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打算回家以后骗我的父母说,我在郑州学厨师钱用完了,但功课还没有完,还需要学两个月。然后让他们再给我几百块。
我拿着那几百块再去南阳厨师学校学厨师,我父母哪里会知道?我这样做,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只要我有志气,在南阳学会了,当上了一名厨师,即便父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一定会原谅我。
可读者你该知道,一个骗父母的人,老天爷要是让他生活过得好,那老天爷就瞎了眼。我的这个想法真不错。我这样做,不仅可以掩盖自己那一千多块钱被骗走的真相,而且去南阳也不见得就不比郑州学厨师好。
再说了,如果在南阳钱不够了,可以再张嘴向父母要嘛。我只知道这样想,却并不知道在当时的农村人们挣一点钱有多难。
人们忙一年到头,交完公粮公款,收成好的能落八九百千把块,收成不好的也只有三五百块。这三五百块还要管一年的油盐酱醋以及其他杂事的开销。所以,人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勒紧裤腰带,吝啬的去节省。
好的人家能吃上白面馒头,穷一点的要么吃红薯掺面粉的馒头,要么吃玉米粉做的馒头。如果那一年事情多了,就要更节省一些,干脆用锅炕玉米糍粑。
于是,锅里下的是玉米粥红薯疙瘩,手里拿的是玉米糍粑,盘子里腌几根葱当菜吃。这样的日子可过了不止一年两年。
也就是说,我胡乱花钱,等于是在榨取父母的血汗。没良心的我呀,我是多么没良心的一个人呀!但愿读者朋友们看到这些可千万不要向我学习呀!
我虽然想出了办法,但是为那些钱的事我要向派出所讨个说法。那胖警察对我说:“你可以先回家,在回家之前把家里的地址写给我,万一以后要到钱了,我可以帮你邮回去。”
这当然是没有办法的唯一办法,我只能认了。当然,我既然想出了所谓的“办法”,心里也就不那么烦了。于是,从派出所出来,我就又去了xxx家帮他打花生壳子。
我在他家干了十天左右,估计够自己回家的车费了,就跟xxx说了想回家的话。那xxx本来是同情我才让我在他家帮忙的,见我这样说,也不强留,就把帐一算,把钱给了我。我拿上车费,从那里打车去新乡,又从新乡回到了家。
在车上我都想好了,我回家后跟父母说谎话,一定要不动声色,否则会露出了马脚。这样做,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回家后,我果然跟父母说,我在郑州学厨师,但钱花完了,还要拿六百块再学两个月。我父亲本来有些怀疑,可是母亲却抱怨道:“娃想学个技术你都不支持。”
父亲说:“我就算想支持他,可是咱们哪来的钱?”“不是还有那么多麦吗?把它们全部卖掉。”我母亲说。
“全部卖掉咱吃啥?”“那就这样。留四五袋我们吃,其他的卖掉。”母亲说,“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学来技术,倒也贴了不少。”父亲嘟囔道。
我知道,父亲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里是支持我的。于是,当天下午我和父亲,母亲就把家里的小麦拉到集市上去卖了五百多块钱。我母亲把零头留下来,把那五百块全部给了我。
我拿着那些钱,像得了宝贝一样,喜滋滋的又去了南阳。不是人们常说,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溺爱孩子,否则他们长大后就不成器。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真是太愚蠢,太幼稚了。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即便你犯了错,他们也会选择原谅。那些犯了法的人,他们的父母难道既不会原谅他们吗?
我想我当时应该做的是勇于向父母承认自己的过错,而不是一味的欺骗他们。如果那样的话,也许他们会向我提出一些建议,我说不定也不会再去南阳,而又把那五百块再花掉也没学到一技之长。
所以,我没操好心,当然就没有好报。
我拿着那五百块钱又去南阳找到一个厨师学校,交了两百多块学费,身上还剩下两百多块。这次还算安稳,我在那里总算是待了下来。
是啊,自从打算学厨师到现在,我才真正知道那厨师学校是个什么样子。至于以前,那些厨师学校都在我的梦中。我所了解的都是电波中所做的广告。
男播音员抑扬顿挫,激情高昂的声调,女播音员带有感情x彩的说辞,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我对那些厨师学校羡慕,神往,同时也觉得极其神秘,有一种特别强的好奇心。
但是,当我真正接触它的时候,它的本来面目和我想象的样子大相径庭。我原来想,电台上把那些厨师学校说的那么好,那些学校一定盖着窗明几净的教学楼,而教室也一定是宽敞明亮的,
桌子和椅子也一定是崭新亮洁的。没想到我去的第一个学校设备就很简单。那个学校设在南阳汽车站对面,盖着几间低矮的房子,桌子和凳子都是陈旧的。
我跟着那位一直笑呵呵的校长参观后,本来打算再换一个学校看看,而那个老于世故的校长显然看出了我的心思。他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新野。
他就说,你离得那么远,如果在我们学校学习的话,我可以在学费上给你优惠一些,本来该收300,只收你240,让你省几十块钱,只当给你报销来回路费了。
见我仍有些犹豫,那个阅历丰富的校长就又凑近我跟我说:“你别看我们学校设备简单,但教学质量却很好,你来我们这里一定会学到真技术。”
我被他的一番言辞打动了,就交了学费,像小时候上学那样坐在凳子上开始正式上课。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单月的一号开课,也就是从头讲。至于插班的学生可以跟着班学,学到你接着现在的知识为止。如果学不会可以重新跟着学,学费不再收,但一切费用要自己掏腰包。
学校有简单的宿舍,管住不扣钱。至于吃饭,要自己花钱去买。
虽如此,但学校边上设了几个简单的饭摊,那些饭菜倒是挺实惠。不管怎样,我这次总算安安心心的在那里待了下来。
第八十四章,学厨师()
我在走之前算好了日子,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刚好是单月的一号。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发了几本关于烹饪的书,并讲了烹饪这一行业的起源,历史和特点等诸如此类的长篇大论。
我们的老师是一个个子很高的黑瘦男子。他是一位高中生,字写得很好。听别的同学说,他是我们南阳的名厨,技术挺不错,是校长花了高薪聘请过来的。
我们那个班大约有二十几个学生,有来自我们南阳地区各个县的,却没有我们新野的老乡。其中,那校长的小儿子也和我们一起学。
在讲完了一些烹饪的基本原理后,老师告诉我们,在正式学炒菜之前,现免费送给我们一项技术——做面食。做什么面食?炸油条。
本来对于一个以面食为主的省份,我们河南人大部分都会炸油条,根本不用来厨师学校。但我不会。我跟你说过,我从小娇生惯养,再者父母只想着我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所以不让我学这些东西。
直到从高中辍了学,这些平常看起来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到了我这里就都成了大事。一般情况下,炸油条需要先提面。
提面可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的,否则不是面太硬就是容易水化,炸出来的油条要么硬邦邦的,要么太软。我们一家就我不会提面。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想炸油条时,我只给他们打下手。
但是,我们在家中炸油条只是“会炸”,从来没有理论作指导。而在厨师学校就不一样。它会把炸油条的方法,步骤用文字描述出来,而且描绘得有声有色,什么面用多少,水用多少,白矾加多少,盐加多少,都有明确的比例。
这种描述对我写作有帮助,因为我可以从中学到描写的技巧。
我在家不会炸没有基础,现在突然要面对这种技艺,对于我来说,无异于一种挑战。还有一条就是,我们二十几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在一边看。
有个成语叫“眼高手低”,一种技艺,你如果只在旁边看而不去实践就能学会,我真该称你为天才。
我们那位老师总是让一位来自镇平的白净小伙子教我们实践。因为他在家本来就是厨子,先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再学学理论,那技艺就更加高超了。
但是,我们这些先前的门外汉要进入这一行却显得那么难。
面食课讲完,我还没怎么学明白,已经正式学炒菜了。刚开始也跟学面食一样,老师先向我们讲了一大套理论。
从他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以及四大菜系的口味是: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我们河南菜是从四川菜演化出来的,被称为川豫菜。就是川菜的一些特点再加上河南地方上的一些口味,合称川豫菜。
因为我毕竟上过高中,理解能力还可以,所以吃透这些理论根本不用浪费太大的心思。但一遇到实践就麻烦了。
要当一名厨师,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刀工要熟。熟到什么程度?切菜要快,切出来的菜要大小均匀,片的厚薄要一样,丁的大小要一样,丝的长短粗细要差不多一样。
老师告诉我们,做炒三丝时对土豆丝的要求是要把土豆丝切的像火柴棍一样,而且中间不许粘连。我们就问他能不能熟练到那种程度。
那老师就当场向我们演示了一番:只见他将两只手的袖子轻轻挽起,露出手腕来,然后拿起一个上下左右前后都均匀的土豆,现在下面花了一薄片,然后将被划的一面放在砧板上,开始切起土豆片来。
他将左手的五根指头轻轻拢起,一边慢慢移动,而右手手中的刀也上下移动。过了不久,那土豆片便一片一片均匀的趴在了砧板上。他接着又把那些土豆片用手向下轻轻一按,切起土豆丝来。
那土豆丝切完,他从中间抽了一根出来,让同学们都过来看。有好事的同学拿出一根火柴在一起一比,果然一模一样。于是,不禁啧啧称赞。
看着那老师挽花似的表演,不由让人想起金庸武侠中那些武功深不可测的武林高手来。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以及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他们对武功的造诣也就熟练到了这种程度。
但要熟练到这种程度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所能做到的。这就需要工夫。老天,我可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哪有功夫去练那功夫。于是,我就又心烦起来。
但是,我再心烦,钱已经交了,老虎嘴里掏不出脆骨,就只有硬着头皮在那里学下去。
为了让我们练刀工,老师专门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校长会从菜市场买来一些便宜的白萝卜让我们切。萝卜切完了,那老师又领着我们来到铁路边上,一人发一把大菜刀,一个菜板,在路边上找些情操了什么的来切。
但是,我们切了几天,没有一个人能熟练到老师那种程度。然后,我们就问老师,你练刀工练了多久,什么时候练会的。他说,半年。
他还说,他切了很多东西,大约有一千斤左右,又说,手都被切了几块肉下来,才练到现在这个样子。他这样说,更加令我丧气。我跟你说过,我这个人胆小,一想到那菜刀说不定哪一时哪一刻就会切到手上,我就心里发毛,拿刀的手就只发抖。
这样一来,刀工就练不成了。
既然我过不了刀工这一关,那么学厨师只能半途而废。至于以后讲的炒菜课,我即便学会了又有什么用?比如说,你去一个饭店应聘厨师,又告诉人家你不会切菜,人家会用你吗?
所以,我在那个厨师学校学得真是一塌糊涂。不过,校长还挺讲“义气”,学期结束时,他还真像他在广告中说的那样,帮我推荐了一份工作。
那是一个规模不大的烩面馆。校长跟我说,先让我在那里打杂,然后跟着炒菜师傅慢慢学炒菜。
哦,读者,我又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就是我在那所厨师学校的时候,那里还开着一个美容美发班,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
她们会经常来我们这边玩,我本来可以谈一个女朋友的,但是我当时心情实在不太好。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骗了父母,良心不安。而在厨师班又不怎么顺心。在那种心情之下是没办法谈恋爱的。
另外还有一条原因,就是我跟以前一样胆小,怕羞。按说我长得那么帅,只要我主动一点,没有女孩子追不到手的。但我就是那么怕羞。
你要问我想不想女人,我要告诉你,想得很。可我就是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心里又极想女人,见了女人又极害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鬼心理?鬼才知道。可我当时就是这样一种心理。
哦,我要告诉你,我进的这个烩面馆是一个回民开的,老板也姓张,他老婆胖胖的,老是露出一副笑脸。除我们之外,还有一个打杂的男孩子和一名中年厨师,另外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
那另一名打杂的男孩子叫小王,比我小两岁。漂亮女孩子叫小翠,比我小四岁。你放心,有女孩子的地方就有我的爱情故事。
第八十五章,长得帅也犯法吗?()
我还没来的时候,那小翠和小王本是恋人。但我刚进饭店没多久,那小翠就对我格外亲热,弄得小王怏怏不乐。小王和我一样内向,心里气小翠,但嘴上又不肯说。
这一切都瞒不过老板娘的眼睛。她总之旁敲侧击的讽刺小翠。小翠脸上挂不住,又怕伤了小王的心,就又对小王好。这边,我又臭狗屎蹲她,弄得小翠左右为难。
因为小王在饭店已经干了一年多,对里面的活路非常清楚,那老板娘见他干活无精打采,不像以前那样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了,心想一定是因为小翠的缘故,而小翠本来好好的,因为我的缘故才开始有了外心,就把我打发到了老板的妹妹那里。
说实话,受过这许许多多的打击,经历过这许许多多的磨难,我对什么都不在乎了。别说在一个小小的饭馆里当杂工,就是当上了大堂经理,被炒掉我也承受得了。
但是,在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问题一直解不开,那就是女孩的心里。你说你一个小翠,人长得那么漂亮,和小王谈的好好的恋爱,怎么见我来了就想变心?
其实读者没见过小王,小王也长得挺帅,只不过略微比我差那么一点而已。具体差到哪里,也许只有外人才看得清。我的意思是小翠不该花心,也不该喜欢我,而去伤小王的心。
女孩的心谁揣摩得透?怪不得人们常说,女人心,海底针呢。
就这样,我又失去一个女孩。读者大概还记得,我在北京的时候也是在一个餐馆里认识了一名叫小芳的女孩,但那小芳和小翠根本就没法比。
那小翠大约有一米六高,长着一双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她的脸蛋是桃花色,白中透红,那黑黝黝的长发扎成一只独辫儿,走起路来来回摆动,勾得你心魂动荡。
她那时上身穿着一件橘红色的衣服,又喜欢在身上撒些略带清香的花露水,再加上浑身散发着年轻女孩子特有的一种青春气息,简直让人心醉神迷。
在饭馆时,我和她在一起干活的时候那心都没在工作上使劲,总是希望有意无意的碰她一下,或摸一下她粉嫩的小手。她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