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瘦了,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了。”
满朝文武大臣,后宫所有嫔妃,都眼睁睁看着他对自己情意绵绵,虽然知道在演戏,可贝雪还是紧张的僵住身子,窘的面红耳赤。皇帝的手热热的捂着她的腰,她趁人不备悄悄往下扒南翔的手,南翔却将她搂的更紧了。
侧头看着南翔的眼睛,她抗议性的暗示道,你这戏是不是做的太过了?差不多就行呗!
“爱妃大病初愈,朕知道你最爱吃榴莲酥,这是朕特地让御膳房为你做的,尝尝,合不合胃口?”说着南翔将一块莲榴酥塞进了她的嘴里,回应她的抗议。
那样的场合,贝雪也发作不得,况且有契约在先,为了小墨,为了四千两银子,为了以后的自由,罢了,反正是演戏,自己何必那样拘束,不就是想表现恩爱吗?自己干脆大方点,反被动为主动。
她巧笑嫣然的道:“皇上有心了,这榴莲酥甚合臣妾的胃口,臣妾还记得皇上也爱吃呢,来,一会皇上还要喝酒,先垫垫肚子吧。”于是将自己咬剩的另一半榴莲酥,递到他嘴边,
南翔一怔,显然没想到贝雪会这么做,只一瞬便反映过来,张口吃下含笑道:“还是爱妃更有心。”
此刻,贝雪只觉嫔妃座席上,一道道目光像一把把森寒利箭直戳上身。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不屑的,有鄙夷的她也不以为意,把脸一扬,直接无视。
刚坐稳当,南翔左手边的一个美人便娇笑着开口,“一个来月不见,姐姐的嗓音倒比原先更加甜美了。”
只见她头绾灵蛇髻,上面簪着金翅镶钻蝴蝶步摇,身着云锦芙蓉花粉色襦裙。领口绣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彩色蝴蝶,步摇垂在额前的彩石流苏,衬着她那精致秀丽的容颜,增添了几分妩媚灵动之气。
好一个美人!贝雪见了不由赞叹。既然能和自己坐在皇帝身边,一定是最得宠的妃子,当然自己这个冒牌的不算。尹淑妃在宫中位份最大,坐在南翔身边无可厚非,资料上写着第二大的便是冯昭仪了,也是皇上最宠幸的,想必她便是冯昭仪吧。
同时也不惊讶她会做此一问。因为南翔曾说过自己的嗓音比尹淑妃甜美,既然他能听出来,其它人也定能听出来。所以贝雪心中早已想好了对策,正好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消他们心中的疑问,也省的日后频繁解释。
第16章 真情?假意?()
贝雪眉目含笑的愉悦道:“妹妹听出来了,看来皇上帮臣妾淘来的秘方还真是管用呢。”说着含情脉脉的看了南翔一眼,暗笑,哈哈叫你揩油晚上等着你的爱妃跟你耍小性子吧!
南翔睨了她一眼,没想到她轻而易举的,便将尹淑妃和她声音的差异转圜过去,更没想到她把自己抬出来,当了她的挡箭牌。
一旁的冯昭仪脸上依旧带着笑,而那笑却暗淡了好多。她嗔心了,平时皇上总是口口声声的说如何如何喜欢她,为何有那样好的方子不给自己,反倒给了人家?
贝雪抬眼向下巡视,见下面那群莺莺燕燕的妃嫔们,或纤秀,或丰满,或小巧个个都是天生丽质,而在今天这样重要的场合,却都不肯屈居人后,无一例外的浓墨重彩,盛装出场。
再往下便是文武百官。这些人除了南翔以外,没有一个人是她认识的。而此刻她也好奇,不知道哪一个才是让皇帝都不得不小心应对的右相。
人已到齐,两边环侍的宫女们已将众人的杯中注满酒水。
皇帝举杯,意气风发的朗朗道:“朕去太庙,祈求先祖庇护楚玉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果然,先祖显灵,保佑天降甘霖;太后身体好转;淑妃恶疾消除。这样天大的喜事,朕要与众臣同贺。”说罢双手将杯高高举起,众人起身举杯,三呼万岁。
头一次参加这样盛大的宴会,贝雪被那壮观的场面深深震撼。只是不知道这些表面平和恭顺的臣子们,到底有几个是忠心侍主的呢?
众人落座,歌舞乐伎徐徐入场。轻歌漫舞,觥筹交错间,一派喜庆祥和之色。
南翔左侧的冯昭仪,一会殷勤的给其斟酒,一会又给其剥葡萄皮,极尽讨好。虽然他心有不忍,却也摆出一副意兴阑珊之态,只是不住的往贝雪碗里夹菜,与其絮絮耳语,一副恩爱非常的样子。
当贝雪隔着南翔,对上冯昭仪那怨毒的眼神,她知道,这场宴会过后,自己便是众人眼热的对像了。看来往后的日子,自己真得加倍小心,否则一个不留神便有可能连自己怎么死的都弄不明白。
拣了几个点心,她与南翔边吃边看祝兴的舞蹈,那舞蹈跳的也真没什么创意,不是舞袖就是转圈,一会就觉得没意思了。而在座的其它的人,或是和身边的人触耳交谈,或是独自酌酒,或是把盏赏舞,看似也都乐得其所。
突然,感到大臣的席位上有一双疼爱的目光看向自己。放眼望去,见一五六十岁的男子,身材高大,穿着酞青蓝丝织绵缎长袍,神情儒雅,气度不凡。
贝雪一惊,他为什么这么看着我?看看他所坐的位置,再看他那眼神哦,大概他就是尹淑妃的父亲当朝右相了。贝雪不能显示出自己不认识他,只好温和的回以微笑。
她没猜错,那正是右相尹坤。楚玉国除了最尊贵的皇帝,接着便是一下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手握大权。虽怕专权,先皇帝设了左右丞相互相制衡,可现在的情况是右相结党营私,在朝中盘根错节,渐渐将势力作大。左相冯平,也就是冯昭仪的父亲,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权利早就被人家架空了,虽然他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一场歌舞已毕,左相冯平见自己的女儿被皇帝晾在了一边,自然心有不悦,低头喝着闷酒。而右相尹坤,见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和自己的女儿如此恩爱,心下大为高兴,脸上也觉的有光,当下低声向身旁的赫内史耳语了几句。
片刻,赫内史上前朗声道:“皇上英名神武,乃天下百姓之大幸。不过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臣之见,皇上当早日立后才是。”
南翔嘴角扬起了不易查觉的微笑,不动声色的拂了拂袖子,“今日自当欢宴,立后之事改日再议。”
赫内史偷眼看右相,右相微微颔首,他便退了回去。然这一切,南翔自然都看在眼里,只是隐忍不发。
在下边一直坐着的姚贵嫔,是个爱出风头的人,可偏坐在皇帝身边的人却不是自己。她不甘寂寞,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笑盈盈的站起,甜甜的道:“皇上,这样喜庆的日子歌舞看久了,也会让人生厌。不如咱们猜猜谜语,活跃一下气氛如何?”众人的目光成功被她吸引。
南翔饶有兴致的拍掌,“姚贵嫔这个提议好,那你就带个头出个谜语吧。”
得到皇上的首肯,她整了整衣裳,慢条斯理的说:“大家听好,我的谜面是,阎王爷写日记,打一句成语。”
“鬼语连篇”场中有文官立即猜了出来。
见没难住大家她又道:“兄弟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打一植物。”
这个比刚才的难,众人交头结耳的议论起来,这时左相高声道:“是大蒜”好好回味还真是大蒜,众人不由频频点头。
几次都没难住大家,姚贵嫔依旧保持着笑容,“嗯,这次我出个难一点的”停了停她道:“‘茅盾’猜一字。”
谜面一出众人开始思索,这时文官里有人问道:“是淡字吗?”姚贵嫔轻轻摇了摇头。
贝雪突然想到一个答案,不确定的问:“上下茅盾,是‘卡’字吗?”她的话音刚落,冯昭仪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大小茅盾是‘尖’字。”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姚贵嫔,姚贵嫔嘴角微翘,扬声道:“两位姐姐答的都很好,不过字谜只有一个谜底,妹妹这里的谜底是冯姐姐答的‘尖’字”
第17章 难解的谜面()
贝雪不服气,认为自己的答案也是对的。抬头,见冯昭仪笑颜如花的瞥了自己一眼,得意中带着轻视之色。虽然知道她针对的是已经死去的尹淑妃,但心口仍旧堵了一口气。
“妹妹聪明,那我给妹妹出一个如何?”贝雪有意想为难她。
冯昭仪掩面“咯咯”笑了起来,那眼神好像再说,“好啊,你放马过来吧。”
“好久不动,忽然一动,上面在动,下面在痛,打一活动。”这个谜面曾经将贝雪难住,所以她脱口而出。可话音刚落,四座皆惊,大伙都用好奇的目光,审视着她。
贝雪有些窘然,这才意识到他们大概是想歪了,但表面上不好表现出来,只得做出一副坦坦荡荡的样子。
冯昭仪涨红了脸,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难住了她,贝雪高兴,脆声道:“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一会的功夫赫内史高声问:“淑妃娘娘,谜底是钓鱼吗?”
贝雪嫣然一笑,称赞道:“不错,正是钓鱼。”大家细一琢磨还真是钓鱼,都有些为自己刚才的歪想面热。
皇上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看着赫内史说道:“爱卿脑子真快,不如你也出一个吧。”
得到皇帝赞赏,赫内史心下高兴,信手拈来一谜,“月亮走,我也走,打一成语。”
旁边一直观望的右相,突然不加思索的沉声道:“亦步亦趋”
皇上立即反驳:“不对,是上行下效。”
于是二人一齐看向赫内史。一边是贵为九五之尊的当朝皇上,一边是大权在握的顶头右相,这倒叫赫内史左右为难了。
见他吱唔,皇上不悦,催道:“谜底到底是什么?你倒是说啊?”
右相盯着他面色一肃,“是啊,快说谜底。”
官场中,正道,邪道,中庸之道,看当官的自己怎么理解,愿意去走哪条。赫内史事故圆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唯图自保,现在朝中右相势力最大,他便依附其下。
谁都看得出皇上和右相明着猜谜,实则暗中较劲。刚才还热闹的万菊园,此刻就像烈火突然被冷水浇灭,刷的安静下来,渐渐有了一丝剑拔弩张的味道。
若知道皇上和右相会一起对他的谜面感兴趣,赫内史定然不会答应出题。他整个人定在那里,头上豆大的汗珠纷纷滚落,连肠子都悔青了。
看着他怆惶无措,摇摆不定的样子,皇上的脸色越加难看,他的声音有些压抑,“众位爱卿觉得哪个才是正确的谜底?”凛冽的目光一一在众大臣的脸上扫过,所到之处,都无一例外的默默的垂下头来。
南翔摆明了要他们表出自己的立场,众大臣是谁都得罪不起,吱唔道:“呃,上行下效,亦步亦趋,似乎都不错。臣等愚钝,这个还是赫内史最清楚!”
这帮老狐狸,没说出个子午卯酉,又把球踢给了赫内史。
其实右相的“亦步亦趋”看起来好像很贴切,只是月亮在天上,人在地上,他把上下丢掉了。所以上行下效是对的,而这些个大臣心跟明镜似的,却故意含糊不清,居然没有人敢说皇上是对的。
见这事不好收场,也不能看着皇上下不来台,贝雪深吸了一口气,起身道:“皇上和右相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解这个谜面,答的都对。但本宫认为‘月亮走,我也走’皇上的上行下效似乎更加贴切。”她瞟了赫内史一眼,“这位大人,你说是不是?”
贝雪为皇上和右相解围的同时,又捎带着为赫内史解了围。拭了拭额头上的汗珠,他连连点头。
南翔深深看了贝雪一眼,眸中有莫名的情绪在涌动。
虽然她驳了右相的面子,但右相并没生气,看她的眼神颇有欣慰之色,似乎对女儿的做法甚感满意。
看来他很爱自己的女儿啊!这若是换做旁人,恐怕他会记在心上,以后定给人家小鞋穿。
贝雪想罢只觉内心凄凉,看右相的面相不像大奸大恶之人,但看其做事却是锋芒毕露,不知收敛。是权利让他的人格膨胀?又或是以右相和国丈的身分倚老卖老?还是他真的有狼子野心?贝雪内心一惊,也许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吧。可怜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女儿已经死了呢!
见贝雪几句话,便四两拨千斤的将僵硬的场面化解,冯昭仪更是郁气难解,借题发挥道:“猜谜不好玩,听说姐姐唱歌好听,可惜我们没有福气听到,今天姐姐嗓子更胜从前,且又值这样喜庆的日子,不如高歌一曲如何?”
你们这里的歌我哪里会唱?她正欲推辞,南翔却来了精神,笑望着她赞成道:“这个提议好。”转头亲昵道:“爱妃,唱一曲助助兴。”其实南翔平时最钟爱的是冯昭仪,只是这场面,不得不冷落她,所以她好容易张口提议,便不好拒决了。
贝雪盯着他,用自己的眼神传递着信息,你好没良心,人家刚刚帮你解违,你竟和冯昭仪一起为难我。
南翔微眯双眼,假装没看到她的眼神,摆出一副不就唱首歌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表情。
皇帝发话,她不能抗旨,搜肠刮肚的想着应景的歌曲。可她会唱的大部分都是情啊,爱啊的流行歌曲,若拿到这来唱,人家不说自己哼唱淫词浪调才怪。
费了好一番脑筋,也没想出个合适的。此刻天色已暗,宫人们将树上高挂的大红灯笼点了起来。点点红球悬于四周,将夜色点缀的分外迷人。有秋风卷着淡淡清雅的菊香迎面而来,全身便说不出的舒畅爽快。
现在是初秋月夜,突然但愿人长久冒出了脑海,虽然这歌微微有些伤怀,但她也想不出更好的了。于是站起身来,清了清嗓,轻启朱唇缓缓唱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8章 淡淡忧愁锁清秋()
清澈纯静的嗓音伴着夜风花香,缓缓流入众人心田。大家的情绪也随着她袅袅婉转的声音回荡起伏。她唱的凄美,颇有味道。有几个抱着不屑态度的嫔妃停止了闲聊,还有口中正嚼着点心的文官也停止了咀嚼,大家都全神惯注的屏住呼吸。
一曲唱毕,鸦雀无声,贝雪并不奇怪,不是她自负,而是她清楚他们定没听过这样美妙的歌曲。见众人发怔,她也不唤回大家,慢慢施了一礼,轻轻坐下。不知谁喊了一声,“妙,实在是太妙了。”
众人纷纷回神,当下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她看到了南翔的惊讶,冯昭仪的懊悔,在场人的崇敬,内心有些小自豪,面上仍保持着平和的笑。
宴席直开到二更天众人这才散去。宴席上冷落了爱妃冯昭仪,皇上晚上自然会去她的云暖阁以示安慰,贝雪也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回了紫云宫。
南翔果然守信,次日清晨便叫宫人送回了狐狸小墨。
它的脚此时已好的差不多了,一看到贝雪,那双黑宝石般的眼睛立时放出亮光,并焦急的在笼子里蹿来蹿去。贝雪忙命人将笼子打开,小墨跳出笼子,如见亲人般,一下子蹦到她里,小脑袋在她身上蹭来蹭去。
有暖流在她心中划过,她欢喜的将小墨捧起,用自己的脑门顶着它的脑门笑道:“小墨好乖哦!对了,他们没有虐待你吧?”
旁边送小狐狸来的内监,脸色腾的一变,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