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迪士尼的彼得施奈德第三次来找拉塞特,希望他能回迪士尼工作,拉塞特下了最后通牒,除非迪士尼能和皮克斯合作制作一部电影,否则他永远不会给迪士尼干活儿。幸好施奈德认真对待了拉塞特的诉求,他让卡特穆尔去他位于伯班克的办公室会面。他告诉卡特穆尔,皮克斯到了该制作一部自己的电影的时候了,当然是为迪士尼制作的。卡特穆尔的意思是,从皮克斯目前的能力来看,只能制作一部30分钟的电视动画,施奈德对此不屑一顾:如果皮克斯能做好30分钟的片子,没有理由做不好75分钟的电影。卡特穆尔犹豫了一下,同意了。
现在轮到史蒂夫出场了,他要去和迪士尼动画的负责人杰弗瑞卡森伯格谈判。与迪士尼谈判不仅考验着史蒂夫的谈判技巧,也考验着他的自律能力。卡森伯格和史蒂夫都清楚,迪士尼明显在谈判中占了上风。迪士尼动画正处于辉煌的巅峰,从1989年开始,卡森伯格带领的团队连续5年推出了多部轰动一时的佳作:海的女儿、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圣诞夜惊魂和狮子王。尽管卡森伯格欣赏拉塞特的才华,也很后悔放他走,但他知道即使不和皮克斯合作,迪士尼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拉塞特、卡特穆尔和皮克斯的所有员工都知道,为迪士尼制作一部电影也许是皮克斯得以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谈判是皮克斯的最后一搏,他们的命运全都握在了史蒂夫手里。卡特穆尔和拉塞特对史蒂夫很放心,这么多年来,史蒂夫一直冲在皮克斯所有谈判的最前线。“他很强硬,”拉塞特回忆道,“他走进会议室后,第一句就是‘在座的哪一位有权决定是否买我们的电脑?’如果没有一个人有这个权力,史蒂夫会立刻宣布散会。‘我只和有决定权的人谈判。’说完他就走了。我们常开玩笑说,史蒂夫每次都会拿个手榴弹,先扔进会议室里,然后再进去。他立刻就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第42章 幸运(2)()
让卡森伯格和史蒂夫一起谈判可能会剑拔弩张,引发一场灾难,两位都属于咄咄逼人的强硬派,也习惯了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卡森伯格认为自己很可能是下一任迪士尼总裁,他要为手下动画师的成功与否承担责任。他充满智慧而又盛气凌人,不是个好相处的老板,但下属并不讨厌他,他和史蒂夫一样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了信心。与皮克斯的第一场谈判地点选在了他办公室附近的一间会议室里,他把一筐迪士尼玩具放在了史蒂夫面前,里德才刚出生不久,这筐玩具是给里德的礼物,但同时也清楚地表明谁占了上风。
苏珊巴恩斯认为,在参加每一次谈判前,史蒂夫完全清楚自己要达成什么目的,他的立场和对方的立场分别是什么。和卢卡斯谈判时,他利用了卢卡斯急需用钱这一点。这一次,史蒂夫知道卡森伯格占了上风,皮克斯需要签下这份协议才能生存下去。与往常一样,他用大胆的言论拉开了谈判的大幕,他说希望皮克斯能在电影的每一部分收入中都拿到分润。没有任何一家新成立的电影工作室能做到这一点。卡森伯格立刻拒绝了史蒂夫的要求。
两位对皮克斯的真正价值分歧很大。史蒂夫坚信,皮克斯的技术会彻底改变动画的商业模式,将整个动画制作过程电脑化将大大降低成本。在史蒂夫看来,迪士尼的思维因循守旧,对此他很生气。“他们不懂得欣赏技术,”他告诉我,“根本什么都不懂。”卡森伯格当然比史蒂夫更懂动画产业,他不同意这个观点。“我对皮克斯的技术不感兴趣,”他多年后告诉我,“我感兴趣的是拉塞特讲故事的能力。那部小台灯的片子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比两个小时的电影还要轰动。”他对于节省成本这一点不屑一顾,“史蒂夫认为这项技术能为动画产业开创新的商业模式,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祝他好运吧。技术还会不断地发展,今天流行的技术10年后肯定销声匿迹了。”卡森伯格的话是对的,不管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来制作一部电影,一部优秀电影的成本总是很高昂的。玩具总动员的成本是2000万美元(不包括迪士尼投入的宣传费用)。皮克斯2013年推出的怪兽大学(monstersuy)据说制作加宣传一共花费了2亿美元。
史蒂夫和谈判对手从个性到理念都是有冲突的,他代表和ibm谈判的那一次也是如此,那一次,史蒂夫爆发出的愤怒毁掉了与ibm的合约。“ibm的高层完全不懂电脑,屁都不懂。”事情过去多年后,他依然异常愤怒。在那次谈判中,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是他犯过的诸多错误之一。这一次,史蒂夫表现得比较谨慎,他只是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坚持己见:卡森伯格想要获得皮克斯3d电脑技术的使用权,史蒂夫拒绝了。但他勉强同意了大部分条件,并没有对谈判桌那头的人发火。皮克斯放弃了电影和电影中人物的所有权,也无法从视频播放中分润,因为当时史蒂夫还不了解视频播放的巨大市场潜力。不过,他最终达成了协议:迪士尼给玩具总动员的制作提供资金,还能选择是否为皮克斯之后的两部电影提供资金。皮克斯能分到12。5%的票房收入,这对于皮克斯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皮克斯终于有机会制作一部电影了。
史蒂夫喜欢皮克斯,特别喜欢看着皮克斯团队渐渐做出玩具总动员的雏形。但他不喜欢亏钱。事实上,他承认如果当初知道维持皮克斯的运作要烧那么多钱,他根本不会买。90年代初,他一直在寻找潜在买家,与迪士尼签下协议后,依然在寻找买家,但少数几个潜在买家只对皮克斯的技术感兴趣,对电影制作并不感兴趣。卡特穆尔看着史蒂夫与各种类型的公司谈判,从霍尔马克(hallmark)、硅谷图形(siligraphics)到微软,每家公司的出发点都是皮克斯的软件将如何助力自己公司的产品。不过这些谈判最终都不了了之。史蒂夫开出了一个天价,而且丝毫不肯让步。一次又一次谈判的破裂让卡特穆尔觉得史蒂夫并非真心想把公司卖掉。“我知道史蒂夫为什么要那么做,有一些买家还是不错的,尽管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毕竟能让公司生存下去。”他回忆道。但谈判最终全都破裂了。“后来我想了想,为什么谈判会全部破裂呢?难道他只是想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吗?”卡特穆尔觉得,史蒂夫可能是出于对皮克斯的忠诚,潜意识里故意毁掉了所有的谈判。“他觉得这是忠诚的表现,他在用这种方式向你承诺。我对史蒂夫了解得越来越多,能看出这一点。当然,这不是史蒂夫的自我剖析,只是我的观察而已。”
卡特穆尔从来没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史蒂夫谈论过这些协议,“我们的讨论不太会上升到哲学高度,每当提到个性问题时,他只会说,‘我就是我’。”所以卡特穆尔关于忠诚的理论无法得到证实,不过他的猜测却反映出史蒂夫当时的复杂心理。史蒂夫亏的钱比他原本想象的要多得多,特别是的境况也不是很好。当然他并不穷,他有足够的钱养家糊口,做他自己喜欢的事。看着玩具总动员慢慢成形,他开始真正爱上了皮克斯。皮克斯让他有机会暂时逃离,皮克斯的氛围比轻松得多。
史蒂夫开始每周来一次皮克斯,虽然他在皮克斯无所事事。与迪士尼签下协议后,卡特穆尔负责招聘更多员工,增补人员的过程可能会引发动荡,因为史蒂夫卖掉硬件部门时,皮克斯刚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裁员。但在卡特穆尔的掌管下,皮克斯并没有经历“愚蠢的扩张期”。
史蒂夫完全没有参与玩具总动员故事情节的编写。拉塞特、安德鲁斯坦顿、彼特道格特(petedocter)和乔兰福特(joeranft)共同完成了剧本的创作,几位作家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包括乔斯温登(josswhedon),他之后还创作了电视剧吸血鬼猎人巴菲(buffythevampireslayer)并导演了电影复仇者联盟(theavengers)。玩具总动员团队不仅工作高效,关系也很紧密。斯坦顿导演了皮克斯的第二部电影虫虫危机(abug’slife)以及海底总动员(findingnemo)和机器人瓦力(wall…e),道格特执导了怪兽公司(monsters,inc。)和飞屋环游记(up),兰福特主要负责好几部电影的剧本编写,直到2005年因为车祸去世。这四个人成为智囊团的核心成员,智囊团里有编剧、有导演,也有动画师,为每一部电影的导演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此安排非常独特,智囊团成员手里并没有实权,但有实权的导演必须要倾听成员的建议,思考他们的建议是否合理。在智囊团的帮助下,超人总动员(theincredibles)和机器人瓦力等多部电影最终得以脱胎换骨。不过,史蒂夫从来不是智囊团的一员,卡特穆尔不让他参加讨论,因为他认为史蒂夫的强硬个性会阻碍讨论的进程。
第43章 幸运(3)()
看着拉塞特、斯坦顿、道格特和兰福特通力合作制作玩具总动员,史蒂夫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充满了失败与穷途末路。对此史蒂夫总是抱着鼓励的态度。“我们搞砸了以后,”卡特穆尔说道,“他不会说‘你们怎么回事,搞成这样!’他总是说‘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办?’摸索前行时,总有些事情会做错,如果你觉得每件都做得完美无缺,那只是自我欺骗。史蒂夫相信这一点。”这一点和卡森伯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卡森伯格总是以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敦促团队,让团队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和迪士尼的合作困难重重,1993年年末的一次试映效果很差,施奈德停掉了整个电影的制作。拉塞特和其他编剧花了3个月的时间重写剧本,史蒂夫和卡特穆尔则努力确保制作团队还能正常工作、正常领工资。玩具总动员的制作再次启动后,史蒂夫试图争取更多的资金,因为剧本变了,电影需要做出很多改动。他与卡森伯格为了预算的事一度剑拔弩张,不过最终史蒂夫和卡特穆尔成功地从迪士尼手里拿到了更多的钱。
“看着团队成员因为合作而变成更好的自己,我想这对史蒂夫触动很大,”拉塞特说道,“我认为这是他重回苹果后最关键的变化之一。他能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别人的才华,从别人的才华中得到鼓舞,同时激励别人完成他自己无法完成的伟大事业。”
与劳伦结婚组建家庭后,史蒂夫交了几位好友。他不太谈论友情,即使谈起也只是寥寥几语带过。史蒂夫不让记者触碰自己的私生活,即使是像我这样比较了解他私生活的记者,也不能写他的生活逸事,除非得到他的允许。埃德卡特穆尔和约翰拉塞特都是史蒂夫的好友,关系一直很亲密,直到史蒂夫去世。
“我第一次看到他就很喜欢他。”史蒂夫有一次与我谈起埃德。他觉得埃德的智慧与自己不相上下。“埃德比较安静,你可能会把他的安静当成软弱,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他的优势。埃德思虑周密,而且非常聪明。他的周围都是聪明人,如果周围都是聪明人,你就会倾听他们的想法。”
史蒂夫愿意听埃德的想法。尽管史蒂夫经常喜欢表现出什么都懂的样子,但事实上他一直在学习。埃德比史蒂夫大10岁,拥有学者的气质,不仅是史蒂夫的同事,也成了他的导师。埃德教他制作电影的流程与方法,与他探讨3d动画技术,向他解释自己所做的某些管理上的决策。埃德的解释真诚、合理而且考虑了情感因素,因此备受史蒂夫尊重。埃德招人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招聘比自己聪明的人,这一策略显然非常成功。“皮克斯是杰出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史蒂夫告诉我。尽管史蒂夫从埃德身上学到了很多,但他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一点。“最接近的一次,”卡特穆尔告诉我,“他说我做的这些事很有价值,与他的做法完全不同。”
埃德与史蒂夫的友谊真诚、和谐,因为埃德很成熟。“我和史蒂夫从不吵架,”他说,“我们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有几次我赢了,有几次他赢了。即使刚开始他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也觉得他说话是对事不对人的,只是讨论问题本身,并不想和别人一争高下。对很多人来说,观点就意味着尊严,必须要让自己的观点占上风,如此一来就没办法学习进步了。你必须把自己的尊严和观点分开来看。史蒂夫就是这么做的。”
埃德与史蒂夫共事26年,看到了史蒂夫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不过史蒂夫也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我看到史蒂夫一直在尝试改变自己,不过他不像别人那样会表达出来,也不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改变。他的梦想是改变世界,不太会反省自身的变化。”
史蒂夫和拉塞特的关系完全不同,显得更加轻松。他们俩的友谊始于玩具总动员,从那部片子开始,拉塞特领导的动画部门从公司的累赘一跃成为公司的未来。他和史蒂夫是同龄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也差不过。“我们的孩子出生的时间差不多。”拉塞特说道。
他们的友谊刚建立时,由于史蒂夫是老板,而且比拉塞特有钱,因此就表现得像大哥。1995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拉塞特邀请史蒂夫全家去他家做客。史蒂夫正在考虑皮克斯上市的事,他想在玩具总动员首映后就让公司上市,首映日期定在了感恩节。在拉塞特家的第一晚,孩子们都睡了,劳伦也早早睡了,史蒂夫一直熬夜到凌晨四点,向拉塞特和他妻子南希解释股票期权。“我上的是加州艺术学院,对股票的事一点也不了解,于是他从头开始讲起,告诉我们股票是什么、公司为什么要卖股票、对员工来说有什么好处、上市后公司要如何对股东负责,以及如何做报表。他还解释了首次公开募股以及如何准备上市等问题。总之,方方面面都说到了。”
第二天早上,史蒂夫和拉塞特坐在房子的门廊处欣赏美景,然而拉塞特那辆1984年产的本田思域车却大煞风景,行车里程已经有21万英里。“因为太阳晒的关系,车漆有些脱落了,”拉塞特说道,“座位上有洞,我用t恤盖着。史蒂夫是开着切诺基吉普来的,因此他知道我每天走的这条山路路况并不好。”
“不要告诉我这辆车是你的。”史蒂夫说道。
“是我的。”拉塞特说。
“你走山路来回皮克斯就用这台破车?”史蒂夫问。拉塞特诺诺点头。“不行,不行,不行,不行,这种破车怎么能开。”
“史蒂夫,”拉塞特说道,“老实说吧,我买不起新车。我们刚买了这栋房子,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我买不起新车。”
“我想他当时肯定在想,”拉塞特告诉我,“‘上帝啊,这兄弟就开着这台破车,我敢打赌如果有辆卡车撞了他,他一定挂了。’”
“好吧,”史蒂夫说道,“我们想个办法。”
拉塞特领到下月工资时,发现多了一笔奖金。“你得用那笔奖金买辆车,”史蒂夫告诉他,“必须是安全的车,要经过我的批准才行。”拉塞特和南希最终选了辆沃尔沃,史蒂夫批准了。
拉塞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讲故事能手之一,史蒂夫非常欣赏他。拉塞特构建电影的方式其实与史蒂夫打造硬件的方式比较类似,他们都喜欢让实用与美观并存。在拍虫虫危机时,拉塞特和安德鲁斯坦顿告诉我他们做了很多研究,试图从“昆虫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他们把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