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即将离开时,苏麻喇款款而来,彬彬有礼地对众大臣道:“太后有旨,皇上龙体违和,暂时在景山养病,不能临朝。时下,朝政由索尼大人与鳌拜大人共同主持,翰林学士如旧负责景运门当值,一切如往日。”
“苏麻喇姑姑,皇上真的病了?还是在景山为那”大臣们想问,又不敢问,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董鄂氏才好。
“皇上病了。”苏麻喇平静地回应,“还望各位大人,能稳定朝纲,皇上总有康复之日,此时此刻,正是各位大人为国为君效忠之时。”
有人朗声道:“那就请太后垂帘听政,代理朝纲,皇上已经辍朝九日,国家大事堆积成山,如何使得?”
人群中一片哗然,苏麻喇微微一笑:“有各位议政大臣在,有亲王将军在,必定能挺过这一段日子,待皇上龙体康复,归朝理政之时,太后必定论功行赏,嘉奖感恩各位的忠心。”
索尼默默走上前,抱拳道:“臣,遵旨。”
鳌拜的胡子轻轻一颤,眉头紧蹙,不得不也抱拳道:“臣,领旨。”
苏麻喇离开朝房,暗暗松了口气,但脑袋里的弦可不敢松,但未至慈宁宫,便见元曦匆匆跑出来,见了面便道:“姑姑,宫女说,巴尔娅姐姐高烧不退。”
巴尔娅病倒了,昨日等她料理好两个女儿,再给自己换衣裳取暖时,寒气已然入体。晚膳时就病恹恹没有胃口,早早要去睡,半夜昏睡高烧,宫女们一时没察觉,到早晨发现时,人都烧迷糊了。
巴尔娅先后为皇帝生下三个孩子,年纪轻轻,身体早已不如同龄的元曦,平日里没什么事也罢了,这一病,竟是再也起不来。
第664章 远比十七年前更糟()
几日高烧的凶险之后,巴尔娅虽然度过一劫,但再也恢复不了昔日的神采飞扬,太医言明福晋要静卧休养,小院里终日汤药不断。
三公主被玉儿接到身边去抚养,女儿不在身边,巴尔娅更加思念,可不敢将孩子留在身边,怕有什么传染给她们。
元曦每日都来照顾她,是巴尔娅最后的慰藉,但她惦记着久久不归来的皇帝,总是会问元曦:“皇上回来了吗?”
平日里,巴尔娅总劝元曦放开些,她们先后失宠,互相扶持,熬过这些年,可真到了这份上,果然都是放不下的。
这宫里的女子,并非人人都爱慕着皇帝,大部分人是遵从命运成为福临的女人,可是巴尔娅是爱着的。
她精神好的时候,就会对元曦念叨:“那时候,宫里只有我,你们都不如我来得幸运。”
可是元曦不忍心告诉姐姐,就在她高烧不退,鬼门关走一遭的时候,皇帝在景山为董鄂葭音举办水陆道场,请了一百零八名僧人,为他心爱的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宫里的事,一概不管,朝廷的事,一概不理,就这么每天守着一副棺材一个死人。
葭音姐姐还活着的时候,元曦为她掉过眼泪,为福临掉过眼泪,可从她咽气到这一刻,每一天都在印证太后说过的话,更难的,还在后面。
她没哭过,再也没哭过。
九月初十,董鄂氏的灵柩终于火化了,可皇帝依然没有归来,传言要待皇后断七,宫人们时不时会朝北望一眼景山,那个吊死了前明崇祯皇帝的地方,在他们看来,绝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慈宁宫里,玉儿对于皇帝几时归来,对于他在做些什么,丝毫不感兴趣,书房里堆满的奏折信函,她已忙不过来,哪里还有什么闲心去在乎儿子的生死绝恋。
景运门当值的翰林学士,每日朝夕两次,来向太后讲述当日批阅的奏章,索尼和鳌拜二人,则每隔一天来向太后禀告朝廷大事。
朝廷暂时不乱,已是大幸。
玉儿则亲自出面,逐一安抚那些浮躁的亲王贝勒们,她更是早在董鄂氏还活着的时候,就探究过京城这些八旗亲王的实力,深知他们尚无底气在这种时候做出非分之事。
但玉儿不敢掉以轻心,每日派人盯着京中各派势力的动静,大臣亲王们的一举一动她都要知道的清清楚楚,更将外派带兵的几位皇太极的心腹之臣,召回京城,紫禁城禁军守卫交付佟家兄弟,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日,鳌拜在外吃酒归来,大摇大摆地走近宅门,家人却迎上前告诉他,索尼大人在花厅久候。
鳌拜从下人手里抓过茶水喝了漱口,理了理衣冠,往花厅来。
他进门就说:“您有什么事,派人招呼一声,我到府上去便是了,
索尼笑道:“怕是现在,请不到你,老家伙我,只能亲自到这里来等你了。”
鳌拜瞥了索尼一眼:“您有什么话,直说吧。”
索尼道:“鳌拜老弟,王府上的酒好喝,还是皇宫里的酒好喝,你尝出滋味来了吗?”
鳌拜知道索尼的意思,还是反问:“您什么意思。”
索尼开门见山道:“他们拉拢你,想要借你之力,来颠覆朝纲,你可想过,将来他们一旦成势,要杀的头一个人,就是你。因为今日你能帮他们颠覆朝纲,他日也能再帮别人反一次,从此你就成了叛臣逆贼,一辈子的心血和功勋都白费了。鳌拜,你忘了吗,是谁把你从赫图阿拉带出来,是谁让你站在太和殿上,你一定要想明白。”
鳌拜沉声道:“话到这份上,我们明说了吧,皇帝还有救吗?他这样下去,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努尔哈赤的孙子们,都盯着那张龙椅看呢。将来民心所向,怨声四起,就不是你我凭着感恩之心,能挡住逼宫的军队的。”
索尼沉默不语,思量着如何应对。
鳌拜则痛心疾首地问他:“老哥哥,你说,我们能挡多久?”
“那就挡到最后一刻。”索尼神情严峻,肃然道,“你所恼,是皇帝为了一个女人,抛弃家国天下,那你就当他是病了,这样心里会好受些。而病了的人,总有好起来的时候,再不然就这么病死了。”
鳌拜眯眼看着索尼,他人高马大,而索尼上了年纪,已经变得又瘦又小,可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气势,却不分伯仲。
索尼道:“鳌拜老弟,大不了,当年之事,你我重来一遍。要知道,眼下不论如何,都比当年强百倍,昔日我们能从多尔衮、豪格、多铎、代善、济尔哈朗这些人手下守住先帝的江山,如今他们可都死绝了,但我们还在。”
鳌拜哼哼了一声,没有应答,坐下倒茶来喝,好解一解腹中的酒。
索尼拍拍他的肩膀:“好好想想吧。”
他说完就离开了,鳌拜连喝三杯茶,上头的酒气渐渐散了。
可腹中的怨气不散,他恼怒地将茶壶茶杯砸的稀碎,骂道:“还能怎么样,可笑,真真可笑,我们拼死拼活,竟然就为了这么一个窝囊废,连他亲娘的脚趾头都不及一根。”
隔天的上午,玉儿在慈宁宫见到了鳌拜,他主动向太后禀告了这几日京中几位王爷蠢蠢欲动的心思。
玉儿虽然早就洞察,对鳌拜还是赞许有加,感恩他忠君之心。
“鳌大人就继续敷衍他们吧。”玉儿道,“他们这点心思,总要有地儿发泄才好,在任何人真正带兵逼宫之前,我们绝不主动查谋逆之心,就算是装的,我也要装出一片太平景象。老百姓才不管你们谁做皇帝,不管皇帝都干些什么,他们要的是衣食无忧,谁不愿天下太平,谁就是万民之敌。”
鳌拜称是,发誓将誓死效忠太后和皇上,共渡难关,但他也直言不讳:“太后,皇上长此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大臣们会要个说法,百姓们会把天家当笑话。南边那些反贼,国境外蠢蠢欲动的势力,都会趁虚而入。到时候,内忧外患”
玉儿背过身去:“到不了那个时候,鳌大人,我不会让你们这些忠臣的心血付之东流,绝不会。”
“太”鳌拜欲言又止,到底是忍耐住了。
他要退下时,玉儿才道:“不论什么时候,都比十七年前强百倍,鳌大人,我有信心,你们更要有信心。”
然而当年,真正扶持了福临的,是鳌拜索尼他们这些皇太极的心腹之臣,还是多尔衮?玉儿心知肚明。
她当年并没有逼多尔衮拥立福临,她是让多尔衮自己选,多尔衮选择了福临,也就是选择了她。
皇太极闭眼后,真正撑起大清的,是多尔衮,其他如豪格也好,代善也罢,任何人都是他脚下的蝼蚁,不值一提。
其实,现在,远比十七年前更糟,糟透了。
鳌拜退下不久,玉儿找苏麻喇,可苏麻喇不在,底下的小宫女来回话,说苏麻喇去巴尔娅福晋的小院了。
“巴尔娅的病怎么样了?”玉儿问。
“福晋的病不大好。”小宫女红着眼睛说,“一日比一日沉重,据说昨天都咳出血了,总是咳嗽,吃下去的药,没半天就咳吐了。”
“怎么会病成这样?”玉儿握紧拳头,都是那场雨,福临是要拉着整个后宫,去给他心爱的女人陪葬吗?
小院之中,巴尔娅缓过一阵,看着苏麻喇和元曦笑,虚弱地说:“姑姑,叫您担心我了,我没事,再过几天就好了。”
“很快就会好的。”苏麻喇道,“太后那儿,可离不开你,好孩子,赶紧好起来。”
元曦将梨汁,缓缓喂进巴尔娅口中,巴尔娅喝了几勺,舒坦地说:“冰冰凉凉的,真舒服,我就想喝一口凉的,可是她们都不让。”
“想吃什么,跟我说。”苏麻喇道,“什么都成,你能吃下去,就再好不过。”
巴尔娅看看苏麻喇,又看看元曦,垂下眼眸道:“皇上他,有人伺候吗?一个人在景山,御膳房的人去了吗?”
苏麻喇温柔地说:“都派去了,新鲜的蔬菜瓜果,鸡鸭鱼肉每天都送到景山去,皇上吃得很好。”
巴尔娅笑了:“姑姑骗我,皇上现在,还会吃鸡鸭鱼肉吗,吃斋呢吧。”
说着话,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咳得她精疲力竭,再倒在榻上,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待巴尔娅昏昏沉沉睡过去,元曦跟着苏麻喇出来,神情冰冷地说:“皇上一定什么都不知道吧。”
苏麻喇点头:“不闻不问。”
元曦说:“姐姐若有万一,我知道,她挂念皇上放不下,她最想见的人,是皇上。”
“哎”苏麻喇叹道,“她比你们任何人都早伺候在皇上的身边,她虽然位份低微,可心里也一直存着骄傲。”
“姑姑,能求皇上来见一见巴尔娅姐姐吗?”元曦终于说出了口,“难道他打算一辈子在那里,再也不回来了?”
第665章 皇上,你疯了吗?()
“姑姑,太后真的不管了吗?”元曦再问。
“奴婢跟了太后一辈子,可永远看不清她心里想什么。”苏麻喇说,“我大约能猜一些,可只是猜而已,娘娘,您能看得清吗?”
元曦摇头:“我也是猜,可是姑姑,这一趟,我觉得自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北风渐紧,就要入冬了,后宫之中,因那场大雨而病倒的妃嫔们,陆陆续续都康复了,宁嫔病愈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阿哥所看儿子。
进门的时候,看见五公主跟着乳母往门外去,小人儿向她行礼,说是要去见她的母亲。
待公主离去,伺候福全的嬷嬷对她道:“娘娘,听说巴尔娅福晋快不行了,真是作孽啊,平日里那么精神的人,这才多大年纪。”
“那天的雨那么大,那么冷。”宁嫔回忆,如噩梦一般,“如今想想,才觉得自己多可笑,我那些日子,争的都是些什么。”
慈宁宫边上的小院里,药味浓重,小公主一进门就捂住了鼻子,乳母在她耳边轻声说了些话,小娃娃才放下了手。
五公主不是巴尔娅亲自养大的,不如她三姐姐那般与额娘来得亲昵,这会儿看见病得脸颊凹陷,气色晦暗,说话也沙哑的母亲,吓得躲在乳母的身后直哭。
可到底是母女,骨肉相连,她很快就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泪眼汪汪地站在床边拉着额娘的手,要额娘赶紧好起来。
巴尔娅温柔地哄着,待两个女儿都到了跟前,便叮嘱她们要相亲相爱,姐姐要照顾妹妹,妹妹要听姐姐的话。
元曦在边上,听得心酸,之后送两个孩子出去,站在门前呆呆地怔了半天,门里的小宫女跑来找她:“娘娘,福晋想见您。”
元曦立时赶回来,问:“姐姐要我做什么?”
巴尔娅虚弱地笑:“没什么,就是看不见你了,惦记。”
元曦松了口气,去取来苹果,坐在床边,用勺子刮成泥,一口一口喂巴尔娅吃些。
“元曦,你心里,怪皇上吗?”巴尔娅慢慢咽下果泥,含笑道,“恨他吗?”
元曦点头:“恨,恨透了,姐姐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
巴尔娅却道:“元曦,我若真躲不过这一劫,答应我,别恨皇上,耐心一点包容一些,世人眼中的皇上,千般不是,可我们是他枕边的人,我们该知道,他有万般的无奈。元曦,其实你心里是明白的,对不对?”
元曦一下一下用力地刮果泥,果肉被成块地削下来,滚落在地上。
巴尔娅说:“就算全天下的人丢开他,我们也别丢开他,不论如何,曾经他待我们的好,曾经那些温情甜蜜的日子,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
元曦眼眶湿润,低着脑袋说:“可他现在只有董鄂葭音,他恐怕还容不得我们活着。”
“这是你自己乱想,是别人乱说。”巴尔娅道,“元曦,多疼疼皇上,他太难了,他从来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那时候你们都还没来,那时候摄政王还活着,大臣们,亲贵们,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可他还是每天都坚持上朝,时常回来后,要呆坐半天来缓过劲。可第二天他又去了,哪怕什么都做不了,什么话也不能说,他还是去了。那么难的日子,皇上都熬过来了,现在一定也能熬过。”
话说得多了,巴尔娅的气都要尽了,突然就靠在榻上闭着眼睛,吓得元曦以为她昏了过去,巴尔娅才艰难地说了声:“我是累了,没事。”
元曦含泪道:“当初若不是你,不会有我的今天,你若有什么事,我绝不会原谅他。我不知道他有多了不起,也不知道董鄂葭音对大清做了什么贡献,我只知道,下那么大的雨,他逼着我们给他心爱的女人送行,让你病成这个样子。”
巴尔娅缓过劲来,才吃力地说:“我当初帮你,就知道你是好姑娘,你这样的人陪在皇上身边,绝错不了。元曦,不要丢下他,别丢下他。元曦,我知道你口是心非,我知道这紫禁城里,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他。”
元曦含着泪,牙关紧咬,就是不肯答应。
巴尔娅无奈地笑:“你啊,你是怕答应了,我就要走了吗?怎么会呢,我的孩子们,我放不下,我的孩子们,还那么小”
言及伤心处,巴尔娅也控制不住眼泪,可她现在就不能哭,一哭咳嗽得更厉害,这么折腾一场,几乎半条命都没了。
好不容易等巴尔娅睡着,天都黑了,元曦精疲力竭,吃力地靠在床头,伸手为她盖好被子,扶着床架子站起来。
她吩咐宫女绝不能走神,要时时刻刻伺候在福晋身边,这才到门外。
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石榴适时走上前,为她披上风衣。
“这是要作雪吗?”元曦问,“怎么突然这么冷?”
“您一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