后来演变成对谈话类节目的统称,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咖啡吧聚会,现代脱口秀节目则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一开始是广播脱口秀,代表节目是30年代的《芝加哥圆桌大学》,40年代的《小城大碗》开始脱口秀节目慢慢演变成多个分类,其中有以新闻评论为主的严肃脱口秀,和以幽默轻松为主的娱乐型脱口秀。
1954年nbc电视台《今夜秀》开播,这也是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档电视脱口秀,《今夜秀》长盛不衰一直播放到今日,不过在这颗常青树始终长虹的同时,美国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爆红的脱口秀节目,比如说六七十年代节目主题和那个时代一样尖锐躁动的《唐纳休节日》,八十年代热衷于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的《杰拉尔多访谈》和《杰西·拉斐尔秀》,以及九十年代随着好莱坞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以著名主持人为卖点的各种娱乐类、生活类、时政类脱口秀节目,像是1991年开播的查理·罗斯的《查理·罗斯秀》,1993年开播的大卫·莱特曼的《大卫·莱特曼深夜秀》,柯南·奥布莱恩的《柯南·奥布莱恩深夜脱口秀》,1996年刚开播的乔恩·斯图尔特的《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
现在脱口秀已经被正式分为日间秀和深夜秀两种,日间秀播出时间多在上午和下午,观众主要是家庭主妇/主夫、大学生、失业人群和退休老人,这些人比较关注健康、情感、生活方面的内容,日间秀的主题也多是这些,而深夜秀多在晚上11点后才播出,主要观众是上班族,所以除了对时政新闻的辛辣讽刺外,话题非常的广泛,两/性关系、政客、娱乐明星谁都敢于调侃,从轻松幽默型到无节操无下限型全部都有。
《奥普拉·温芙瑞秀》就是日间秀,不,或者说是目前美国脱口秀里收视最高的一档节目了,这档创办于1986年的日间秀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播出,时长大约是四十分钟左右,平均每周收视人群达到3000万以上人次,而且主持人奥普拉·温芙瑞的悲惨过去,年轻时的自强不息,如今的功成名就和主持风格的亲切真诚,也使她成为美国如今一位异常正面的公众人物,拥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然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王牌节目,说不定过了千禧年后,美国日间脱口秀界的第一把交椅就又要换人坐了,不过在现在,在整个九十年代,除了几档深夜秀节目还保持着强劲势头外,日间脱口秀里的确没有比《奥普拉·温芙瑞秀》人气更高的节目了。
“奥普拉·温芙瑞为什么会想要邀请你?”亚蒙·高夫曼认真想了想后,还是耸肩说:“我也不太清楚,或许是她觉得最近节目邀请的普通观众多了点,想换个明星嘉宾换换口味呢。而且你可以说是全美现在话题度最高的名人之一了,如果有机构去统计一下数字的话,或许公众关心你现在的状态要超过去关心美国总统,奥普拉·温芙瑞想要你也没什么稀奇的。”
因为粉丝多是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奥普拉·温芙瑞秀做节目偏重于生活和情感领域,但偶尔也会邀请近期热门的电影明星或者歌手,通常来说节目播出后,该明星的社会形象都会有大幅的上涨和提升——举个例子,90年代初迈克尔·杰克逊深陷丑闻漩涡,小报记者时不时造谣他重病了、不喜欢自己的黑人身份所以去漂白皮肤变成白人等等,逼得迈克尔·杰克逊不得不在1993年2月10日上了奥普拉·温芙瑞的脱口秀,首次公开回应说他的皮肤变白是因为罹患了白癜风的缘故,这集脱口秀的观众人次达到了破纪录的9000万人次,从那以后,虽然美国小报仍然孜孜不倦的抹黑迈克尔·杰克逊,但在迈克尔·杰克森已经澄清的这几个事件上,却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亚蒙·高夫曼还在喋喋不休:“奥普拉·温芙瑞挑剔的很,特别是这几年她节目的选材更加偏重于社会问题和生活方面,已经很少邀请明星上节目了,就算一定要请明星,选的也多是a…li,像是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迈克尔·杰克逊、威尔·史密斯、茱莉亚·罗伯茨,这次节目组会邀请我们,说实话我也感觉很惊讶——不过可能芭芭拉·威尔逊也起了很大作用,奥普拉·温芙瑞一直都是罗杰斯和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