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太医本是为皇家服务,张辽却偏偏要让医生能为百姓服务,这也是将其归入太学而非独立出来的原因。
    对于太医院,张辽不用过多的解释。嚣,算孔融、杨彪他们如今对医生的歧视减弱,也不会太过在意。虽然他们同样怕死,希望有名医就近治疗,不过对于医生的培养和医学的研究他们并不重视。张辽也没有寄希望于一蹴而就,他绕开太医院。指着翰林院说道:“至于翰林院。我的用意是作为官员任职前的预备学院。设立正五品翰林学士一人。从五品侍读学士二人,从五品侍讲学士二人,正六品侍读二人,正六品侍讲二人,其余则设立五经博士、侍书、史官修撰、编修等品级不定,人员数量不定的官职若干。而那些被着力培养以及准备提拔、晋升的官员和那些受到攻汗却并无过错的官员可以在翰林院中待一段时间,一来是定其心神,二来也是给他们一个缓冲的余地。我这个设想也是来自于军中军官晋升前必须在上一级枢密司服务半年以上的规矩,这也有助于官员能够尽快融入未来的工作和保护一些得罪人的官员。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安排,我还没有详细的措施,这就是需要诸位帮忙的地方了。”
    “我说嘛,你小子就不会无缘无故将我们请来。原本还以为你是要向我们炫耀你的成就。哪知道你还是要压榨我们为你帮吗啊?”田丰故作惊讶。
    “没办法。我常年在军中厮混。政务细节哪里能与诸位相比?这个忙诸位一定要帮啊!”
    张辽一面笑着回应田丰,一面打拱作揖的向众人“讨饶”田丰也不过是开个玩笑,其他人更是不会拒绝张辽,在张辽“恭谦”的态度下纷纷点头应允。
    “文远,老夫你这里似乎还少了点什么?”杨彪此时看着张辽是越来越顺眼,尊老敬贤,又是郑玄弟子。还有自己的作品问世,绝对是一个新晋的名士人选。所以杨彪一改之前以将军称呼张辽的态度,直接以表字相称。
    张辽眉头一抬,他意识到了杨彪态度的变化,这对于张辽而言绝对是好事一件。虽然弘农杨家因为董卓、李催、郭记、白波贼等等来回肆虐司隶大地而没落,可是在士林中。弘农杨氏的地位却丝毫没有降低。毕竟杨彪尚在,杨修也正在成长。张辽原本就与士族友善,弘农杨家更是他着力拉拢的对象,从孔融到杨修,就是希望能得到杨彪的认同。如今虽然杨修离开了张了得幕府,但杨彪却对张辽表示的支持,这就是张辽家族外交的成功。
    但是杨彪的问题张辽可不能因为心中暗喜而忽略,看着图上的树形。张辽也意识到他忽略了什么。
    “文先公真是目光如炬啊!梅实是辽疏忽了。”张辽带着惭愧的表情说道:“辽疏忽了文书、奏章的起草、颁布等事务的机构仙本这种事情是属干尚书台的,不过因为订将六部长官的官刀位尚书后便已经决定取消尚书台
    “呵呵!文远,你这可是砸了荀文若的摊子啊!”孔融听到张辽的话,不由笑着打趣道。    “砸了也无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管宁微笑着说道。
    张辽对着孔融、管宁点点头,接着说道:“这个机构不能少,内阁各大臣都是各有司职,总不能让他们亲历亲为的做那些琐碎事务吧。这样的话,”张辽想了想,说道:“尚书台是不能用了,兰台也容易让人想起孝武皇帝以内廷取代外廷的旧事,最好也不要使用。以辽之见,不如成为秘书监如何?。
    “秘书监?”众人一愣。
    “秘书监原本属于太常寺,是延熹二年设置,掌管宫中图书典籍和各种文档,后被撤销。如今文远重立秘书监,将尚书台大部分职责移交秘书监,以此来为内阁大臣服务。起草奏章、文书,宣布命令并维持内阁日常运耸,这倒是不错的办法孔融点头赞同。
    “秘书监设秘书令一人,统筹整个秘书监的事务以及内阁的庶务,下设秘书舍人若干,并由内阁大臣依据自身事务的繁琐,由秘书令调拨秘书舍人为其服务。秘书令可为正五品,秘书舍人则定为正七品或者从七品。”张辽说道
    “文远,这秘书监不单单只是为内阁大臣服务那么简单吧?。沮授看着张辽笑道:“以文远之能,绝不会如此随便。以授看来,这秘书监的成员同样也可以是内阁大臣培养后备官员的地方。虽然他们没有参与决策的资格,但是常年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熏陶,在内阁大臣们的言传身教之下,熟悉各大臣的行事手段,这种培养远胜于翰林院”。
    听沮授这么一说,众人眼睛一亮。齐剧刷的将目光再度射向张辽。让张辽颇有些不自在。
    “好你个张文远,随便出招都留着这么一今后手。若非沮公释疑。我等险些就被你忽悠过去了。
    ”孔融笑着骂道。
    张辽心中有些冤枉,对秘书监官员的培养张辽确实有这种想法,但这绝对不是他灵机一动而暗伏的手段,这完全是后世官员培养自己的秘书给张辽的灵感。而且这种手段也深的张辽的赞同,那些后世政治世家和政治集团的出现不就是因为家族子弟从小对政治的耳濡目染以及集团内部上级和秘书之间执政思路的一脉相承嘛。
    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沮授和其余人才对张辽的这个想法极力赞成。大家都很聪明,以自己的思想来影响下一代官员,确保自己的执政理念的延续,这也是一种增强自身以及家族影响力的手段。即便是孔融、杨彪等人。他们如今也已经打定主意,即使张辽的这一套官制不被采纳,这个秘书监的设置也一定要敲定。
    “中央的官职差不多了吧?”在众人还在盘算的时候,管宁开口问道。
    “下属机构都全了,不过还差内阁和枢密院和家人府张辽明白管宁这是将众人的思路拉回来,对管宁笑了一下后说道:“内阁以承相为首府大臣,太尉、御史大夫为次辅。内阁大臣六人,但人选只能出于六部、同时,承相管辖六部与理藩院事务,御史大夫则管辖督察院、大理寺,太尉则管辖枢密院。枢密院与六部类似,以正二品枢密使一人、正三品枢密副使两人、正四品枢密同知两人为主要架构,下属各司延续如今的编制。至于太学、翰林院则直接对内阁负责。不拘泥于家人。而负责皇族事务的四寺则归于家人府管辖,家人府设宗正或者家人令一人,品级可以定的高一点,毕竟是皇族。下属官员名称与品级就由议会去和皇族扯皮就是。但是因为各部事务中多有交叉,甚至皇族事务也少不了各部的配合,所以内阁也有协调的职能,这一点辽一位应该由秘书监首先出面处理。这也是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当超出其范围,或者处理不了时,交由内阁大臣处置。”
    张辽这样一说,基本上中央的官制也就差不多了,其中或许还有些机构的官职需要理清,但是大体的架构已经十分清晰。张辽采用的是后世明清时期的官制为基础,那个时代也是中国传统官僚体系最为成熟的时代。加上以最为类似议会内阁制的明朝中央官制,这就给张辽节省了不少心思。也让孔融、杨彪等人对张辽如此规模“庞大”的谋戈感到佩服。
    而且更让杨彪等人满意的是张辽的这种规利十分的合理,各种事务均有管辖部门,各部门之间也各有制衡。同时张辽也没有给自己留什么好处,毕竟那些官职不是由内阁管辖就是属于议会管理,都不是张辽一家能够说了算的。这种不为私情的态度,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士最为看重的。即便张辽对于儒家治国多有诟病,但张辽的个人“修养”确实符合儒家观念。
    “中央的问题解决了,那文远你是否将地方的问题一并思考过呢?以北疆这一年多的改变,想必你不会没有谋刮吧?”王粲问道。
    “确实有。”张辽说道:“此时的北疆重分为五省二十四府,省口旧用刺史之名。府则由太守改为知是依照军政分离,刺史依旧有些不妥。而且中央尚且分权制衡,地方也不能由一人大权独揽。所以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张辽说着又从书桌底下抽出一幅树形图,挂在中央官制的上面,然后指着图说道:“军政分离,这是不容改变的。所以,地方长官不再涉及军务。而全国军队由枢密院统辖。由六部负责后勤供给。将天下分为五块,设立五大都督府,以四镇将军镇守四方,镇军将军镇守中央。镇海将军统帅未来的海军。对于军中军制,我还要建议枢密院再做调整,以兵、士、尉、校、将作为军中五个等级。兵、士军衔不动。的、校两级则以少、中、上戈 分军衔。将军衔我则准备了两份计划一个是同样的少、中、上、大四级将衔。另一个则是中郎将、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大将军四级。其中大将或大将军全国只有一人,属于尊衔。这些问题还要和各军将领到时候商量。”
    张辽缓了缓,接着说道:“地方上则是省、府、县三级,北疆原本的两州已经划 分完毕,其他各地如何划分,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但就各级官员,省一级我是这样规划的。同样以中央为例,军权有军方管理。地方议会则有权制定不违背宪法和中央法律的地方法令。而管理政务的则是布政使司,有从二品布政使一人,从三品左右参政、从四品左右参议则根据各省实际情况不做定员,由各省议会自行确定后报吏部审批。其余属官则由议会定编。依旧保吏部审批。而执法则由按察使司负责,设从三品按察使一人。从四品副使两人,其余属官若干。审判则交给大理寺下派机构审判院,各省设高院,各府设中院,各县则为下院。各院有审判长一人,副长两人,审判员和属吏若干。高院审判长为从二品,副长正三品。中院审判长为正五品,副长从五品。下院则是正七品和从七品。各级审判员品级比副长低一到两级,由上级负责审批下级品级,中院由大理寺审批。高院由内阁审批。”
    “这是省一级,到了各府,知府一人,但天下各府情况皆有不同,比如乌海府就不能与晋阳府相比。根据各府赋税缴纳及繁华程度的评定。分天下府为三等;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从四品;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正四品;十万以下为下府,知府从三品。这时鼓励官员建设条件落后的地区,虽然品级有所差距,但是官员考核晋升时。上等府却依旧能占了便宜,这点品级差距也就不该计较了。知府以下设同知副职,掌管粮、治农。水利,屯田事一人,主簿掌文书簿册一人,通判掌辑贼、捕盗、马政事若干,品级依照知府品级。各自下调一品。其余属官、属吏依旧由议会定编,由布政使司审核批准后报备省议会及吏部存档。县则同样分为三等,县官称为知县。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正七品;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从六品;三真石以下为下县,知县正六品。知县以下设县承副职一人。典史掌文书箔册一人,县尉掌辑贼、捕盗、马政事一人,衙役若干。”
    说到这里,张辽算是说了个大概。这才停了下来,蹿到书桌边上,端起茶盏狠狠灌了一丘茶水。刚才一同解说,实在让张辽有些口话燥。
    “有点意思!”
    对于张辽的这一套地方官制,众人就显得谨慎起来。毕竟这里面也会涉及到地方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属官、属吏的设置,最不能疏忽地方势力的诉求。所以众人只是谨慎的表示了好感,却没有如中央官制那样明确表态。
    张辽自己也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他并没有强求众人的态度,他之前在襄阳将自己粗粗设定的官制交给曹操时也同样只是拿出了中央官制。并没有涉及地方。今日能将这套并不“成熟”的地方官制拿出来,张辽打得就是通过这几位的嘴巴。将消息传到各大家族耳中。至于他们是否认可,张辽也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张辽可能会通过北疆议会通过这套官制并上报国家议会审批,若是其他各地的议会建设依旧拖延时间,那他们能就只能被动的接受张辽的设定,完全失去了自主能力。而这一点不但是各地势力所不愿见到的,同样也是各地方势力在中央的代表所不愿见到的。
    张辽这是抛砖引玉,逼着各地加快速度。
    “诸位,正事说完了,别忘了为辽帮帮忙。现在吗?诸位是否有意看看辽这间书舍中最珍贵的藏品?”张辽笑着将话题转移。
    “莫不是文远发现的殷商甲骨?”孔融、杨彪、王粲、管宁、田丰、沮授这六人的眼睛同时一亮,满脸急切的看着张辽。
    张辽网一点头,六人就立亥围了上来,拉着张辽便要观看。
    “慢来!慢来!诸位莫急!请随我来!”张辽今早目的达到,此时也一身轻松的引着六人向收藏者甲骨文的屋子走去。,如欲知后事如行,请登陆州 凶。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凹8曰况姗旬书晒齐伞
    第三卷 第699章 七分政治、三分军事
     更新时间:2010…9…11 17:16:15 本章字数:7337
    “公潢,子敬,这是马邑送来的书信。信中让我们不要擅起争端。避免在如今曹操注意力被议会内阁吸引时因为冲突而重新转移过来。”孙权拿着吴太夫人的书信说道。
    “吴侯,老夫人言之有理。  建安十四只,瑜与子敬合谋,意欲为吴侯谋得东瀛四岛为栖身、修养之所,以待中土又变,亦可东山再起,并策划说服张文远去劝说曹孟德。
    但是却未成功,反而因消息泄露,而使得刘备对吴侯表示了不满。虽然因为孙刘两家的现实威胁,两家如今依旧保持着联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联盟如今已是名存实亡。如今,”周瑜打住话头,抿了抿嘴唇,接着说道:“如今就看吴侯的选择。瑜无论吴侯如何选择。必会誓死追随,以全瑜与伯符兄之情意。”
    “公谨兄!”孙权此时也被周瑜拼死也要保全孙家的情操所打动,何况他们以前的那些个芥蒂也早就因为同心协力对抗曹军而尽数消除。
    其实战斗中共同结成的情义真的是堪比铁石,就是韩当,孙权也没有了当初韩当从襄阳回来时的那种僧恨。为了孙家的基业,老将军在大别山中与曹军周旋近一年,江东早已经战事暂停,可是大别山的韩当却还带着部下对汝南等人发动着袭扰,竭尽自己所能的为孙权牵制着曹军的力量。孙权大为感动,不但命人潜回大别山命令韩当停止攻击。还让韩当所部化整为零的悄悄返回了江东。孙权亲自前往彭蠢泽入口迎接韩当的小船,并向韩当当面赔罪。
    江东上演一出“将王和”但这也多亏了陆逊故意放水。否则曹军战舰绝对不止拦截到近三千孙吴将士。就连韩当也不见得能躲过再次被俘的劫难。但这件事陆逊绝不会承认。
    “主公,如今天下大势越来越明确,随着韩遂被灭,公孙康归顺,刘璋、士变态度转变,主公与刘备依旧拥兵自重的态度便使得士族、世家对孙刘的态度也随之而变。原本他们还希望主公与刘备能够牵制曹孟德,可是随着北疆议会组建成功并顺利运行一年多,那些士族对于主公和刘备的需要便不再急切。孙吴基业已到了危急存亡之际,主公若不能及早拿定主意,给我们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啦!”鲁肃的语速平缓,声音也不高,但是他的这番话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却让气氛为之一沉。
    孙权看着鲁肃,这是他在自己的兄长还在世时便极为看好的人才。那时候虽然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兄长孙策,但是两人完全不同的个。性使得鲁肃并没有真正得到重用。直到他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