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选在初六开张,张家的榨糖作坊也在这一日开工。
作坊里所有的人都来齐了,张志仁这才点燃一串百子千孙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感染了每一个人,禁不住露出笑容来。
张志仁说了几句吉祥的场面话,就开始让大家各司其位,准备开工了。
经过之前两个月的努力,如今榨糖作坊里只剩下一家的甘蔗还没有榨完了,一切顺利的话,五六天左右就可以全部榨糖完毕。
张志仁把日子算的很准,初六开工,到十二的时候,就可以带着杨氏、晗生、永安他们一块儿将红糖运送到府城,也顺便赶在十五之前,给李癞头家拜一个晚年。
为了这件事,杨氏早就开始期待了,而晗生和永安也难得的放下书本,在作坊里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这最后的甘蔗早一日榨好。
忙碌的日子最容易不过了,转眼间,初十的下午,所有的甘蔗就全部榨完了,熬糖需要的时间久一些,不过等晚上时,也能够全部熬完。
张志仁让负责榨糖的人都歇着,也给一直帮忙的方家和崔家兄弟放了几天假期,等过了正月十五,他从府城回来之后,再开始领着他们下地干活。
对于东家这样的厚待,方家人和崔家兄弟自然极为欢喜,尤其是崔家兄弟,自从到这边帮忙之后,就一直住在张沁儿家的厢房,如今终于可以回自己家去了,当下就收拾好东西,趁着天黑之前赶回林子村了。
这天晚上,张志仁忙着清点红糖,杨氏忙着清点送给何氏的礼物,而晗生和永安则是兴奋,晗生毕竟年岁大了,比较稳重,再者也是去过一回府城的,倒还能够维持成熟的风度。
而永安则异常的兴奋,一个劲的在小宝他们面前炫耀着,引得小宝他们很是嫉妒。
福儿一直安静的坐在旁边烤火,听着永安说着要去府城买些什么什么,要去府城看看什么什么,至始至终,她都是一副娴静的表情。
张沁儿低头看着她,柔声问着:“福儿想去吗?”
原本她想福儿肯定也是想去的,谁不想凑这个热闹呢?张沁儿甚至想若是福儿也想去的话,她就帮着说一声。
谁知福儿却摇了摇头,认真的说:“不想去,我太小了,还得娘他们费心照顾。”
张沁儿莞尔,伸出手摸着福儿柔软的乌发,福儿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性子安静柔和,又大气稳重,丝毫没有让人操心过,这样乖巧的她,真是让人心疼的很,于是张沁儿笑着说:“等天气好了,姐带你去!现在冰天动地,寒风凛烈,也没有什么好去的。”
福儿眼睛亮亮的,知道自家姐姐答应的事情,十有**是真的能够做到,不由得露出期待的笑容,重重的点头:“好!”
永安一听这话,原本还十分得意,不由得急了,囔囔着:“姐,你什么时候去?也得带上我啊!”
“你还得读书呢,何况这次你不是能去吗?别贪心!”张沁儿没好气的瞪了永安一眼,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咋呼咋呼的,自己这不是不想福儿失落吗?何况也没有定下具体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去还不知道呢。
“好了,你姐说的对,读书最重要!”杨氏已经把东西全部清点过了,这才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对永安他们说:“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休息,明天好早起。”
“唉,转眼几年都过去了,本以为再也见不到李子他娘,没想到如今又能够再次见到了。”提起往事,杨氏满是激动。
永安嘴一撇,说:“李子那家伙也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样了,当初还不是他调皮,让他不要下水,偏要下水,害得姐差点没命了!”
“行了!这不是没事了吗?何况咱们家可是承了他家大人情的,以后见了,可不准再说这样的话,人要懂得知恩,知道吗?”杨氏拍了拍永安的头,如今张沁儿好好的,她也不愿意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而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则是一定要记住的。
杨氏把晗生和永安赶出去之后,张沁儿也带着福儿一块儿回屋睡觉了,因为天冷,福儿和张沁儿睡一块儿,这样能够省好些柴火。
第二日一大早,公鸡长鸣,天色蒙蒙亮时,张家的烟囱已经冒出袅袅轻烟,米粥的清香四散,佐以各种下粥的小菜,如辣萝卜条、酸豆角、辣荞头等。
永安兴奋的一夜没睡,这会儿正在帮着杨氏烧火熬粥,张志仁已经去别家借车去了,不多时,张志仁把几辆驴车拉回来时,方老大和方老二也过来了,他们要帮着把车拉到临川码头,然后再把车赶回来。
吃过早饭,车辆已经准备妥当,货也开始搬上车去,天色终于大亮起来。
临出门了,杨氏回头叮嘱张沁儿和福儿在家乖乖的,要么自己在家做饭,要么就去冯氏家吃,地里的活也不用急着做,那些小菜两天浇水一次就行。
罗哩罗嗦叮嘱了许多细节,张沁儿和福儿自然只有一个劲点头的份,冯氏在旁边就说:“你就放心吧,又不是只有她们姐妹两个,我还在呢!”
“嗯,那就麻烦你了。”杨氏得了冯氏这话,终于不再叮嘱,而是道别之后上了车。
张志仁挥动着鞭子,抽打在驴子屁股上,驴子一吃痛,开始拉着沉重的货车顺着路往村外跑去。
张志仁打头,其余的车跟在后头,一溜大货车发出哒哒的声响,渐渐远去。
目送车队离去的,不仅仅是张家人,还有许多种植甘蔗的村民们。
大家看着装的满满的车辆远去,似乎就已经看到银子飞着翅膀回来了。
因为宏记那边收货之后,才会结账,所以这批货拉走发卖之后,才会给村民们红糖的货款的,也怪不得大家目光热切了。
榨糖作坊已经洗刷干净,晾干后关上了,张家也走了大半的人,一下子张沁儿忽然觉得落寞起来,和福儿两个人无奈一笑。最新章节请关注 ……屋*檐*下*文學網:www。wu yaп x|a。Νe┳
第350章 :何氏遭遇()
在冯氏的邀请下,张沁儿和福儿的一日三餐索性都在冯氏这边吃了,只在晚上时,才回家烧水洗澡睡觉。
天气寒冷,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下着大雪,初四才刚刚停了,虽然如今有些暖暖的冬日,但是山里的雪依旧还没有化,抬眼望去,白色的雪斑斑点点的遍布,山风吹来,携带着一股刺骨的冷意。
南方湿冷,冬天最难挨不过了。
家中地里都无事,冯氏就拉着几个小姑娘围在家里做起针线活来,做腻了针线活,也准她们玩一下翻绳子等小游戏。
福儿虽然还没有开始学绣花,但是简单的缝补也是会的,冯氏和张乐儿在做发卖的针线活,她就呆在一旁默默的做着自己的沙包。
沙包很容易做,只需要用大小适中的碎步,先将三面缝上,留下的一面则装进去干净的沙砾,然后再仔细的缝密实就行。
丢沙包是女孩子间最爱玩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又能够取暖,大冬天玩上一回,整个身体都会异常的舒服,张沁儿无聊时,也会加入小姑娘中,跟着玩一玩。
只有张乐儿,她是不肯玩的,一来她没有心思,二来她是小脚,玩这样的游戏有些吃力,而村里半大不小的女孩子,几乎都是天足。
这样欢乐的日子过了五天,张志仁终于在村人的期盼下赶着自家的驴车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何氏和李子。
原本张沁儿就估摸着今天张志仁有可能回来,所以厨房里早已经烧了热水温着,就等着他们进门,能够喝一杯热茶,洗一把热水脸,这样才算舒坦。
等驴车停稳,杨氏就笑着下车了,看着等在旁边的张沁儿她们,不由得笑开了花,说:“沁儿福儿,你们的何婶子来了!”
紧接着,何氏就掀开车帘子,从里头露出一张脸来,依旧是熟悉的五官,却添了几分风霜和苍老。
“沁儿,几年没见,都长成大姑娘啦!”何氏的性子依旧是爽朗大气的,当即就笑着说了起来,又瞧了瞧福儿,说:“福儿也长大不少,何婶子都快不认得了。”
两家分别时,福儿已经五岁了,也是有记忆的,当即就甜甜的喊了句:“何婶子。”
张沁儿也喊了,赶紧说:“何婶子赶紧进屋歇着吧,外头风大。”
“哎!”何氏应着,已经下了车,后头的人也一一下车,留下张志仁在最后帮着把车厢里的东西搬进屋子里去。
帮着一起提东西的,还有一个个子高高,面色黝黑的少年,因为长期干活,他的一双手十分粗大而有力度,一只手就能够提起很重的东西,这一手力气,让人为之惊叹不已。
这时张沁儿已经领着何氏她们进了屋子,屋子早已经烧的暖和暖和的了,人一进来,顿时觉得松气了不少,福儿则乖巧的朝厨房跑去,这是打算给大家泡热茶来。
何氏进了屋子,一双眼睛大方的打量了一下屋子的布置,虽然不是处处精致,却也是干净整洁,视线最后停留在那张大炕上。
看见以往熟悉的东西,不由得叹息一声:“还是你们的日子过的好,这边人都兴睡床,我们租赁的宅子都是床,适应了好久才习惯,其他的时候还好,就是这到了冬天,就吃亏的很,就算屋子里放了炭盆,也没有炕睡的舒坦啊!”
南方睡床,北方睡炕,何氏他们是租赁的房子,自然比不得张沁儿家是自家砌的,能够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弄。
杨氏当即就说:“我让你们到这儿一块儿过日子,你们偏生不肯!现在后悔了吧?后悔还来得及,待会我陪你在村里走一走,看中哪块地,咱们就和里正说一声就行,咱们村的人虽然都不是以前那村里的,但是好歹也都是附近的,算得上是同乡,都好相处的很。”
杨氏在卖力说服,她是打心底希望何氏他们也在富足村落脚的,而富足村的情况,她更是说了好几回了。
何氏哈哈笑着说:“我倒是想,可是我家那个男人不想啊,他现在做的还不错,今年刚刚当上工头,干活也没有以前那么累了,赚的也开始多了。我家那个亲戚,也是习惯府城的生活,让他再回想下种地,怕是不太乐意了。”
这次杨氏上门做客,就已经把何氏他家的事情都看在眼中了,自然知道何氏所说不假,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叹息。
在大多数人眼中,种地是又累又没有钱的,一年到头,上缴税收之后,只剩下一点口粮而已,还不如在码头卖力气干活,还能够赚几个铜板呢!
“以前种地自然一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咱们如今倒是好过许多了,今年卖了红糖之后,志仁他算了算帐,发现种一亩甘蔗一年的收益比种两亩水稻还多呢!这样一来,只要种的多,肯定是能够赚钱的。”
何氏摆摆手,赶紧说:“你别在诱惑我了,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就随李子他爹了,你也别以为我日子难过,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有吃有喝,那就行了。”
话音刚落,就看到那黝黑皮肤的少年提着东西走了进来,何氏忙拉着少年说:“李子,那是沁儿,你还认的出吗?当初你们几个天天一块儿瞎玩呢。”
李子,也就是李铁壮,一听这话,随即抬眼看着张沁儿,发现几年不见,张沁儿长的白白净净,神态安宁娴静,只有一双秋水眸子还有幼时的灵动,不免一愣。
长大了、也变了。
但是即使张沁儿如今已经从‘女汉子’,改走‘淑女’路线,李子在看到张沁儿的那一刻,心忍不住一颤,似乎又记起张沁儿幼时的大姐大派头,当即很不好意思嘿嘿笑了两声。
在李子打量张沁儿时,张沁儿也在打量李子,她对李子是有印象的,拜他所赐,这身体的原主才会魂归西天,而变成天外来客的她。
记忆中李子虽然长的也还算壮实,却没有想到几年不见,已经成了这般健壮了!
青布棉衣,腰间随意系着布腰带,头发用布束着,脚上穿着厚实的布鞋,再配上憨厚黝黑的脸庞,整个人看上去极为普通,而他一双粗糙的大手因为干活的缘故,已经被冷风吹的龟裂,更是长了不少冻疮,让他的手看上去更难看。
心里叹息了一声,再看何氏,也是丝毫不出彩的打扮以及满是风霜的脸,张沁儿忍不住声音放柔了一些:“李子,你长的高大健壮了。”
李子嘿嘿笑着,手指很不好意思的缩了缩,可见他是注意到张沁儿打量过他的手,而不好意思起来:“你也变了,变好看了,我差点没认出来。”
“唉,过了这个年,都快五年没见了,能没有变化吗?不过好在咱们总算又见着了。”杨氏忍不住感慨,时光匆匆,大家都变了不少呢,更别说还在长身体的孩子们了。
何氏也忍不住感概唏嘘起来。
这时福儿已经拿托盘端了热茶过来,清一色的印花白瓷杯,里头是上好的白眉,茶香四溢,白雾袅袅。
“婶子,李子哥,喝茶。”
福儿乖巧的叫了人,先将茶递给何氏和李子,李子忙慌乱的接过,说了声谢谢。
福儿回以一笑,又将其余的茶水递给自家爹娘和哥哥们。
马车上的东西已经全部拿进来了,张志仁也进了屋子,先接着热茶喝了口,顿时暖了脾胃,整个人都舒坦了,这才说:“昨天十五,咱们都不在家,不如今天就补了十五,晚上好好热闹热闹。”
“好啊,今天就在这边吃,我也省事了。”冯氏笑着说,昨天因为张志仁他们都不在家,她们几个的确没怎么过元宵了。
冯氏以前住在镇上,和何氏没有太多的交情,却也记得何氏最后关头挺身而出,帮助他们过河的事,当即对何氏也是十分的热情,陪着何氏一起追忆了从前,又诉说了各自分别后的事情。
张沁儿听的很认真,之前都有从张志仁口中知道一些,但是远不如何氏亲口说的让人惊讶,听何氏一一说来,张沁儿顿时觉得自己一家实在太幸运了!
原来何氏跟着大部队难民一起逃荒,当时洪灾时,天气尚且炎热,灾后天气一炎热,河水里被淹死的人和猪牛鸡鸭等等,就开始腐烂,气味难闻不说,还容易滋生疫病,当时就有好些个人得了瘟疫,一死就死一大片人,后来何氏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和自家亲戚一商量,赶紧脱离这得了瘟疫的难民群,后来又汇合了一小股难免,顺着河道走,一路且走,且寻找事情做。
就这样一直走到府城,因为府城码头贸易繁华,需要大量的人手搬运货物,在这里只要身强力壮,就不怕没有饭吃,于是两家一商量,就决定在府城定下来了,这一住,就是几年。
“真是苦了你们了。”冯氏忍不住叹息,又庆幸何氏他们提早离开,没有染了瘟疫,否则那真是死定了,那么他们家想报恩都没法子报恩了。
“苦倒是不怕,活着就好,如今能够再看到你们,你们也过不错,我就放心了。”提起以前的苦难,何氏丝毫不在意,当初虽然差一点坚持不下来,但是最终不是熬下来了吗?那就行了!
总是想着以前,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她向来豁达,倒比杨氏和冯氏更看的开一些。最新章节请关注 ……屋*檐*下*文學網:www。wu yaп x|a。Νe┳
第351章 :探望张老头()
何氏这样的态度,让人倒不好再表示同情的情绪了,杨氏和冯氏都默契的不再提伤心事,而是说起了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