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你这刚出了月子,出来做什么?赶紧进去,刚出月子的人,不能吹风。”见她出来了,理正婆娘就让她进去。
杨初夏瞧着,就知道堂奶奶对这小婶子不错,且看那样子,月子里定没亏着。
“哪就那么娇气了。”小刘氏就笑,“人家有的月子里还起来洗衣洗碗呢,我这可是足足一个月没动弹。”
王氏就道,“这是堂婶疼你呢。”
“嫂子说的是,一个月子里娘啥也不让我干,比我亲娘还好呢。”
理正婆娘就哈哈道,“你可别这么说,一会你娘来了,听见这话再气的跑回去。”
众人这才看发现小刘氏的娘家人都还没来。
到了里屋,小刘氏就将孩子抱起来,让大家看看。王氏等人也趁机将满月礼给拿了出来。
“你说你们娘俩又浪费那钱。”
第1010章 舅舅太老了()
理正婆娘见王氏拿出一个长命锁,杨初夏又拿出一个银项圈,就忍不住怪道。
不仅如此,还带了衣服和布匹,这礼也太重了些。
“堂奶奶,大勇叔好不容易有了儿子,我这不是高兴么?怎么能是浪费呢。”
小刘氏也觉得这礼有些重了,这项圈拿在手里就很沉,不知道该不该收了,就有些为难的看着理正婆娘。
王氏也说,“堂婶子就是外道,给孩子一点东西怎么就浪费了。”见小刘氏不敢收,王氏就直接将孩子给小李妈妈抱着,她过去把锁带给了孩子的脖子里。“项圈你收着,等他大了再带。”
理正婆娘见此也不好说什么了。
过了一会,外面有人说理正婆娘的娘家人来了,理正婆娘便出去招呼了。
王氏和刘氏就一起出去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洛氏倒也想出去帮忙,就是抱着孩子不好动。
杨初夏和杨若秋这都是嫁出去的姑奶奶,来到杨理正家算是回娘家来了,自然是不用出去忙的。
小刘氏便在屋内陪着几个人说话。
陈雅竹等乐乐和阳阳被放在小车里后,就拉着乐乐阳阳玩。
可惜两个孩子都还小,又不会说话,玩了一会他就觉得没趣了。
便又去和杨青康玩,可杨青康更小,才一个月的孩子,这会还在闭着眼睛睡觉呢。
陈雅竹就无趣的道,“为什么这个弟弟都不睁眼啊?”
杨若秋一听这称呼,忙笑道,“雅竹,这个可不是弟弟哦。”
“为什么不是弟弟?他不是男孩子么?”
在他的印象中,只要有小鸟的都是男孩子,没有他大的都是弟弟。
“这个啊要喊小舅舅。”
别看人家年纪小,可人家辈分在那摆着呢。
“为什么要喊小舅舅啊?”
杨若秋就为难了,为什么,因为人家辈分比你大啊,可这个跟他解释他也听不懂啊。
不过随后就听陈雅竹又问道,“是不是和青宝舅舅一样啊?”
“对呀,是和青宝舅舅一样,青宝舅舅是娘的弟弟,这个呀也是娘的弟弟。所以你要喊舅舅。”
陈雅竹若有所思的就道,“哦,娘的弟弟,不是我的弟弟,所以要喊舅舅。”杨若秋刚欣慰儿子的聪明,结果就听他又道,“那我不和小舅舅玩了,舅舅太老了,不好玩。”
听他这话杨初夏一开始还没明白,后来杨若秋解释了一番才知道他说的太老,其实是辈分太大了,他的辈分小,小辈和长辈玩觉得拘束,不好。
杨初夏在一旁听着就发现这孩子果然是个机灵的,这么一点大,就能懂的这么多。
便问,“你打算什么时候送他去读书?”
“怎么也要五岁吧。”
“姐夫不是识字么?现在就可以让姐夫教了。”
“这,会不会有点早啊?”
杨初夏就摇摇头,“不早,现在就开始让他接触,培养他的兴趣,等五六岁再送去学堂刚好。”
陈雅竹现在有三岁多了,这么大的孩子在现代都能上幼儿园了。
“我跟你说,我家这两个我天天在家给他们念三字经呢。”
第1011章 随礼攀比()
想想三岁多的孩子学写字早什么啊。
自己家这两个可是一个多月就开始听三字经了。
杨若秋一听就愣了,“你这也太急了点吧?”
“也不是我急啊,我这是没办法,安哥在家那会天天给两个孩子念,结果养成了习惯,现在到点我要不给他们念,就开始哇哇哭。索性我就随他们去了,天天在家念。”
杨若秋闻言就嘴角直抽,打趣道,“安哥这自己是榜眼,还想再培养两个榜眼出来了啊。”
不得不说,姑娘你真相了。
杨初夏没好意思说的是,娃他爹想的可不是榜眼,而是状元啊。
小刘氏在一旁听了就羡慕的不行,这有个做官的爹就是不一样。
便想着等以后自己儿子长大了,也送去读书去。
又过了一会,外面传来声音,听着是小刘氏的娘家人来了。小刘氏便出去迎接去了。
来的人有小刘氏娘,小刘氏的一个姐姐一个嫂子,还有个弟妹,外带小刘氏几个婶子堂弟妹,一群人来了不少,十好几个。
“我说二妹,你家这院子咋变大了?重新盖了啊?”说这话的是小刘氏姐姐。
她还是小刘氏成亲的时候来过一次,说来也有一年多了,杨理正家这房子则是夏天那会重新归整的。
“大哥大嫂过两年要回来,我公公嫌家里现在的房子到时住不开,便重新将院子扩大了,房子也盖了几间。”
小刘氏姐姐听了就羡慕的不得了,自己家想盖两间茅草屋都盖不起呢。
小刘氏娘也是,原先觉得小刘氏成亲的时候,各种礼钱三十两已经很多了,现在一看真是太少了,早知道就应该多要点才是。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闺女那婆婆可是个厉害的主,想占便宜都占不到。
小刘氏倒没注意自己娘和姐姐的神色,她现在挺高兴的,看见娘家来了这么多人,觉得给自己长了面子。
不过想到婆家这头人给了那些重礼,就想看看娘家这边准备了些什么。
便低声问道,“娘,青康满月,你给他准备了些什么啊?”
她倒不是巴着娘家的重礼,而是怕娘家这边的礼太轻,到时娘家人在婆家人面前丢了面子。
小刘氏娘就说:“准备了一套衣服鞋袜,外加五十个鸡蛋,十斤面粉。”顿了顿又道,“你姐拿了一块布来,也准备了一套衣服,还带了二斤红糖。”
小刘氏一听就有些不好了,这礼到婆家这边简直不够看啊。便想着等会将娘家的礼放到隔壁厢房里去算了,别和王氏等人的礼混在一起。要不然一对比,亲戚们看了再笑话。
小刘氏一心为了娘家不丢面子,可偏偏小刘氏姐姐觉得自己这礼随的重,就想攀比攀比。
见小刘氏让她们将礼放在厢房,就道,“二妹,放这屋做什么,今个人多,别再有手脚不干净的,还是提到你们屋里去。”
她想着礼放在妹妹屋里,人家来看孩子的都能看见,你放在厢房谁还能看得见?
说着也不管小刘氏就直不愣登的将东西提到了小刘氏住的屋里。
第1012章 这不是伸脸给人打么()
且等到了屋里后,也没仔细去看屋内有没有人,就问道,“二妹,你婆家这边婶子伯娘的都准备了些啥?听说杨家亲戚都有钱的很,也不知道都准备了些什么,拿出来也让咱们开开眼。”
小刘氏闻言,很是尴尬,想装作没听见吧,可她姐姐还又问了一遍。
“说呀,怎么不说啊?不会是没什么好东西,拿不出手吧?我听说这人呐越有钱越抠门。”
屋内的杨初夏杨若秋几人就面面相觑了。
洛氏在这些事情上可是个人精,她一向是攀比惯了的。
听见这话就抱着孩子道,“哟这是堂弟妹的娘家人吧?我是她四堂嫂。我们家大嫂子和三嫂子都出去帮忙了。今个青康满月,咱们这些做堂婶的,到底远了些,比不得你们做姥娘舅娘姨娘的。”
说着她看了一眼小刘氏姐姐的篮子,就笑道:“我们也没准备个啥,我家就提了五十个鸡蛋,拿了两双鞋袜来。我大嫂子拿了二斤红糖,外加一块布头。我三嫂家有钱,我是比不上的,她拿了一个银锁来,还有两套衣服鞋袜。至于我家这两个侄女,我这做婶子的,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我是一个也比不上的,那都是个有钱主,大侄女送了一百文大钱,还有一套衣裳。这小侄女,人家是官家太太,出手大方,送了个银项圈,还有一匹布,听说那布还是从京城带回来的。”
洛氏巴拉拉的把一些人的礼都说了一遍,顿时小刘氏娘家人脸色就不好看了。
人家都说了,他们算是远房的了,这都是堂的。
杨理正和老杨头本身就不是亲兄弟,这再到杨初夏他们这一辈,就更远了,也就几家关系处的好,才走的这么近。
所以和你们这些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不能比啊。
所以人家就是拿出来的礼轻,你也不好比什么啊。
可问题就在于,人家的礼真的轻么?
先不说别的,就一个银锁,轻的也有二三两银子吧?再加上一个项圈,份量再轻的项圈,也值个五六两吧?
可你一个亲姥娘准备的那些鸡蛋,衣服,面粉加起来也不超过五百文啊。
小刘氏娘家那些人带来的礼都不知道往哪放好了。
此时小刘氏也有些恼洛氏,觉得太下她娘家人的面子了。可仔细想想,这话还是自己姐姐说出来的,是她先挑了婆家这边,被人给听见了,人家总不能不吭声吧。
小刘氏姐姐此时更郁闷,觉得自己嘴欠了,好端端的攀比什么礼啊,这不是伸脸给人打么。
只是她也没想到杨家这群人,怎么就那么舍得,就她准备的这些礼都已经很重了,没想到这些人更重。
于是一时间气氛就有些僵硬。
杨初夏瞧着小刘氏娘家人都站在那,再看看小刘氏面上挺尴尬的,就想着打个圆场。
“小婶婶,几位婶子伯母可还没见到青康弟弟呢。”
小刘氏就一拍头,“瞧我都高兴的傻了,娘婶子你们赶紧坐,我去把青康抱出来给你们看看。”
第1013章 大勇他哪个侄女()
“是啊是啊,今天可是小外甥的好日子,我们这些人在这显摆什么。”小刘氏的姐姐到底不甘心,还刺了洛氏一句。
潜意思就是,你不就送的礼厚点,显摆什么啊。
洛氏闻言就扯了扯嘴角转身和杨若秋说话去了。
这时车子里的阳阳却哭了起来。
“啊啊……”
“哟,这是饿了呀。”杨初夏就将他从小车子里抱出来,看着时辰这孩子也该吃了。
再去看小乐乐,发现他也在撇嘴。
“将乐乐给抱出来,咱们去那边厢房里喂。”
这边人多,她可不想在众人的目光下敞胸露怀的。
随后,小李妈妈和明翠明柳,推车子的推车子,拿衣服的拿衣服。
“乐乐少爷的尿布该换了。”小李妈妈跟在后面就说了一句。
“嗯等下一起换了。”
等杨初夏一行人出了屋子,小刘氏娘家人就相互你看我的我看你。
这杨大勇侄女排场还真是大,出来一趟居然跟了三个仆人。
再看那两个奶娃,我滴小乖乖,穿的那衣服真是好看,还有那脖子带的,是金的吧,还有小手上的金镯子,这得值多少钱啊?还有两个小娃娃长的可真俊。
小刘氏姐姐和嫂子那眼睛都看直了。
洛氏在一旁自然看见了,就撇撇嘴心道真是没见识。
~~~~
等晌午吃了饭后,有些路远的亲戚就先行回去了。
倒是小刘氏娘家人还没回去。
本来理正婆娘想留着杨初夏在这边多坐一会的,可家里来人说是京城那边送年货来了。
杨初夏就只好带了两个孩子回去了,王氏和刘氏就留下来帮忙洗洗碗筷等。
小刘氏娘家人就去了小刘氏那里闲话。
“我说二妹,今个那穿粉色衣服的是大勇他哪个侄女啊?”小刘氏嫂子就问。
小刘氏一听就知道她问的是杨初夏,便笑道,“那个啊?就是咱们望泉镇有名的榜眼家的夫人啊。杨家三房的闺女,相公他大侄女。”
“原来是她啊,我滴乖乖那长的贼好看,穿的也好,那头上带的是珍珠吧?那东西贼贵了。”
小刘氏就道,“她家有钱,今天带的那个还不算什么呢。前些日子头上带的那宝石簪子才叫出彩,听说是侄女婿从京城带回来的。还有她身上的那布料,有的都是皇宫里赏出来的。侄女婿家有亲戚在京城。”
说起婆家这边的亲戚,小刘氏都往好处说,说出去她长脸啊,与荣有嫣啊。
她娘家人听了,眼睛里都闪过一丝羡慕。
小刘氏姐姐就道,“你这侄女上次你成亲的时候我见过,没想到这孩子都有了。”
小刘氏就说,“人家不仅有了,两个儿子还是双胞胎呢,长的可真是俊。”
“刚才走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一眼,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公子,那穿戴谁家能穿的起啊。”小刘氏嫂子就唏嘘了。
不过随后她又问道,“你这侄女婿家有妾侍么?”
小刘氏看了她嫂子一眼,就摇摇头,“没有,侄女两口子听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好的很。”
第1014章 偷偷的贴补()
小刘氏嫂子却觉得,这夫妻关系再好能好到哪去?男人都那个尿性,见到美人就走不动路。她想到了娘家的妹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婆家呢。这若是送来,就是不能做大,那做个妾也好啊,瞧刚才那几个下人穿的衣服,都比他们这些人穿的好呢。
于是小刘氏嫂子就张嘴道,“二妹,我娘家那个妹子你是见过的,长的光溜水滑的,就是眼界高,到现在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婆家,你说要是送到这叶家来成不成?”
“不成!”小刘氏想都没想的就摇头,开玩笑,夏夏的厉害她是见识过的,给她相公送妾侍,那是不想好了吧?
“怎么就不成了?你是她小婶婶,你去和她说说不刚好。这哪家官老爷不纳妾的?纳谁不是纳?这要是纳了我妹子,咱们还沾亲带故的,以后和她一起联手伺候官老爷,让其他小蹄子都近不得官老爷的身,不是刚好?”小刘氏嫂子想的很美好。
小刘氏却觉得她这嫂子是面粉糊了眼,都被那富贵给迷糊住了。
“那也不成!做婶婶的给侄女送妾?说出去我都没脸。再说了,这事我婆婆和相公都不会同意的,甚至都不能让相公和我婆婆知道,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估计连我都得受累。哪有我们这娘家人不巴着侄女好,却上杆着给人送妾的?嫂子这话可别再提。”
小刘氏心想,这事她连说都不能说,要是说了,以后两家还怎么相处?她可是知道,家里的木匠活计都是夏夏带着自家相公一起做的,说白了,家里的钱财都是依着人夏夏赚来的。
她要是去说这事,以后家里的活计都甭想做了。
小刘氏嫂子见她接连拒绝就有些不高兴,还想说些什么,就被小刘氏娘给打断了。
“成了,说什么说,就你那妹子,一张大饼脸,还是水桶腰,皮子又不白嫩,跟大勇他侄女怎么比?还要送去给人做妾,你看刚才人家那两丫头,那都比你妹子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