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不必费什么心力,虽然儿子还没考中功名,可是儿子有多勤奋自己是明白的。这高中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罢了,不必急。
张氏正陪外孙女一起绣花,小小的姑娘家才五岁,就会绣不少东西了。
虽说绣的还不大好,可是形还是有的。张氏现在每天就是围着外孙们转,或者到茶馆里去听听戏。
要说如今这日子,张氏从前想都不敢想,哪知如今真真实实的过着城里老太太的日子。
特别是前年,月儿又重新在城里置办了一处大院子,三进三出,张氏与刘柱也不想抚了女儿的好意,就搬到新院子里住了。
本来张氏是想让大女婿一起过来住,可是李威怎么也不肯,只说没有女婿靠着岳家的理儿。
不过为了就近伺候老人,倒是搬到离张氏不远的巷子里住,也就走几步路的事,跟从前差不了多少。
新的刘府在康城的最好地段,每天邀请张氏出去听戏的,也是康城有头有脸的老太太们。
人家都是存着与刘家交好的心思,刘家出了世子夫人,世子夫人又产下一双公子。这刘氏在侯府地位稳稳的,各家自然就想巴结张氏,张氏是世子夫人的亲娘。巴结好了准没错。
不过可惜这张氏嘴紧,人也老实,确实是好相处,可是却打听不到什么消息,也走不了门路。
不过还是有一些老太太们。愿意与张氏一块去听戏,大家一来二去的,倒有了一些交呢。张氏也很知足,并不想人人巴结自己,这日子还是过的安份一些好。
张氏手里的针钱没停,守门的小厮就进来了。着急的福福身,一脸紧张:“老太太。京城的定北侯府来了。”
张氏一听是京城定北侯府的人。立马起身露出笑容,“可有请进来,来的是何人?”
“这会怕是进府了。门房让小的进来通传一声,您是在园子里见呢?还是进正厅见客?”小厮恭敬道。
张氏微微一笑:“你去把人领到园子里,这里景致不错。”
小厮刚退下,张氏就吩咐丫鬟们上茶点。月儿每年都会派人送些吃的,喝的。用的过来。张氏也习惯了接待京城来的管事,正好这些日子有些想念月儿,正好打听打听月儿在京城可好。
这女儿嫁的远就是不方便,想见个面都难。张氏身边的外孙女一听说是京城的。立马高兴问道:“外祖母,可是京城的姨妈给咱们送好吃的来着?”
张氏点点外女可爱的鼻子,笑道:“就你机灵。放心有好吃的准有你有一份。”
张妈妈进到院子里,正好见到这对祖孙。眼眶一酸,真是不知如何开口。
院子自然比不得候府,可是在康城算是不错的了。景致都很简单,养的全是一些最常见的花草。看来亲家夫人并没有张扬,也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纯朴的老太太。
张妈妈上前先给张氏见礼:“奴婢见过亲家老太太!”
张氏笑着上前扶起张妈妈,拉着张妈妈坐在亭子里。顺手递上一碗茶水,“张妈妈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不知世子夫人如今一切可好?”
张妈妈接过茶水,也没喝,只是端在手里。想了想还是咬牙道:“亲家夫人,这次来奴婢是受候夫的吩咐,给您报个消息。”
张氏一脸紧张:“何事,可是月儿有什么不当之处,让侯夫人为难。这丫头从小就太有主见了,真是难为侯夫人了。还请妈妈代我向候夫人告罪。”
张氏就怕女儿性子太要强,惹到婆婆不高兴。这女人能干是可以,可是不能太要强了。侯夫人性子虽好,可是这日子长了,儿媳妇与婆婆哪有十全十美的。
张妈妈眼眶一红,哽咽道:“亲家夫人,世子夫人去了,一月之前就入土为安了,侯夫人这次特意派奴婢来报信,顺便把此事好好同亲家夫人解释清楚。
侯夫人说了,不管何时刘家永远是两位小公子的外家,请亲家夫人不要与侯府疏远了。”
张氏万万没想到,月儿居然没了。只觉得一阵晕眩就没了知觉,张妈妈忙唤人来扶张氏进屋休息,顺便派人去请大夫。
府里的下人看到这位京城来的管事妈妈遇事有条不乱,心里暗暗佩服,这到底是京城侯府出来的,就是与寻常人家的妈妈不一样。
刘柱正陪着刘老爹一块在戏园子里看戏,府里的下人急急的来报信,一听说张氏晕倒了。
刘柱立马就起身要走,刘老爹问明原由,也跟着从戏园子回府了。这个儿媳妇可算是刘府的功臣,不是她养育孙子孙女,如何能把孙子孙女教好。
刘柱与刘老爹回府后,就直接去了张氏屋里,刘老爹如今倒是生龙活虎了。虽说行动有些不便,可是有人扶着还是能慢慢走的。刘柱进屋见到张妈妈,
脸上微微一愣,心里就明白了,一定是京城出事了,不然张氏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晕倒。张氏头痛的老毛病多少年没犯了,这会却突然晕倒,肯定是受了刺激。
刘老爹打量张妈妈几眼,知道这是京城侯府的下人,忍不住问道:“这位管事,可是我家孙女出了什么事。”
张妈妈福福身,礼数周到。叹了口气:“这位怕是老太爷吧,瞧着身子骨倒不错。世子夫人确实出事了,一个多月之前太上皇驾崩,世子夫人进宫哭灵。
适缝京城出了变动,世子夫人忧思过度,再加上在太上皇灵堂内哭了三天三夜,就这么随太上皇去了。还请老太爷节哀。”
刘老爹花白的胡子抖动着,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怎么也没想到,京城来的居然是这样的噩耗,这月丫头自己还没好好瞧瞧呢?
刘老爹心里还盼着,等月儿什么时候回康城省亲了,自己也能看看这世子爷长什么样,看看世子夫人长什么样,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自个一个乡下老头子,见到最大的官就是衙差,如今跟着儿子连县太爷见到自己也要打个招呼,若是能见上世子爷就最好了。怎么说也是自个的孙女婿,哪知却得到孙女去了。
这孙女去了侯府还会把刘家当亲戚吗?刘老爹这会心里也难受,当年小小的人儿,那么倔强,好不容易进了京城,成了世子夫人了。眼瞧着就是好日子了,怎么就没人了呢?
这人老了,就盼着儿孙长命百岁,刘老爹这会听到孙女不在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觉得悲从心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娶继室(。com)
刘家众人一个个都红了眼,张氏这会还没醒来,倒是姨太太刘芳守在边上。张妈妈心里也难过,这对于张家人来说确实是天大的打击。可是如今也只能坦然面对了!
刘芳虽然伤心可是也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娘和爹,妹妹在天有灵也不希望自己因为伤心不能伺候好爹娘。
如今弟弟不在身边,爹娘身边也就只有自己一个陪着,自己若不坚强些,岂不是让妹妹在天上都不安心吗?“张妈妈,请问我们可以去京城祭拜月儿吗?”
张妈妈为难的摇头:“姨太太,这怕是不行。如今京城才刚刚稳定,侯夫人正在安抚两位小少爷,就怕到时候姨太太进了京,会生出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再则世子爷远在北疆守城,侯夫人一直瞒着世子爷,就怕世子爷一个想不开,生出什么乱子来。所以此事还请姨太太体谅侯夫人的难处,怪只怪时运不济。”
张妈妈没有多说什么,有些话真不好说明白,因为张妈妈也不同意刘家人进京祭拜。
京城的定北侯府身份尴尬,并非刘家人看似那般简单。刘芳明白侯府有侯府的规矩,京城换了皇帝这里面肯定有些什么,是自己这无知妇人不得知的。
侯夫人并非难相处之人,待月儿这个儿媳妇也不错,妹夫更是疼妹妹。
如今侯夫人连妹夫都没送信去,反而派张妈妈特意上康城来说明此事,也是不想断了与刘家的亲戚关系。
算是给刘家脸面了,有些人家远嫁的女儿,有些死了好几年了。娘家人还不知情呢?不过就算知情又能如何,人都不再了,还能争出个什么来。
刘芳想着想着,不由悲从心来。“张妈妈的意思我明白,我们就先在康城祭拜月儿,希望月儿在天有灵。只是不知两位小公子可好?”
张妈妈点点头,这姨太太倒是明白人。大人不在了。就得管着小的。“两位小公子并不知世子夫人离逝,侯夫人只哄着小公子们说是世子夫人去边城陪世子爷。
两位小公子倒懂事,不哭不闹的。还说要好好学功夫,快快长大了,去边城寻世子夫人呢?”
刘芳心里一酸,两个孩子那般小。就没了娘亲确实可怜。只是不知世子爷是不是个长情了,能再拖几年娶继室。不然两个孩子还这般小,若由继室抚养,指不定会养成什么性子呢?
这继室害正室所出子女的计不其数,不是她生的她会待孩子们好吗。刘芳有些为难。可是为着妹妹着想,只能说出来了。“不知张妈妈可听侯夫人说过,何时为世子爷娶继室?”
刘柱同刘老爹坐在一边认真听着。当提到继室时,刘柱的脸拉的老长。刘柱最明白继室了。万氏是继母刘柱在万氏手底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两个外孙若有了继母,那日子能好过吗?刘柱心里又痛又恨,暗恨自己没本势,眼瞧着外孙受委屈却不能说什么,不过就算说什么也没用,人家可是侯府呀!
自个在康城受人敬重,连县太爷都得给自己几分脸面,不就是因为有侯储这靠山在。刘柱无奈的朝张妈妈看去,“张妈妈,既然月儿不在了,老夫只是一介平民百姓,自然不能拿侯府如何,
可是若让老夫听说侯府的继室欺负到老夫的两外孙,老夫人是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这侯爷官位再大,上面可还有皇上呢?”
刘柱难得的说出这样的话来,连刘芳都有些小小的吃惊。刘芳明白爹这是心疼两个外孙,心疼月儿。可是同这些高门打交道可不能这般来,得软硬兼施。
“张妈妈,我爹说话直,您别放在心上。不过我爹这不是心疼两外孙吗?
我们家的情况张妈妈该知道一些,也就不难理解我爹为何如此激动了。这也是让人逼出来的,张妈妈放心,世子爷娶继室我们不反对,可是两位小公子可不能养在继室跟前。”
张妈妈多少明白过来了,这刘家是怕世子爷娶了继室,让两位小公子受委屈。
张妈妈朝刘老爹看去,一脸的哀伤:“此事不必亲家提,侯夫人早就说过,不会给世子爷娶继室。世子爷身边只能留妾室伺候,妾室也只能喝避子汤,不能产下庶子。
侯夫人把两位小公子疼到心里去了,世子爷与世子夫人有多恩爱。就算侯夫人想为世子爷纳继室,依世子爷待世子夫人的情义,那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有丙位小公子。
定北侯府只重嫡出,哪怕子嗣凋零也没有纳妾之说。所以还请亲家放心,定北侯府的亲家只有刘家,没有旁的人家。两位小公子的亲外家,也只可能是刘家。”
张妈妈这么一说,刘柱和刘芳倒是放心不少,可是想到好好的妹妹没了,刘芳这心里就是痛。“张妈妈,我妹妹身子骨一身好,又长在乡野之中,怎么就会突然之间心力衰竭呢?”
张妈妈叹了口气,府里出了那样的大事,这会又赶路到康城,人显的很是憔悴:“姨太太有所不知,京城出了太多变故,世子爷又不在京城,世子夫人一人担着整个侯府的安危,也难怪世子夫人会吃不消。
那时候两位小公子都让秘密送走了,有些事情奴婢不方例说,可是世子夫人出事那会,有吴太太守在边上,还有宫上的太医为世子夫人诊治。若真有什么其它原因,相信太医也不会隐瞒。”
刘芳点点头,看来妹妹这世子夫人并不是看似那般风光。“谢过张妈妈说这些,我们明白侯夫人的难处,暂时不会轻易上京城。
不过等到京城安定了,还请侯夫人派人送信到康城,我们还是想去瞧瞧月儿。”
张妈妈点点头,“那是自然的。难得姨太太明白侯夫人的难处,侯夫人一定会好好照顾好两位小公子。这次侯夫人特意让奴婢给亲家们带了一些东西来,还请姨太太帮忙点收。”
刘芳接过张妈妈递上的礼单,谈不上多贵重,倒是与从前月儿派人送回的东西差不多。
看来侯夫人是按月儿的喜好给爹娘送东西,而且自家也有一份,或者说府里住着的都有份。给娘的是药材还有一些首饰,当然还有一些京城的特产。
给自家的全是小孩子的玩易,还有笔墨纸砚什么的。刘芳把礼单收下,
朝张妈妈感激道:“有劳侯夫人费心了,我们也备了给侯夫人以及两个姨侄的东西,还请张妈妈帮忙带到京城。”(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八章 伍妃出现(。com)
张氏醒来时,刘芳刘柱全在边上陪着,张氏眸无神,整个人看着倒像大病了一场。“月儿真的没了?”这话也不知是问刘芳还是自言自语。
刘芳知道娘心里难过,这白发人送黑发人,能不难过吗,能不伤心吗?“娘,月儿走了,可是芳儿和成儿还在。咱们会永远陪着娘的!”
张氏痛苦的闭上眼睛,眼角滑落一滴泪水。
“月儿从小吃苦,娘心里总觉得亏欠她太多。想着如今她嫁好了,娘也能安心了,没想到却、、、、娘这心里好痛呀,娘对不起月儿,娘没能好好照顾她。娘、、、、”
刘柱一个老爷门也红了眼眶,看着妻子哭,刘柱心里不比张氏好受。可是难过有用吗?
月儿已经不在了,京城那些大事自个不明白,可是却有一点明白,月儿从小就是这性子,吃苦也不啃一声,怕是在侯府挑着重重的担子,依旧是那要强的性子。
这孩子就是实心眼,有累活全往自个身上揽,真是太懂事,太可怜了。“孩子他娘,你别难过了。月儿最怕你生病了,你若真疼月儿,就好好的活着。”
张氏眼眶更红了,这个二闺女自己真是疼到骨子里了,这个家若没有月儿,能走到今日吗?张氏想到死去的女儿,只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太多了。
“娘,您可一定不能再犯病了,月儿在天有灵,最大的希望一定是娘您长命百岁。
为了月儿,娘一定要振作起来,等到过一阵子。京城的风头过了,我就陪您一块上京城,看看两个孩子。
侯夫人可说了,不会给世子爷娶继室,也不会让庶子庶女出生。这定北侯府只有一个世子夫人,只有两位小公子。您就别再多想了,咱们不能时时照顾孩子们。就抽空多去瞧瞧吧!”
莫离想不相信。可是吴林氏送来的书信,却让莫离不得不信。吴林氏一直陪在月儿身边,她说的话不该有假。月儿真的是为整个侯府操劳。再加为太上皇守陵,才会心力衰竭而死。
而娘的信里也说的明白,定北侯府之前发生那么多事,为了不让自己忧心。全是月儿与爷爷一力承担,包括月儿同意送走两个儿子。
月儿最需要自己时。自己却只能守在边城,不能在她身边陪伴,是自己没能好好照顾好月儿。
营账外的小雪依旧下着,莫离看着外面的满天小雪。只觉得身上冰冷。月儿不在了,自己活着又何义呢?可是月儿是为了整个定北作府奔波,是为了自己守住侯府。
若自己只顾着伤心。放弃边城的百姓,放弃这些与自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