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枪顶着火。他问伤着人没,我告诉他只打坏了几套行李。他笑了笑说:‘这年轻人太冒失,不过也不能怪他,这新弄来的美国玩艺我都整不明白,告诉他以后注意就是了。’你知道全屋的人都为你捏了把汗,换了外人不枪毙也得扒成皮,就是士兵也得关几天禁闭。你说你这上士当不当吧?”
听了赵杰这番话我可真傻眼了。不当吧这赵杰肯定得坐蜡,我也不能在这呆了。当吧我还真就不愿意。我左右为难,在地上来回直转悠。赵杰可倒挺沉稳,坐在沙发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报纸,不时用眼角瞅我一下。
我转悠了几圈后,站在他的面前说:“六哥,我想和你合计一下。”
“不用合计,你自己拿主意吧!”
“那好,我这个上士先当着,不过我丑话说在头里,一旦我的病好利索了,八路军又反攻过来,我还得回家,到那时你可别拦我。”
“你还挺聪明,好,我答应你。”
第二天上班以后,后勤处的人给我送来了一套上士军服,不过我说病没好,没到警卫连报道,还呆在赵杰的宿舍里看书。
大约过了四五天的一天晚上赵杰半夜才回来,满身酒气进屋就兴冲冲地说:“喜山哪,,这回可好啦,咱们就要成为民国的正牌军队了!”
“这话咋讲?”
“东北战区司令部对咱们这支队伍老是不放心,一门想往南边调,司令非常不满。昨天上午接到命令,咱部队要开往营口地区。你知道吗?这营口是东北的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同时咱的番号也变了,再不是地方上的保安总队,而是独立第九师。这一变,那装备和待遇都不一样。司令今天可高兴啦;告诉我们:‘这回咱们是国家的正规军了;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天晚上你们都到我家喝酒去,咱们好好乐呵乐呵!’晚上司令的夫人二婶亲自下灶,下边的几个团长也去了,我们一直喝到现在。部队三两天就出发;你要做好准备;到了营口你可不能不上班了!”
赵杰兴高采烈地说完这番话后倒在床上呼呼睡着了。而我这心却凉了大半截,心想这要到了营口我可就真难回家了。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更新最快 )
正文 第 六十七 章 举家迁移
更新时间:2010…2…4 14:01:42 本章字数:3251
一九四六年十月份;我随国民党东北战区独立第九师师部乘火车来到了营口市(外团多数驻扎在营口市外围地区),开始了国民党部队的生涯。
营口市在四十年代人口只有十几万;市区只有一条大街。市区地势平坦;一面临海;一条小河横穿市区直入大海。清晨;站在海边;望着远处的群山和绿色的原野,瞅着那海天一色;百舸争流,渔帆点点的景色;听着百鸟争鸣的欢唱和成群鸽子飞过响起的哨音;吸着清新的海洋空气,可真让人心旷神怡。
营口市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市场繁荣。这里有东方为数不多的海岸港口,自明朝开始这里就是东方通往海外的大门。当地的居民大都是商人;多以批发海外货物为主。一条主街的两旁店铺林立,商家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营口市又是东方的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外强入侵都把这里作为海上通道的大门。这里还有着抗御外敌的光荣历史,在老百姓的口中传颂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八一五”光复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士坐木船从海上到这里登上了关东的土地;国民党政府又把这里做为往东北输送部队和补给的重要军事通道。
独立第九师的部队到达营口后;首先按正规部队的编制进行了调整。一万四千人的队伍(按人数够一个军,但国民党只给了一个师的编制),在原来三个团的基础上又新增设了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武器没什么大的变化,东北战区司令部只拨给了少量的美式武器,这些新式武器只发给了王家善亲信部队特务营(从战士到军官全是原来巴彦抗日游击队的人)一部分,全是师部军官亲属的警卫连更换了新式武器。
在待遇上,王家善正式为国民党的少将,营以上的军官都提了一级,赵杰由少校提升为中校。我呢,赵杰跟师长说想让我研究研究军事,师长说那就让他上参谋处吧,军衔也提到了中尉。说句心里话,这警卫连我一天没去,一下子又变成了中尉,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那时没有理由说不干了,同时我也想当这个中尉,因为中尉的响钱比小学校长还要高许多。
部队的编制工作完了后,赵杰每天和师部的人忙于参加军事会议,部署军事防线,检查市区的防务工作。而我趁没有到参谋处报道的空把营口市溜达个遍。
营口市虽然自然环境优美动人,历史悠久,但是战争给这里带来的却是千疮百孔:残破的城墙,即将倒塌的老式房屋,一条条堆满垃圾散发着臭味的小巷,子弹和炮弹的痕迹比比皆是。
大街上很少有人走动,独九师的士兵们在来回的奔忙。店铺闸板禁闭,偶有几家开张的顾客也是寥寥无几。只有大街小巷横躺竖卧的乞丐随处可见,有的盖着油渍麻花的破被,有的披着破麻袋片佝偻在避风的旮旯里,发出痛苦的呻吟。有时还能见到壕沟旁、垃圾堆上盖着破炕席露着僵硬手脚的死尸。码头上的商船已经极少;渔船也都靠在岸旁;只有几艘国民党的军舰不时地拉起汽笛,使人们想到这还是个港口。
看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瞅着营口市民的凄惨景象;我溜达的兴致没有了;有的是心里的酸痛;于是我准备到参谋处报道。
晚上,赵杰陪师长到沈阳东北战区司令部开会回来,走进我俩临时找的一家杂货铺的平房宿舍。看着屋里堆着的破破烂烂的货物和在地下来回乱窜的老鼠,闻着那呛鼻子的发霉气味,赵杰皱着眉说:
“喜山哪,咱不能总这个样子,你看这多遭罪啊!”
“六哥,这营口市政府怎么不给咱们安排房子?”
“咱们是后娘养的;你看52军28师加强营的军官,就连小排长都住上了日本人的小洋楼。咱们来了已经六天了,别说咱俩,就连师长、参谋长他们的家属还都住在师部的后院里。今天我陪师长到沈阳开会,杜长官讲,东北的战事暂时平稳,咱们的部队需要休整。因为东北的仗一时半会打不完,必须保存力量,养精蓄锐,一旦时机成熟一举消灭林彪匪部。民主联军的部队也在北边休整,这战事恐怕能消停一段。再说咱们现在在大南边,就是打起来,民主联军的部队一时半会也打不到这,这是往最坏处想。因此我想让你回趟家,把玉莲和你六嫂接来,对咱俩生活上也好有个照顾。正好趁你没正式上班有闲空,一旦上了班就没时间了。”
“你这想法倒是对,可是黄鱼圈我不敢回去。”
“清剿队那帮人问题到不大,你穿军装回去。同时明天我给你办个证件,他们也不敢把你咋地。关键是八路军那边的人,抓着你可惨了。一看这工作队的王班长又参加了国民党部队,还是个中尉。好,立场不稳枪毙!”
赵杰的话虽然是带有说笑话的意思,但那个时候的情况也真就是如此。不穿军装清剿队抓住够呛,穿军装带证件,八路军碰着也没好。那时也不知道这黄鱼圈现在是谁的占领区。
赵杰看我犯了愁,嘿嘿地笑了:“咋样,没辙了吧?这事我都想好了,我有个拜把子的兄弟在特务营当排长,姓高,家在乌拉街住。让他陪你去,你在乌拉街等着。他到黄鱼圈把她俩接到乌拉街,你们再一同回来,你看这样行吧?”
“还是你考虑周全。”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我就出去找房子。那时候营口的房子很难找,这老百姓都给当兵的造害怕了,谁也不愿意招当兵的住户。我费了一上午的劲才给赵杰找了一个独门独院,房东只一个人是个瘸腿老太太。
下午我这房子就难找了,问一家不行,再问一家还不行。你多给钱他也不干,我问“为啥呀”,他们好象合计好了似的,异口同声地说:“当兵的咱不敢招,钱多钱少不说,麻烦大。”到了傍晚的时分,我才好说歹说地在一家筷子厂找了一间半下屋,这下才放了心。
第二天早上;我和高排长坐火车赶往长春,那时候的火车慢,动身的第三天晚上我们才到了长春。
下了火车刚出站台,那些打扮的得花枝招展的女人蜂拥而上,这个问“长官住宿不;咱那条件好;价钱便宜”,那个说“两位长官,玩一玩呗,保证叫你高兴”。这些人粘呼起来没个完,拉拉扯扯的连烟都不叫你抽,把我烦得直招呼高排长快走。他可倒好,忙得不亦乐乎,摸摸这个胸,捏捏那个脸。好不容易我才把他叫走,在站前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
住店的时候,依我想法两个人住一间房省点钱。可高排长不干,说两个人在一个房间他睡不好觉。我问他:“你在部队的大铺都能睡好,两个人一个房间你倒睡不好了,咋回事,是不是想歪门邪道?”他嘿嘿地笑了。
晚上我确实睡个好觉,第二天早上我发现高排长两眼通红,哈气连天,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早上我们简单地吃了点饭,费了好大的劲才找了一辆两匹马的小马车,经土门岭,过孤店子,从哨口过江,傍黑的时候到了乌拉街。
这高排长的家在乌拉街侯府的前街,是一座青砖青瓦的老式四合院。虽然大门朱红油漆斑驳,但门口的一对大石狮子仍然威风凛凛。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家有钱的大户。
高家的人对我的到来非常热情。第二天高排长去黄鱼圈的时候,还专门派了个家人陪我溜达。
晚上后半夜的时候,高排长领着马瑞芳她们坐着马车到了乌拉街高家。
马瑞芳进屋就说:“你六哥这个没良心的还行,想着接我,我没白惦记他。”
玉莲说:“上次你幸亏走啦!我的信你看了?”
“看着了。”
“你走的第二天,江西半拉山子清剿队的人就过江来抓你,我看这都是你得罪的那些人搞的鬼。”
“现在怎么样?”
“现在倒没人打听你。不过咱那地方可乱透啦!今天八路军的部队过来,明天江西国民党的军队又过江来;有时两伙军队隔着江开枪,屯里的人吓得都不敢出屋。”
“沈区长他们有动静没?”
“有啥动静?农会也散了,区政府现在连个人影都没有。”
第二天早上,高家的人执意不让我们走,可把马瑞芳急得够呛,非得要走。我一想这高排长大老远的回趟家不容易,就对他的家里人说:“这样吧,高排长先在家住几天,我们先回去。”高家的人十分高兴,临走的时候还给我们带了些钱。我领着她俩坐着从长春雇来的小马车往长春赶。那时候天已刹冷,玉莲叫穿上她带来的棉袍和耳包,这一下我和老百姓的打扮一样了。
老板子回家心切。两匹马也缓过了劲,速度比来的时候快得多了。傍黑的时候马车就进了长春市区。
(更新最快 )
正文 第 六十八 章 知恩图报
更新时间:2010…2…4 14:01:49 本章字数:3187
一进市区马瑞芳坐在马车上就不消停了。东瞅瞅西望望,一惊一炸的直吵吵。看见个大汽车就喊,你说这是啥车不用马拉,几个轱辘自个就转转。看着个小汽车,就瞪大眼睛喊“唉呀妈呀,这是啥玩艺,像个地出溜(身材矮小而且走路还比较快的人)似的跑得这么快。”看着个黄包车也大惊小怪说这是个啥车不用马拉用人拉,上面还坐着个老板子。这老板子可挺好,不用拿鞭子,拉车的自个就知道往哪跑,这城里人咋这样呢,这不是拿人当牲口使吗?你说这地方可真怪,道挺光溜咋就没有咱那块的花轱辘(木头轱辘)车呢?她的这一通吵吵,惹得走道的人都回头瞅她,就连我们赶车的老板子都偷偷地笑。我说:“六嫂啊,你不会小点声吵吵。”她说:“那管啥地,这地方还不叫人大声说话呀!”
到了站前的旅店打发了马车,简单地吃了点饭,没等休息这马瑞芳就非要出去溜达溜达,这一溜达可就出了热闹事了。
在旅馆饭堂吃饭的时候,我就看她瞅着棚上的电灯发愣,但不知什么原因也没好意思问,过了一会,她偷偷地摸了一下,灯泡嘴里嘟囔着说:“这可真怪了,咋摸不着火苗?“
一出旅店的门。她就装不住了,扯着大嗓门看啥都吵吵。
看到外面灯火通明的样子她大惊小怪地说:“你俩快看,这都是些啥灯啊,没有灯捻,也看不着油,它咋就亮了呢?”
“这是电灯。”
“电是啥油?”
“电不是油,电就是电。”
“那咋亮了呢?”
“我也不知道。”
“这城市人可真不会过日子,这乍黑天就点灯,又不做活,多费呀!”
看见霓虹灯,她更觉得稀奇了,左端详、右端详,自言自语地说:“这灯可真怪,火苗怎么还带色?城里人也真是,风把火苗吹得一闪一闪地也不安个灯罩?还是咱家的马灯好,一直亮着。”
从对面过来一个身穿绿棉旗袍的女人,旗袍上镶着彩色玻璃片,在灯光下一闪一闪地发着亮光。马瑞芳一看可真觉得希奇了,走到哪个女人身边伸手就人家抓住了,吓得哪个女人尖叫起来,使劲一挣把她造个趔歪。女人撒腿就跑,我们喊都喊不住。
好不容易追上了哪个女人,女人瞪着惊恐的眼睛问她:“你想干啥?”
她说:“我想看看你衣服上挂的是啥玩意,这么好看。”
那个女的笑了起来,说:“闹了半天是这么回事。”
在我们刚往黑水路走的时候,从道边的墙角外过来一个身披麻袋片、大约六七岁模样的小姑娘。在路边的灯光下,她蓬松着头发,上面沾了些茅草,小脸脏兮兮的,伸出黑乎乎的小手跟马瑞芳说:“太太,行行好给两个吧。”
马瑞芳一看这热心的劲就上来了,嘴里叨咕着:“这是谁家的孩子,死冷寒天的真够可怜的。”说完从棉袍的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元的中央纸票给了这个小姑娘。小姑娘接过钱转身就往墙角跑,这时从墙角的拐弯处呼啦一下子跑出来十多个小要饭的。这个说“太太行行好吧”,那个说“太太给俩吧”,马瑞芳刚想掏兜不知从哪又出来七八个。这二十多个小要饭的把马瑞芳围在中间,七吵八嚷地要钱,有的伸手去她兜里掏。马瑞芳这下可着急了,一只手死死捂着口袋,破拉三声地招呼我们。
我和玉莲原来以为这些要饭的小孩也够可怜的,她爱给就给俩吧,所以站在一旁唠嗑。没想到呼拉出来这么一大帮。听到她不是好声地招呼我们,我俩赶紧过去撵跑了这帮孩子,再一看马瑞芳的新棉袍造得脏了吧唧,旁边的兜也扯开了线。好在钱包没被抢走,她哭笑不得:“这是什么地方,小孩子都成胡子,不给就抢!”
长春车站东边的黑水路,那时候是个夜市。虽然已到深秋的天气,仍然十分热闹,各种小吃摊摆满了路的两旁,各摊的马灯把黑水路照得像白天一样。我们买了点炒花生、瓜子连唠再看着夜市的景色。马瑞芳看着看着来了嗑,叨叨咕咕:“这城市的人可真怪,白天不赶集,下晚黑来了忙,这不是黑白颠倒吗?”我俩没敢搭茬,怕她再说出叫人笑话的话。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半打小子往马瑞芳身上一靠,我见他飞快的从马瑞芳的棉袍兜里掏出钱包,装作没事似地往自己兜里一揣。马瑞芳没有发现还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