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有缘故的,那就是田家兄弟在衙门里做事又立了功,以后肯定大有前途,这个时候更要和田家打好关系才好,除此外,张老头也开始把话放出来了,委婉的表示自己年迈,身体又不好,打算卸下里正的职责,让村里人另选他人。

    而这个他人,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田老头了。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支持张志廉,认为张志廉是张老头的儿子,又是村里学堂的夫子,还开了一个软纸作坊,让村里人都有了做事赚钱的地方。

    不过这些事张沁儿都不太关注,横竖谁做里正对她家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区别。

    田可欣满月这天,天气难得的很好,暖和的冬日高高的挂着,将整个村子都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芒。田野阡陌,屋檐层层。

    张志礼也请假回来了,他是张贞娘娘家的兄弟,怎么的都得来,才能给张贞娘撑面子。

    晗生和永安因为不是休沐的时候,就没有回来,还在县城学堂里读书,张志礼临走时就让他们自己在外头吃东西,别再自己动手了。

    小孩子长的最快不过了,刚出生时穿的衣服明明大出一截,现在也都刚刚好了,整个人就和抽条似的,好在张贞娘女红好,早在怀孕的时候就给孩子做了好几身衣服,只不过那会儿大家都说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子,所以颜色和款式都是男孩的,现在看着这些衣服,张贞娘是有些难过的,甚至悄悄的藏起来,另外又熬夜拿粉色的颜色做了几身出来。

    等满月酒后,田家兄弟就得回县城衙门里做事了,而张志礼也得回县城做事,便搭田家兄弟的车一块儿去县城,省的张志仁再拿驴车接送了。

    只有张沁儿有些郁闷,她原本还想趁着送张志礼回县城一块儿去县城一趟呢,却没有想到张志礼是可以坐田家的顺风车的。

    总归她这会儿也不是非要见郑成凯不可,虽然分开好些日子,心里是有些想的……尤其是在林氏说了那番话之后!

    事后张沁儿想了好久,最后终于确定郑成凯果然是她目前认识的人中最好的婚嫁人选!

    先不说人了,反正张沁儿对郑成凯寄予的希望点都不多,马马虎虎就行,但是他可是有一个干净健康的家庭环境啊!

    不管是郑伯景还是林氏,脾气性子都好的没话说,并且思想观念还不迂腐,甚至还蛮前卫的,又丝毫不嫌弃张沁儿的庄户人家出身,甚至是有些喜欢和认可的,这样一来,以后婆媳关系可就不用担心了,完全毫无压力啊!

    婆媳关系是古今中外一大问题,尤其是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社会舆论中,婆婆站在孝道的制高点上,享有支配媳妇的一切权利,当婆婆对媳妇不满,想磋磨磋磨时,这媳妇十有**就悲剧了。

    看看杨氏和冯氏的下场就知道了,不被连氏喜欢,性格再温柔小意,长的再端庄大气,一手绣活再工整,家务做的再仔细认真,只要不入连氏眼,那就是错的,摆明是坑你没商量的。

    与其嫁个不知底细的,一切从头经营,还不如直接捡个收服难度系数小的。

    张沁儿小嘴抿起,露出一个笑容来,被眼尖的张乐儿瞧见,纳闷的问:“你笑什么呢?今年的大闸蟹都死了不少,剩下的也长的不大,都是壳,肉都不见,我还想着今年吃你的大闸蟹呢。”

    张乐儿很是郁闷,现在他们正站在池塘边,先前大旱,池塘里的水少了许多,后来下了几场秋雨之后,才有所缓解,饶是如此,里头的大闸蟹和青虾的数量也不多了。

    虽然这些东西不是自家的,但是蟹苗虾苗的价钱张乐儿也是知道的,现在不要说赚钱,还亏本了呢,却偏偏张沁儿还笑的出来!她怎么能不郁闷?

    “没事,今年年景不好,也不是年年都如此,等明年就好了。再说了这些蟹养到明年中秋吃,正好啊!”张沁儿笑眯眯的说,原本蟹就长的慢,哪能春天放蟹苗,秋天就有的吃呢!何况激素饲料这会儿还没有诞生呢。

    “唉,今年的年景确实不好,好在我们家不靠种田吃饭,不然这日子还真没法过了,听说有的地方都开始买地买女儿了。”张乐儿感慨着,今年大旱和蝗灾,她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桑蚕产量减少,而使乌桕蚕价钱涨了不少。

    卖地……张沁儿眼睛一亮,大灾之后,百姓生活艰辛,这个时候正是地主囤地的好时候!

    土地是百姓生存根本,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卖地,那些地主为什么能够拥有那么多地?还不是趁着荒年灾年豪取抢夺的?比如往年一亩地得十两银子,这荒年灾年的时候别说十两,就连五两恐怕都不用了。

    “你听谁说的?那些地方有卖地?”张沁儿来了兴致,盘算着自己手里还有多少钱,今年养鱼养蟹算是亏了,又在榨糖作坊上花了不少钱,还有那五百只鸭子还没有开始赚钱,不过好在墨汁被墨染姑娘一次性买断了,倒也让她手里多了一笔不小的钱,方便投资了。

    这个时候,张沁儿简直要感谢墨染姑娘把自己的墨汁配方买断了!墨染姑娘威武!

    看见张沁儿那副笑眯眯,眼中满是算计的小眼神,张乐儿福临心至,看着她说:“你想买地?”

    张沁儿点头,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能买的话,她是一定会买的。

    “听黄大安说的……不过你也不用去找他了,你看……他来了!”张乐儿朝路边努了努嘴,果然看到黄大安正朝这边走来。

    “嗨,黄叔叔。”张沁儿上前走了几步,笑着打招呼。

    黄大安笑着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池塘,说:“今年的鱼怕是亏了吧。”

    “这是小事。”张沁儿不提这个,直接问起买地的事情上。

    黄大安哈哈笑着,说:“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来来,我们坐在水榭里说吧。”

    张沁儿赶紧把黄大安请到水榭,自己则和张乐儿坐在黄大安的对面,听他把临川周边的乡村情况一一说出。

    “黄叔叔的意思是再等等?等冬天下雪的时候再出面买地?”张沁儿有些迟疑,黄大安的意思是晚些再买,这样价钱还能压的更低一些。

    另外现在很多人觉得还能够熬过去,不太愿意卖地,但是到了冬天之后,不愿意卖地也得靠卖地才能过日子了。

    张沁儿思考了一会,不过还是决定不听他的,而是说:“这样吧,也不拘现在还是以后,只要遇到地好的,价钱又合适就买下吧。”

    难得遇到荒年,要是明年风调雨顺,大家的日子又缓回来了,恐怕想买都没的买了。

    黄大安觉得有些可惜,不过还是应下了:“那行,这些日子我就多走走,看到中意的,和主人家谈过再告诉你。”

    张沁儿点了点头,满脸笑容,这种事情交给黄大安做,他有经验,她也放心!

第268章 :开工榨糖() 
榨糖作坊开工的日子如期而来,崔家兄弟提前一天就拿着包袱过来帮忙了,说起来他们还在家里闲了好一会儿呢,收割完甘蔗之后,又帮着把地里的红薯挖出来,他们这两个长工可就没有什么活干了,拿着东家的钱,给自家地里干活,这种好运简直要羡慕死林子村的人。

    尤其是今年年景不好,大家地里的收成都差,别说攒钱,就连糊口都难,哪里像崔家兄弟这样一人十两银子,一年下来旱涝保收,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短短一年的功夫,这个曾经林子村日子过的最差的崔家也摇身一变,成了日子比较好的人家了,真是让人羡慕的眼红,甚至也起了给人做长工的想法。

    说起来这都是托张家的福,所以崔家兄弟做事更是勤勤恳恳,就说那些甘蔗地,若不是崔家兄弟勤恳,这又是天旱,又是蝗灾的,恐怕损失大了去了!

    可是因为崔家兄弟做事上心,加上张沁儿这边也有一些准备,这才堪堪保住今年的收成。

    榨糖作坊正式开工的时候,特意选了一个吉时,张志仁喜气洋洋的放了两挂百子千孙鞭炮,顿时鞭炮炸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震的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这件事。

    知道消息的陆陆续续过来,围在旁边看热闹,张老头也带着张家老宅的人也过来了,开榨糖作坊这是大事,自然得来看看。

    趁着这会儿喜庆,张志仁也站出来说了几句喜庆的话,也不过是告诉大家,张家的榨糖作坊正式开工了。

    榨糖作坊自从建成之后,就关着门,不让人进去,除了那些参与帮忙干活的人,大家都好奇里面的真面目呢。

    这会儿鞭炮放完之后,张志仁就把作坊的大门打开,露出里面空旷的地方来。

    在墙角处堆放着成捆成捆的甘蔗,因为甘蔗癫子被砍了,最上面的那节都有些干了。

    原本甘蔗砍下来之后,就该送进榨糖作坊榨成糖的,今年是因为天实在太干,又担心蝗灾把甘蔗完全祸害了,这才提前砍了甘蔗。

    不过此时张沁儿却有些后悔,既然不是马上榨糖,她干嘛脑抽的让收割甘蔗的时候就砍掉甘蔗颠子啊!真是脑残了一回!

    看着干了水分的顶端,张沁儿一颗小心脏在抽搐着,亏了,又亏了!

    村里看热闹的人跟在张志仁的后面,也看清了里面,先是感慨了摆在这里的甘蔗之多,然后视线又胶凝在里头的榨糖机上。

    要知道这可是稀奇玩意啊,大家谁都没有瞧见过,这会儿满是好奇,只见里头摆着一个巨大的玩意。

    那玩意有两个直径一米多高、竖立的石磙,被固定在天盘和地盘里。天盘和地盘一上一下,都是用耐腐蚀、质地坚硬的一段整木凿成。两个石磙上都有一圈楔进石磙里的木齿,叫牙头;两个磙子牙头的间隙相互啮合,类似齿轮。两个磙子有公母之分,直接被牛力带动的称公磙子,由公磙子的牙头带转的称母滚子。公磙子连接在一个叫偏辕的弯轴上,弯轴又连接在套牛的一条横杠上。

    看到这稀奇古怪的东西,大家都瞪大了眼睛,不说旁的,这样的榨糖机一看就贵的很,也只有家境富裕的张沁儿家才能够置办的起来了。

    有许多东西大家都不明白,纷纷开口问着,张志仁就把能说的都说了,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榨糖机的零部件和榨糖的操作。

    然后又把自家的牛以及黄大安和张老头家的牛都套在那用来套牛的横杠中,现在农闲,家里的牛基本闲着无事,所以张志仁就向张老头和黄大安租了牛使,这个榨糖机是需要三头牛一起使劲的,当人吆喝驱赶牛工作的时候,牛走动就带动公磙子,公磙子即同时通过牙头带动母磙子。公、母磙子相向旋转产生向心合力,而这个时候干活的人就往里面塞的甘蔗,可以轻易地被旋进石磙中榨出糖水来。

    甘蔗并非过一次石磙就成的,而是需要至少连续挤压两次,第二次的时候就要在甘蔗渣上洒一些干净的清水,使蔗汁得到充分得到利用才行,榨出来的糖水则顺着一条石道,最后流到事先摆好的水桶里。

    蔗汁装满桶收起后,陈放一边,让里面的杂质沉淀,稍后才送进糖寮,最后在糖寮里加工熬成糖。

    这就是榨糖的过程,在张志仁的解说下,大家都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只是这会儿可要开工了,张志仁就让大家退后,别围的太紧了,这样不好干活。

    其余的人还想看热闹呢,赶紧各自退了几步,把空间留给干活的人。

    榨糖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需要耗费人力的事情,张沁儿自家人上的话肯定是人手不足的,所以除了崔家兄弟,张志仁还在村里请了人手帮忙,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们。

    牛已经套上,张志仁给大家分工了,负责牵牛的自然是张志仁,崔老大负责塞甘蔗进石磙,崔老二负责把过了一次的甘蔗渣洒上清水之后,又送给崔老大,让他再塞进去榨一次,还有一个人负责将装满的甘蔗桶提到糖寮中去。

    这榨糖机倒是摆在前头,大家都能够看到,但是糖寮还设在后头,又有一个帘子挡着,并非人人都可以看见,只有帮着做事的人才知道内里的情况。

    糖寮中的设施其实比较简单,但是却是熬糖的关键所在,所以要用帘子挡住,并且里面干活的也都是张沁儿家自己人或者是信得过的人,只见里头筑建5个连成一体的灶台,每个灶台各放上一个大鼎,地面则陈放一个长方形木槽,面积约5平方米,木槽里面放着小木板和长柄铁锹。

    熬糖的时候,就把滤清的蔗汁先倒入靠近灶门的第一个铁鼎,点燃炉灶,火候暂时控制靠前些,就开始熬煮蔗汁了。在煮的过程还要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用来中和及减少蔗汁的酸性的。

    一段时间后,灶火逐渐向后推进,将第一个鼎煮的糖水舀进第二个鼎再熬煮后,又舀进第三个鼎,一直如此循环,当糖水舀进最后一个鼎后,糖水的温度越来越高,水分越来越少,粘性也逐渐增大,呈金黄色,将近凝固时,随即倒进木槽里,由两个人分别拿小木板块将糖浆整体刮平,接着换用长柄铁锹来回不停地搅动糖浆,通过散热、蒸发、冷却,没过多久糖浆慢慢“返砂”,便成了红糖,通常一鼎蔗汁可制几十斤糖。

第269章 :熬制红糖() 
这会儿白砂糖还没有问世,市场上的甜味剂大多是红糖以及蜂蜜等,而白砂糖制作需要用上亚硫酸或者碳酸,张沁儿表示这两样东西太难找,何况市场上红糖销售的极好,又何必苦心弄出亚硫酸和碳酸,就只为了颜色好看些的结晶物?

    外头的榨糖机已经开始工作了,张沁儿站在糖寮里,看着灶旁边堆的像座小山的柴火,以及早已经洗的干干净净的铁鼎,心里很是期待。

    糖寮的工作大家也已经划分好了,冯氏帮着烧火,杨氏则负责在糖水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以及依次将糖水舀到下一个铁鼎中继续熬住,最后成糖的时候,杨氏和冯氏两个人负责把糖浆倒入木槽中,拿着小木板和铁锹搅动糖浆,等冷却后,用刀切成方块,做成片糖。

    至于张沁儿,则负责观察整个制糖的过程,看是否有无差错,另外还要负责收糖、称糖以及记账等比较轻松的活。

    甘蔗汁水榨出来之后,还需要沉淀一会,所以这会儿糖寮里的人还没有开始工作,大家也到外头看着张志仁他们榨糖。

    榨糖机看着很大很神奇,但是人操作时,其实真的不太好受,因为供人站的地方实在太狭窄了,张沁儿在画图纸的时候,有心想让站的地方弄大一些,结果发现这一变动,榨糖机的稳定性就要大打折扣,并且用的石料等花费也要多的多,所以最后还是只能委屈榨糖的人了。

    张志仁手里拿着一根鞭子,驱赶着三头牛工作,但是这三头牛似乎还没有什么交情,也没有什么默契,干活不齐心,就亏了张志仁驾驭住它们了。

    崔老大站在柱体旁凹处,那里只容一个人站的大小,他陆续把甘蔗送进“间隔缝”挤压,蔗汁就不断地流出,被榨过的甘蔗榨则出现在另一端,那边崔老二则赶紧把挤压过的甘蔗渣洒上清水,又给崔老大递了过来。

    原本是这么计划的,不过等后头榨的甘蔗越来越多,崔老二又要洒清水又要把甘蔗榨递给崔老大,就显得有些忙不过来了,这会儿福儿就自告奋勇的把洒清水的活接了过去,横竖这活不累,她一个小孩子也干的来。

    等榨糖机工作了好一会儿,围观的人已经看的明明白白了,就有部分人回家去了,不过还是有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