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兰珠没有强求他,温柔地说:“回头让他们做些汉方药膳,又好吃又滋补,比吃药强些。”
皇太极叹息:“不碍事,我过几日气顺了,自然就好了。”
海兰珠没问他为什么生气,猜想还是为了莽古济,可皇太极却自言自语:“我该拿豪格怎么办,他如此暴虐的性格,如何担当大任。”
海兰珠不明白,皇太极继续道:“他的大福晋,不是自缢,是他杀的。他简直和褚英哥哥,一模一样,难道是我的错?”
第142章 谁又能真正无欲无求()
皇太极睁开眼,见海兰珠一脸茫然地看着他,才发现方才说的话不合适,海兰珠胆子小,那些血淋淋的事,会吓着她。
“这几天没胃口,夜里让他们做些软和的东西。”皇太极翻身坐起来,低头找自己的靴子,说着,“不能歇了,一贯地歇着,腿脚要软。”
海兰珠下了炕,为他穿鞋,皇太极却舍不得,喊了宝清来。
他摸了摸她的手:“天都热了,为什么你的手还总是凉的?”
海兰珠笑:“才洗过手呢,一会儿就热了。”
皇太极吩咐宝清:“要拿温水给你家主子洗手,一点都不仔细。”
宝清如今不会再被皇太极几句话吓着,知道那都是大汗疼人的话,不过是随口叮嘱罢了。
她笑着答应下,待皇太极起身,便退下了。
海兰珠为他理一理头发和衣襟,轻轻掸去黏在衣裳上的落发,又仔细又有耐心,看得皇太极发笑:“在你们眼里,我是不是不会吃饭不会穿衣,成天就瞎操心。”
海兰珠一脸暖暖的笑容,她永远都这样安宁,叫人看一眼,心里就踏实。
“我夜里再过来。”皇太极道,“下午太阳好,出去走动走动,别总闷在屋子里。”
他离了海兰珠的侧宫,还在路上,便吩咐尼满:“派人去大阿哥府里打点,他虐杀哈达纳喇氏的事,绝不可以被外人知道,所有人都要管住嘴巴,谁敢说出去,杀无赦。”
尼满领命而去,皇太极站在大政殿门前想了想,又吩咐宫人:“去书房,把玉儿找来。”
书房里,听闻皇太极要见自己,大玉儿不免觉得奇怪,特地把她叫去大政殿,必然是有要紧的事,难道齐齐格那儿出了问题?
来到大政殿时,皇太极正站在沙盘前摆弄那些标记,茶碗就搁在一边,他手一挥,不慎将茶碗碰在地上,摔得稀碎。
大玉儿倒是不惊不乍地说:“你看看,怪不得姑姑说,别把那些精贵的瓷器拿来给你用。”
皇太极嗔道:“我能费你们几个杯子,大金国的大汗,原是过得这样委屈?”
他们好好地说着玩笑话,外头听来可不是这样的动静,一时就传出话,说玉福晋一进大政殿,就把大汗气得摔碗。
可大政殿里的光景是,皇太极摆弄着沙盘上的标记,告诉玉儿,豪格正前往明朝山西边郡,领命捣毁宁武关,若一切顺利,将率军进入代州、忻州。
“那里是明朝要塞,便是打下来了,留在那里,明朝也会不断地回来抢,长年累月地打来打去,岂不是浪费兵力和粮草。”
大玉儿其实看不太懂沙盘里的行军布阵,但是她听先生讲过宁武关,而皇太极过去也曾在她耳边絮叨过一些战略,很自然地就生出这个想法。
皇太极惊喜而欣慰地看着她,便道:“打完就走,现下他们的农耕都该忙完了,豪格去毁了庄稼田地和房屋,立刻就走。”
大玉儿轻叹:“受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大汗,将来我们入关,怕是要费很多心血,来让那些老百姓臣服。百姓虽然势弱,可遍布在每一个角落,东一枪西一炮的,今天这里闹了,明天那里反了,收拾起来可费劲。”
皇太极含笑看着她,看得大玉儿都不好意思了,红着脸问:“我是不是说错了?”
“没错,说得真好,也许这在大臣嘴里是再普通不过的话,可是听你说出来,我不知怎么就特别的骄傲。”皇太极心情大好,不管玉儿听不听得懂,又和她念叨了半天。
大玉儿所知毕竟有限,后来便开始闹笑话,惹得皇太极大笑。
门外的人一时又不明白了,这不才摔了茶碗么?
“对了,大汗还没说找我来做什么。”大玉儿跟着皇太极回到说桌前,这才想起正经事来。
“哦”皇太极也忘了,便道,“方才在你姐姐屋子里,我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告诉了她哈达纳喇氏不是自缢,而是被豪格虐杀。”
大玉儿目瞪口呆:“真的?大阿哥他杀了自己的妻子?”
皇太极的怒气又冒出来,恨恨道:“我事先已经警告过他,不许他粗暴地对待妻妾,可他这个蠢货,竟然还想出这样瞒天过海的法子,他必定是觉得哈达纳喇氏让他丢脸,他不想再要这个女人,就算如此,也有很多法子可以解决,他何必亲自动手?”
大玉儿忙劝:“大汗息怒。”
皇太极摇头,吩咐她:“我不希望这件事传出去,我甚至不会对豪格挑明,所以你去婉转地提醒海兰珠,别让她对外人提起。”
“姐姐不会说的,你放心。”大玉儿安抚他,“姐姐虽然柔弱,大是大非分得很清楚。”
皇太极颔首:“我自然知道,但谨慎一些不是坏事,你看几时合适,婉转地提醒她,别吓着她。”
大玉儿道:“也不能说是你授意的,对吗?”
“不然我还找你来?”皇太极见她眼珠子微微转动,就知道玉儿在动心思,板起脸说,“要什么条件?”
大玉儿一脸欣喜:“过几天带我去骑马,只带我一个人。”
皇太极没好气地说:“知道了,如今差你做点事,还要谈条件。”
大玉儿却高高兴兴地:“不许耍赖啊,我可惦记着的。”
“赶紧走,看见你就烦。”皇太极撵人了,可脸上是带着笑的,而大玉儿见殿中无人,跑到他身边,猛地抱了一下丈夫,而后一溜烟地跑了。
“稳重些。”皇太极看着玉儿欢喜的背影,嗔道,“别把什么都挂在脸上。”
大玉儿站定了,转身朝他福了福,憋着笑说:“大汗,臣妾告退。”
虽然她很稳重地离开了大政殿,眼眉里的欢喜之色,还是藏不住的,玉福晋走过,仿佛能带过一道光,她那样美丽而朝气蓬勃。
十王亭前的人,都忍不住把目光投向她,而这些日子,常有人在比较,后宫五位福晋里,哪一位最美。
但大玉儿走后不久,皇太极就接到一些折子,莽古济羞辱虐待伯奇福晋苔丝娜的事已经传到了漠南,虽然莽古济已被斩首,可蒙古那一边似乎还愤愤不已。
察哈尔部才归顺,皇太极不愿再起什么异端,他的确需要表现出一些诚意,而娜木钟来自阿霸垓部,郡王额齐格诺颜如今尚健在,他又如何能允许自己的女儿,在大金的后宫受委屈。
“呵”皇太极冷笑,将门前的尼满找来,吩咐他,“今晚去娜木钟的屋子休息。”
尼满道:“可是您吩咐了兰福晋,膳房里已经在准备了。”
皇太极道:“去告诉海兰珠,今晚不去了,别叫她等。”
入夜时分,海兰珠站在窗前,炕桌上的食物早已凉透,而几位年长的嬷嬷刚去了娜木钟的屋子,大抵是又将她脱…个精光卷在被子里,所以今晚,皇太极
“主子,您别站在这儿了,一会儿叫对面的人看见。”宝清愤愤不平,“那个丽莘很轻狂,瞧着就讨厌,她要是看见您,一定会告诉她主子的。”
“我就看看。”海兰珠说,“看一眼就好了。”
宝清没敢再劝,只能去将屋子里的烛火吹灭了几盏。
就这么又僵持了半个多时辰,皇太极才缓缓而来,十几盏灯笼像火龙似的,将他送入侧宫,而不久后,竟然有人传膳,碗碗碟碟地送了进去。
海兰珠坐回炕头,看着炕桌上一口没动的食物,心里空落落的。
只因说好了今晚会过来,她有所期待,还亲自去膳房做了软和好消化的膳食,结果他突然跑去对面。
“主子,您也一口没吃呢,奴婢叫他们再送热的来?”宝清问。
“别闹出动静,大汗会担心的,这个时辰了谁还吃饭呢。”海兰珠拉着宝清说,“千万别,你打热水来,我洗洗睡了。”
宝清蹲下道:“您千万想开些,往后这样的日子还长呢,奴婢听苏麻喇说,那个娜木钟娘家很有势力,想必大汗也是不能太委屈她的。”
海兰珠怔怔地点头,并没有回答宝清,而是自言自语地说:“我都知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人心啊,真是会变的,谁能真正一辈子无欲无求。”
宝清笑道:“那还不是因为您在乎大汗,这也是好事啊。”
海兰珠下意识地,朝隔壁妹妹的屋子看去,玉儿每次伤心难过的时候,也是这样麻痹自己吗?她强加给妹妹的痛苦,到底也是报应在自己的身上了。
第143章 苏麻喇惹祸()
海兰珠一整夜未能安眠,时梦时醒,心事繁重,春夏交替之际,竟是染上风寒,好在症状不大,只是鼻塞头疼,便没让宝清惊动大夫。
皇太极大部分时间都很忙,白日里与后宫能相见的机会极少,就算是大玉儿每次被哲哲派来问候大汗的膳食,也不过是站在大政殿外和尼满说几句话。
此外内宫若非有大事,哲哲不允许女眷私自去十王亭,因此海兰珠得了风寒的事,皇太极下午才知道。
他放心不下,抽了空特特地赶来,看着柔弱的人一脸愧疚,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好好的又病了,你索性拿药当饭吃,还能防备着些。”
海兰珠软绵绵地笑着,央求他别生气,皇太极摸了摸她的脑袋,见没发烧,便说:“先好好睡上几天,等好些了,我带你出去转转,你就是总闷在屋子里,才闷出的病。”
宫苑里,娜木钟散步归来,见海兰珠的门前站着皇太极的人,丽莘在她边上轻声说:“这个女人真能装死,见大汗对您好些,她立马就病了。叫奴婢看,必定是昨夜站在窗口看着咱们,着凉了。”
娜木钟瞥她一眼:“在外面不要多嘴,什么都要忍,日子还长着呢。”
她见清宁宫门前,哲哲带着小格格出现,便上前行礼,哲哲与她客气了几句,带着孩子去了海兰珠的屋子。
娜木钟回到自己的侧宫,换软鞋来穿,丽莘一面给她脱鞋,一面说:“宫里头跑来跑去,都是女娃娃,她们当真是生不出儿子。”
提起儿子,娜木钟不禁思念起了养在宫外的阿布奈,她的儿子还那么小,苏泰福晋虽然答应她会多多去照顾,可是她知道,是谁也指望不上的。
丽莘揣摩着主子的心思,悲戚戚地说:“不知我们小王子,能不能好好喝奶。”
娜木钟心头一紧,握紧拳头道:“别再提了,丽莘,在这宫里,绝不可以提起阿布奈,我不愿任何人去算计他,只要他能活下来就好。”
“是”
“等将来,我要让他的弟弟扶持他,把他失去的一切还给他,封他做察哈尔的王。”娜木钟眼中精光闪烁,“我一定会做到。”
她缓缓平复了心情后,又说:“虽然他们给了我很多屈辱,可皇太极还算善待我,他很威猛很迷人,倘若早十年遇见他,我一定会跟他走。但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眼下除了阿霸垓部还能为我在背后撑一把,我一无所有。”
丽莘紧张地看着主子,娜木钟却早已算计好了一切:“我没来得及给林丹巴图尔生下儿子,我不能再错过皇太极,科尔沁的女人不中用,那是她们的命。”
数日后,齐齐格进宫来探望海兰珠,海兰珠早已大安,笑道:“劳烦你惦记着。”
齐齐格说:“这会儿才惦记,那真是假惺惺的了,可前几日我来了也没用,大汗一定陪着姐姐,我来了大汗可要给我白眼看了。”
海兰珠嗔道:“你呀,学得玉儿那样爱胡说。”
齐齐格说:“玉儿也是学我呢,不过人家现在不稀罕学我了,天天窝在书房里做学问,将来我们大金也开科举的话,她大概还要去考个官来做做。”
海兰珠想了想,问道:“齐齐格,科举是什么?”
齐齐格一愣,心里略觉得尴尬,便简单地给海兰珠解释了,明朝如何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委任朝廷官员。
海兰珠听完,脑袋里已是一团乱,见齐齐格似乎看出自己的心事,她苦笑:“你也觉得我很笨,是不是?”
齐齐格连忙摇头:“人各有长处,姐姐的长处都在大汗眼睛里呢。”
海兰珠说:“可我时常会跟不上大汗说的话,渐渐的他也就不说了。”她顿了顿,不知该不该对齐齐格说这番话,可想来想去,她总不见得对玉儿去说。
“我知道,宫里的日子很闷。”然而齐齐格很体贴,已经猜中了海兰珠的心思,“其实玉儿从前也一样,姐姐对我说过的话,玉儿也曾对我说过。可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您就看大汗的那些大臣吧,不也是各司其职各有本事?话说回来,你叫我家多尔衮去文馆译书,那能成吗?”
海兰珠的心,霍然开朗些了,齐齐格捧着堂姐的手说:“姐姐要好好的,大汗稀罕您,玉儿心疼您,那些无奈的事儿,连玉儿都挺过来了,姐姐还有什么放不下?至于大汗纳新人,那也没法子,您的丈夫不再是过去那位部落台吉,大汗坐拥天下,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其实玉儿和您是一样的,大抵每一个做君主女人的你们,都有一样的命。”
“齐齐格,你真好”
“姐姐,哪有人的命,是十全十美的?”齐齐格笑道,“其实不用为自己的欲望和贪念烦恼,谁还没点小心思呢?得便是得,失便是失,洒脱一些,豁达一些,别自己和自己较劲儿。”
海兰珠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齐齐格实在是明白人,又这样善良体贴,她感慨地说:“这么多年,一定是你陪在玉儿身边,影响她,才让她变成现在这样好。”
齐齐格想起自己在家里,摁着大玉儿疯狂哭泣的事,如今想来依旧心惊胆战,可大玉儿为她守口如瓶,估摸着连皇太极都不曾提过。
“玉儿待我也好,我们可比旁人强多了,咱们在这盛京也是有娘家人的不是?”齐齐格灿烂地笑着,“姐姐啊,赶紧好起来,咱们一道去骑马,多尔衮不在家,我又闷了。”
说话的功夫,大玉儿从书房跑来了,她是知道齐齐格在这里,特地来找她。
两人扒着耳朵说了一些悄悄话,羞得齐齐格双颊绯红,伸手拍打玉儿的脑门:“你要死了,叫我去弄那种东西。”
大玉儿斜眼看她:“你家里就有吧,你一定有。”
海兰珠见她们这样,嗔道:“玉儿,你又欺负齐齐格。”
齐齐格向她告状:“姐姐,玉儿叫我找春图”
大玉儿死命捂着她的嘴,不让说,春…宫…图三个字被零碎的念出来,海兰珠不懂这三个汉字是什么意思,但也默默记下了。
夜里皇太极来陪伴她,她想起白天的事,便对丈夫道:“玉儿像是要什么书,正托齐齐格找,必定是不敢打扰你,不如大汗替她找一找,让她高兴高兴。”
皇太极不以为然:“她要什么?”
海兰珠使劲儿地回想,念叨:“什么春什么图的。”
皇太极自己在心里默默拼凑:春…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