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王妃-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药味。

    正对着门的是一张木制的雕花大床,李大夫正躺在床上,见门开了,转过头,往门口看过来。一眼见到是冬至,李大夫笑着朝她招了招手,“冬至丫头,过来。”

    说着,他坐起身,半靠在床头。

    “过去吧,我去给冬至做好吃的去,你在这儿好好陪陪爷爷,啊?”李子睿对冬至说完这番话,将冬至轻轻往前推了推,示意她过去。

    冬至顺着他的动作,放下了他的衣摆,走进屋子里。

    冬至第一次来李大夫家里,柳氏也是第一次进这屋子。所以李子睿将冬至一送进来,就急匆匆地回去接柳氏,然后将她带到厨房,帮忙做饭。

    李大夫屋里,冬至在李大夫的示意下,迈着小短腿,走到了床边,坐到了床上。

    “李爷爷,你身子好了吗?”自从上次救了李大夫,大家就默认她应该叫李大夫李爷爷,冬至只好顺应他们的期盼,改口了。

    在李家村,大家都姓李,按理说一般大家都是按辈分叫二爷爷三爷爷之类的,或者按村里、族里的职位叫人,如族长爷爷,也有带名字的,如有根爷爷。这附近,十里八村,数李大夫医术最好,别村儿的人都尊称他李大夫,这称呼,连镇上的药堂里坐镇的大夫都知道李大夫了。久而久之,李家村儿的人也都慢慢改口,称他李大夫。

    如今,“李大夫”这称号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有人提起“李大夫”,十里八村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家村的李大夫。大家早已忘了李大夫的姓名,所以冬至要改口时,直接叫他李爷爷,也是不错的。

    “多亏了冬至,爷爷这就要好了。”李爷爷说着,从床头摸出一个木制的雕花盒子,打开盖子,递到冬至面前,“丫头,来,这是镇上点心铺子里买的点心,你快尝尝。”

    看着自己面前的这盒点心,冬至犹豫了下,伸出手,抓了最小的一块,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这盒是桂花糕,甜味里带着桂花特有的香味,和余尾的一丝苦味。这糕点,还是有些太过甜腻了,硬是将桂花的味道给压了下去。不过对于吃了四个月红薯的冬至来说,已经足够好吃了。

    之前犹豫,便是想着李大夫一个老人家,有点吃食不容易,可这是他拿出来给自己这个“孩子”吃的,如果自己执意不吃,也是伤了老人的心,所以她就吃了一块,现在是说什么也不会再吃了。

    “你将这盒点心带回去,给二郎和三郎尝尝。”李大夫见冬至执意不愿意吃了,心里自然是明白冬至的心理。这盒点心原本就是买给这三个孩子吃的,哪有吃一块就不吃了的道理?

    “李爷爷,我们都不爱吃这些,你留着自己吃吧,我们还是爱吃山上的果子。酸酸甜甜的,好吃的紧。”见到李大夫递点心的举动,冬至连忙摆手拒绝。她这要是拿回去了,还不得被爹娘骂死?

    “拿着,爷爷还有,孩子就得有孩子的样子,别整得跟个大人似的!”见冬至推辞,李大夫眼睛一瞪,吼道。

    冬至被他这句话吓得小心肝儿都颤抖了,她第一反应就是李大夫看出啥来了,仔细一琢磨他的话,好像不是这意思。

    按下自己“扑通扑通”跳个不停的小心脏,探究地看向李大夫。不过在李大夫看来,冬至这“怯怯”的表情,是被他的语气吓着了,他心里一阵自责。这之后,就是他轻声细语地安慰冬至。冬至哭笑不得地听着一个可以当自己爷爷的老人给自己解释,直感觉自己这是要折寿了。

    撇去屋子里的情况不谈,厨房里的柳氏见到砧板上的一条肥肉,脸上已经越发不好看了。

    “子睿,你昨个儿说是吃顿便饭,你小柱叔和我才答应你过来的,你如今还买了这么一大刀肉,这是要我和你叔吃不下饭呐?”

    见柳氏盯着这刀肉,脸色变得不好看了,李子睿心理就猜到柳氏要怪他买肉了。果然,柳氏开口了。

    “婶儿,你们这一家子救了我爷爷一命,别说是一刀肉了,就是要我家的屋子,我也乐意。我就爷爷一个亲人,他从小把我带大,在我心里,没有啥比爷爷重要。柳婶儿,难道我爷爷一条命,还比不上这刀肉重吗?”

    李子睿这番话,说得柳氏哑口无言。她这是心疼这家子,哪里知晓这么说是凉了李子睿的心。既然是这样,她也就不再说啥了。

    两人说开了,再商量了分工,李子睿烧火,柳氏炒菜。

    正式做饭的柳氏,这才发现李子睿准备了不少菜。柳氏将那刀肉切了一小块出来,另外一大半则抹上盐巴,挂在厨房吊钩上,这才开始正式炒菜。

    柳氏手脚利落地洗菜切菜,再倒到锅里,将菜倒进大铁锅里,翻炒起来。

第68章 丰盛的晚餐() 
冬至陪着李大夫在屋子里说着话,主要是李大夫问,冬至答。厨房里,柳氏炒菜,李子睿烧火,时不时也聊几句。之后柳氏无意中说到李小柱在教二郎和三郎习字,李子睿便让二郎和三郎平日里没事可以来他这里借书去看。

    柳氏一听,自然是欢喜不已。这书可是很贵的,以她家的情况,如今是真买不起。所以李子睿一开口,柳氏就是千恩万谢,嘴都合不拢了。

    要是别的事,柳氏可能不会愿意占便宜,可这些事就例外了。对于她来说,几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她也不求几个孩子往后有啥大出息,但是能多读书,那就是好的。这书借着看了,不给子睿弄坏了,过个几日再还回来,不耽误子睿看就成了。

    等到李小柱带着二郎和三郎过来时,柳氏的饭已经做好了。

    几个孩子帮忙将饭菜端上桌,碗筷之类的摆放好,李小柱将李大夫扶出来入桌后,大家才坐了下来。

    “大家都动筷子,别干坐着。来,二郎三郎,都吃鱼,吃鱼脑子好使。”李大夫见大家都坐着不吃,他开口招呼大家。

    “李大夫,您是长辈,您先动筷子。这孩子,得从小教些规矩,不然出去不守规矩,别人背后会说闲话的。”李小柱接过李大夫的话头,解释道。

    这餐桌上,辈分最大的,就是李大夫,按规矩,就该是李大夫先夹菜吃了,别人才能开始吃。虽说李大夫让大家都动筷子,不过谁也不会真这么没规矩。

    李大夫原本想说大家随意些,可一想到自己教导自己孙子的那些规矩,也就能理解李小柱为人父的心理。见状,他也不多说话,直接夹了一筷子竹笋尝。

    “这笋子炒得不错,侄媳妇儿,你这手艺是真好,我这几日都是喝药,吃些清粥,这嘴巴里早就没味儿了,今日我是有口福了!”说完,李大夫哈哈大笑。

    听到李大夫夸自己,柳氏心里也高兴,“李大夫,您这夸得我心里都乐开花了。”

    “吃饭就要乐呵呵的,你们都别干坐着了,都吃吧。”

    几个孩子看向李小柱,李小柱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可以盛饭吃了。

    “我来盛饭吧。”一直坐旁边没说话的李子睿伸出手,要去拿李小柱面前的碗,李小柱一番推辞后,让二郎帮大家盛饭。

    二郎从装饭的木盆里舀了饭,将众人的碗都装满后,才坐了下来。

    看着面前的白米饭,还有桌子上的一盆鱼汤、一盆笋子炒肉、一碗鸡蛋羹,外带一盘青菜,冬至简直觉得是在做梦。吃了四个月的红薯,她都快忘了米饭的味了,更何况,这桌子上还有一盘肉,那是肉啊!作为一个肉食动物,作为一个以前每顿必有肉的人,她竟然四个月没吃肉了,今日,她终于再次在餐桌上见到了肉!

    不止冬至,二郎三郎,连做这些饭菜的柳氏,都不敢动筷子。在李家,这样的饭菜,那是只有过年才有的。那些肉,基本都是进了李冬芬和大郎,还有李立春他们的嘴里,二郎他们就是闻闻肉香。所以今日,就是做给他们吃的,他们也都不敢夹。

    李大夫见他们的样子,就猜到了大致情况。他拿起坐在他旁边的三郎的碗,往里面夹了好几块肉,放下后,又要去拿二郎的碗。李小柱见状,只得当着李大夫的面,让大家放开了吃,别怕。

    得了命令的众人,不再犹豫,伸了筷子就去夹菜吃。

    这顿饭,是冬至来到这个世界后吃的最好的一顿饭,也是李小柱他们过年后吃得最好的一顿饭。那白米饭吃在嘴里都是甜的,还有那些鱼和肉,吃得他们嘴里流油。

    刚开始,他们还克制着,之后,吃得越来越快,等吃完,一家子都格外满足。

    吃完饭后,冬至帮着柳氏和李子睿收拾了餐桌,将碗全洗干净后,对李大夫他们道了谢,这才回家。

    “爹,娘,三郎今日吃了四块肉,还吃了不少鱼,还有那鸡蛋也好吃!”

    “爹,娘,二郎吃了两块肉。”

    “冬至吃了两块肉。”路上,三个孩子一一报备着他们今日吃的肉的数量。

    等报备完,冬至才发现大家吃的肉都不多。在别家,即使是敞开了吃,也会拘束。即使是李大夫这样的人家,买肉的次数也少。今日那刀肉,柳氏只切了一点出来炒了竹笋。当时李子睿执意要将一刀肉全炒了,柳氏直接说要是这样,她就直接走人,李子睿这才罢休。

    这顿饭,三郎碗里的肉全是李大夫夹的,所以他吃的肉最多。听了自己哥哥姐姐的报备后,三郎心里还担心自己吃多了。

    “吃了便吃了,你们今日吃的也不多。”猜到三郎的心思,李小柱开口说道。

    “对了,今日子睿那孩子说,往后二郎和三郎要看书,可以去他那儿借。”柳氏想起这个事儿,满脸笑意地告诉大家。

    “娘,这是真的?”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问道。

    李小柱也是紧张地盯着柳氏,柳氏点头,给了他们肯定地答案。

    这个消息,可比今晚吃了这么一顿好的还让一家子高兴。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二郎一改往日里小大人的沉稳,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三郎一路上蹦蹦跳跳,高兴坏了。就连李小柱,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全家最淡定的,恐怕就是冬至了,对于她来说,那些读书人要看的正统的书,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不过能借到书看,对于二郎和三郎来说,是很幸运的,毕竟她家现在还没能力买书给二郎和三郎看。

    回到家里,冬至和柳氏带着三郎去弄刺萢,李小柱去料理他的竹子,二郎则去提水,给柳氏和冬至提供水用。

    晚上的时光,就在一家子的忙碌中度过了。

    等他们都弄好了,洗完澡,月亮已经爬上了柳梢头,天上已满是繁星。

    坐在外面乘了会儿凉,大家就都进屋子了。今晚要休息好,明日里还得收玉米。

第69章 收玉米() 
第二日一早,鸡打第一次鸣时,李小柱和柳氏就起床了。两人摸黑,用昨日搓的麻绳将箩筐绑好,和刚做好的简陋的扁担放在一起。

    煮好红薯后,将三个孩子叫醒,吃了早饭就摸黑去了种玉米的地里。

    分家时,他们家分了一亩水田,六亩旱地,十亩沙地。旱地里种的全是玉米,如今熟了,自然就可以收了。

    往年收庄稼时,几个孩子和柳氏得在家做家务,一般都是二郎跟着李小,到最忙的时候,李大柱也会请假回来帮几天忙。今年分家后,地变少了,家里也不用做啥事了,几个孩子坚持要跟着自己爹娘一起下地。

    李小柱和柳氏一想,这掰玉米比割稻子轻松,累了也可以坐在一旁休息,也就答应了。

    到了玉米地,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玉米杆和叶子,要掰的玉米就长在玉米杆中间,或者偏上的地方。他们要先将玉米全收回去了,再将玉米杆割了晒干拿回去烧,最后,再用锄头将玉米杆的根从地里挖出来,就在地里晒干了,当地里的肥料。

    一家子没有停顿,每个人背着自己的背篓,往玉米地里钻。掰了玉米,就往身后的背篓里丢,刚开始冬至速度慢,柳氏掰三四个,她才能掰一个。慢慢的,掰多了,速度提上快了不少。

    三郎个子小,只能将玉米杆拉弯,掰了玉米再放开玉米杆。这样一来,速度自然就慢,再加上年纪小,力气也小,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

    见他这样,大家都让他去边上坐着玩会儿,他也不在意,继续掰玉米。

    一家子全部出动了,速度自然就快了。不到一个时辰,她们背后的背篓已经满了。李小柱和柳氏,帮着三个孩子将背篓提到玉米地外放着,大家都歇会儿。

    “你们要吃玉米杆的,自己去折,等玉米都收完了,我和你们爹可就全砍了烧了,到时候就是想吃也没了。”柳氏刚将篓子放下,就提醒自己的三个孩子。

    玉米杆还能吃?听到柳氏的话,冬至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个。随即,脑海里闪现出了原主的记忆。也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李小柱收完玉米回家时,都会带一小捆玉米杆回家给几个孩子解馋。

    原本一心扑在收玉米上的二郎和三郎,经过柳氏的提醒,顾不上坐下来歇会儿,直接冲进玉米林子里找粗的玉米杆吃。

    冬至见状,也跟在他们身后,冲了进去。

    找了根相对比较粗的玉米杆,折了下来,去掉尖尖,就着衣袖擦了擦,一口咬了上去。

    这个时代没有空气污染,天是蓝的,水是甜的,就是路边的石头,都可以直接坐上去,也不怕脏了衣服。况且这地里也没水,这乡下也没那么多讲究,冬至也就直接咬了口。

    玉米杆与甘蔗相似,都是嚼着吃了汁水,再将渣滓吐出来。与甘蔗的甜味不同,玉米杆的甜味很独特,但是不可否认,它很好吃。

    这是冬至第一次吃玉米杆,在现代,也吃不到这些东西。一时间,也是有着无限的乐趣。

    冬至再撇了两根后,边吃,边往外面走。和她有相同举动的,还有二郎和三郎。三个孩子,都是咬一口,嚼几下,再吐出来。

    这东西,不仅好吃,还能解渴,对于在地里干活的人来说,这正适合休息时吃。

    出来后,冬至将手中的两根玉米杆递到坐在地上的李小柱和冬至的面前,而二郎和三郎,也都递了玉米杆到自己爹娘面前。

    李小柱和柳氏对视一眼,将三个孩子手里的玉米杆都接了下来,拿了一根啃了起来。

    “你们都坐着歇会儿,等这吃完了,咱们就将玉米背回去。”柳氏开口,吩咐几个孩子。

    一家子休息好了,各自背了背篓,李小柱和柳氏则是一人挑了一担子玉米,往家里赶。到了家里,将玉米倒在簸箕上,再背了空背篓去地里掰玉米。这么一天下来,全家竟是将玉米收了一大半。

    由于地不多,地里产量也不高,他们一家子就是没有别家那么匆忙,玉米也收了一大半了。

    晚上,吃了晚饭后,柳氏和冬至继续料理刺萢,二郎和三郎被李小柱拉着继续练字。

    等柳氏和冬至弄完之后,烧了热水,大家冲洗了一番后,就早早睡了。

    第二日,大家再次早起,将其余地里的玉米都收完时,天还没黑。这时其余一些在收玉米的人家,还没收完。

    剩下的事,就是割玉米杆和挖根了。可家里没镰刀和锄头,没办法割玉米杆,李小柱想着,明日去镇上,将新收上来的玉米送些给嫁到镇上的大姐家,再顺道去买把镰刀和锄头。

    经过两日,三个孩子都累着了。冬至与柳氏一起将刺萢弄好后,洗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