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能算得又快又好,还有各种算式可以使用。
外邦人的想法简直是神奇得很,老九一看便深深陷入进去,他也擅长做生意,一来二去学得语气七七八八,便跟人越好了跑船送货。
以亲王的身份,去外邦送货,以如今的形势,还是颇有脸面的,集全国工匠之利锻造出来的木质大船足足能承载上万斤重物,在海上瞅着跟庞然大物一般。
护送的十艘船也同样不小,这船的主要建造人曾经祖上为郑和设计过大船,图纸即便缺失,却保存了最重要得部分,在金银的帮衬下,如今已经愈发得完善。
有这样的大船出海,还配备上如今最相近的航海设备和远程火炮、军弩,周边的倭寇几乎被荡平,还未正面交锋火炮,便被军弩射成筛子,连船都被收缴殆尽。
老九老十第一次出海,还带上了老十三这个功夫极好的,兄弟三个拿上一帮子水军,在几个金发碧眼的指导和礼部的航海图的指引下,渐渐越行越远。
等真正走出国域,外头大的吓人,而且他们的瓷器茶器和刺绣衣裳全都是走俏货,一大船的东西都能日渐缺失。
而换回来的金银珠宝,便是恐怖的存在了,如若说极品大红袍价比黄金还可以理解,普通大红袍在外头都比黄金还贵,那真是让人难以平静了。
足足两个月的海上游走,十来船的物件换成了十来船的金银珠宝和稀奇物件,十三爷第一回感受到海上大战的惊心动魄,在老九和老十的惊恐中,跳海学会了游泳,如今的水性都堪比那些老油子们了。
说来,这海里鱼类很多,大型的也不少,老九和老十这两个养尊处优的从不敢下水,别说那什么食人鱼,一条蛇都能让他们崩溃,所以说,老十三不亏他拼命十三郎的称号,回京后者兄弟两自然是要为他请功的。
黛玉以前也曾听闻过外邦之事,但终究不若有人亲身去过,老九老十和老十三这三人回京了,直接就成了香饽饽,一伙子人等着他们说故事,三人从头到尾说了无数遍,嘴都说得气泡还没个消停的。
然后,三人又溜了,这三个年级不相上下的主,本就关系不错,如今更是秤不离砣成了三个人穿一条裤子,老九在后头□□脸,老十在一旁捧哏,老十三再唱白脸,忽悠起人来可不能小觑。
十四爷的登位,非但没有限制住兄弟的前程,反而提起来好几个,让朝堂重臣都不得不忌惮一二。
如今的八旗大多都功夫不济,又因不能做生意的规矩,没有土地和金银的人家愈发得穷,已然乱象起,老九他们三那里正好需要不少兵力,城中练兵之处扩增三倍,京城中斗鸡遛狗的纨绔都少了许多。
黛玉剩下儿子后三年,又再次怀有身孕,小曦儿如今都已经近十来岁的小少年,可以独当一面了,也逐渐学成本事开始能初入朝堂办事。
小曦儿这人长大后也是个魁梧样子,跟十四爷差不离什么,好斗武得很,年纪轻轻便跟着十三爷训练水军,等稍微大点又去训练陆军,火铳和箭术都不错,马术也练得极为了得,当真深得十四爷喜爱。
当然,十三爷也喜欢这个小跟屁虫,嘴甜又爱笑,一副无害的模样,偏偏是个黑心的,等十三爷看穿他的真面目时,家底都给人探听清楚了,还各种被威胁,让他去劝服皇帝需他这个黑心肝的一道出海。
海上其实并不安全,每次出行都多少会损失一两艘船,打起仗来更是损失惨重,海水都能被血给染红一片,引来的肉食鱼类都能把未及时上船的人带到地府去,可想而知他这个太子出门有多凶险。
他们几个王爷已经够有身价了,若是再来个太子,围攻他们的绝对不会少,抓到一个就能换取大批赎金,海上的盗贼们都干熟了这些买卖。
外头风头未过,小曦儿这个太子是出不去了,这小子气闷得在东宫好几日吃不香,吓得御膳房的人都战战兢兢的。
而这会儿,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贾琏这个在户部干得不错得勋贵带着几个国公之后登上九爷家的门,这便是自愿加入到海上事业了。
贾琏如今跟王熙凤已经生有二男一女,是时候该为他们荣国府攒点家底了,自从当初还了户部银子后,荣国府便穷得揭不开锅,遣散了上百个奴仆,当真没落了许多,如今有机会哪里肯放弃。
而且王家曾经是专做海上生意的,王家还真就不止王子腾一家,金陵本家那儿还有好几个豪商,对附近水域和外邦人文极为熟悉,若非朝廷禁海,王家还能出好几位大海商。
当初王家的身价便是从海上生意发展起来的,王家的人找到王熙凤后,与贾琏一拍即合,贾琏想着人手不够本钱也不够,便多拉了几个老亲一道来。
贾琏本就在九爷底下干活,九爷对他还算熟悉,尤其这人是黛玉的姻亲,关系倒还不错,九爷手底下不缺人,但他们想跟着去也成,正巧贾琏的确是个人才,王家的人也的确用得上。
每年出海就那么两三次,一次比一次队伍庞大,顺道把多余的兵力都带出去训练,一年下来便是个十足的老兵,随即镇守各方河道都可,如此也可大大降低运河漕帮的声势。
漕帮里头多得是水性好的老手,朝廷的病很少能达到他们那个程度,是故围剿也剿不尽,总是像地鼠一样各处冒头。
但是从海上归来的老兵,水性都极好,对船对水深和天象的观察力也不错,即便水下作战都不逊色多少,更何况还有火铳大炮在身。
荡平了漕帮,设好了各地水脉的关卡,南北通商这条线也被限制得厉害,想通过水运直达京都是不可能的了,但南北通货却十分安全起来。
十四爷秉承先皇的意志,对户籍、人口、铁器都管得时分严格,在得知外邦有特殊编号后,十四爷也采用这种方式,导致后头没有编号的铁器全部都要没收,铁匠部打造武器都要领编号,这也导致了各地的铜铁都不已流失,矿产管制得严格起来。
有这海上运来的一船船好物,再加上从外邦学到的各种技术和本土工匠们的技术,农具和修路修渠道都愈发简单好用起来,田间干活的不再是牛,而可能是机关兽了。
短短的十来年时间,当真变化极大,整个王朝,从上到下都变得富足强大起来,老十三率领的水师在周边几乎来去自如,见到朝廷的旗号,远远便能让海盗船降旗。
而黛玉这十年里,也成了个优雅得妇人,生了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闹腾,但也一个比一个贴心孝顺,夫妻一体并未有旁人插足,孩子们也效仿着要真正做到一世一双人。
而那个说出一世一双人的纳兰容若十分羞愧,他红颜知己可不少,爱着的女人也不止一个。
61。黛玉VS太后()
十年后; 夺嫡以及上皇的余威均已消除,已然成熟稳重的十四爷坐稳这大好江山,多得是八旗子弟想入宫为妃; 德妃也同样希望; 但最终都不能成行。
德妃争了十年,说尽了各种话,除了让十四爷心中不耐外,什么效果都没有,而从黛玉那里得来的却越来越令德妃无法承担。
德妃一家到底属于包衣世家; 在宫中姻亲众多,这也是德妃的立身之本; 但黛玉能把重要得位置纷纷换掉; 以各种名义削弱德妃的家族。
十年间; 宫中要职已无乌雅氏的族亲; 乌雅氏对德妃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埋怨起来,后宫的公务和掌管整个后宫的权利在黛玉这儿,算得上十分名正言顺; 德妃想抢走都不容易,十四爷并不在意这些小事; 德妃一次次得跟他诉说这些; 倒让十四爷以为是德妃的偏见了。
黛玉的名声挺好; 只要没犯到她头上; 她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当不知道; 但一旦触到她的难受之处,必然下手颇狠。
曾经的德妃就知晓黛玉的能力,但成为太后以来,便携势要挟,可不让黛玉恨之入骨,她这辈子想要的就是各种随心所欲,她想要尝试一下被人疼若至宝的感觉,想要蛮横得不准十四爷纳妾,想看看男人和她的子嗣最终会不会一直包容她。
没有野心但又实力,随时都可以改旗易帜,但十四爷和三个孩子都没有辜负她的心意,曾经的她为了权利,忽视了丈夫和儿子,导致最终反目,这是她的过错,如今竟也挽回不少,自然心中欢心,愈发不想让人打破这等美好。
好似坐上凤位后,黛玉对德妃的压制,已经远远超出德妃的想象,可笑德妃竟还当她是个寻常女人。
在德妃最终想拿她的幼子试探她的底线之时,黛玉当真无法容忍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后宫的大清洗,德妃的姻亲族亲全部撤换,一个不留,后续也均不许入宫,直接绝了乌雅氏一族再做后妃的希望。
随后,由纳兰一族并四王八公出身的各处将领轮番拜访各位大臣,务必绝了送女人入宫的想法,算是彻底展现一回黛玉的权柄。
直到此刻,所有人才心惊胆战,再不敢提出选秀一事,就怕闺女还未入宫,自家已生出祸端。
而乌雅氏的嫡出一脉子孙,更是被京中纨绔们连番警告,宗族之中厌恶包衣之人大有人在,尤其是如今正做着贵太妃的那几位。
宜贵太妃偶尔真是想笑啊,乌雅氏风光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做了太后,竟被自个精心挑选的媳妇给压制到无法动弹,连多摔几个瓷杯都不行,当真好笑得很。
也不想想皇帝在迎娶林家姑娘前是何模样,连老四的脚都不如,只能跟着老八混,还做不上心腹,后头在外打仗,若非依靠四王八公的旧部,他又如何能在直郡王眼皮子底下立大功掌军权。
要说这十四爷最聪明的地方,便是娶了黛玉,若是她的老九能晚几年娶妻,今儿登上帝位的,没准就是她家老九了。
瞅瞅这一个个给她撑腰的人,竟连直郡王的靠山纳兰家都劝服了,德妃一个后宅女子能做到吗?
想一想,宜贵太妃也是对黛玉身份看好的,她们的眼界全都在这后宫之中,只想着争宠争宫权,哪里能想过自己掌握让帝王都害怕的势力。
先皇当初的几任皇后,哪个不是因为家室显赫让皇帝忌惮,才能得到帝王无限的包容,像她们这些可有可无的,便能全凭帝王心意了。
宜贵太妃甚至偶尔还做做梦,若是她也能掌握如此大的权利,是否先皇也能许她一世一双人呢?
对此,老九直接哼之以鼻,名言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上面还有个同样难缠的孝庄太后,那个女人同样把持朝政好几朝,对帝王权术运用很深,否则像钮祜禄一族怎么能突然就开始没落呢?
再看索额图一家,若非先皇故意引导,又怎会跟纳兰一家斗得你死我活,昔日但索额图一家,便能让先皇心力交瘁。
宜贵太妃也知道这不可能,但还不许人做梦不成?瞅瞅如今帝后这恩爱模样,可不羡煞旁人。
随后,宜贵太妃心里也不开心了,她如今看先皇不顺眼,对自个这个风流的儿子也十分不顺眼,老五看出母妃心思后,赶紧就萎缩了,老九便成了宜贵太妃的出气筒,被好生修理一番,直直吃了一个月的斋好修身养性。
老十便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诱他犯禁,好让宜贵太妃狠狠训斥他一回。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如今黛玉暗地里打压了乌雅氏,明面上却开始孝敬德妃,好安十四爷的心,十四爷孝顺,能不惹他为难便不惹为好。
明媚皓齿坐在乌雅氏宫中,看着乌雅氏身边的小侄女,笑得十足端庄美艳。
黛玉的美,随着时间越来越惊艳异常,从最开始的青涩到如今的雍容,让初次见面的姑娘惊为天人,也捏紧了拳头想从她手中夺走什么。
那乌雅氏的姑娘黛玉并不知晓,但德妃应该是没能耐直接塞进宫的,除非她想撕破脸,想直接触怒她。
“母后,黛玉来给你请安了,你身子骨还硬朗着,黛玉便放心了。”
“哼,你若是能让本宫放心,本宫才真的可以舒坦了,往后没事少来寿康宫,本宫不想见到你。”
“母后这话说得,好似黛玉做错了什么似的,母后若真想留人在后宫之中,倒也无妨,宫里端茶倒水的姑娘难道还少吗?”
“皇后娘娘,我可是姑母的亲侄女,你想让我留在宫里端茶倒水?”
小红面色一寒,“放肆,请注意你的语气,切莫忘了尊卑。”
“小红,何必在乎呢,就当是笑话听听也就罢了。不过,本宫想想问问你,你不想端茶倒水,那你入宫意欲何为?”
“我当然是……”
“住嘴!滚一边去。”德妃直接把人扫到一旁,连给她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本宫瞅你平日挺机灵,今日怎如此愚钝。”
“姑母……”
“母后何必替她周旋,不过是打着入宫为妃的念头,想在后宫占据一地罢了,只是母后也知道黛玉十分善妒,怕是还得再杀鸡儆猴才成,曾以为乌雅氏必然断了念头的,没想到还是贼心不死。”
黛玉微微一笑,“小红,带她去学学规矩,知道什么叫做尊卑有别,什么叫做痴心妄想,母后应该不会阻拦吧。”
“你若是今日敢带走她,本宫……”
“母后难道要为个小姑娘威胁黛玉?”黛玉坐直身直视太后,“母后难道不想跟黛玉像曾经一样关系亲密吗?执意要与黛玉为难,真的不顾及陛下的感受吗?”
“你……你竟然敢拿圣上……”
“母后严重,黛玉只是想让母后知道,十四爷夹在你我的纠缠之间十分无奈罢了。”
说罢,黛玉垂下眼睑,小红利眸望向太后侄女,那傲气的姑娘如今已经吓得两股战战,给予跌倒在地。
太后看着她捏着她不放得脆弱模样,哪还有平日里那聪明劲,从兄长那儿听说,此女聪慧又善于心计,□□多年深知如何与男子相处,就如同当年的她一般,被精心调校过得。
结果,一开局便败得彻底,黛玉眼底压根就不把她放在眼底,更没昏了头乱来。
小红亲自上前来抓那姑娘,太后的人没得到太后的意思,竟是不敢主动拦截,眼睁睁看着小红拉走脸色苍白的乌雅氏。
等那大喊大叫的乌雅氏被带离大殿之时,屋内的气氛已经尴尬到让人窒息,所有宫女太监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太后和皇后便这么安生坐着,再不多说话,自顾自消遣着,足足坐满半个时辰,小红才再次回来,带着黛玉离开寿康宫。
黛玉才刚刚登上凤撵,寿康宫里摔瓷杯的声音便接连不断传出,黛玉微微一笑,扫向面容古板的小红,“那姑娘你带到哪里去了?”
“去了养心殿做奉茶女官,也好让太后死心,那儿的嬷嬷最为古板,训练人十分正直,若是未能出师,必然不能走到御前。”
“那,等她走到御前之时,人都粗糙不少吧!”
“可不是,圣上对茶的讲究超乎寻常,若无真本事,断然不可能奉茶的,而且圣上那儿的人也乖觉些,不会轻易受了那姑娘的差遣。”
“嗯,看得到摸不到,的确是个好去处,太后也无法说什么了。”黛玉微微一笑,并不甚在意啦乌雅氏,即便冒出头来,她也能轻易打压下去。
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黛玉善妒的名号比曾经的八福晋还响亮,太后想把自个亲侄女送进宫,黛玉没反应才怪,那都是几年前的老黄历了,如今唯一需要担忧的,只是个乌雅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