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第二天咋不过来告诉我们?”大哥问,“我本来打算过来,可是有点事耽误了。”

    “我们这里离南昌有多远?”大哥问梁秀,“谁知道?大概得有一两千里吧。”梁秀说。

    “那样的话,在路上耽搁,再加上来回折腾,可能没那么快回来,我们还是再等等吧。”大哥望着母亲,安慰道。

    母亲想想大哥说得有理,也就不再为此事纠缠下去。但终究还是不放心,老是在父亲跟前唠叨。父亲劝她别担心,再等等。

    可是,又过了三五天,我还是一点音讯都没有。母亲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他跟父亲说:“咱娃是不是钱花光了又没脸讨饭饿死在外面了,再不就是跟着坏人学坏去偷去抢被警察抓了,或者被人认错仇家给杀了。——”

    种种可能,不一而足,母亲都想到了。一想到这些,母亲就忧心忡忡,泪流满面。几天后,竟致茶饭不思,饮食不进,尽管父亲百般安慰都无济于事。

    没办法,父亲就跟她说:“你这样折磨自己,还不如咱们一块去江西那个地方找咱娃。”母亲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当天就打点行囊,准备出发。——

    父亲见母亲这样,就跟他说:“你先别慌,咱们真要走,还得先准备准备。我得先把我的鼓架好好修修,再去街上进一些木梳,篦子;

    咱们半路上我一边说书一边养活你,顺便打听咱娃的消息。有空的话,我们还可以卖一些木梳,篦子。你可以先去老大那里要一份报纸,咱们总得知道要去江西哪个地方吧。

    然后你再拿上报纸去你弟弟家,让他把具体的坐车路线跟你说说,最好让他用纸写清楚。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可是,咱俩都不识字,就算写了地址,又看不懂,有什么用?”“我说你脑子死吧你还不承认,咱们看不懂,难道不会问人,你没听说过,鼻子上面带着小北京吗?”

    母亲听父亲说得有理,当时就找到大哥,向他要江西那个信息部的报纸。大哥问她干什么用,母亲说要去找我。

    大哥说:“妈,你闲得没事干了。按我的意思,你就在家里好好呆着,过一段时间,他自己就会回来的。”

    “你说的也对,可是,我受不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你们要做棺材埋我。”母亲说着哭起来。

    大哥就劝她说:“妈,我没法说你。你先想想,老三把你们老俩摆置得还不够吗?他从我们村考上乡中又跑回来,最后考上高中又不上了,又在家写。

    写就写了吧,又要跑到江西去,害得你们又要去找她。从小到大,我和老二,建英(我姐的名字),哪一个不是安安分分,就他不听话,喜欢离家出走。

    你难道不记得以前为了点小事和你吵了嘴,他一出去就是一天两天。都以为他不回来了。可是,没人理他,自己又回来了。这种事又不是发生一次两次了,你又何苦那么挂心。”

    “就是以前有先例,我才觉得这次有点异常,说不定现在已经死了也很难说。”

    “要是死了,你再去找他有什么用?”大哥说,“死了我总得把尸首运回来吧,难道让他当一个流浪魂?”母亲说到这里,真的以为我已经死了一样,忍不住又抽泣起来。虽没有哭声,但越是这种无生之泣,气噎喉堵,越是难受。

    大哥见她执意要去,也不再阻拦,随手从自家的条几上拿了一份报纸递给她说道:“好了,好了,你想去就去吧,家里的事我会帮你料理的。”

    母亲拿到报纸,也不再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舅舅家。

    你道为何我父亲让我母亲去找我小舅而母亲也愿意大老远的跑一趟?那是因为我小舅早些年当过几年教师,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再者,当时外婆还健在,母亲也想顺道看看外婆。

    因为母亲想,若找不到我,就不打算活着回来,也有点跟外婆诀别之意。

    母亲到了小舅家,刚好小舅一家人都在。母亲分别和他们打了招呼,就来到外婆屋里和外婆聊起天来。当然,我母亲不敢把要出去找我的想法告诉外婆,她怕外婆会担心她。因为她是外婆的孩子呀。

    她挂念自己的孩子,可是外婆会挂念她。母亲在外婆那里坐了有半个小时左右,就出来找小舅,向他说了要和我父亲一起去江西找我,又不知道坐车路线,专门来问他的事。

    小舅起先也劝她不要去,但见她决心已下,又想到儿女之事最挂人心,就找了张中国地图,向她讲了坐车的路线,然后小舅又交代母亲说:

    “你们要去江西,一定要记住两个地方,一个是湖北武昌,一个是江西南昌。你们可以先到武昌,再去南昌。记清楚了,武昌,南昌,你回去以后把这两个地方告诉我姐夫,他记性好。”

    我母亲听后点点头。准备起身时,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就跟我小舅说:“你姐夫让你把具体的地方用个笔记下来。”

    我小舅一听说,就去条几上取了纸和笔,把他们要去的地方一一写了下来。然后,他们又在一起聊了一会天,我母亲就回家了。

第二十二章,说书() 
母亲到家后,父亲已经把他的鼓架修好,也去集市上买了些木梳,篦子回来。但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车费。

    说实话,自从二哥走后,我家的境况实在窘迫得很,而当时又是黄春季节,没有一点收入来源。我父亲就和母亲商量卖麦。

    可是,那一年的小麦在先一年秋天已经卖了一大部分,所剩下的只能坚持到当年收新麦。再者,母亲还怕万一我回来了,家里又添了一张嘴,就更加赶不上收新麦了。

    所以,商量来商量去,就放弃了这个计划。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借钱。我母亲性格宽厚,在我们村上人缘极好,东凑西凑,总算凑了35块钱。不管够不够,反正就那么多了。

    万一不够,我父亲不是还可以说书吗?

    一切准备停当,我父亲问母亲该怎样找我,母亲说:“我是这样想的:要是咱们直接去南昌,一来车费不够,二来即便到了江西,也不见得他就在那里。说不定他流落到半路呢。

    前天我去咱们一个侄媳妇家串门子,她说她在咱们娃走的那一天在河堤上遇到了他,还和他打了招呼,我猜想他很有可能是从唐河他姨妈家那边走的。

    依我看不如这样,我们明天先去我妹妹家,在她们家待一天,然后去湖北说书。咱们一边说书一边打听咱娃的消息。万一打听不到,咱们赚了车费再去江西,你看这样行不行?”

    父亲一听母亲这样说,拍着手掌叫道:“我也是这样想的。那咱们明天就动身吧。”母亲说:“好吧。”

    话说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叫醒父亲,两人一起吃过早饭,母亲专门摊了几张煎饼,用一张旧报纸包好,塞进一个手提袋中,两人便拿上鼓,鼓架,钢板,木梳,篦子,向我姨妈家走去。

    从我们那里去姨妈家的码头在我们附近的xx村。上了河堤走大约半里路可以看见一条白白光光的土路。顺土路下去,再转几个弯,便到了唐河渡口。

    一条小小的木船上面放着一个张牙舞爪的铁锚,船头上站着撑船的人。他们一般都穿着紧身衣裤,头上裹着头巾,脚上穿着拖鞋或雨鞋,看起来干净利落。

    眼看小船即将靠岸,那撑船人将竹篙轻轻一点,稍一用力,那船头便“嘭”地一声撞在了岸上。此时,船上的人们忍不住“哎哟”一声,身子向后微仰。

    那撑船人见此情景,脸上露出微笑,将竹篙往船边用力一扎,然后双手抱住那竹篙,将身体的重心全部压在竹篙上,使劲往下坠。

    这时,便会从船舱里面跑出来另外一个人。只见他弯腰拿起船头那沉重的铁锚,吃力的往岸上扔过去。

    随着“咚”地一声响,那铁锚便深深地扎在了岸头的土中。数秒钟过后,过河的人们便陆续下了船。等在和这边的人们早已顾不得先下后上的礼节,迫不及待的向船上涌来。

    我的父母也跟随人们上了船。上船的人有步行的,有推自行车的,有做生意的,有赶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熟悉的不熟悉的,在一起闲聊起来。

    那船于是在流水潺潺中载着人们向前驶去。

    一般情况下,没有涨水的时候,唐河两边也就几丈宽的距离,那船在河中行驶不到十分钟就靠了岸。

    上岸后有一条直路直通唐河另一边的河堤。在堤上往北约走一里地,又有一条路向下延伸。从这条路走到头再向左一拐,走不到半里地,就到了我姨妈家。

    我父母在姨妈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便顺着一条大路向湖北枣阳进发。

    他们大约走了有七八里地,约莫已经到了湖北地界。看看天快晌午,便打算找个村庄问说书的事。

    又走出约一里多地,便看见一个村庄:从外面看,那村庄呈长方形,周围大都是白杨树,那房屋呈南北走向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大约有一二十排,每排又似乎看不到头。

    在这一二十排房屋中间有一条大路,白得耀眼夺目,大路在村口的边上有一个好大的池塘,里面有浑浊得发绿的水,水上有几只鸭子在那里游来游去。

    我父亲一看这村庄挺大,心想如果在这里说书一旦扎上桩,最少可以说十天半个月。那么,车费就不用愁了。

    想到此,他就走上前去问一个刚从池塘里挑上来一挑水的中年人。那人一听我父亲说要在他们这里说书,不仅‘嘘’了一声,又望了望四周,摆了摆手,然后不声不响的走了。

    我父亲感到莫名其妙,更打算问个究竟。又过了一会儿,从村口过来了两个年轻人,那男孩子推着一把崭新的自行车,女孩子两只手拽着围巾的两头跟在车子后边。看他们的样子很像是刚刚结婚的一对小夫妻。

    我父亲就喊住那男孩子。那男孩子一听说我父亲要说书,也起身走了。没办法,父亲就向四周望了望。

    只见村边上的一条沟里有一位老妇人在那里捡柴,我父亲便让母亲和她搭话。

    那老太太一听我母亲的话,也嘘了一声,望了望四周说:“你们赶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为啥?”我母亲说,“我们俩一不偷二不抢,三不犯法,难道还有人要抓我们不成?”

    “你说对了,就是有人要抓你们。”“为啥抓我们?”我母亲狐疑的问。那老妇人见我母亲一定要问个所以然来,就走到她身边悄声说:“我们这个村最讨厌说书的。

    只因为前年春天也是有个人来说书,我们刚刚听了一个晚上,有好几家的牛都被偷了。所以,我们怀疑这个说书的跟贼是一伙的。我劝你们早点离开这里可是为你们好。假若那几家丢牛的知道了,说不定还敢打你们。”

    我母亲一听这话,慌忙过来把这个情况告诉我父亲。我父亲一听神色大变,便带着我母亲匆匆忙忙离开那个村庄,再次来到那条大路上。

    来到大路上,父亲跟母亲说:“娃他妈,咱俩运气不好呀。刚出来就碰到这种事。我看不如回家吧。”

    “不回,”我母亲说,“这个村不行,咱们难道不会去别的村问问。”“难道你没听说过,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吗?”

    “那咱们先坐车到襄樊再说。”我母亲提议道。我父亲一向知道我母亲执拗,若违背了她的意思,两个人未免要拌嘴。假若拌嘴,在勾起她想儿子的心病,哭闹起来,在这他乡他地的,局面可不好收拾。

    想了想就说:“那好吧。可是,咱们要先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集市。再看看集市上有没有去枣阳的车。”

    于是,他们就向人打听附近有没有集市。有人告诉他们,往前走二里地倒是有一个集市,集市上也有去枣阳的车。我父母就来到集市上,坐上了发往枣阳的车。

    到枣阳后,他们又转车到襄樊。

    从那条集市去枣阳需要三块钱每个人,从枣阳到襄樊又花掉四块,我父母身上只剩下20块钱。可是,已经到了车站,总得问问票价吧。于是,他们就来到了火车站广场。

第二十三章,卖艺() 
到了广场,父亲让母亲找个地方先看着行李,自己去打听票价。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女售票员问他去哪里。我父亲说:“武昌。”

    “要几张?”售票员问,“一张多少钱?”“十五。”女售票员说。我父亲一听,慌忙又挤了出来。

    他找到母亲跟她说:“娃他妈,我刚才去售票厅打听票价,我们去武昌车费都不够,更别提去南昌了。我看咱们现在身上的钱刚好够回家,不如咱们先回家再等消息吧。”

    母亲说:“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一个人就是讨饭,也要找到咱娃。”那时候已是中午过后,广场上的人们都已吃饱喝足,有的坐在行李上看报纸,有的蹲在地上打盹儿,有的三五成群在那里围着打扑克。

    售票厅的出入口更是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离广场不远处的餐馆里不时飘来阵阵诱人的香味,还有卖小吃的不时的在那里高声叫卖。

    父亲感到饥肠辘辘了,就问母亲道:“娃他妈,你饿不饿,我去打听打听饭价,咱们也吃点东西吧。”

    “你身上有多少钱?”母亲问父亲,“二十块。”“还是先别去问吧,咱们得省着点花,不然怎么能找到儿子。”

    “就是再省,这钱也不够去南昌。再者说了,咱们饿死了,还怎么去找儿子?”母亲听父亲这样说,只有答应他去饭店问问。

    不一会儿,父亲一脸沮丧的回来了。他一见母亲就说:“车站的东西贵得很。我刚才去看了,一小碗面条都要五块钱,看样子还不够挤牙缝。”

    “我说不让你去呀你偏要去,这一下可好了。”“那你现在饿不饿?”“不饿。”母亲虽这样说,但父亲明明听到她肚子里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劝她说:

    “你这样硬撑哪里行?我记得咱们走之前你不是烙了一些煎饼吗?为何不拿出来垫垫肚子?”

    我母亲本来打算勉强撑着,经父亲一提醒,才想起那些煎饼来,就从身边的提包里扒了半天才把那些煎饼扒出来。

    母亲把包煎饼的报纸打开,拿了一张慢慢吃起来。父亲也凑上前去,一手就抓了两个。当他另一只手又去抓的时候,被母亲按住了:“我吃一张,你吃两张就行了,剩下的路上还要吃呢。”

    父亲听母亲这样说,就把另一只手缩了回来。他们吃完煎饼,又把壶里的开水喝了一些,算是勉强充一充饥。

    他们又在火车站坐了一会儿,父亲有些耐不住了,就跟母亲说:“咱们现在要车费没车费,吃饭你又不让吃饱,你倒是生一个找娃的办法来。”

    “我生不出办法。”母亲说,“是啊,你又生不出办法,难道让我陪你死在车站?”

    “死就死,反正娃不一定能找到,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母亲说着,又哭起来。

    父亲见母亲这样,不由得站起来,焦急的搓着手,来回踱着步,不时地发出几声长叹来。

    母亲见父亲这样难受,就提醒他说:“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老是听你说你有十八般武艺,何不拿出来用用?”

    读者知道我父亲有哪十八般武艺?咱们撇开别的不说,单说文艺这块,我父亲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我们那里大部分的民间小调,无论是鼓词,还是花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