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平时说话非常快的人突然间说话变慢,且词不达意,很可能是在说谎,或者遭遇了某种尴尬。相反,如果平时说话较慢,但突然间语速变得快起来,则表明他可能被人错怪了,急于想向人解释自己的真实意思。
(2)根据语调洞察人心
语调是指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而形成的腔调。一个人说话时的语调与其性格特征和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个人说话时的语调来洞察其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
1有些人说话语气低沉,说话的声音好像是从牙缝深处发出来的一样,这种人疑心很大,性格执拗,有自大倾向。
2如果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很急很冲,声音很大,其性格一定急躁而任性,自控能力较差,信心不足。
3说话时嘴角歪的人,表明他心中想的与说的不一致。这种人比较做作,爱虚荣,喜追求世俗享乐。
4如果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尖利刺耳,则表明该人性格比较复杂古怪,悟性较差,很难合理把握自己的言语举止。
5如果一个人话语沉稳有力,语速适中,讲话很少犹豫,表明此人精力旺盛,有领导欲和控制欲,有勇气和自信心。
6如果一个人说话的语调经常发生变化,则表明该人思维非常活跃,酷爱幻想,做事三分钟热度,性格轻率,易产生挫折感。
7如果一个人说话时,语气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表明此人表现欲较强,喜欢自我欣赏,自视很高。这种人为人比较圆滑、八面玲珑。
8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声音很高很尖,则表明此人性情促狭,爱计较和辩论;容易激动,有歇斯底里倾向;虚荣心很强,缺乏诚实。
9如果一个人说话的语调较轻,那么表明此人为人小心谨慎,性格内敛;若同时语调不平稳,表明此人内向,胆小怕事。这种人一般境遇不太好,比较悲观。
(3)根据说话的小动作洞察人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说话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忽而配之以手势,忽而配之以身形的变化;而有些人说话则平淡无奇,呆板单调其实这也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他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时的小动作来洞察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内在的心理信息。
1说话的时候喜欢配合手势
如果是男性在说话的时候习惯配合手势,那么表明此人非常自负;如果是女性在说话的时候习惯配合手势,则表明此人个性相当活泼,当然也少不了自负的嫌疑。
2说话的时候喜欢大笑
说话的时候喜欢大笑的人,个性爽朗,而且善于交际。但很多时候这种笑容往往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用来掩饰内心的不安的,所以笑声越大,表示说话人心里的不安越大。这种人在说话的时候,内心很容易感到不安,日常生活中有些小心眼儿。
3喜欢边说话边点头
说话的时候喜欢点头的人相当有自信,做事投入认真,不过为人相当顽固,不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自尊心很强。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话时的点头的动作是说话人对自己的理解及说话能力表示肯定的动作,另一方面也表示他企图说服对方。
4说话的时候抱着胳膊或将手插入口袋
习惯在说话的时候抱着胳膊或将手插入口袋的人,相当有自信,喜恶也相当明显,是天生的直肠子,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很容易因为自己的直白伤及别人。
5说话的时候喜欢搔头或玩弄头发
这种人为人正直,但是性子较急,易冲动,是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所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或口角。但其为人甚有责任感,而且做事十分认真,对朋友也相当讲义气。
6说话的时候喜欢摸鼻子或嘴巴
说话的时候喜欢摸鼻子或嘴巴的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是个思想封闭的人,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的心地是非常善良的,只是言行举止不够爽快而已。
7说话的时候喜欢瞪眼睛
说话的时候喜欢瞪眼睛的人通常没有自信,眼睛瞪得越大,表示内心越慌张。这种人比较神经质,欠稳重,但又时常想掩饰自己的怯懦,所以经常用瞪眼来显示自己的淡定,但给人的感受往往适得其反。在社交场上,喜欢在说话的时候瞪眼睛的人往往不受欢迎。
总而言之,人的言谈举止与其内心世界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多一些注意力,多几个心眼儿,我们便能通过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说话时的小动作探寻说话者的心理活动,掌握说话者所表达的除去语言内容以外的更多的内在信息。
智慧人生
说话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括说话的语速、语调,以及说话时惯用的一些动作等,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因此,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不妨多注意一下这些细节。
第12章 做一个察言观色的高手()
察言观色并非神通,只是注重了生活中不被人注重的小事,再用巧妙的方法将其运用而已。
战国末期的大政治家韩非子,是察言观色的高手,此法运用得更为彻底。韩非子认为君王如欲实行中央集权政策,就必须控制臣子;而只有能看透人心的君王,才能妥善地驾驭臣子,所以韩非子特别重视透视人心的方法。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部分谈到有关看透臣子之法的内容。现列于此处,以供参照。
这五项察言观色法是:
(1)必须以事实对照言语
只听他人的言语,而不用事实来证明,很难明白真相。
鲁国宰相叔孙手下有一位叫做竖牛的侍从,他十分厌恶叔孙的儿子,时时刻刻希望除去这个眼中钉。有一天,竖牛在叔孙的面前说他儿子的坏话,叔孙误信他的奸计,于是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甚至惹来杀身之祸。这就是听信人言而不加证实所得到的教训。
(2)使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以发掘其才能
齐宣王喜欢听竽合奏,对于会吹竽的人,不加挑选一律任命为乐师,因此宫廷乐师多达数百人。
宣王死后,渭王继位。渭王和宣王的爱好不同,喜欢听独奏的乐曲,因此夹杂在乐师中充数的人,立刻逃之夭夭。
这就是著名的“滥竽充数”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能力的评断,要看个人单独的表现。所以,在透视人心的时候,要让每个人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观察出各人的实际才干。
(3)故弄玄虚,探知究竟
某县县令庞敬,最懂得人的心理,在一次派遣部属巡察四境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他的高明手法。他先派遣一名部属巡视环境,然后在他正要执行任务的时候,又突然把他召回,令他守候在外等待命令。一段时间之后,又发布命令,让他继续巡视工作。于是这名部属心生疑惑,认为其中必有缘故,因此,在巡察之时,不敢稍有怠慢。就这样,庞敬达到了控制部属的目的。
(4)以若无其事的态度试探对方
对明明知道的事假装不知道,也可以达到试探对方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韩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中,然后命令近侍:“我把刚才剪下的指甲屑弄丢了,心里毛毛的,很不是味道,快点帮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找了一阵之后,谁也没找到。这时,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禀报说找到了。昭侯由此发现他是一个会说谎的人。
又有一次,昭侯命令属下四处巡视,察看是否有事发生,结果属下回报说没有动静,经昭侯再三追问,才告知南门之外,有牛进入旱田偷吃了谷苗一事。
昭侯听完之后,命令报告的人不准泄露这个消息,然后派遣其他的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近来发现有违反禁令,让牛马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知,快来回报。”
不久之后,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呈了上来,但其中并没有一件是关于南门外事件的报告,昭侯于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重新严加调查,终于查出了南门外发生的事件。
从此,部下都畏惧昭侯料事如神的能力,再也不敢马虎从事了。
(5)故布疑阵,试探人心
卫相山阳君察觉卫王近来似乎对他有些起疑,但又无法测知君王的心意,于是故意散布谣言,毁坏一个君王宠臣的名誉。这名宠臣听到山阳君毁谤他的话,怒气横生地对周围的人说:“哼!山阳君还有心情说别人的闲话?他已经被君王怀疑,自身难保了”
然后把君王对于山阳君的观感完全吐露出来,由此,山阳君探得了君王对他的种种看法。
再举一例。燕相子之一次在私宅中和家臣不着边际地说了一句:
“刚才由门口出去的是不是一匹白马?”
“没有啊!我们没看见马”
大家感到很惊讶,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可是,其中有一个人,走出门外张望了一下,回来报告:
“确实有一匹白马。”
子之于是发现了这个家臣是个善于说谎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不仅需要有察言观色的能力,而且更需精通此道。因为它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部属,进而更好地驾驭自己的部属。
智慧人生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非常复杂,要想站稳脚跟、有所成就,就要学会了解他人,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察言观色。察言观色就是从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事入手,仔细观察,从而辨别人心。
第13章 言者心声()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言者心声”,这些都指出心有所思、口有所言,两者在相当程度上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理念。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风格主要是指通俗意义上的说话、写文章等方面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并非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来讲的语体、语性等方面内容。语言的风格有很多种,文雅敦厚的,庸俗刻薄的;热忱大方的,冷漠畏缩的;滑稽幽默的,呆板无趣的还记得周星驰演的大话西游,大家印象最深的除了孙悟空,肯定就是那个婆婆妈妈、说话啰里啰唆的唐僧了。而在故事最后,唐僧的说话风格陡然转变了,简单到只用一两个字概括。导演正是用说话风格这种方式来突出唐僧的性格特色的,说话风格的转变也代表着唐僧个性的转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每种语言风格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活生生的例子。通过一个人说话的风格,我们可以大体上了解他的性格特征。语言的风格多种多样,不能够一一详述,这里我们仅举出四种比较典型的、常见的语言类型,并作一定分析:
(1)直爽简明型
一般我们形容某人说话直率时,往往说他心直口快,想到什么说什么。这种类型的人,多半坦诚、直接,胸无城府,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在中,这种语言风格多体现于英雄豪杰身上,粗犷而直白,真诚而袒露。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容易交往,精神饱满,做事热情冲动,对朋友仗义豪爽。但任何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语言风格也很容易出口伤人,说话太直接、太真实,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有时候难免会“伤人自尊”。
(2)婉转含蓄型
这是同上一种语言风格相对而言的,正如宋词有以辛弃疾、苏东坡为代表的豪放派,相对的是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具有这种语言风格的人属于感情细腻、敏感多疑型。他们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时刻注意别人内心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属于非常理性谨慎型的人,说一句话前会不断权衡,懂得怎样拿捏分寸。但常常会给人不真实、不坦率的感觉。这种人内心想法颇多,又不愿对旁人随便倾诉,容易给自己造成较大压力,比较抑郁。
(3)幽默风趣型
一个人的语言往往蕴含着智慧。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仅能逗人开心,也是智慧的体现。这种语言风格能帮助提升你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个人魅力。拥有这种语言风格的人大多乐观开朗、聪明活跃。他们往往会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有他们在,就能够避免冷场的尴尬,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但这种语言风格的运用也应该讲究场合,因人而异。能够在恰当的场合,对恰当的人幽默,才是智慧的语言。
(4)一板一眼型
一板一眼形容人说话做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这样的人大体而言比较保守,谨小慎微,性格比较沉稳,稍显内向。这样的人不会乱开玩笑,说话极有分寸,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但有时候过分规矩,反而会显得呆板、固执,“较真儿”,给人以不通情达理的感觉。
语言的类型不一而足,每一种类型都有其产生的环境和背景。通过说话来判断一个人的个性、品味、素质,是阅人有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智慧人生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思想的载体,心里想什么一般都会从语言上表现出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能够看出他们的心理,以及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第14章 通过签名阅读内心()
名字是个人的身份代号。从古到今,有的人用丰功伟绩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史册上,受到后人的怀念和景仰;有的人祸国殃民,无恶不作,同样也被后人熟悉,但他们的名字总是遭到抨击和唾弃;也有的人终身碌碌无为,名字和肉体一样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名字在古代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时至今日,人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大,交际也越来越频繁,亮出自己名字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是签名成为人们一项重要的交际内容。签名有美有丑,有大气也有小气,千姿百态,不仅让别人获得签名者的个人信息,还把他们的性格读了出来。
(1)签名特别大
签名时,字写得特别大的人,表现欲望强烈,喜欢卖弄;注重表面文章,总是将非常多的精力用到衣着打扮上,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从而使别人对他们产生好感。但这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会让人对他们念念不忘,反而看出他们的肤浅。他们在工作中眼高手低,总是将众多的任务揽到身上,给人一种能干的错觉,但是他们的工作成绩暴露出他们的真实面目,那就是他们能力有限,遇到困难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无法善始善终,中途退却,所以他们没有成就大事的可能。
(2)签名特别小
签名时,字写得特别小的人,性格与签名时字写得特别大的人截然相反,他们没有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惹人注意的欲望;既不积极用特别的外表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也不主动向他人打招呼和表示什么。他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工作上表现得不是十分积极,但属于自己的工作都能集中精力来完成。他们淡泊名利,有则受之,无则安然处之。
(3)签名向左
签名向左的人,不喜欢按照常规办事,喜欢标新立异和追求不同凡响。即使一个很普通的想法,他们也喜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