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看着和以前似乎并无区别,但李政委很清楚,已经不同了。
他伏案继续忙碌公务,至于抽屉里那张学习班派遣表格,他没有丝毫再改动的想法。
第 七十四 章()
“好了;宁宁;我做饭就行。”
赵向东抚了抚姜宁的眼睛;媳妇儿昨天哭了一场;虽然及时冷敷了;但今天一双杏眼仍有些微肿;他看着难受得紧;舍不得她早早爬起来做饭。
姜宁精神奕奕,今天是丈夫参加文化考核的大日子,她起床号没响就醒了;揉了揉微有不适的眼睛,笑道:“要不,咱们一起做吧。”
这个主意好。
于是两口子洗漱过后;携手去了厨房。
姜宁想了想;做汤面吧,这个好;四平八稳;也不怕吃了有啥闹肚子的风险。
毕竟这天气热;新鲜肉得当天买当天吃;过一夜存不住的。肉包子啥的就不合适了;干馒头太素也不大好。
擀开的面片叠巴叠巴;切得细细成了新鲜面条,烫好了分在两大一小三个海碗里,浇头是木耳黄瓜冬菇腊肉;切丝切粒;下锅爆炒。
浇头很快炒好,姜宁一边铲进海碗里,一边吩咐丈夫,“东哥,去叫卫国上来吧。”
这个月,她腾出很多时间在家属区,做好一切后勤工作。饭两个人是做,三个人也是做,反正也就多下点米的功夫,于是许卫国又回归以前的蹭饭生活了。
不过早饭他还是去食堂解决的,也就姜宁是想着今天情况特殊,一起做了算了,也不用大热天往食堂跑来跑去,刚吃饱就颠来倒去的,万一不幸运弄个盲肠炎出来就糟了。
吃完早饭歇了歇,时间差不多,两人该出发了。
姜宁把早就准备好的两支钢笔拿出来,递给丈夫,还给带上一小瓶墨水。
赵向东也不说考场有墨水,利索把玻璃瓶揣进兜里,这是媳妇儿的一片心意。
“都好好考,考完咱们吃顿好的!”
姜宁笑容轻松就说了一句,也不给丈夫增加压力。
告别以后,她关上大门急急去了阳台,考场在军区另一边,男人们是坐吉普车过去的,其中几辆已经停在家属区门口了,这边望过去,正好能看见赵向东上车。
趴在阳台上,姜宁发现一样举动的军嫂不少,她也没多留意,直到和丈夫相互挥了挥手,目送他上车离开,才作罢。
直起身体抬起眼,她的视线正好与隔壁阳台的刘文娟对上。
刘文娟脸色很难看,孩子喊她,她扯了扯嘴角也无法挂上笑容。
姜宁这边倒笑了,笑得满足,笑得愉悦,嘴角两个小梨涡看着十分娇俏。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她丈夫在举报调查期间,依然没有缺席文化考核,很震惊了吧?
两家到了如今,姜宁觉得没必要再挂着那层和谐皮子了,当然了,类似泼妇骂街这种没素质的事情,她是不干的。
姜宁勾起唇角,给了刘文娟一个嘲讽的微笑,轻哼一声,转身进了屋子,“砰”一声把阳台门甩上。
刘文娟被风尾刮了一脸,面上白了又青,青了又黑。
*
“东子,咱们坐后面去吧。”
谁来谁上车,也不用站着等,许卫国和赵向东出了家属区大门,他这位置刚好瞥见正等候上第二辆吉普的王建国,目中闪过一丝厌恶,二话不说,拽着兄弟往第三辆吉普走去。
他知道举报人就是刘文娟。
按理说,营教导员是不能获悉这消息,但许卫国有他的渠道,虽平常他不爱使用特权,但这次涉及兄弟情况不同,稍稍一打听,政治处的举报情景就还原了。
刘文娟认为是许卫国透露消息不假,但她举报时却一个字也不敢提起,后来姜宁干脆利落将调查截住在她那儿,也没往别处牵扯。
许卫国全程没有涉及,只是昨日赵向东一整天都在配合调查,他也不好贸贸然凑上去,于是,今天吃了早饭下楼时,两人才低声说了这个消息。
举报人是王建国或者他媳妇,其实赵向东早有猜测,证实后也不意外,毕竟要是他出了岔子,军校资格王建国几乎十拿九稳了。
“好,那咱们往后面去。”
赵向东也往前面瞥了眼,不动声色往第三辆吉普车行去。
有些事心种有底就行了,也不能宣之于口,只是不管是赵向东,还是许卫国,两人对王建国的观感一下子跌落到谷底。
上车没多久,人就齐了,吉普车往南,三十分钟后抵达考场。
文化素质考核是综合试题,分两场,考了一天,完事后一大群军官面如菜色,上战场拼命也没那么难。
“哎哟,不行啊,要死了!”
来之前雄赳赳气昂昂,扬言即使败也要败得不丢人的邵刚,此刻完全垂头丧气,考了一天他眼冒金星,手足发软,瞅准赵向东的背,就窜扑上去。
赵向东给了他一脚,他夸张哀嚎,转战许卫国,又被踹了一脚。
“哎,咱们还是不是兄弟了,咋就那么没有同情心了呢?”
照例在哄笑声中抱怨几句,邵刚一边嘀咕考试要人命,一边跟着往前走。
他看了前头两人一眼,十分羡慕,“看看你们俩这轻松样儿,就知道没受啥折磨。”
“还行吧,有些题没啥把握,但大部分还好。”
赵向东感觉还可以的,毕竟为了迁就军官们的文化水平,这试题出得中规中矩的,并不难,比他想象中还要轻松点。
至于许卫国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高中毕业的,要不是革命时期军校停课,他早七八年前就上军校去了,不用等到现在。
一行人热热闹闹回了家属区,姜宁没问成绩,她做了一桌子好菜,连邵刚几人也叫来,大伙儿大吃一顿好了,立即原地满血复活。
考核成绩还没那么快能出来,不过举报问题却先解决了,政治处的同志去了市里教育部门调查取证,证明姜宁所言非虚。
赵向东提前获悉军校甄选消息,并悄悄学习造成不公平竞争的举报不成立。
政治部立即宣布了这件事,并在营区和家属区大力辟谣,以免给赵向东夫妇造成困扰。
好事成双。
隔日,文化考核的成绩就出来了,团里的军事军官赵向东第一,总分九十一;政治军官许卫国第一,总分九十八。
“两位同志好样的,在整个军区这成绩也不逊色,给咱们团争光了。”
李政委微笑,“接下来我宣布,赵向东许卫国两位同志,将被我军区派往华东陆军指挥学院进行学习深造,为期两年。”
下面立即掌声如雷,李政委笑眯眯招手,将新鲜出炉的两封通知函分别交给两人,“好好学习,你俩是咱们团出去的,不能给团里丢脸。”
学成以后,两人肯定不会回到原来位置了,回归本团可能性也不大,但李政委只有高兴的,这是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精英。
赵向东双手接过属于自己的通知函,压了压胸腔中的激动,和许卫国同时举手敬了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掌声雷动,欢呼声乍响,哪怕遗憾自己没抓住机会的,但也不妨碍他们为优胜者高兴。
王建国吁了口气,露出笑意,也鼓起掌了。
李政委笑眯眯等了半响,才举起手压了压,他又拿出另一封通知函,笑道:“部队很欠缺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呀,除了长期学习以外,还开了个短期学习班,为期半年。”
下面立即雅雀无声,大伙儿视线不由盯紧通知函,他们都知道,短期学习班是不同,由团首长直接选人进修,不用考核。
这是要直接宣布人选了。
一封通知函,很显然,这期学习班就一个人选。
人人屏息以待,半年时间,在学习班中是最长期限的,这是除了军校文凭以外最厉害的镀金,要真能去,过几年升职恐怕少不了。
王建国双手不禁攒起拳。
他同是团里的佼佼者,多年来倍得首长看重,与他并肩的人寥寥无几,偏现在不管是赵向东还是许卫国,都另有出路了。
那么
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学习班,咱团里就一个名额,经过我和刘团张副团的研究,决定将这个学习机会”
李政委扫视下面一圈,目光掠过王建国,没有停留,而是落在邵刚身上。
“交给一营的邵刚同志。”
“首长,是我?是我吗?!”
邵刚“腾”一声站起,他是不可置信,他是副营,即使除了赵向东,上面还有两个营长,咋就轮到他了?!
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他第一反应是自己听错了!
“没错,就是你,咱团里就一个邵刚,快上来吧。”
李政委半打趣的笑语传进耳朵里,邵刚轻飘飘的,在掌声中几乎同手同脚地上去了。
他在身上使劲儿擦擦手,才小心翼翼接过通知函,瞅了又瞅,笑出了一口大白牙,在黝黑的皮肤映衬下格外显眼。
一米八几的壮实汉子,这个蠢样实在有些伤眼睛,不但李政委张副团长,就连向来严肃的刘团长也不禁失笑摇头。
首长们都带头了,下面立即哄笑起来,打趣声,欢呼声,笑闹声掀翻了半个屋顶。
这样的喧闹中,王建国面上血色全失。
第 七十五 章()
散场后;邵刚俨然成为第一主角;毕竟赵向东许卫国一直领先;他们最后能获取上军校资格;大伙儿早有了心理准备;反倒他这匹黑马杀出来太突然。
七八个平时交好的伙伴起哄;一群人一拥而上;直接将邵刚抬起来,一二三往上抛,完事接住再抛。
邵刚本来晕陶陶的;被抛了几个来回他清醒了,赶紧扯着嗓子吆喝:“嗨,不对啊哈;我这个就学习班而已;你们咋不抛东子和卫国呢?”
赵向东许卫国对视一眼,把通知函一揣;利索撸起袖子就上;笑骂道:“没错;抛的就是你!”
这么一来;气氛更加热烈;邵刚的大嗓门寡不敌众;立即被大家哄笑声淹没。
“这群猴崽子。”李政委和刘团长张副团长驻足围观片刻,笑骂一句,三人直接甩手走人;由他们疯去。
首长走了;大家闹得更厉害,将邵刚扔在地上,叠罗汉般一个接一个压上去,最底下的邵刚夸张哀嚎。
这种喧闹之中,有一人是格格不入的,他就是王建国。
六月份正午的阳光猛烈,照在人身上火辣辣的,他却觉得浑身冰冷,心脏止不住颤栗。
他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却几乎能肯定,这个学习班的名额本来是他。
王建国在刘团长李政委手底下已经十年,在两人还是营长教导员时,就脱颖而出,受二人关注提拔。
经年累月的心腹当下来,他对两位首长的性情,行事作风可谓了如指掌。
首长们欣赏他,重视他,同样也欣赏重视赵向东,二人不分上下。
要是只有一个机会,首长们做出选择恐怕会很艰难,毕竟两人都是他们重视的爱将,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但如果机会是两个,首长们大概就会很高兴,也不用左右为难了。
军校资格凭的是个人本事,首长也不用纠结,当然他们还是会惋惜的,毕竟军事军官名额只有一个,注定得刷一个人下来。
这个被刷下来的人,如无意外是王建国,枪林弹雨都闯下来了,回头在文化方面吃大亏,相当让人遗憾痛心
这时候又来了个学习班,想当然的,首长们会毫不犹豫将这个名额给了他。
正常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可惜,可惜实际宣布后,这名额却越过他,落在邵刚头上。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自作自受,还能怪谁?!
是他辜负了首长们一直以来的信任,还有多年的期待。
不远处欢呼还在继续,王建国脸色惨白,热风吹过,他觉得脸上有些凉,伸手一抹原来是泪。
泪水有点咸,苦且涩,一如他的心。
*
刘文娟坐立不安,不时支着脑袋往窗外望去。
今天是文化考核出成绩的日子,同时还宣布获得军校资格的人选,也不知结果咋样?
她脸色其实不大好看。
昨天举报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令她不可置信的是,赵向东提前获得消息并无此事,姜宁确实要高考,已经报名了,家里有学习资料再正常不过。
怎么可能?!
可不可能,这都是一个事实了。好在刘文娟为人是很谨慎的,当初她只犹犹豫豫说了自己的怀疑,措辞十分隐晦,且除了对门赵家以外,她一个外人也没涉及。
出于鼓励举报违纪现象的原则,部队非但不会公布举报人,而像她这种仅仅说出怀疑的举报现象,也不会追究任何责任。
毕竟,规定明确表示,调查取证是部队的事,同志们有怀疑就能举报,秋后算账自然不可能。
只不过,感觉被愚弄的金志江却憋了一口气,而且他还十分不屑于王家夫妻的行为,于是在单独告知完刘文娟调查结果后,他还口头批评了她一番。
措辞颇为严厉。
刘文娟对上政治处的军官,完全没有了家里那种硬气,她被吓破了胆,战战兢兢,连连应诺,回家后也不敢吭声,只一个人憋着。
只是没等她缓过来,宣布资格的日子就到了,她再添上一层忧虑。
这两天,丈夫虽没提及考核情况,但情绪明显不高,沉默不语常常愣神,这怕是没考好吧?
而赵向东调查期间依旧参与了文化考核,现在举报不成立,一切照常进行,恐怕
刘文娟抿了抿嘴角,“部队都规定了,涉事人员在调查期间得暂停工作的!”咋赵向东就例外了呢?
她也不敢说首长们的决定不对,只愤愤将手里正剥着的毛豆扔回竹篓里,探头看了看正睡午觉的两孩子,见儿女睡得香,她干脆走到阳台上翘首等着。
有这样举动的人很多,曹来喜去后勤打听消息了,算算时间差不多该回来了,甚至有不少嫂子聚在楼下,一边纳凉一边等着。
姜宁也是等待中的一员,今天是大日子,她干脆给自己放一天假,上午把家里收拾得整整有条,下午闲着,她干脆去整理一下菜地。
菜地没有用心经营,不过随大流撒下的豆种也长成了,收获不如精心料理的,但好歹有,她摘点毛豆打算回家水煮了吃。
一边摘毛豆,一边等着曹来喜回来。
她这个角度看不见家属区大门的,但能瞄见好些纳凉的军嫂,就低头摘两瓣毛豆的功夫,军嫂们一下子骚动起来了,动作快的已经站起,往家属区大门迎上去了。
曹来喜回来了?
还真是。
曹来喜本就是大嗓门,兴奋之下声音响彻大半个家属区,她脚步一转蹭蹭往菜地赶来,人未到声先到,“姜妹子,姜妹子!”
“军事军官你家向东排第一呀,已经拿到通知函了!”
姜宁大喜,“真的吗?!”
虽然知道丈夫实力领先,获取资格也不止想过一次,但真变成事实那一刻,总是让人万分欣喜的。
她高兴之下,也顾不上手里的菜篮子了,随手往泥地里一放,刚摘下来的毛豆撒了小半,她迎了上前。
“当然是真的,消息上午就宣布了,整个团里,就咱们家属区知道得最晚。军事军官是你家向东,政治军官是许卫国,他俩呀,可以上军校继续搭档了。”
曹来喜喜笑颜开,拍了拍姜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