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整晚,李明珠感觉到背后快要烧起来似的炙热目光,很是不自在。
许是在酒意的影响之下,她趁没有人注意,冲一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的破六韩拔陵,威胁似的晃晃拳头,让破六韩拔陵恨不得当场就把自家心爱的姑娘抱走,回家洞房生娃。
老爷,你升任广武将军可是件大喜事,何以一整天都如此坐立不安?冯夫人看着自家出征归来不久的丈夫满脸愁容,不住地在厅里来往踱步,关心的问。
父亲,你有什么烦心事,不妨说出来让儿子为你分忧吧!冯紫英懂事的道。
冯唐看着妻儿担心的目光,长叹一口气后,道:唉!为父又闯祸了。
顿了一顿,就把自己当日不经意嘲讽了李敛一事全盘托出。
老爷,你也只是无心之失,大将军气量宽宏,不会跟你多计较的。何况,你在边境那两年,不也平安无事吗?冯夫人劝慰道。
她的说法没有错,若是真的有心整治冯唐,早在边境的时候就已经下手了,何必等到两年后回京再动手呢!
夫人,你有所不知了!大将军也许不会在意这些许小事,但其他人就未必了。冯唐忧心冲冲,道:尚未大胜前,其他人都各有差事领兵或追杀匈奴联军余孽,或直捣匈奴龙城,或攻打突厥人的老巢,偏生就只有我被留下来辅助贺将军守城。然则贺将军本乃将门世家,身经百战,精通兵法,尤擅守城,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能插手的地方,只是循规蹈矩的布防就是了。
要不是我在战后盘点清算方面出了大力,恐怕也捞不到多少功劳。他苦闷的道,旁人不知根底的只以为他立功升职是件大喜事,却不知他的难处。
此次升官,旁人少说都升了三四级,有些军侯、屯长更是一下子升任将军,单单就只有我才往上升了一级。如果没有其他同袍做对比,冯唐还是很容易满足的,但世事最怕的就是有对比。
这让冯唐不得不胡思乱想的是不是因为他不经意间又得罪了人?这在脑海里一翻,就想起自己嘲讽了大将军一事了。现在会不会是冯子芝和牛继宗等人代李敛报复呢!?
冯唐知道冯子芝与李敛交情甚笃,也知道冯子芝对自己这个出了五服的族叔是完全不感冒,相信他是绝不介意随手捏死这位族叔替好友出一口气的。
冯唐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他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后,也得到妻儿一致的赞同。
那那老爷,我们该怎么办啊?要不,我们备上一份厚礼送去冯太监的府上吧!嫁了给冯唐数十的冯夫人可是清楚知道冯子芝这族侄对冯唐可是半点好感也没有的,平是勉强算是河水不犯井水,但有事上来绝不会手下留情的。
冯唐摇头,没用的。他也曾想过这个方法,但他毫不怀疑嚣张拔扈的冯子芝只怕会连人带礼扔出府外。到时候,只会平白失了脸面,贻笑大方。
爹,不如孩儿去请渏玉帮忙,让林寒将军在大将军和冯太监面前美言几句吧!冯紫英交好漪玉那么久,不就为了今天吧!
冯唐眼前一亮,但又摇摇头道:肃毅伯虽然在大将军和冯太监面前说得上话,但难保冯太监和镇国公等人会留下心结,日后加倍奉还。
冯夫人对自家唯一的儿子很上心,对他的人际关系也盯得紧,对林渏玉这个女扮男装的丫头的存在可谓是了如指掌。
受传统教育出来的冯夫人认为女子理应三从四德,她很是不喜欢林渏玉这个疯疯癫癫的野丫头。
不懂针线也算了,反正家里不缺丫环婆子,有的是精通一手好针线的下人。
但林渏玉这个野丫头只懂得舞刀弄枪,隔三差五就撺掇她儿子不好好读书练武,只管带她出城打猎,还哄得儿子花了大价钱替她盘下了一间铁匹铺,简直是一头小狐媚子。
这时,冯夫人选择性地忽视了漪玉交好洋人,从洋人处得来了一些新奇的玩意,如八音盒等,让冯家赚得盘满钵满,冯夫人其至靠着这些小玩意挤进了京中一流权贵的夫人圈子里。
私生女就是私生女,果然上不到台面。冯夫人不屑地想。
冯子芝自己没有女儿,恰好漪玉又合了他的眼,就把李敛的这个外甥女当作女儿看待,在出征前特意留下了几个番子看家之余,还负责照顾漪玉。
依照漪玉蹩脚的伪装,没有偷出府里几次,就被留守府里的番子们察觉了。奈何冯子芝离去前只交代他们要照顾好漪玉,并没有不准漪玉出府的意思,所以番子们都只能任由漪玉去了。不过,为了避免漪玉的身份暴露,他们就替漪玉伪造了一个假身份──林寒率兵南下剿匪时,与当地一名姑娘情投意合,原本决定回京述职后,把人娶过门的。怎料回到京后因公事繁忙,抽不出空,于是那姑娘哀怨之下难产而亡,独留一女。而这女就是漪玉了。
尽管这故事根本对不上时间,但番子们都不需要多合情合理严谨的身份,又不是真的要败坏林寒的名声,只要勉强说得通就行了,反正这身份都用不长久的。
所以,冯夫人派人去查探漪玉身份时,就肯定了丈夫的推断──漪玉是林寒的私生女。
不管林寒当时有没有许诺成亲,反正他和那姑娘就是无媒苟合,所生的女儿自然是连外室女也比不上的私生女。
虽然对漪玉的观感很差,但冯夫人对自家儿子和夫君的前程还是上心得很。因此,每次看到漪玉时,她表面上总是不住地对漪玉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哄得原本是孤儿的漪玉对她恭敬有加。只是,这样的委曲求全让冯夫人心底里更是厌恶漪玉。
第一百四十二章 提亲()
老爷;我听说大将军虽然没有子女;但他对自家的子侄一向爱护有加。正好;我们家紫英一表人才,文武双全;都配得上他家的女儿。冯夫人深谙夫人外交之道;只要娶了李敛的侄女甥女什么的;成了自家亲戚后;还怕李敛不大力提拔自家夫君和儿子!?更何况不过是自家夫君失言这种小事;分分钟就解决了。
冯唐颇为意动的点点头。
大将军最疼爱的就是他兄长贾恩侯的嫡女;但据说贺齐将军和牛继宗将军他们早早就已经盯上了;只待那位姑娘及笄;他们就为自家兄弟子侄求娶。他也就对贺齐和牛继宗有意贾赦嫡女一事有耳闻,对贾家其他女儿的情况可一无所知。
除了贾赦大房的嫡女外,贾家二房还有一嫡一庶,贾家族长、一等镇国将军贾珍的嫡妹也放了在贾家老太君面前教养。二房嫡女早年就被送了入宫,庶女可配不上我们家紫英。而贾家族长的嫡妹年纪尚幼,况且还是隔了数房的,恐怕与大将军关系都不太亲密。冯夫人吹毛求疵的道。
冯唐皱眉;经妻子这样一说,竟是连一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
冯夫人既然提出来了,就自然不会是信口开河;让自家夫君失望。
老爷可记得大将军可是个龙凤胎来的?她嘴角含笑;胸有成竹的道。
冯唐若有所思。
当年荣国公夫人诞下一对龙凤胎可以说是名动京城;人们津津乐道了很久。
大将军的胞姐贾敏嫁了给探花郎林海;之后随夫到扬州上任。她也是个命薄的,早几年前病逝,交代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进京,由贾老太君教养。在冯夫人看起来,只要冯紫英能够娶到双胞胎女儿的其中一个,都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不单止能够讨好李敛,儿子和夫君都能得到李敛的提拔,还能因为有了林海这个靠山而打进文官的圈子里。而且贾家作为四王八公,手上的人脉也是一大把的,要扶持外甥女婿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
听说大将军可喜欢林家的这两个外甥女!怕她们吃不惯京城的菜式,特意命人往江南寻了个大厨。在前线得了什么好物事,也命人快马送回来给她们赏玩。冯夫人在她的夫人圈子里可是听了一耳朵的消息。
无他,虽然贾赦的妻子小张氏是个沉稳矜持的,但贾政的妻子王氏可是个好胜、要面子的。
大伯是袭爵的荣恩伯,小叔子是闻名天下的冠军侯,就连小姑子的丈夫都是探花郎、官拜巡盐御史。偏偏她的丈夫贾政不争气,只是一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王氏托大伯、小叔子的福,可是混入了京中一流权贵夫人的圈子里,要是让旁人知道她家与大伯、小叔子有隔阂、闹不和那还有什么面子?她自然时不时的吹嘘自家和大伯关系有多亲、小叔子有多疼爱她家的孩子了。
这个也许是真的。冯唐认可自家夫人这句说话,他也曾经见过李敛把缴获的一些奇珍异宝送回京城,说不定就有送给林家两个姑娘的。
事实上,李敛除了把那些珍宝送给自家疼爱的侄子侄女甥女外,还把大头送了进宫给太上皇赏玩。太上皇深感自家孩子时刻记挂着自己,实在窝心得很,龙颜大悦之下,又命人送了很多不菲的赏赐进冠军侯府。
天子富有四海,更何况是在位数十年的太上皇呢!
太上皇赏赐给李敛的物事,可抵得上李敛送进宫里的奇珍价值高三倍有余。
冯夫人笑逐颜开的道:事不易迟,我明天就找媒人上荣恩伯府求娶林家大姑娘。此事宜早不宜迟,得先下手为强。要不然哪家反应过来,有了争抢就不好看了。
父亲、娘亲。被三言两语就轻易决定了自己终身大事的冯紫英没有任何不满,儿子听宝玉说过林家大姑娘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得理不饶人,不是易相处的性子。反之,林家二姑娘虽然身子骨稍差,爱使小性子,却为人单纯,待人赤诚,坦率纯真。孩儿私以为林家二姑娘是为良配。意思很明确,林家大姑娘不容易掌控,林二姑娘虽有种种缺点,却是个单纯好说话的,更适合作为冯家和大将军之间联系的桥梁。
既然要娶就自然要利益极大化。
对冯紫英来说,林黛玉的身子弱不弱、性情爽不爽利、懂不懂管家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巡盐御史的嫡幼女、天策大将军的外甥女、荣恩伯的外甥女,以及容易驱使的性格。
自从被冯唐派到李琏身边,想方设法要讨好李琏,冯紫英就开始明白权势的重要性。李琏的年纪和人际关系都与冯紫英大不相同,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但他就算是热脸贴冷屁股也好,都得与李琏交好,就是为了李琏身后的冠军侯李敛。
现在,父亲只不过是说错了一句说话,不小心得罪了大将军,他们全家上下就得提心吊胆、如履薄冰,这样冯紫英更进一步明白权势的重要,也想要找一个能有助他日后仕途的妻子。
从前因为林寒,他选择了林寒的徒弟(私生女)渏玉。
而现在,因为李敛,因为林如海,因为贾赦,所以林黛玉就取代了渏玉,成为最好的选择。
要是让宝玉知道他平日在好友冯紫英面前抱怨漪玉表妹脾气各种差,阻拦他和黛玉表妹见面、黛玉表妹的各种好,会推销不到坏表妹出去,反而引狼入室要衔走黛玉表妹的话,不知道他是会哭晕在茅房里,还是难得雄起一回,找冯紫英立生死状决斗,拚过你死我活,报那夺妻之恨呢!?
这可委屈我儿了。冯夫人心疼的道。不过也不要紧,身子骨差,日后生不出儿子就不能阻止她明正言顺替儿子选几个好生养的了。
那就林家二姑娘吧!冯唐拍板道。
对此,冯夫人其实是千肯万肯的,儿媳妇是个好说话易拿捏的,对她这个婆婆来说自然是千好万好。
但是渏玉该怎么办?冯紫英还是很喜欢漪玉的。
今天之前,他也一直以为自己日后是会娶漪玉的,所以他心里对被宝玉赞成花儿一般的林家二姑娘根本没有太大的兴趣。
冯夫人解决了丈夫的难处,甚至连日后儿子和丈夫的前途都有保障了,整个人神清气爽,不过是一个私生女,待林家二姑娘过门后,纳为妾侍就是了。反正虽然没有真正做些什么,但那野丫头和她家儿子关系那么亲密,传了出去什么清白名声都没有了,到时候连一个妾都没份儿呢!现在给她一个妾位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要不是看在她父亲林寒的份上,冯夫人可不会准一个私生女踏进她家的大门。
娘亲!冯紫英皱眉。
他从前以为自己一定会娶渏玉,所以曾经向渏玉许下了娶她过门的誓言,之后,娘亲都一再向渏玉表示很满意她这个儿媳妇。现在人还未过门,就要贬妻为妾,可是大大的不妥!
冯夫人不以为意的道:不过是一个私生女,难道还敢肖想我儿的正妻之位吗?谁给她这么大的脸!?
她转过表情,慈祥的道:紫英啊!你要是喜欢那渏玉的话,娶了林二姑娘后,就纳她为良妾便是了!
只有出身清白,起码是自由身的,正经有纳妾文书的,从外边抬进门的,相当于半个主子的,才可以叫做良妾。
这怎能行?当初我们可是说好了要娶渏玉为妻的。而且,渏玉性子刚烈,她定然不会愿意的说到后半段,冯紫英的声音明显就跌下来,显然是心动又失落。
你放心,娘亲亲自出马,定然让她答应的!大不了,往后我们偏疼她一些便是了。想到往日渏玉对自己的恭敬有加,冯夫人自信满满。
冯唐颌首,叹息道:这次算是我们冯家对不起她。若是她愿意嫁给紫英,就按侧室之礼迎娶进门,我的家私日后都留给她所生的儿子;若是她不愿意嫁给紫英,那么我们冯家就认她为义女,拿三万两银子给她做嫁妆。
在男人的正妻去世后,侧室亦可以扶正变为正妻。虽然例子少,也不是没有,终究侧室的身份较普通侍妾高一头。
他冯唐一生行得端,坐得正,光明妥落,从来最是不屑背后耍阴招之类的旁门歪道。
只是,今天他终究是做了一件亏心事。
当年,他性情耿直,不知变通,在当时还是皇上的太上皇面前直言他疑心重,没有用人之能。事后,他并未得到任何来自皇上的惩罚,全须全尾,安然无恙。
谁不举起大拇指赞一句皇上大量,冯唐走运的?
只是,又有谁看见他冯府门庭冷落,同僚们对他避之则吉,彷似见到灾星似的,就连他妻子回娘家都受尽闲言闲语。
皇上当年表面上虽然是虚心受教,回头却将冯唐按在了神武将军这位置上八年
足足八年!他停留了在神武将军这个品级上足足八年,不得寸进。
要不是他受人点拨,多与李敛示好,恐怕连神武将军这位置都得丢了。
冯唐受够了自己直肠直肚、得罪上头,又没人相助的坏处了。他已经成了那惊弓之鸟,不想要自己的妻儿再一次经历门可罗雀,人情冷暖,更不想要自己的儿子如自己一样吃了没有外家提携的亏。
翌日,荣恩伯府
大姑娘!二姑娘!雪雁一路从正堂跑回梨香院。
急什么急?回过气后再说话。漪玉停下手上的针线,好笑的看着她。
黛玉俏皮的道:你这皮丫头,又从哪儿打听到什么八卦回来说嘴了?
雪雁是黛玉身边的二等丫头,负责各种近身轻松的活儿,例如端茶倒水、洗澡洗漱,偶尔跑个腿。黛玉见她年纪小,往日都不拘着她,任由她满府上下乱跑打听八卦,听得有趣的还学回来跟她们说一嘴。
雪雁喘着气进来道:大姑娘!二姑娘!有官媒上门来了!
啊?漪玉、黛玉齐齐惊呼。
是谁家的官媒?漪玉疑惑,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