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个做亲大哥的,自然要为弟弟们做的好事收拾手尾了。这几天,他天天都被张天正上书弹劾,说他举止轻狂、言行无状、私自宰牛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连牛继宗率士兵在郊外操练时,不小心踏坏了农作物(当时已经立即赔钱了)一事也拿来说,惹得牛继宗心烦得很。
然而,在张天正的眼中,这动作却是表示牛继宗不屑他,这让张天正本就沸腾的火气愈发压制不住。
他蹬蹬蹬的大步走到牛继宗身前,完全不在乎自己只到牛继宗肋骨的高度,仰首开口就训斥道:竖子无礼!目无尊长,放诞无礼,没规没矩,成何体统!?其身不正,治家不严,安敢与朝庭诸公共商国家大事乎!?唾沫星子都要喷到牛继宗脸上了。
李明珠立刻抓住他的错漏道:张侍郎此言可是对皇上不满?原来听到那些文官在交头接耳着有关自己的婚事就已经很不高兴的了,见得一个不知名的四品小官(贾雨村)也敢叫嚣着自己活该去匈奴和亲,碰巧张天正自己撞上来,正好让她先小小的发泄一下。
郡主慎言!老夫何时对皇上不满!?
明珠驳斥:张侍郎刚才说奋威将军其身不正,没资格上朝商议国家大事。然而,奋威将军的官职是皇上亲封的,也是皇上准他上朝议政的!你说奋威将军没资格,不就是不满皇上的决定吗?
张天正拉下脸,抚须,沉声道:老夫说过什么老夫自己清楚,皇上圣明,自然也不会偏听偏信。正所谓:男女授受不亲,郡主是将有婚事的人,言行举止还请自重,莫要让皇上、太上皇蒙羞!不动声色之间反咬李明珠二人一口,暗指他俩人关系暧昧,不清不楚。
这贰过份了!
李敛本来也懒得理会他们之间的交锋,正在肚里打着腹稿,待会该如何说服皇上,但听到这里,他不得不出面了。
他一步一步的走到张天正面前,俯视着他,淡淡却自有一番威严的道::张侍郎,你说话过份了。
百官见得李敛出言,交谈声不自觉地停下,注视着他们的那一边。
有与张天正交好的文官不住地打眼色,甚至想要拉走他。
哼!张天正一副威武不能屈的脸孔,双眼睁得大大的。
你说,我要是在这里揍你一顿,你猜会有什么后果?李敛单纯地提出一个问题。
你!张天正气得吹胡子瞪眼的。
李敛为难的道:你老人家放心,我不是这样的人。但是用眼神撇了撇身后的牛继宗。
牛继宗会意,脸上绽开一个狞笑,双手抱拳发出了骨骼卡拉卡拉的声音,眼神定定地看着张天正,那意思很明显:统领不会揍你,我会。
张天正这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位可是满京城出了名的棒槌,火起来连大学士也敢砍的存在!而且,他还是皇上的的连襟,拥有一块另类的免死金牌啊!
这位要是真的在这揍自己一顿
先不说自己这副老骨头受不受得住,但单看他当日飞斧砍康禾泰,皇上也视若无睹的表现就知道,自己真是受了揍,恐怕也是白受一场而已。
就算皇上愿意替他这老骨头出头,把牛继宗罢官去职。然而,牛继宗背后可还有李敛、太上皇和皇后呢!
不出一月,就自然会官复原职了有木有!
张天正悲哀的发现,似乎因为这几天牛继宗的退让,导致自己产生了一种牛继宗不外如是的错误感觉,以致自己越发的作死。但想起家中那九代单传的嫡子断了一只脚躺在床上,大夫说日后可能会不良于行,他就决定继续作死下去了!
而围观的文武百官再次认清了牛继宗混不吝的魔王地位。
这种混不吝的混世魔王,往后还是离得远点的好!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此时宫中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聚集在宫门前的众多官员,顿时一个个脸色肃穆,整了整衣袍,各自按顺序站好,缓缓迈步前进。
众卿平身。
皇上稍说了两句后,就步入正题:朕自登基以来,向来广纳四方良谏。今有匈奴大单于呼韩邪向朕求娶明珠郡主,并愿意以涿邪山西南一地、上万匹骏马、十万头牛、十万头羊和三十箱金银珠宝为聘礼,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回皇上,两国和亲,互通往来,不起兵戈,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老臣赞成!刚被李敛和牛继宗在殿外下了脸面的张天正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的道。
贾雨村一瞧,又被张天正快了一步,连忙紧接其后,洋洋洒洒的道:张侍郎说得有理,和亲之后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我大周儿郎不需战死沙场。加之,涿邪山西南一地有重大的价值,其地理位置易这是双赢的好事啊!臣也赞成!根据他这些年来对皇上心思的揣摩,他相信皇上定是有意和亲这个计划的。
说白了,他就是在政治投机。
臣也认为和亲可取!
臣赞成和亲!
一众认为和平最重要的传统文官开口附和。
不行!匈奴者,豺狼虎豹也!呼韩邪上位不过十年,然十年间已整合匈奴各部,统一草原,突厥、鲜卑、柔然已以他为马首是瞻!其操练军队,鼓励农作,发展商贸野心之大,可见一斑!大学士高拱脾气最是耿直,立即跳出来反对。
没错!郡主和亲不可取。
匈奴皆是狼子野心之辈,是喂不饱的恶狼啊!请皇上明鉴!
高拱一派的文官纷纷开口。
牛继宗凑热闹似的,瓮声瓮气地说:不服就打!磨磨唧唧的!谁会把郡主嫁给那些胡人蛮子?
皇上把眼神落到仍未发表意思康禾泰一派身上。
回皇上,明珠郡主跟匈奴大单于和亲,这也不是不可,只是臣觉得此事还是该问问郡主自己的意见为好!康禾泰左思右想之下,决定继续使用他一贯的方针──三思而后行,看看情况再说。
既然终于提到自己,李明珠直接出列:皇上,为了大周,不要说只是要末将嫁人!就算是了末将的性命又何妨!?
其他真的以为李明珠决定牺牲小我,前去和亲的文官们则交口大赞:郡主果然明白事理,不愧是金枝玉叶!
郡主此举堪比自愿出塞的王昭君啊!
对此,李敛等人神色从容淡定。
高拱、康禾泰、张天正、贾雨村等一众有智之士警觉地看着李明珠,似是话中有话啊!
果不其然,等到李明珠坦然接受了一众文官们的盛赞之后,又道:然而,末将不仅是大周的明珠郡主,更是大周朝的正四品明威将军!从古至今,岂有把将军外嫁之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文官们被呼韩邪求娶明珠郡主带偏了,只顾着眼在明珠郡主身上,可没有考虑过若真的外嫁,嫁的可是明威将军啊!
从古至今,只有把皇家之女或者大臣平民之女封个公主称号外嫁而已,岂有把一国将军外嫁的先例呢?把将军外嫁和亲?呸!这简直是荒唐!究竟是国力衰败、积弱到怎样的地步,才会连自家保家卫国的将军都要送出去啊!
就算现在褫夺李明珠的明威将军军位也来不及和不可能了!旁人只会说他们周人懦弱,连将军也可以随便把其彻职嫁人。传了出去,大周朝的名声就毁了的了。
已经有不少爱惜羽毛的文官反口,这样说起来,郡主可不能嫁啊!
要不我们换一位公主过去吧!公主乃千金之尊,身份更为贵重,相信呼韩邪大单于定会满意的!
对啊!太上皇就有三位公主,匈奴人若是不满意,皇上还有嫡公主长安公主和二公主和安公主。仿佛把皇家公主当作菜市场挑选猪肉似的。
不好说皇上听在耳中,心里很是不舒服,就是李敛也是眉头大皱,神情凛冽。
冠军侯,你对此事可有意见?皇上出言问。
是和亲?还是起兵?
回皇上的话,臣斗胆,先请皇上恕臣言之无罪。李敛走到殿中央。
恕卿无罪,还望爱卿言无不尽。
臣私以为和亲一事不可取!一开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敛斩钉截铁的道:一个靠着女人去祈求和平的国家,还有何气节可言?这一句话就把刚才所有赞成和亲的文官们打为没骨气的歪种。
冠军侯你!不少文官满脸涨红,就要跟李敛辩个一番明白。
皇上斥道:肃静!
然后,才转头看回李敛:爱卿继续。
管子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管子说:戎狄就像豺狼,是贪婪而不会满足的;如果贪图一时安乐,那就是饮鸩止渴,想都不可以那么想!
李敛在王翊手下读书那几年可不是白过的。
臣有一言欲建于皇上!只是,臣不知道该不该说。
皇上神情不由得变得肃然起来。李敛一向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很少见到他如此瞻前顾后的,想必接下来这番话定是不平凡。
朕洗耳恭听。皇上的表情比刚才更诚恳了,连坐姿都变得端正无比。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李敛的眼神分外坚定与锐利道:江山社稷、百姓的福祉,靠的是有道明君的励精图治。岂能把国家的安危都寄托在妇人的身上!?
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把女子推出去祈求外族予我等和平!?我等男儿又有何面目苟存于世?何况,自古以来,和亲何曾换来过真正的和平?
臣闻明朝有一国策──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话中的铮铮傲骨、赳赳雄心,一览无遗。
昔日明朝被女真所灭之时,国民与城俱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城破人亡,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
李敛双膝跪地,行了个九拜中最隆重的稽首礼,只要皇上您一声令下,我天策府上上下下都愿长枪立马,守我河山,血战沙场,马革裹尸!
臣等愿为皇上效死!!!李敛身后的一众将军们齐齐跪下,异口同声的大喊。
臣等愿为皇上效死!!!高拱等一众拒绝和亲的文官都跪下,高声附和。
第一百零二章 阿颜()
关注时事;唠嗑政治是所有京城百姓的共同特质;大京城如果一天没有发生什么劲爆的话题怎算得上是国都!?怎算得上是全大周城市之首!?
就在李敛等人正在太和殿商议国事之际;来自穷山恶水北方草原的茹毛饮血的匈奴蛮子,求娶我大周朝天策府正四品明威女将军这消息迅速取代了;昨日京营节度使之侄与丰台大营副将之子为了争抢明晚(今晚)倚红院花魁柳莺莺的初夜大打出手的桃色绯闻;成为新的热点话题。
这不行!那些匈奴人昨天进城的时候;老夫瞧过几眼;一个个长得五大三粗;活像是跟头熊瞎子似的!怎配得上我们明威将军???
没错!别看明威将军年轻;她的那身本事放眼满大周都没几个人能赶上的!在下前些年在南边跑商;被倭寇劫了满船货物之余;整船人更是被倭寇扣下,要我们出买命钱。给不起钱的,他们不是用来欺辱取乐,就是而且,他们得了钱之后,还出尔反尔,打算杀了我们灭口!幸得明威将军率天策府的将士把我们救下;如果不是在下早已身死,化为一抹黄土了!
对!我们明威将军可是一代奇女子!舍弃尊贵的郡主身份,为了我们大周朝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保家卫国!那些不知道什么小地方来的匈奴人凭什么求娶我们明威将军啊!!
皇上圣明!总不会让那胡人娶了明威将军的!!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套大相径庭的说法出现了。
女子就得三从四德在家里相夫教子!抛头露面;整天跟男子一起厮混成何体统!?现在既然匈奴大单于愿意求娶;她凡是有一星半点的廉耻之心,就该自请和亲匈奴!!
听说那匈奴大单于已经统一草原,可算是草原上的霸主,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皇上为大周苍生的父母,苟克利之,岂惜一女!郡主和亲匈奴可是大大的好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大片土地,更能与匈奴永世交好,互为臂助!一旦开战,兵连祸结,我们才刚开始的景和盛世,岂非毁于一旦?
郡主为大周的千秋万世着想,也为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着想,理应自请和亲匈奴才是!
以上的说法在那些读书读傻了的程朱理学门人的和自命不凡、指点江山的文人士子中大有市场。这群腐儒一遇到事儿,就把女人推出去,还美其名曰和亲,真的是让人
打仗又如何!?死亦如何!?不过马革裹尸而已,又有何惧!!?好男儿自当保家卫国!你们这群酸丁真是枉读圣贤书!
就算将士们都战死了,我们女儿家也能拿着刀披上甲,上阵杀敌!
京中一众拥有强烈国家自豪感的平民百姓罕有的愤怒起来,同心合力的一起怒怼这群软骨头、汉奸起来,吐口水的吐口水,砸鸡蛋的砸鸡蛋,扔菜叶的扔菜叶,分工十分明确!书生们虽然死口不改,但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抵挡不住老百姓们的攻势,节节败退。
然而,在酉时(下午5时-7时)前,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一个消息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传十,十传百开去──震惊!匈奴大单于竟有暗病在身!贵为大单于多年来身边竟无一妻妾!年近四十膝下无一儿女为哪般?大单于身边为何全是匈奴壮汉?午夜梦回零单只影又究竟是何原因?粗豪不羁的外表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男人之痛????
流言都是长着翅膀的,无缝不钻,无孔不入。
开始还可以,可能是顾忌着匈奴的名声,都是说匈奴大单于半生戎马,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小心的伤了那男人最重要的地方云云,后来因为某些人的插手,很快就成了匈奴大单于不爱红妆爱蓝颜,还要是处于下面的那一个。
再后来,经过坊间一众极具丰富想象力的长舌妇渲染之下,就变成了匈奴大单于年轻时拈花惹草,夜御十女,晚晚七次郎,不小心染上了一些污七八糟的性病,对女子也再也提不起兴趣!因此,大单于转变了性向,对身边高大壮健的匈奴侍卫下手,每次一玩就玩七个,弄得菊花残,满腚伤之余,还不举了。从此之后,大单于就不再接近男色和女色了
于是,呼韩邪有花柳病、分桃断袖之癖、菊花残、不举等各个不同版本的流言以一种爆发性的惊人速度快速地往全京城传开。
战争未爆发,谣言就是最厉害的武器。
十数个被呼韩邪收买的大周官员得知消息时,已经阻止不及,只好派人隐蔽地经了几个转手后才向驿馆传讯。不隐蔽不行啊!说不定站在驿馆旁边卖烧饼的老伯就是东厂的探子啊!不过,受那谣言的影响,他们心里都猜疑难道自己这位匈奴大单于居然是个男女不忌又有性病的?
近距离接触过呼韩邪的阎衡顿觉自己全身瘙痒,尤其是那不能明言的男性部位。他立即吩咐下人煮热水洗浴,把自己今早穿过的衣裳、饰物全都烧了、丢了,并让下人快快请京中最有名的大夫为他诊脉。
这样小心翼翼之下,当消息传入呼韩邪的耳朵中,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
啪!呼韩邪暴怒地一掌拍碎了坚硬的楠木桌子。
被人诽谤自己有龙阳之好,呼韩邪还能接受,但什么花柳、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