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行者-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间,说起今天的事,她好奇地问道:“他们怎么都一起来了?”

    张斯摇摇头,说道:“感觉心里惭愧,一两人来了,难免尴尬,人多些的话,情形总要好过些。”

    张倩依说道:“那也可以不来呀。”

    单云清给叶肖蕾夹了块菜,说道:“桃源就这么大,这几家又离的不远,一家来了,一家不来,别人议论起来,岂不难堪?”

    张倩依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事情闹的这般大,想不被人知晓,也不大可能。”

    单云清说道:“经此一事,你弟弟在城中的名望算是彻底立下了,想想都令人烦。”

    张倩依不解,说道:“这是好事,有什么好烦的?”

    单云清白了她一眼,说道:“树大招风……他如今侠义的声名在外,人家遇着难事,自然慕名而来,到时候,岂不惹麻烦?”

    张斯淡然地笑笑,没有说话。

    叶肖蕾嚼着东西,鼓着小嘴,东瞧瞧,西看看,不明所以。

    张倩依耸耸肩,说道:“没办法的事,不过,他可以搬出去住……不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还真没办法。”

    单云清默然,摇摇头,继续吃饭。

    她心里关切,最怕张斯遇到危险,所以方才用话暗示,提醒他以后可以少管些闲事。可是张斯反应不大,看来并不能听进去。

    而他年龄渐增,自己已不好再教训什么了。

    张倩依说道:“有得有失,也不要太挂在心上,我今天回来,一路上不少人向我打招呼,大家都挺热情呢。”

    单云清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过了会儿,她忽然说道:“忘了件事!”

    几人被她吓了一跳,疑惑地看来。

    单云清对着张斯,说道:“今儿来的不止他们,还有一对母子,姓雷……”

    这么一说,张斯便了然了。

    “人呢?”他问道。

    单云清说道:“他们来的更早些,在家中等了好长时间,后来说家中有老人需要照料,不能久候,道了歉,匆匆走了,让我转达一下谢意。”

    “哦……”张斯点头,说道:“这次说来,还有多谢他们呢,若非母子俩仗义执言,事情可能不会这样顺利。”

    单云清说道:“他们倒挺有礼貌,也很和气……那个小男孩,看着挺早熟的,站在他母亲身后,还有点气势呢。”

    张斯对他印象颇深,点头赞同。

    “他们家的情形,该更困难些,寻这空闲,也去拜访一下。”张斯说道。

    张倩依问道:“他们怎么联系到电视台的人,好奇怪。”

    张斯解释说道:“电视台的人,是薇薇姐安排去的,据说,他们闻见我遇着麻烦,正要来城里探望。初以为电视台的人要与我为难,无论怎么诱导,总是戒备着,不多说一句话。”

    张倩依好奇,问道:“后来呢?”

    张斯笑道:“产生了点误会,母子俩要拿着笤帚赶人走……还是一位编导聪明,窥出了其中奥妙,对他们解释清楚,这才了事。”

    张倩依闻言,啧啧称奇,说道:“竟有这样的人家……”

    单云清也叹道:“这要放在以前,必定也是忠义之辈,能帮到这种人,也算一种幸运。”

    张斯与张倩依相视一笑,各耸耸肩。

    skbshge

第五十二章热心正义() 
近来议论迭起,将张斯的名声传播极远,不单港台关注,即或大洋彼岸,也进行了连天报道,十分热闹。

    张斯所行,在大陆尚有忌讳处,美国却全无顾虑。

    这本是个崇尚个人英雄的国度,民众对于张斯的孤胆独战,异常欣赏,纷纷赞扬。他的照片,频频登载,最后竟上了《时代周刊》。

    而此前,能上这份杂志的华夏人,只有几位政治领袖。

    张斯以一介平民,获此殊荣,不得不说是件奇事。

    编辑给他的定的标语,便是:最具男子气概的华夏人!

    而在民众的采访中,大家对这个面容清俊,温文尔雅的小书生,也大多是给予“男人”“热血”“硬汉”等评价,与他的外貌形象,差别不小。

    于美国民众而言,张斯以个人对抗体制,是位了不起的英雄。

    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其中,竟也产生了一批粉丝。

    此后,张斯没少接到大洋彼岸的来信,有极度赞扬的,有表示爱慕的,有询问事迹的……英文写的倒熟练,也有人为示亲近,特地用了华文,可惜不大通顺,甚而一塌糊涂。

    当然,即算写的不好,也是一种关切,他还是很感谢的。

    可想而知,当这类消息,传入国内的时候,又是如何一番景象。

    名声出了国门,毕竟是件难得的事。

    张斯的粉丝们兴奋异常,常以此来与别人的偶像比较,以示高人一等。当然,张斯未及二十,能有偌大名声,确实值得称道。

    但这兴奋,还与民族的崇洋心理有关。

    无论承认有否,国人的自卑,短时尚无法消逝,于西人的看法,格外注意。得了别人批评,便气急败坏,极力反驳,甚而破罐子破摔;得了别人夸赞,则又不免沾沾自喜,总要拿出来炫耀。

    这绝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它缺少宽广的胸怀。

    有人拿起这个称赞张斯,他只淡然回应,心中并没多少欣喜,想比较而言,他还是更愿意听到自己人的赞同声。

    值得欣慰,桃源人对他极力赞成。

    大家并不知桃源的县长是何人,桃源的特产是何物,桃源的位置在何方……但大家都晓得,桃源有位誉满天下的张斯。

    他是桃源的门面,桃源人以此为傲。

    尤其经历前次的事,周围人对他的观感变化,不单是羡慕了,如今倒有些崇拜的意味。只要他走在街上,便需不断地招呼,一路行来,全是微笑的人脸。

    那些来道谢的人,回家一渲染,周遭人都知晓了情况。

    他既如此顾念乡亲,桃源人能不喜欢?

    当他牵着叶肖蕾的手,外出消遣时,乡亲们最热情。故而,小姑娘总缺不了吃食,怀中抱的满满的,生的,熟的,好吃的,不好吃的……不管她爱吃与否,小贩们总为她准备最精致的那份。

    张斯推脱,可别人不让,反而要生气的。

    其实,他尚不知晓,小姑娘若收下东西,他们会感觉荣幸。

    待遇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他总能等坐到公车,为了等他,公车常常故意停上数分钟,上了车,也总有年轻学生热情地给他让座;陪着妈妈去买菜,都不需自己挑选,人家便将最好的检给他;他办什么事,也很少需排队,大家都主动散开,让他先来……

    这种情形,羡煞了许多人。

    能让乡人如此对待,得花多大的气力?

    张斯于此不需出一分钱,一分力,最多只是谦虚地微笑,已足以令乡人温心。但大家没有任何异议,均觉理所当然,似乎那本就是他该得的。

    “我性情偏静,并不爱在人前炫耀,故而,在外读书的时节,也从未提及我父亲的名字。虽是极好的朋友,也只知我姓张,并不多想。

    后来,她们寻我玩,大家一起在街上闲逛。

    走的累了,便坐在公共的桌椅旁休息。不多时,身后的店铺中,老板走出来,给我们端来果汁,并冲我温和地打招呼,然后便回屋了。

    朋友们自然诧异,我却是见惯了,示意大家尝尝,莫要担心。

    她们问我那是何人,我只说那是我家亲戚。实则我也不知他是谁,好在朋友们没有细问,也就糊弄过去了。

    对面店中的伙计,却拿了几分蛋糕,给我们充饥。

    我便换了一个说法,告诉她们,那小伙计兴许是爱慕我们其中的一位,故意来讨好呢。同伴们不信,却也猜不透其中原因。

    而当附近一家餐厅主人,邀我们去吃饭时,他的称呼却将我的底细全露了。

    没奈何,在一番‘威逼利诱’之下,我只得实话实说了……”

    ————张雪蓉《淡淡的回忆》

    正如张倩依所说,这种事,总是有利有弊的。

    他的侠义名声传出后,找他帮忙的人便渐渐多了,自家的亲戚不必说,有些竟是毫不相识,仅仅慕名,便不远千里地寻来,望他能主持公道。

    这在不知底细的人看来,定要惊奇万分。

    而张斯家边的人,不以为意,早是见怪不怪了。

    若说只为讨点施舍,寻求一下救助,倒也好说,只要手头宽松,对方又确有难处的,多少给那么一点,也就打发了。

    而这类人异常少见,基本上看不到。

    大家很明白,张斯即算古道热肠,也管不了这许多事。再者,自己又非乞丐,岂会去占这种便宜?

    来的都是平日里被欺压,又无处声张的人。

    比如,家边盖了工厂,污染极大,对人伤害甚深,去交涉却得不到结果;自己摆摊,被城管打了,竟没人接受报案;带孩子去治病,医院乱收费,还随便动手术……

    由于事情太多,张斯根本处理不过来。

    再者,他只是个稍有见识的读书人,又非专业人士,哪来的能力去解决?可是别人既然寻到门了,也不好拒绝,只得留下来谈谈。

    这倒给《桃源报》提供了一个机会,张斯特在报社设了一个部分,专门接待这些来访者,听取他们的疑难,然后予以报道。

    由于把地方设在了报社,来访的人也就不用去他家了,免了许多麻烦。

    不然,单云清可要生气了。

    由此一来,《桃源报》得到了更多的新闻来源,由于有受害人的亲自参与,总能找到一些独特的线索,在这一方面,将其它报刊比了下去。

    而经报道之后,事情得以解决,对来访者也有了个交代。

    于此同时,张斯与《桃源报》的名声在民间传播,越来越大了,由于其客观公正的立场,与侠义勇敢的行为,赢得了极大的赞誉。

    良性循环,促进了报刊的发展。

    至此,《桃源报》终于以独一无二的形象,脱颖而出,成为一份受国人关注的大报。

    “三婶,这可就是你的错了。”张斯说道。

    一位老汉闻言,转头对边上的妇人说道:“这下服气了?明明是你家的狗到处大便,还敢拉我来理论,真是莫名其妙。”

    妇人一翻言,便要反口相讥,却听张斯咳了一声,又缓和了面容。

    她转头对张斯,问道:“阿斯,真是我错了?”

    张斯无奈地点点头,说道:“嗯,错了……回去之后,找根绳索将狗给系上,出去散步时,也带个报纸啥的……”

    妇人口中咕哝这,似乎不大乐意,终还是点点头,应下了。

    老汉颇有得色,说道:“走了,走了,阿斯还忙呢,你尽在这儿耽搁人家正事……”

    张斯笑了笑,责备道:“大伯,你也是的。乡里乡亲,分明是点小事,也至于吵吵嚷嚷,能有点出息么?”

    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道:“那啥……我也没在意,就她偏要来找你。说我的话不算数,,要听你亲口说了,才能服气。”

    一边的张倩依,耐不住了,站起身来撵人:“去,去,赶紧走,再不走,今晚都去你家吃饭。”

    把人推出门外,转过身来,顿时便笑了。

    张斯撇撇嘴,说道:“报社的保安应该加强一下吧?我的办公室都快成衙门了,整天尽给人判些家长里短的事了。”

    张倩依笑道:“今天看门的是三婶家的老大,还敢拦他亲娘不成?”

    张斯不禁叹了口气,无奈地垂着头。

    小姐姐现在爱戏谑地称他“县太爷”,一者,是因为新来的县长,刚到任便来拜访,表现的非常客气,一副仰慕的姿态;再者,周围的乡亲,遇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要来寻他判断,他俨然便成了一个无冕的县令。

    倒不是说他如何精明,极会论断是非。

    乡亲间的细事,本来就没多少是非。

    只是大家钦服他的声望,想让他来主持公道而已。

    而张斯的话确实很管用,只要是他亲口下的判断,乡亲们也就无甚争论了,三言两语,大家也就散了。

    要是有人不服气,对方会说:“阿斯都这样说,你比他还聪明,比他还公正不成?”

    如此一来,也就没什么好反驳了。

    skbshge

第五十三章火与冰() 
报纸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张斯不需要时时盯着,可以抽出些时间,写写东西了。

    《明朝》仍在连载,《桃源报》依然要借此吸引众多的读者,它保证了收入来源。张斯不打算动这一块,并且,“张若虚”的名气正在积累,确实不适宜变动。

    “三剑楼随笔”风格独特,也挺受人追捧。

    然而,内中文章太过零碎,读着虽善心悦目,聚合力却不高。

    张斯需要在评论界产生影响,以获得一个新的形象,他不得不考虑,写一点新的东西,单纯为批评而存在的。

    于是他开了一个专栏,在第一行写了书名:《火与冰》

    首先,他为自己与同道中人写了一个题记,以作共勉:

    “正视黑暗的勇气,是对光明唯一的呼唤。

    缺少这种勇气,光明只能像蜡烛一样熄灭。”

    这并非一本深刻入骨的书,但它是由真话编就的,除了切实之外,还有令人钦服的勇气。张斯正需要这本书,在孤独的道路上,吹响凄凉的号角,给那些同样孤独的人,一个会心而又苦涩的微笑。

    “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垃圾——文字垃圾。

    所以我每次提起笔时,不禁心惊胆战。”

    一个锐利的开头,正如一柄匕首,寒芒闪烁,在划开现实的黑幕前,先将自己的外衣划去,轻轻剥落,不留一丝遮盖。

    便这么赤裸裸地站在众人面前,挺起胸膛,任阳光洒下,映着这并不美观的身体。

    我心中同样有雾气,但从今日起,我将会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去驱逐它们,给自己留下一片干净的天地!

    读者会明白,这是一句宣言,号角即将吹响。

    果然,当第二日《桃源报》的版面上,出现这些文字时,天下哗然。

    “前些时候,张斯并不算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从今而后,他便算了。除此之外,许多年后,或许还要冠上一个思想家的称号。”

    这是一位学人的评价,言辞虽短,分量却足,字里行间透出欣赏的味道。

    又到了加印报纸的时候,《桃源报》的员工兴奋异常,尽管加大了工作量,他们干劲却很足。因为每一次加印,常常表示一次扩张,报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

    从一份庸俗小报,到发行极大的的报刊,再到自由评论者的圣地,这本是便是一个传奇。

    它身上还带着浓重的商业味,如今的书卷气正在增加,评论的版块中,能看出许多文人的义气,这使得不少学者惊奇。

    而读者们同样兴奋,他们最先为《火与冰》激励到,热血澎湃。

    尤其年轻的学生们,为学业压迫,焦烦缠头,对这个龌龊的世界,有着许多话要说。而他们的言语却难以表达他们的正义与愤怒,不过是在班级中嘀咕几句,与老师顶几句嘴,依然憋屈在心中,无可发泄处。

    张斯的文章一出,他们顿有感同身受之意,击节赞赏,难以自已。

    “五千年的血气纵横,一脉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