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表示庆贺呢?”这样一番话,唐太宗立即转怒为喜。
长孙皇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住了魏征,而且还保住了唐太宗的名声。如果唐太宗真的在一怒之下杀了魏征,或者从此以后疏远魏征,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名就要大打折扣了。长孙皇后在唐太宗愤怒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迎合,而是对其规劝有加,不愧为一代名后。
与晏子、长孙皇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他们不是火上浇油,而是煽风点火。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来激怒别人让对方来做出格的事情。历史上将他们定为谗人。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陷害忠良,为历史所唾弃。
成大事者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一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就可以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一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愤怒的人平静下来,而小人则唯恐天下不乱,趁机火上浇油。
不火上浇油会提高君子的名声,而君子的名声是会不胫而走的。
第20章 欣赏他人成就,不要扫人兴致()
成大事者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就,不要扫别人的兴致。只有你欣赏别人成就的时候,才能增强亲和力。
在南齐高帝萧道成的辅佐大臣中,王俭是受宠最深的一位。靠军功起家的萧道成早年曾师从名儒受业,“治礼及左传春秋”,后来虽然辍学从戎,但仍然喜学好读,“博涉经史”,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不俗,颇有儒将风度。
王俭出身于名门世族,少年时期就以“专心写学,手不释卷”而闻名,算是一个博通古今的饱读之士。刘宋末年他投靠萧道成后,很快就发现了萧道成有文墨之好的特点,便投其所好,答问谋议,引史据典。
萧道成称帝后,在宫中设私宴款待几位亲信大臣,席间他一时高兴,便吩咐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以助酒兴。几位大臣不敢怠慢,纷纷使出拿手好戏来取悦皇上,有的弹琵琶,有的抚琴,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萧道成的爱将王敬则是个粗俗武夫,也乘着酒兴脱光膀子,跳起了武人所擅长的“拍张”之舞。虽然雅俗俱有,热闹非凡,但萧道成却意有不满。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王俭一语惊人:“臣无所能,唯知诵书。”说罢便跪倒在萧道成面前,高声朗诵起封禅书。
封禅是古代一种表示帝王受命而有天下的典礼,凡是认为自己功德无上、事业鼎盛的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这种告祭天地的盛典。封禅书是一篇为汉武帝歌功颂德的谀世之作。王俭咏此,显然是借古颂今,称颂萧道成。既把萧齐的建立说成顺应天意之举,又把萧道成比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石双鸟,可谓恰到好处。萧道成听了很高兴,夸赞说:“儒者之言,可作万世之宝。”
历史上对王俭的看法不一,不管是献谄也好,还是迎合也罢,王俭都是善于欣赏别人成就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就,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劝谏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够先欣赏别人的成就和德行,对其大加赞扬,然后趁对方高兴的时候,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战国时期,齐宣王野心勃勃,一心想在诸侯国中称霸。于是就去请教孟子:“怎样才能统一天下,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呢?”“能。”孟轲想到当时所有的国君都是爱听颂扬的话,他略沉思了一下说,“我听说,你有一次因新钟铸成,准备杀头牛祭钟,您因为看见好端端的一头牛无罪而被杀,于心不忍,结果就没有杀那头牛,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十分高兴,他想不到这个善举孟子也有所耳闻,赶紧回答说:“是有这回事。”孟子说:“大王,这就是恻隐之心啊!凭您这种恻隐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齐宣王益发高兴起来,他眼前充满了希望和光明,急于听孟子下面的话。
孟子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您肯干不肯干罢了。比如有人说‘我能举起千斤东西,但却举不起—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齐宣王答道:“我当然不相信这种话。”
孟子继续说:“这就对了。如今您能用好心对待牛,却不能用这种好心去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叫人不能相信,就和不肯举一根羽毛和看不见一车木柴一样。如今老百姓所以不能安居乐业,这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而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所以我说,您能行王道,能统一天下,问题是您‘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先抓住齐宣王不忍杀牛的慈善之心,对其大加欣赏,由此肯定齐宣王有统一天下的条件。这使得宣王自鸣得意,为接受批评创造了气氛,然后引申出严厉的批评。这批评尖锐深刻,几乎不留情面,但是由于先有奉承作陪衬,居然能使宣王欣然接受。孟子深知宣王心理,欲抑先扬,迂缓进谏,达到了目的。试想,如果孟子一上来就直陈己见,批评宣王不爱护老百姓,恐怕宣王早就对他下逐客令了。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的目的是确定的,说话的方式却是可以变通的。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话,达到说话的目的,就不应该讲话直通通地说出来,而应该通过一种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对对方的成就先进行赞美,创造一个对方乐于接受的氛围后,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赞美显然不是谄媚,谄媚的目的是不择手段地获得个人利益,而这种赞美确是为了齐国的百姓,为此是大义之举。如果迂腐的人以此来判断孟子说了假话,那么显然是吹毛求疵了。古代多少直臣,直通通地批评君主,结果被杀。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跟唐太宗一样能够包容魏征的,更何况唐太宗对魏征也起过杀心。
第21章 良言也要学会多放糖()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个修养的问题。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确实是箴言,但这只是说有时候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确实是利于行的,是忠言,并不代表忠言就一定逆耳。为什么忠言必须逆耳呢?历史上有很多大臣都因为忠言而为国君所杀,后世称赞他们是忠臣,而那些君王被称为昏君。其实忠言和逆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常常用良药苦口来形容忠言逆耳,但是良药完全可以不苦口,只要你多放一些糖。
其实几乎是所有人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听得进逆耳的忠言,而不会一直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几乎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其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话,试想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说了逆耳的话,你会怎么反应,肯定是认为他要么在挖苦讥讽,要么在寻衅滋事。也许人家是一片好心,但是你对陌生人有防范心理,觉得陌生人不可能没有任何企图就献好心。倘若这个陌生人成了你的朋友,你比较信赖他,一两次忠言你也许听得进去,但是忠言如果过多,而且都是同样逆耳的话,你会觉得他看不起你,自然会慢慢疏远你。
其次,人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忠言。如果你想保持和朋友之间亲密关系,最好不要多说忠言,也不要看不起那些经常说你朋友好话的人。忠言只能在关键时刻说。有些人有说忠言的癖好,认为自己确实是为朋友好,才这么说话,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自卑,即使那些十分成功的人,你所说的忠言可能让他们的自卑情结进一步加深。他们需要鼓励,而不是打击。很多逆耳的忠言就是一种十分无情的打击,这样做你不失去你的朋友才怪。
再次,别人往往有自己的主张。看待一个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别人做出一个决定,自然是他认为这个决定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于是才做出。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给他提意见,公开反对这个决定,别人往往会很不开心,虽然他明白你是为了他好,但他同样很可能会生气。高明的人也许会做个样子,会对他的建议和主张表示感谢,在这个时候你要见好就收,而不要反复提忠言,忠言太多,别人会觉得你在干扰他的决策。毕竟别人觉得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是经过十分谨慎和细致思考的,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最后,能出主意的人太多,自诩自己能出主意的人更多。这些话如果别人都听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就成了处理信息的机器,而没有自己的主张,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来贯彻自己的想法。过多地干涉别人的决策,别人会十分不高兴的。有些人看到别人偶尔采纳了他的一条建议,就老是给别人提建议,殊不知别人偶尔采纳只是意思意思而已,是不想让你失望罢了。如果你反复提的话,总有一天别人会不耐烦的。
忠言如果是杯苦药,那么千万要记得多加点糖。只要目的达到,多加点糖并不是损失。千万不要用迂腐的道德束缚自己做事,那样做很容易得罪人。说真话固然重要,但是要注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错了,真话也没有人听。
“无才无德痴顽老子”是一个古人对契丹国君说的话,他这句话把契丹国君给逗乐了,结果契丹国君下令自己的士兵不再屠杀中原百姓。因为这句话,拯救了几十万中原百姓的性命!
也许会有人说高估了这句话的分量,然后拿出什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之类的理论来证明不是这句话有分量,而是契丹国君有仁慈的心,或者说什么这是直接原因,还有根本原因之类的道理。
其实这句话就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对于手握天下百姓生杀大权的国君来说,他的一念完全可以改变历史,而他的一念往往又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这个人说了个很自我贬低的笑话,结果把国君逗乐了,下令不杀中原百姓是完全有可能的。
然而这句话可以一分为五,它描述了说话人的五种特征,其中前四种特征是假的,是故意自我贬低的,他有德有才,不痴呆也不顽固,而且可以这样形容:他非常有德,德被天下;非常有才,才华横溢;从不痴呆,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也不顽固,他做人做事泾渭分明。而最后一个特征确实是真的,当年他确实是拄着拐杖去见契丹国君耶律德光的。
成大事者认为,忠言也可以不逆耳,只要你善于委婉表达。
第22章 话不投机,就要少说()
成大事者认为,如果话不投机,就要少说。但人们经常忘记这条经验,越是话不投机,说得越多,生怕别人没有听清楚自己的意思。
人与人对话很多时候是凭借感觉的,感觉对了,话语自然就多。同种性格、有相同经历的人往往共同话题多,原因就在于同样的性格和共同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同样的感觉。
当感觉不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少说话,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对于别人来说可能都不值得相信。人话一多,就容易失言,更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有些时候,或许你是想活跃气氛,但是别人却容易认为你轻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冷场就冷场,并不是你的责任,你没有必要通过自我贬低来让场面活跃起来。话不投机的时候就要少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想交谈下去,就要找恰当的机会。话不投机很多时候还是因为机会不好。历史上,忠臣进谏有的容易被采纳,有的却始终无法被采纳,有部分原因是时机不对。其实谈话的最好时机在于别人对你有求的时候,尤其是问你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说的话是针对他的问题而来,容易受到别人的重视。
唐太宗到了晚年,由于天下太平已久,原先那种虚怀纳谏的气度已变得少有了,越来越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魏征看到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一直想找个机会向太宗指出这个问题。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唐太宗心情十分舒畅,笑着问魏征:“你看近来政治怎么样?”魏征巴不得皇上这么发问,便回答说:“贞观初年,陛下主动引导人们进谏;几年之后,再遇到有人进谏也还能愉快地接受;而近一两年来,只能勉勉强强接受一半意见,而且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太宗听了有点吃惊,便向他问道:“你凭什么这样说呢?”
听到皇上要他摆事实,魏征顺势说道:“陛下还记得在您刚即位的时候,要判元律师死罪,大臣孙伏伽进谏,认为按照法律不应该判死罪,陛下就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的园子赏给了孙伏伽。大家都说皇上赏得太厚了。您说,‘即位以来,还没有人向朕进谏过,所以赏得特别厚。’这是您主动引导人们进谏。后来,柳雄假冒在隋朝做官的资历,被主管部门发觉检举,要判他死罪。大理少卿戴胄说只应该判他有期徒刑,他再三申述自己的主张,您终于同意赦免了柳雄的死罪。当时您还对戴胄说,‘只要像你这样坚持守法。就不愁滥用刑罚了。’这是您能够愉快地接受意见。”
说到这里,魏征看见太宗听得非常认真,略微停顿了一会儿后,又摆出第三条根据。他说:“近来皇甫德上书,说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是严重地剥削老自姓,妇女流行高髻是宫中传出来的,陛下却恨恨地说,‘这人要使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取一文钱,宫女都没有头发,才称心满意呢?’当时我说,‘臣子上书,若不激烈直率,就引不起君主的注意,而激烈直率就近于毁谤。’当时陛下虽听从我的话,赏他绸缎了事,但是心里总不舒服,这就是陛下难于接受意见了。”
太宗明白了,说道:“如果不是您,就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一个人苦于自己不知道自己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是批评,而且是对圣上呢!同样的话,说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氛下,效果就会大不相同。而把握良机,选择最佳地点、最佳时间、最佳气氛、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环境进行说辩,则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魏征进谏批评太宗,就是趁太宗高兴和发问的时候,这时候是皇帝接受劝谏的最佳时机。于是魏征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地向皇帝进谏,说服了皇帝,自己也免遭了责难。
在别人不需要话语的时候,给他一两句他都会觉得你啰嗦。当别人迫切需要指点的时候,你说上千句万句,他都嫌不够。为此,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对方的需求,他们想听什么样的话,他们现在的忧虑在哪里,什么样的话能让他们感觉更好,什么样的话能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等等。这些点如果找到,然后针对这些点来组织语言,说话往往能够起到最大的效果。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时候话本身没有任何错,但关键在于机会的把握和对谈话对象的把握。对所有人,在任何场合都说千篇一律的话,肯定反响是不同的。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时机来组织语言,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对于那些根本就不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那就千万不要说什么,否则他们会觉得我们过于聒噪,对于那些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也应该选择好的时机,说些应当时风景的话。
第23章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成大事者认为,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有些人很会说话,说得很得体,但是很多时候都不如沉默的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