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危害是最大的!大宋现在的官制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好,它有秦朝的中央集权,又避免了汉唐隋的地方拥兵自重,藩镇割据,这也是我大宋百姓能安享百年太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它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病。”  听了王静辉所说的冗官和冗费,赵氏兄弟也明白了,而王静辉评论现在的弊政也都是采取先扬后抑的手法,他们知道下面该是说这项政策到现在而引起的害处了,所以都安静的听王静辉继续讲下去。  “太祖时期设计的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与科举、恩荫、荐举等选官制度结合起来以后,则演变出了大批量的冗官。现在有官有职而没有差遣的人,大概是占到了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这也就是说,在我大宋朝廷的所有官员中,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属于冗官。为了安排这些已经有了官、职和每年继续涌进来的新官员,我想朝廷正在绞尽脑汁地发明新差遣、新官位,这就是‘叠床架屋’。这些叠、架起来的冗官们与我大宋慷慨的高俸禄的制度相结合,在催生出我大宋灿烂繁荣和优美的诗词的时候,也耗费了数以千万计的俸禄。现在在朝廷里登记造册当官的人员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我想这两万五千名正式的官员是少不了的,再加上那些没有在册的底层官吏,估计有个一二十万是没有问题的!我听说宰相和枢密使的俸禄包括正俸、添支、职钱、衣赐、薪炭等等我说不上来名目的俸禄,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只怕是有一万贯了吧,更何况宰相和枢密使可远远不止两三个?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这节度使位置上的俸禄可是最丰厚的,恐怕要比宰相大人的俸禄还要高上一半吧?这些大量的官员每年需要支出的俸禄,恐怕不在一千万贯之下吧?!”  赵顼兄妹的算术能力就是坐飞机也赶不上个二十一世纪的文科学生,如果现在有飞机的话,所以在这些数字面前只剩下目瞪口呆的表情:在朝堂上的大臣和他的老师从来也没有人给他或者是皇帝算过这么一笔帐,听朝廷里面的大臣谈论当代弊政也只是轮廓上的概念,王静辉所谈论的和这些大臣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这些轮廓加上他算账后得到的粗略的数字,却使他感到不寒而栗。  现在王静辉的话在他们兄妹二人的耳朵里恐怕和恶魔撒旦有的一拼,可怕的是这个声音还没有结束:“算算官、兵两项就已经稳稳当当的超过六千万贯了,再算上当今圣上这皇宫里面的开支每年怎么也有个五百万贯吧?!这三项支出我敢肯定已经超出我大宋每年的赋税了,如果放在我医馆里面的账房先生来看,非要拿刀来砍我不可,但这还没有完!”  赵顼,不,他现在是赵叶,他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不过王静辉还沉醉在鸿篇巨论当中没有注意到,赵叶用微颤的声音说道:“这还没有完?!还有什么支出吗?”  “当然没有完!因为还有几项必须要花的钱:祭祀天地祖先的钱现在要涨到一千万贯以上了吧?还有我大宋每年要‘赏赐’给辽国契丹人的银绢,‘赏赐’给西夏党项人的二十七万五千两的银绢,加在一起虽然不多只有七十五万两银绢,与我刚才所说的支出相比只是小钱,但每年当我大宋君臣感到银子不够花的时候,它所带来的耻辱感就更为强烈,它不仅是令我大宋臣民,更是令我大宋皇帝大扫颜面的支出!赵兄,我知道你们读书人看不起我在徐氏珠宝店赚辽国商人萧远封那十万两银子,但就冲每年我大宋‘赏赐’给辽国和西夏这么多银子,我王静辉就是做土匪也要宰他一刀!”当王静辉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声音变得恶狠狠的仿佛他真的变成了强盗一般。    
第一第十一章 手术
第十一章 手术  昨夜中秋,王静辉独自一人在酒楼喝得酩酊大醉,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奇迹般回到医馆的,到是刘账房说了一声:“你是醉倒在附近一条街道上,幸好过往的行人有到过咱们医馆治病的人认出了你,否则你就在大街上睡一晚了!”  王静辉拍拍自己还有点晕的头,听到刘账房的牢骚也不好说什么,所以就赶快起床梳洗了一下,就来到医馆前堂看看有没有什么棘手的病人需要自己亲自出马解决。今天的病人比较少,两个郎中足以应对了,他又跑到制药作坊和孤儿那里看看后,就回到后堂自己的书房专心致志的写医书去了。  自从王静辉开始修订医书就不满足与把已经有的东西写出来,所以他还写了几本专科的医书,如《儿科》、《妇科》、《瘟疫》等等,这些书写好后他也没有急着发表,而是交给医馆的三个郎中传看,看看他们对此有什么意见,王静辉打算等他们挑不出什么毛病的时候,就是准备出版了。  正当王静辉以为这个上午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去的时候,一个学徒跑进后院来找他:“先生,前堂被人抬进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肚子剧痛,疼得脸都变成青黑色了,坐堂的三个郎中经过诊断是肚中肠子堵了所致,请您快去看看!”  听到学徒的报告,王静辉赶忙提起医疗箱赶往前堂,一路上还不住的想:“该不会是阑尾炎吧!那要救病人的命只有给他做手术了!”  赶到前堂后,王静辉又仔细的给病人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没错,是阑尾炎!其实王静辉一直都在期待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向大家展示他的外科手术技巧,让他们对华陀的传说不再视为空前绝后的神迹,也好奠定自己在中医外科手术上地位,使外科手术能够大范围的推广,让朝廷组织专门的医学人才来对人体内部构造进行探索。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曾经和医馆中的郎中们对人体结构进行过探讨,这也是解答他心中一直隐藏的一个迷题:中医对人体穴道这么玄而又玄的东西认识那么深刻,为什么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了解的那么少,外科手术虽然在中医中有很大的发展,但远远不及西方两三百年的发展,这不禁让王静辉感到十分遗憾。  但郎中们的回答让王静辉十分的失望,他们只对骨骼和肌肉有一定的了解,对人体内部构造几乎是一无所知,更让他哭笑不得是郎中们告诉他,官府中的一些验尸的杵作对此可能十分了解。在这个时代中,也只有宋慈的同行们有机会进行人体解剖,别人如果也来解剖尸体的话,肯定会被人认为是异教邪端抓起来问罪,所以人体内部结构的知识也只是在他们这个圈子里面流传。  王静辉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外科手术将华陀这位医学外科手术的前辈给拉下神坛,让这个时代的人们认识到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思量过很久了,为此他也做了大量的先期准备:联系了药材商人从他们手中搞到了曼陀罗花,用川乌、草乌、白芷等中草药混合制成了类似麻费散的麻*醉药剂;用金盏花、松果菊、山金车花和混合皮硝渣汁、烘陪、结晶得到了消炎粉;自己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蒸馏器,将买来的低度白酒反复蒸馏得到高度白酒用来杀菌。自己的医疗箱中有一整套外科手术工具和一些剩余的麻醉剂,完成一个阑尾炎手术对于他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王静辉看到这个送上门来的病人后就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临了。他对着那些抬病人进医馆的人们问道:“你们中间谁是他的家属?”  中间一个和病人长得很像的男子说道:“我是他哥哥,王先生,你可要救救我弟弟啊!”  王静辉对他说道:“你弟弟的病情我已经清楚了,现在给他吃什么药都晚了!但有一种方法也许可以救你弟弟的一条性命,那就是给你弟弟开刀,将他腹中那段堵塞的肠子割去便可以了!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病人也许还是会死去,所以要用这种方法治病的话,你还要和我们医馆签一份生死条约,我们才可以给他治病,这要看看他的运气了!”  三个郎中听王静辉这么说都感到十分吃惊:看来那个李管事没有骗他们,这个东家真的有华陀开刀治病的本事!那个汉子听了王静辉的一番话后更是犹豫不绝,听见弟弟在担架上痛苦的嚎叫声,他终于同意王静辉给他弟弟做手术。王静辉立刻让人将病人抬到二楼,这里有个房间,平时是他实验麻费散和消炎药的地方,也是他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手术的地方。  王静辉让三个郎中留在手术室内看他做手术,其他人都在外面等待。王静辉用高度白酒清洗完手臂和各种手术器具后,就开始准备做手术了。旁边的胡郎中忍不住问道:“王先生,华陀开刀治病已经失传了几百年,现在我们这样做能行吗?”  王静辉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将盛在碗中的麻费散给病人服下,不一会儿刚才还在痛苦到嚎叫的病人便如死人一般躺在手术台上,他这才转过身来对刚才提问的胡郎中说道:“华陀当年给人开刀治病靠的是两样东西,一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碗中的麻费散;二是他对人体内部器官构造的了解。有了这两样东西,区区一个手术又何足道哉!”说完便打开盛放手术器具的箱子,三个郎中看到箱子里面那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奇形怪状的手术器具都惊讶的目瞪口呆,心中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也许他真的可以治好这个病人!  阑尾炎手术在一千年前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对于一个一千年后中国名牌医学院走出来的王静辉来说,那是个不值一提的小手术,他非常熟练的在病人的腹部开了一个小口子,旁边的三个郎中虽然对开膛破肚的景象有一些准备,但真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只有刚才提问的胡郎中脸色煞白的还坚持站在手术台旁边看王静辉进行手术外,其他的两个郎中都赶快跑到外面狂吐不已,今后的一段日子到是为王静辉节省了不少饭钱的开销。  王静辉抬头看看胡郎中还在那里站着看他做手术,他微微朝胡郎中点点头,但胡郎中现在已经没办法控制自己了,只是呆呆的看着病人腹部的刀口。王静辉也没在意,反而边做手术边给他详细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过程,不到四十分钟,阑尾炎切割手术完成了。  王静辉将从病人体内切割下来的那段盲肠放在旁边一个瓷盘当中,还意犹未尽的对胡郎中说道:“给病人做完手术开始缝合伤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全部封死,还要在末端留一小道口让它把体内的淤血排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手术完结的病人家属的注视下,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令人疑惑的是王静辉把胡郎中给抱了出来,交给早已目瞪口呆的助手:“胡郎中有点不舒服,你们把他抬回房中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原来胡郎中早就快撑不住了,再加上王静辉最后那句话,他立刻陷入了休克状态。  病人的哥哥立刻赶到王静辉的身前焦急的问道:“先生,我弟弟怎么样了?!”  王静辉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弟弟应该没事了,不过他还要等一个时辰,等药劲过了,他就可以醒过来了。不过他还要在医馆里面住上几天,等病全好了就可以回家了!你放心,我们不收你弟弟的医药费用,大家都快回去吧,都聚集在这里对病人不好,等明天他就可以出来看看大家了!”  毕竟王静辉在这一片区域里的威望是十分高的,大家听了他的话虽然还有些不放心,但也都慢慢的各自散去,只剩下病人的哥哥。王静辉把他安排在住院楼里面得到一个房间居住,等候他弟弟的康复。  过了一天之后,病人便可以下床走动了,但在王静辉的坚持下,他还是乖乖的在病床上又躺了两天,等腹部手术创口完全愈合后才开始下地活动。当病人的哥哥看到弟弟虽然还不能下地走动,但以平常人的眼光来看,病人确实已经好了,剩下的只是需要时间来愈合创口罢了,激动的跪在地下不住的给王静辉磕头,王静辉好不容易才制止了他的行动,安慰了他一会儿后又到前堂去给病人看病去了。  相对于病人的治愈速度相比,这三个坐堂郎中到是好象受到了巨大的折磨,连续两三天都没有精神,王静辉只好让他们再休息几天,自己当坐堂郎中了。不过这当然不算完,当人们三天后亲眼看到病人在他哥哥的搀扶下坐在医馆的花园当中的时候,开封城中的大街小巷和各处茶馆酒楼就到处传开了:城东“平民医馆”里的王先生是华陀在世,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  王静辉当然不知道外面的造神运动已经像台风一样扫过了整个汴都,而他本人和“平民医馆”正是这场造神运动的中心,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人看病开药,闲暇的时候指点收养的孤儿读书或是自己躲在书房中奋笔疾书。  不过这么平静的日子终将被人们的好奇心所打破,医馆里面的病人是越来越多,而且来看病的人的穿着绫罗绸缎,明显就不是周围所住的贫穷人家。王静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病人给吓坏了:这么多人,我怎么能忙的过来?!  此时他也顾不得那三个郎中在手术中所受的刺激了,把他们全都从房子里面给拽到前堂给病人看病。不仅是王静辉对这些多出来病人感到万分苦恼,痛苦的还有那两个账房先生:病人来的越多,医馆的亏空也就越大,看样子这个月的亏空将是前两个月的总和还要多,就是有仁丹的利润支持,这个月的账本铁定是赤字了。  两个账房先生一大早就抱着一堆账本到王静辉的办公室里面去诉苦了:这个月病人大增,财政出现了危机,在这样下去,就算每个月都有大笔银子注入,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了!王静辉看到两个账房先生在诉苦,他的脑袋也大了一圈:有些富人也跑到这里来看病抓药,这是明摆着的事,最要命的是不是一两个,而是几十、上百个,他们的数量已经和贫民有得一拼了!提高售价?这显然违背了自己创建这家医馆的初衷,所以不可取。保持原价?王静辉虽然对每个月医馆亏空的银子倒是不在乎,毕竟有玻璃利润在那里支撑,但这么多人都跑到这里来看病,这几天连自己都披挂上阵累得半死,他实在不敢想象长此以往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静辉晚上带着账房先生和郎中们一起来到了徐氏珠宝店来见徐老和李管事,请他们帮忙拿个主意。自从医馆开业后,王静辉就回来过一次吃饭,其他的时间都用在医馆的建设上面了,看到他的到来,徐老和李管事都十分高兴。  吃完饭后,大家在徐老的书房中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王静辉把自己的来意和徐老与李管事说完后,李管事听完惊讶的说道:“改之,你还不知道?!现在开封府从上到下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你重现名医华陀开膛破肚治病了,你现在已经是开封的名人了!”  看着李管事兴奋的样子,王静辉摇头苦笑道:“我一直都在医馆里给人看病,哪还有闲功夫到外面去转悠?真泉兄,现在是赶快给我想个主意的时候,在这么下去,小弟非得被累死不可了!”  刘账房说道:“这我到是听说了,大多数人都说东家是神医华陀转世,来解救万民的。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说东家是现世恶魔……”王静辉听到后真是哭笑不得,什么呀?连恶魔都出来了!当然刘账房最后还加上了一句:“街上说东家医术好的人居多,只有几个在那里造谣生事,要不然咱们医馆里这几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看病?还不是冲着东家这手无双医术吗?!”  刘账房的一席话虽赢得了书房中所有人的赞同,但王静辉还是皱眉头,“可这么下去,我们四个人都快要被累垮了!”王静辉的话让那三个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