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蒙·高夫曼。
“为了我的事业发展,而出卖自己的色相,阿米,我是不是欠你好多好多句谢谢?”威廉眨着眼说。
亚蒙(armand)的昵称就是阿米(armi)。
“不!要!叫!我!阿!米!”
威廉乖乖住嘴。
亚蒙·高夫曼深呼吸又深呼吸,终于平复了胸中燃起的小火苗——威廉的临时捣蛋,居然让他连对环球的怒火一块儿消散了。
不过亚蒙·高夫曼还是发誓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再为威廉找来一次毫不逊于《新汤》的试镜机会。
虽然不是一线的金牌经纪人,找不来那些投资几千万上亿的商业片的角色,但亚蒙·高夫曼毕竟出身于美国最好的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又在好莱坞浸淫了十几年,人脉关系说手眼通天太夸张,说各个电影公司、经纪公司都有自己几个熟人眼线还是很实在的,受瞩目度不那么高的一般类型片他努力争取争取,剧本和试镜机会也能很快到手。
《理智与情感》的剧本很快来到了威廉的手上。
简·奥斯汀内的精华全都被保留下来了,没有任何一个编剧原创的情节,所有剧情都取之原着,而且取的十分巧妙,恰好是能够完美体现人物性格,又不显得多余累赘的那种,难得的是就连人物的对白和互动都是那么的原汁原味,那么的简·奥斯汀——偏偏节奏还不像原着那么慢吞吞,剧情安排非常有分寸,每个转折都恰到好处。
这样一个好剧本,如果能再遇上一个不算差的导演,和一群好演员,一定能拍出精彩绝伦的作品!
威廉对《理智与情感》的剧本非常心仪,特别是在他获知电影将在英国拍摄后,更加心动了——还可以顺路去探望一下兰斯嘛。
“谢谢!亚蒙,非常感谢!”威廉兴奋的对他的经纪人说:“我喜欢这个剧本,我想要得到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角色,哪怕是讨人厌的威洛比也可以!”
“我既然把剧本给你,就说明你很有希望能获得其中的一个角色。”亚蒙·高夫曼说:“其实这次也是我们走运了,恰好遇到制片厂和剧组产生分歧,不然的话,距离《理智与情感》开拍还不足两个月时间,我们是绝无可能在这时候进组的。”
通常来说,好莱坞正规制作的影片,开拍前两三个月男女主角都要确定下来了,而且越是大制作主角确定的越早,《理智与情感》再过不到两个月就要开拍,此时主要演员还没能定下来,是遇到了特殊情况——前期选定的演员全都是英国人,这让投资方哥伦比亚公司有些不满,《理智与情感》最后还是要在美国发行上映的,而且哥伦比亚希望拿这部影片来冲击各大颁奖礼,就非常希望剧组内能有个美国演员,所以他们才将电影里还没完全确定的角色挑了出来,在洛杉矶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小、只要推荐演员的小范围试镜。
——这时,在好莱坞有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就非常重要了,亚蒙·高夫曼正因为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里有朋友,才能得知这个消息,并用了些手段为威廉争取到了试镜机会。
电影开机迫在眉睫,威廉花了三天时间匆匆研究完剧本,就赶去了试镜会。
据亚蒙·高夫曼所说,布兰登上校早已确定人选,是令制片厂和剧组双方都非常满意的英国着名演员艾伦·里克曼,再说布兰登上校从年纪来说也不适合威廉,所以威廉可以尝试的角色只有另一男主爱德华或配角威洛比,他决定为威洛比全力以赴——从外形上来讲,威廉跟英俊的威洛比也比较符合。
试镜时威廉的号码排在第七个,前六个出来的人有男有女,而且从面上都看不出任何端倪,轮到威廉的时候,他轻呼口气,平复了下心跳,伸手推开了房间的大门。
然后他很惊讶自己居然能在房间里看到一个面熟的亚裔面孔。
“李安?”
威廉脱口而出的话使他获得了房间内所有人的注意,不为其他,正因为他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
房间内有四个人在盯着威廉看,三女一男。
威廉认得李安,认得艾玛·汤普森——在1993年,以《霍华德庄园》夺得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后的英国女演员——其他两名女士的面孔对他来说就完全陌生了。
不过从她们的穿着和座位来看,威廉猜得出紧挨艾玛·汤普森坐着的那位穿着米色套裙的女士应该是制片方代表,而坐在最左边,穿着朴素脸上一直挂着和善微笑的中年女士是美国演员工会代表。
米色套裙女士看向李安:“你认识他?”
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一脸好奇。
李安疑惑又惊讶的摇着头:“不,我不认识。”然后看向威廉:“抱歉,你——”
“我也不认识你,不,我的意思是,我知道你,而且很喜欢你拍摄的父亲三部曲。”威廉连忙说:“但是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没错,anglee先生。”威廉这次特意换成了美国人比较熟悉的李安的称呼方式,然后自我介绍说:“我是威廉·布兰德利,叫我威尔就好。”
米色套裙女士对着李安微笑:“看来这是一个你的小粉丝,而且是精通中国话的粉丝——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威廉,你刚刚是用中国话在称呼李的名字对吧?”
威廉点头,并不谦虚地说:“我精通汉语。”
李安低头翻看了一下威廉的简历,觉得很诧异,他既诧异还刚刚成年的威廉居然精通汉语——这点做不了假,汉语发音对西方人来说是那么的难,哪怕再简单的口头语,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的话,也无法讲的字正腔圆——又诧异威廉居然看过他拍摄的父亲三部曲。
虽然在美国生活学习了很多年,但李安从没拍摄过一部完整的英文电影,他只是在大学期间制作过几个英文短片,正式执导经验全是回台后积累的,比如他的成名作《推手》,和为他斩获不少国际荣誉的《喜宴》和《饮食男女》,这三部电影就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也叫“家庭三部曲”。
《喜宴》和《饮食男女》都为李安带来过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其中《喜宴》还夺得过一座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所以李安才会在好莱坞的电影人心里有些名气,所以《理智与情感》才会交到他这个其实从未拍过英语影片的导演手上进行拍摄——但是李安从来没想到过,会有一名年轻演员熟悉自己在台湾拍摄过的纯粹华语电影。
是演员,不是编剧也不是制片人,更不是电影公司。这确实是有点稀奇了。
李安忍不住开始怀疑:难道这个年轻人是在投机?他会不会在试镜前打听过自己,故意在现在说出看过自己的电影,然后想要博得他的好感呢?
李安决定试探试探威廉·布兰德利。
如果这个年轻人是在试镜前临时做的功课,而不是真的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他的电影有过研究的话,那他肯定会露馅的。
“你喜欢我的电影,这令我觉得有点惊讶。”李安温和的说:“毕竟很少有美国年轻人会精通汉语,并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华语电影感兴趣,这里面文化和语言的隔阂都太多了。”
“我不觉得《推手》、《喜宴》或《饮食男女》有什么难理解的,虽然它们是华语电影,讲述的也是万里之外的普通华人家庭的故事,表面看是跟美国文化美国生活南辕北辙,但好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不是么?我个人觉得,李安导演你的这三部电影作品都跟简·奥斯汀的有着共通之处,特别是跟《理智与情感》这部的风格还有想传达的东西很相似,我猜,或许这正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会找你,一个从未执导过英文电影的华人导演,拍摄英国文学名着的原因?”
李安还没反应——或者是身为华人的他反应也太含蓄内敛了,不太引人注意——艾玛·汤普森和米色套裙女士,也就是《理智与情感》制作方和发行方的哥伦比亚公司高管艾米·帕斯卡尔,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没人比艾玛·汤普森和艾米·帕斯卡尔更清楚哥伦比亚公司会找上李安执导《理智与情感》的原因了,甚至一个身为编剧兼女主角,一个身为制片人,李安最后能当上导演,是离不开她们二人的点头的。
威廉侃侃而谈:“说句无礼的话,简·奥斯汀的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婚事。怎么将乡绅阶级出身的小姐们嫁出去,而且要嫁的物质和情感都圆满,是她永恒的追求。但奥斯汀的作品,和那个时代其他描写绅士小姐们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她笔下的主人公们永远不会谈像罗密欧朱丽叶那样轰轰烈烈不顾一切的恋爱,奥斯汀创作的主角们一举一动都被时代限制着压抑着,渴望爱情,又必须隐忍,哪怕因为隐忍她们将失去毕生挚爱。”
“就像《理智与情感》里的姐姐爱琳娜,她爱爱德华,但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不表露给爱德华知道,也不跟任何人倾诉,哪怕是自己的妹妹玛丽安,和爱琳娜性格相似的还有《傲慢与偏见》里的姐姐简,她们都因为过于压抑而差一点失去了自己的爱情。”
艾玛·汤普森在座位上挪动了下身体,视线不停的在威廉身上打量——刚刚这翻话说的太对她的心思了,眼前这年轻人有多大,二十?二十五?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真的很少有喜欢简·奥斯汀的啊。特别威廉·布兰德利还应该是个美国人。 166阅读网
235 电影本身就是冒险 上()
最低标准仅防同步“难道电影的女主角已经选好了?”他问亚蒙。
“是的;鲁赫曼导演决定让娜塔莉·波特曼饰演朱丽叶,莎翁笔下的朱丽叶十四岁,波特曼今年也刚好十四岁,这真巧不是么?”亚蒙一边走一边说:“你应该知道娜塔莉·波特曼对吧;她去年和让·雷诺合作了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虽然在北美票房一般,可在欧洲是真火,不过你今天见不到波特曼,她会在罗密欧的演员选定后直接飞过来试戏。”
或许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而且片子不够商业化的缘故;巴兹·鲁赫曼执导的这部《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在后世中国的名气并不算大,起码没有鲁赫曼后来拍的《红磨坊》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知名度高,而前世对欧美电影研究并不深刻的威廉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朱丽叶到底是不是娜塔莉·波特曼演的了,他只知道娜塔莉·波特曼后来会很火;全球知名度会在拿到奥斯卡影后后达到一个巅峰——如果朱丽叶由娜塔莉主演倒是很好,威廉下定决心要争取到帕里斯的角色;因为和未来的奥斯卡影后有过合作一定是段很有趣的经历。
威廉在脑海里努力想跟娜塔莉·波特曼有关的信息,直到亚蒙口中的一个名字重新唤回了他的注意力:“迪卡普里奥?那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他是罗密欧?”
亚蒙为威廉的吃惊感到诧异;犹太经纪人疑惑的挑起眉毛:“你认识迪卡普里奥?还是说你崇拜他?”
“不,我不认识他。”威廉下意识的掩饰:“也不是他的迷弟;不过没错;我知道他;他在《不一样的天空里》的表演很精彩;而且我听说过他要在霍兰导演的新片里扮演法国诗人兰波,所以没想到他会来演罗密欧而已。”
“我得到的消息是《全蚀狂爱》已经快要拍摄完成了,所以迪卡普里奥才有空来竞争新角色。”亚蒙回答说:“不过你有一点说错了,罗密欧的演员还没有完全确定迪卡普里奥来演,据说克里斯蒂安·贝尔也有意竞争罗密欧的角色,他们都是童星出身,迪卡普里奥这两年作品大爆发,但贝尔13岁的时候就主演了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所以鲁赫曼最后会选谁还真的不好说。”
说话间已经到了等待室门口,亚蒙说他要先去找制片人打个招呼就离开了,威廉自己推开大门。
几乎在同时,翘着长腿轻点脚尖,坐在门口长椅上正无聊到快发狂的金发青年转过了身,认真打量了威廉一眼后瞬间笑道:“又来了一个不逊色于我的罗密欧,这可真有趣!”
……
威廉一眼就认出了金发青年的身份,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未来的好莱坞a…list。
当然,迪卡普里奥这会儿还只是一名正处于上升期的二三线电影演员,在大荧幕上成为主角还没两年,而且也还没获得后年会上映的那部超a级巨作的演出机会。
不过迪卡普里奥这会儿的相貌已经很巅峰了,在威廉看来,今年二十一岁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似乎比两年后还要显得更加美貌些:纤瘦的高挑身形,带点灰绿色的蓝眼睛,略弯的眉毛,清俊到秀气的五官,细腻光洁的皮肤,留到耳下的金色半长发,大笑起来会有浅浅的抬头纹,但是笑容极其阳光灿烂,有那种能瞬间将其他人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的明星气场。
“不,我不是罗密欧,我是罗密欧好友茂丘西奥的亲戚,帕里斯伯爵。”威廉瞬间切换到抑扬顿挫的戏剧腔,用试镜的角色介绍自己——也是为了不要在一开始就吸引到两位罗密欧竞争者的火力——然后朝迪卡普里奥眨眨眼,然后看向房间内的另一个人,礼貌但绝不过分热情地招呼道:“上午好,迪卡普里奥和贝尔先生。”
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相比,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存在感稍微弱了一点——这并不是在说贝尔长得不帅或不显眼,事实上贝尔的五官也是非常深邃夺目的,并且或许是英国演员的缘故,身上的古典气质也很浓,哪怕是在帅哥遍地有的好莱坞,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一款也是不多见的。
只不过迪卡普里奥的气质是热情灿烂型,并且像个小太阳那样一直将荷尔蒙外放,而贝尔则是内敛冷静型,或许还带有一丝忧郁和深沉,就像光明和黑暗同时存在,普通人最先注意到的肯定是光明。
不同性格的人处理同一件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就像威廉的主动问好,贝尔只是将一直低垂着看剧本的目光收了回来,冲威廉礼貌的点点头,又低下了头,而迪卡普里奥则像是闲不住那样,主动走过来攀谈:“你是我这几天见到的第五个帕里斯伯爵。”
威廉眨眨眼:“那些帕里斯伯爵都怎么样?”
迪卡普里奥右手摩挲着下巴,上下打量着威廉说:“他们全都像你一样,穿着高档的西服来试镜,只不过没你看起来这么光鲜亮丽,其中两个还和我对过台词,他们,呃,甚至连台词都背的不流利,所以我想,如果你的台词功底不错的话,还是很有机会成功的——友情提醒,我说的台词不是书店里卖给普通读者的大众版本,而是图书馆会收藏的那种古英语版本,实话讲,它们真是拗口极了。”
威廉毫不紧张的笑了笑,他其实最自信的就是这点:“感谢以前戏剧老师的严厉排练,他要求我们在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前要将整本原着都背下来,就是古典英语的那种,不是现代版,谢天谢地,那些台词至今都还深深的印刻在我脑海里。”
然后威廉又对莱昂纳多的提醒表达了感谢。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挥挥手:“不用谢我,我对每个‘帕里斯伯爵都这么提醒过。’”他坏坏的朝威廉眨眨眼。
威廉:“……”
男主角罗密欧的试镜其实早就结束了,迪卡普里奥和贝尔刚刚坐在房间里是在等结果,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