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轿子便被抬走了。等那群人都消失了,冬至才反应过来:她这是被一个小鬼无视了?
按照这个世界的年纪来算,她都可以当那孩子的妈了,竟然被个孩子用那种眼神盯着,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不过刚才,他不是听到自己的话才看过来的吧?自己声音那么小,连站一旁的小厮都没听到,他耳朵不至于那么贼吧?
摇了摇头,心里暗道自己想多了。
不过这孩子,长得真不错,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得这么好的孩子。也不知道他老爸老妈得长得多好,才能有这么好的基因遗传给他。
他刚才咳得这么狠,身子应该是不行的。这只能感叹一句:红颜薄命呐
哎,好像哪里不对?管他的呢,自己家的糟心事还有一大堆,哪里还有闲心来管别人?看他那打扮,就不是平常人家,既然家里有钱,那他这病还不得到处找人治啊?自己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不再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冬至背着篓子,往他们约定的地方走去。
到那里时,时辰还早。冬至闲着无聊,眼睛四处乱瞄。这地方,是镇上专门划分出来给乡下人摆地摊用的。这十里八村的,都在这么个地方摆地摊,为了占到位子,李小柱每次都来得早。
这会儿这地方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人多,自然就嘈杂。这里有各种叫卖声,也有各种讨价还价的声音,不同于现代都市里的超市和商场,在这里,有着其独有的热闹。
冬至沿着这条街慢慢逛,时不时询问下价格,大家见她是个小姑娘,明知她问了也没钱买,也不恼她,只要她问价,他们便回答。
问了一圈,冬至对这个时代的物价大致有了了解。这个大越王朝,还算是兴盛。这里一百文是一钱银子,一千文也就是一贯钱,是一两银子。论购买力,三文钱可以买个大大的肉包子。
这么算起来,她一盒刺萢卖五文钱,还是卖得挺贵的。
身上揣着二十五文钱,不过她是一样东西也没买。家里现在连盐都没有,他们已经连续吃了六顿没放盐的煮干红薯了。再这么下去,她都不知道自己一家子能坚持多久。她心里是想要买些米面的,可身上这点钱,买的米还不够全家塞牙缝的。
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迫使冬至不得不将钱袋子捂得紧紧的。在哪里,人没钱就直不起腰。在现代,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在这里,她就是生活在最底层,她得想办法改变现状。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让家里有些闲钱,这样她就有办法带着全家走出困境。
在冬至再晃了一圈后,李小柱带着三郎先到了。一碰头,李小柱和冬至两人发现对方都卖完了,心里高兴极了。将钱掏给自己爹后,冬至和李小柱一起继续等二郎。
再次过了一刻多钟后,二郎也回来了,他也是全都卖完了。
将钱悄悄递给自己爹,二郎长长地舒了口气。
十五盒刺萢全卖出去了,一家四口是高兴不已。这钱,就是额外收入。几个孩子一天的时间,就赚了七十五文,比李小柱编的篓子赚的钱还多。
第55章 再进城3()
“爹,咱们往后就卖这个吧?能挣好多好多钱!”三郎到底年纪小,今日又卖刺萢换了钱后,他整个人都高兴不已。
“是啊爹,咱们往后多来卖刺萢吧?”二郎也跟着附和。
李小柱来镇上做短工,三天都没刺萢卖一天的钱多,况且这还是几个孩子摘了卖的,这要是他去山上摘,应该能摘更多,换的钱也多,他也心动了。
“爹,哥,三郎,这眼看着就要十月了,这刺萢就快没了,往后也不能指望了。”见父子三人兴冲冲的样子,冬至忍不住泼冷水。
刺萢生长周期长,四五月到十月都有,旺盛季节在五月到中旬,如今已是九月末,马上就十月了,生长周期基本快完了,往后也找不到了,只能等明年。
“冬至,这刺萢还能摘多久?”李小柱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旁边的二郎和三郎,也睁大眼睛盯着冬至,就怕她说马上就没了的话。
“十月份吧,爹,到时候山上好多果子都熟了,咱们可以卖别的果子。”冬至怕打击到大家,赶紧安抚。
李小柱笑了下,摸了摸二郎三郎的头,开口说道:“咱们原本就没指望这果子能挣钱,如今换了钱,那就是赚的,做人不能贪心。今年赚了钱,明年不是还可以摘吗?这山上的野果子有些是有毒的,你们还是别乱碰,这要是有个好歹可咋办?”
没想到自己这个老实的爹有这样的心态,冬至心里暗暗佩服。她这次被一穷二白的家都逼得有些浮躁了,自己爹竟然能抗住压力,真的不是一般人。
“爹,今日你和娘挣的钱攒着,刺萢换的钱咱们拿去买些盐巴和油吧?”冬至提议道。
虽说现在家里啥都没有,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攒些钱。况且他们今日赚了75文钱,足够买盐和买油的了。
“好,咱们去粮店。”李小柱同意了,带着几个孩子往他平日里去的粮店。
往日,他都是去卖粮食,如今进店,是为了买油,这么一想,李小柱心里竟生出一些感慨。
在粮店,李小柱让伙计给他称油,而冬至和二郎三郎眼睛是四处张望。几个孩子都没来过粮店,如今见到粮店里密密麻麻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粮食,眼睛直放光。这些可都是米面呐!每日吃的干红薯,如今看到米面心里竟然有些小激动。
李小柱称了二十文的油,让伙计装在一个葫芦里,用木塞子塞好,确定它不会倒出来后,房到自己的背篓里,带着几个孩子往外走。
接下来是要买盐,李大柱在的杂货铺里有卖的。李小柱原本是打算过去买的,想想还是算了。自己要是去他那个店子,大哥会多给他一些,让他占便宜,这不是为难她大哥?所以还算了,去别家好些。
李小柱带着三个孩子来了一家之前没来过的杂货铺,说了要买盐后,伙计麻利儿地给他称盐。
称完盐,用油纸包好,再用一根麻绳系好,递给李小柱,李小柱接过盐,再将数好了的铜板递还给李小柱。
李小柱将盐放到自己背篓里,用布巾盖住。做完这些,他准备往外走,却被冬至叫住了。
“爹,您再买些糖吧?”
一听说冬至要买糖,二郎急忙拉了一把她的衣袖,对着她连连摇头。家里如今这么穷,哪儿有闲钱来买糖啊?这冬至,就是想吃也不能这么不懂事啊!
“爹,您再买些糖吧?我不是想吃糖,我有大用处的。”冬至挣脱开二郎,走到李小柱面前,祈求道。
几个孩子还小,想吃糖也是自然的。李小柱微微犹豫了会儿,还是走到柜台前,问小二:“你们这儿糖咋卖?”
“这糖有十文的,有十五文的,也有二十文的,您要哪种?”没想到一看就是穷人的一家子竟是舍得买糖,伙计心里惊讶了番,不过面上却是带着笑意介绍着。
“爹,您别听冬至胡说,咱们不买糖!”一听到伙计报价,二郎更是急了。他娘绣一天的帕子,都不够买点糖的,这么贵,还不如去买些粮食!
见二郎那急躁的样子,李小柱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别急。
“爹,三郎不吃糖!”三郎此时也立马表态。他是家里最小的,可长这么大也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吃了两块爷爷给的糖,所以他现在是压根不记得糖是啥味道。虽说他是想吃的,可家里穷,他不会这么不懂事要爹娘花这种冤枉钱。
二郎说的话,李小柱还没往心里去,毕竟二郎已经十二了,懂事了。可三郎也说这话,这让他心里一阵心酸。
“你们这三种糖能拿出来瞧瞧吗?”冬至走到柜台前,询问道。
伙计家里也是不富裕的,看到这情形,心里对冬至有了些看法。这小姑娘,咋这么不懂事?连那个比她小的孩子都知道不能花这闲钱,她竟是不管不顾地要买糖,连个毛孩子都不如!
见伙计不动,看着她的眼神里还带着厌恶,冬至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这是以为自己是贪吃呢。不过这伙计咋想的,冬至可是没往心里去。
“伙计,你把糖拿出来瞧瞧吧。”李小柱见伙计不搭理冬至,开口说道。
既然是大人开口了,伙计自然是不能再怠慢了。他走到货柜下,搬出三个坛子,放到柜台上。打开坛子上的封口,一一向李小柱介绍。
“这种有些黄的,十文;中间这白些的,十五文;右边这最白的,二十文。”
冬至探头看向坛子里面,发现这些糖都是麦芽糖,除了颜色外,其余差不多。
“爹,这十文钱的,咱们买一斤回去吧?”冬至指着伙计最开始介绍的那个坛子,转头对李小柱说道。
“冬至,你别胡闹!”二郎见冬至这样,心里是真恼火了。他一把抓住冬至的手,往后一拉,将冬至拉离了柜台,然后拖着她就往杂货铺外走。那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第56章 商议()
二郎不管李小柱和三郎,直接将冬至拉到了铺子外面,才放开她。
“你晓不晓得家里是个啥情况?如今屋里都揭不开锅了,你咋这不懂事?那糖是咱们家有钱买的?”二郎站在冬至面前,涨红了脸,一阵怒吼。
从小,弟弟妹妹都是他带着的,教导弟弟妹妹的任务他很自觉就承担起来。几个孩子,从小就没让李小柱和柳氏操心过,这除了孩子们懂事,还有一定原因就是二郎从小教导弟弟妹妹要听话,不让李小柱和柳氏担心。所谓长兄如父,二郎就将自己摆在了这样的位子。所以冬至说要吃糖,他心里很不好受,冬至不懂事,就代表了他没教好。
二郎激烈的反应,冬至是完全没料到。见他情绪这么激动,冬至上前一步,拉过二郎的手,凑近他耳边,低声说了番话。
二郎刚开始听时,脸上表情诧异。慢慢的,变为激动。之后,一脸欣喜,拉着冬至的袖子连连点头。
冬至长舒了口气,自己这个哥哥和自己这个爹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脾性是一摸一样。
“二郎,没啥事,你别骂冬至了。”李小柱带着三郎走出来,对站街上的二郎说道。
二郎转过头,满脸笑容地对李小柱说道:“爹,咱们赶紧去买两斤糖吧?就那种十文的,可以买两斤。”
二郎话音一落,冬至连连摆手,打断他:“不用那多,一斤够了。往后用得着再来买。
”
李小柱很是疑惑,刚才二郎不是不同意冬至买糖吗?咋一转眼就急着要买,开口要买的糖比冬至还多?
“爹,一会儿和你说,你先买斤糖吧,咱们得赶紧回家,不然娘在家该急了。”冬至怕李小柱继续问下去,先发制人地开口了。
这大街上,说啥话,保不齐就被传出去了,那自己一家不是亏大了?
在冬至和二郎的强烈要求下,李小柱买了一斤糖。用油纸小心地包好,放在背篓里。
买完这些,已经快到午时了,李小柱带着三个孩子往家里赶。如今家里是一文钱掰成两文花,他们今日就是换了些钱,也是舍不得在镇上买午饭吃的。
紧赶慢赶,终于回了家。
大老远,他们就看到柳氏坐在棚子外面绣帕子。这么大热天,她竟然坐外面绣帕子,这显然是在等她回来。
柳氏见他们回来了,将手里绣了一半的帕子放下,转身就回屋里拿出唯一的一口锅,架在门口她糊的灶上,开始煮红薯。
四人将东西放下,李小柱将身上的钱在屋子里放好,将背篓里买的油和盐交给柳氏后,拿了竹篾又开始编起了篓子。三个孩子围在柳氏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的战况。
“娘,今日我们将刺萢全卖出去了,换了好多好多钱!”三郎两只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圆,表示他们近日战果斐然。
“是吗?三郎真有本事!”柳氏揭开锅盖,捻起些盐,放进锅里,笑着夸赞三郎。
“爹厉害,姐姐也厉害,还有哥哥也很厉害!”见自己娘只夸自己,三郎急了,连忙强调说道。
大家听了他的童言童语,忍不住笑出声。柳氏边笑边调侃他:“大家都厉害,就娘不厉害?”
知道自己娘是逗自己,三郎也不急。他一把抱住柳氏的一条腿,仰着头,答道:“娘最厉害,给三郎做好吃的,还给三郎做新衣裳!”
柳氏被三郎的话,逗得开心不已。
母子四人,在破棚子外面笑成一团。
这一幕,正好被出来喂鸡的立春看到了。她将鸡食倒到地上,冷哼一声,丢下一句“穷开心”后,仰着头转身回了屋子。
可惜,冬至一家子谁都没发现她,更不用说看到她的脸色了。
等红薯煮好后,一家子端着碗,在外面吃完后,冬至抢着将碗洗了。
如今外面还热,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李小柱编着篓子,柳氏绣帕子,三个孩子编着竹盒子。
“爹,娘,这刺萢能换钱,可过段日子就没了。咱们就是每日摘了拿去镇上卖也卖不了多少钱。我想,要不将山上的刺萢全摘下来,然后制成干果,再拿去卖。这样,一来好保存,能节约些时间,这二来也可以卖贵些,多换些钱。”
冬至手里摆弄着竹篾,说出了她的打算。
“爹娘,咱们多做些干果,就能多换些钱了!”二郎在一旁帮腔。
今日上午,冬至便向他说明了她的打算,以及买糖的原因。二郎自然是想着多挣些钱,可以改善下生活。
李小柱和柳氏对视一眼,彼此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子女,李小柱开口说道:“咱们家也没人会做干果,那手艺都是糕点铺子的糕点师傅才会的。再说,这做出来要是味道不行,也没人买,到时不是白白将糖浪费了?”
“爹,这干果咋做,咱们可以慢慢试出来。实在弄不出来了,直接将摘回来的刺萢拿去卖也是可以的。再有就是今日买的糖,那原本便是卖刺萢的钱买的,就是浪费了,咱们也不损失啥,就当咱们刺萢少卖了十文钱就行了。爹,娘,咱们试试吧?”冬至一一解答着李小柱的疑问,最后,再劝说李小柱和柳氏两人。
冬至的一番话,让李小柱想起今日上午在镇上他教育几个孩子的话。没成想,这么快冬至就将这段话还给自己了。这孩子,还真是活学活用。
想到之前卖刺萢,他们也是毫无把握能换钱,结果还是赚了不少钱,那这次,何不再试试?就是没事出来,也没啥损失,顶多就是费些功夫。这要是真换了钱了,那就是赚了。
想到这里,李小柱点头,同意了:“如今这玉米还不能收,趁着这段时间还有空闲,咱们就去山上摘刺萢。”
一家之主李小柱拍板了,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如今这刺萢生长的时间久要过了,要抓住这最后的尾巴,一家人就要抓紧时间,全家出动。
ps:晚上还有一章,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
第57章 制果脯1()
商量好后,李小柱也不编篓子了,与三个孩子一起编竹盒子。
李小柱常年编各种竹制品,如今是闭着眼睛都可以编,他一加入,速度瞬间提起来了,三个孩子加在一起都没有李小柱一个人编得多。
编了半个时辰,竹盒子已经有六十多个了。这往后可以抽空再编竹盒子,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去山上摘刺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