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推托道:“不了,今天来就是送药的,一天早晚各煎一副,吃三天后让她再去找我瞧瞧。”
文青祥夫妇留了半天,上官宇风还是离去。
他轻轻转身,一袭白衣被日光晕染,泛着淡淡的光晕,仿佛天界下凡的仙人,那个背影,带着一抹绝尘隔世的孤寂。
文曦心下思量,这分明是一个热心助人的温暖男生,为什么总是一副冷冷的冰块脸呢?他到底是何人,为何孤身一人来到这个偏僻的小村里。
她轻轻摇了摇头,现在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先改变家里这窘迫的现状。
她可不想顿顿都吃那难以下咽的粗粮窝头,想到这里,她转身看着父母,认真的说:“爹娘,咱们盘点下家里的财产吧。”
“啥,咱家有啥财产啊?啥叫盘点?”父亲一下子睁大了双眼,跟不认识她一样。
“闺女,你咋啦?”文婶上来就拿手背摸了摸文曦的额头,“也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呢。”
哦,一时说顺嘴了,忘了这是古代,前世她为了打工赚钱,做过很多工作,还摆过地摊,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就不放过。
她是想知道家里都有什么,再因地制宜想个主意,好歹是从现代穿过去的,一定能有办法。
“老妈,我的意思是看看咱家都有啥,清点下东西。”
“咱们也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啊,我想帮家里改善下生活。”
第16章 16章:家徒四壁()
文婶被她的态度震惊了,也没有注意到她的称谓有什么不妥。只是觉得,从落水之后,这闺女变了。
转念一想,闺女说的对啊,不能一直这么穷下去。
她前几年跟着相公去过镇上给婆婆抓药时,见过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妇人,那衣服离老远都闪着光,直晃她眼睛。
谁不想过好日子?人人都是向往美好的生活的,文婶也不例外。
当下便依着闺女,听她指挥着东查西找的。
这不查不知道,文曦之前从来没想到这个家穷到这种地步,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词:“家徒四壁。”
堂屋中间里除了一个八仙桌是完好的,那两条长板凳的腿没有一只是没有修理过的,这坐上去还直晃悠呢,东间父母卧室里除了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一些旧衣物之外再无他物。
自己和弟弟的房间也是如此,哦,如果父亲给弟弟刻的一把木刀也算财产的话,那再加一样。
厨房里盛米的缸里也快见底了,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铁锅,调料基本没有,盐本来就是稀缺的,家里只有那么一丢丢也是可以理解的。
油呢只有过年时才能见点油腥气儿,还得买最便宜最肥的猪肉,炼出来一点油省着点能用一年,平时炒菜都是放一点点油渣煮熟了能吃就行。
柴房里是最满的,堆放着劈好的木头,再就一些家家必备的农具。
文曦问娘:“娘,咱家有多少钱?”
文婶跑去卧室,从床边的衣柜里,打开最底层的抽屉,拿出一个旧荷包,倒出来点碎银子。
文曦想上前数,可一想自己连什么物价都不知道,数了也白数。
这可是自己两世来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银子,前世里什么银首饰不算,以前只在电视中看过。
“这有多少?”
“许是有个四五两吧,还有几吊没放这里。”
文曦一拍脑门,翻了下白眼儿,哦,天呐。
就算自己不知道这里的货币价值,可也知道这和没有是差不多的。
电视里不总演,买件衣服都是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的嘛,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
又想起来件事,问娘:“娘,那二婶都从咱家借过什么东西走啊?都还过没有?”
文婶撇了下嘴:“只有借哪有还,说是借都是好听的,简直是来抢的。”
然后告诉文曦,以前文青祥年轻时,就开始在县里司老爷家的庄子里做帮工,每个月有固定的工钱,虽然不多,但多少还能贴补点家用。
后来文青祥父亲过世,长兄如父,他就一人撑起来了整个家,照顾寡母和弟妹是他的责任。
直到二弟三弟都娶亲生子,小姑也顺利嫁人了,这种习惯已然养成。
那老二家媳妇是个爱贪便宜的,算着大哥一发工钱就知道家里会添置物件,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只要她来总会想方设法拿走一两件。
老三媳妇有点良心,可架不住有对比,看老二家总从老大家里拿东西,日子过的相对滋润点,时间一长心里也不平衡。
第17章 17章:做回自己()
三婶也跟着有样学样,时不时的来偕老大家的油水,就这样生生把文青祥两口子拖垮了。
文青祥今年不到45,文婶48岁,在现代算中年人,可这两口子已经老态龙钟看起来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文曦听了一阵心酸,她知道善良的父母亲是不会向二婶三婶讨回那些所谓借走的东西的。
自己要变尽快的强大起来,好帮助家里过上好日子,晚上好好琢磨怎么做。
母女两个忙活了一个时辰,眼看快中午了,要准备生火做饭了。
文曦想起弟弟那可怜的小眼神儿,知道家里的情况吃一次肉是多奢侈,这小子肯定馋了好久了,却一直懂事的不说。
她帮着娘烧开水准备褪鸡毛,娘出去杀鸡,两个人很快把米饭做好,鸡炖上,还没有等熟,那香味就在村子里传出了老远。
引来了一帮孩子们在大门外馋的直流口水,那铁蛋俨然一副小头目的派头,拿着那把木刀,从门外进来,骄傲着抬着头,仿佛在告诉人家,看他能马上吃上鸡肉。
事实上,不年不节的能吃上肉在这小村里还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他闻着味儿一头钻进厨房,就站在灶边也不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大铁锅,用鼻子拼命吸着诱人的香味儿。
文曦看他那副垂涎欲滴的样子,捂着嘴偷笑。
抬起那双晶亮的双眸,对文婶认真地说:“娘,我要做回自己,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
文婶本来就觉得她怪怪的,看了她一眼确认她是文曦。
担心的问:“闺女,你到底咋啦?你不就是自己吗?还怎么做你自己?”
文曦笑笑没言语。
终于开饭了,文婶见那么多小孩子在自家门前围着不舍得走,就叫他们都回家去端碗来,一人给盛了小半碗鸡汤。
没办法啊,狼多肉少,不够分的,自家俩孩子还不够呢。
铁蛋自从上午看到姐姐把二婶那个难缠地都气走了,对文曦有种莫名的崇拜,又听姐姐说以后她要帮着家里过上好日子,他就又想起中午刚吃过的鸡汤,真香啊,光想着那口水就又要流出来。
文曦嫌弃地瞄了他一眼,笑了,心说,小馋猫,以后让你天天都能吃上肉,把你养成个小肥猪。
姐弟俩往卧牛山的方向走去,她想看一下村民们都种的什么,周边有什么自己能利用上的地方,边走边庆幸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到上高中才到城市上学,否则穿来这种地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来到地头,远远看到这些马上就要收割的水稻,她就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这么穷了。
这里是山区,山脚下虽然也有整片的土地,但地势偏高,灌溉起来很不方便,水稻显然不适合在这类田地里种植。
她又围着这片地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水渠,应该是这时候的人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来引水浇地。
铁蛋看她只是四处转悠,一会儿弯下腰抓把土看看,一会儿直起腰左顾右盼地皱着眉头也不说话。
第18章 18章:黑面书生()
只好跟着她走来走去,也不知道她想要干吗。
文曦查看完了山下整片的大块土地后,目光投向了稍远处的山上,她现在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了,还需要探索下山上有什么,没准能有什么大惊喜等着她。
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回去路上还要耽误一会儿,姐弟俩转身回家走,眼看就到村口了,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隐隐有轰隆隆的雷声由远及近。
姐弟两个加快了脚步,刚跑进家门,咔嚓一个炸雷响起,吓得猝不及防的两人不约而同的大声尖叫。
霎时间倾盆大雨直泻下来,把空间交织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雨网,这时文青祥也从外面狼狈地跑了进来,被浇成了落汤鸡。
文婶赶紧拿了干毛巾,边帮丈夫擦边说:“唉,看来又是一个灾年啊,今年的收成估计得减半喽。”说完长长的叹了口气。
在上官宇风来村子里之前,村里唯一识字的人叫李子褀。
五年前大宁朝邻邦夷狄国来犯时全家被屠,他外出未归侥幸逃过一劫,逃难路上头部受伤落水,顺着河流漂过村子,被路过的村长李四叔给救下,并收留他认做义子,自此就留在了这里。
村长有个儿子叫李大牛,就给他起名叫李二牛。
这李子褀虽然什么都不记得,但却是一个识字的。
他来后一年左右,村长妻子李四婶去县城串亲戚,回来路上捡了个包袱,等半天不见有人回来拿,她只好拎回了家。
里面有几本厚厚的书,差点被她拿来做饭点火用,被来厨房喝水的李二牛看到,才知道是几本诗集。
他竟然认得上面的字,这件事情当时还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之后他嫌李二牛的名字太难听,就请村长为自己改名叫李子褀,为这事儿,他哥李大牛也闹着让村长爹给自己改名,挨了一顿臭骂才打消改名的念头。
从此,本村和附近村里谁有识字认字写家书状纸什么的就都请他帮忙,他也常利用下地回来空闲的时间读读书,有时为了省笔墨纸张,还会拿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的。
自从知道自己识文断字后,他就想继续读书,想考个功名,好博个前程,村长看他的身板也不象个总干庄稼活的料,也就由他去了。
哗啦啦的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起床时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文曦一早吃过早饭,本想拽着铁蛋就继续去探索卧牛山,可刚下过大雨,又要走山路,这路面湿滑不好走怕出危险。
文婶觉得她身子还太弱,死活不同意,只得放弃,可她又闲不住,就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地琢磨着昨天去看的那片地以后种点什么好。
这时,听到篱笆门前一个好听的男中音问道:“文婶在家吗?”
文婶在屋里听见就答:“谁呀?进来吧。”话音刚落只见走进来一位身材挺拔,长相憨厚的男子。
可能是这几年总干农活的缘故,他有一身古铜色的皮肤,特别是脸被晒的黑黝黝的。
第19章 19章:商量对策()
文曦觉得李子褀完全颠覆了自己对读书人的印象,和电视剧那些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形象的差别太大了。
心中暗笑自己中毒不浅。
又想到实际情况,这人根本没有那个条件只读书不劳动。
李子褀对闻声出来的文婶说:“婶子,咱们的水稻眼看就要收了,昨天下了那么大的雨,我爹去地里看了,倒了很多。今年的收成可能会大受影响,得尽快想办法补救,想请大家伙一起到家里商量下看怎么办。”
文曦虽然前世没有种过水稻,但也知道昨天那场大雨对收割肯定会有影响,特别是没有现代化地机械帮助,全靠人工要抢收那么多的水稻,难度很大。
唉,农民全得靠天吃饭啊,今年老天爷真不赏脸,村民们的生活看来要雪上加霜啦,自己这会儿又帮不上忙。
文婶答应了下来,说是一会儿就过去。
李子褀告辞后就转身出门,还要再去通知其他村民,走之前,偷偷瞄了眼站在文婶边的文曦。
他觉得文曦比村里所有的女孩子都长的漂亮,有时候在半路碰上想打个招呼,她也只是一低头就自顾自地走开了。
毕竟还是小女生,会害羞的。
今天又见到文曦,虽然还是没有说上话,但他还是很满足,觉得她比以前更美丽了。
不一会儿,文青祥夫妇就已经收拾好了,文婶不放心又叮嘱了半天不让她们姐弟到山上去,才往村长家走去。
文曦继续就在院子里转来转去,铁蛋问姐姐:“姐,你干啥呢,光转圈,转得我头都快晕了。”
文曦抿抿嘴答道:“姐在想这家里的院子这么大,适合种点什么?还可以再养点鸡鸭什么的,以后咱们就不用总吃土豆、红薯、窝窝头这些了。”
铁蛋一听高兴了:“姐,咱们要是天天能吃鸡就好了,那鸡汤太好喝了,我最不喜欢吃窝窝头了,喇嗓子。”
其实文曦也不喜欢吃,在现代都是精米精面习惯了,吃的喝的非常方便,物质供应太丰富了,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想到这里突然想吃火锅,一想到那红通通的辣油,哈喇子也要流下来了。
呜呜呜,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吃到了哦。
来到这里炒菜大部分都是土豆,野菜和咸菜的,青菜都很少,对,有了,院子里种点青菜
说干就干,她兴冲冲地跑到柴房找了把铁锹,找了靠院子北边的一块空地,就要开始翻土。
刚翻了两下,又想到没见到这里种的有菜,是土地不适合种还是什么原因?还是先等父母回来问下再决定吧,自己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种子。
快近中午,文婶二人回来了。
说大家伙商量半天,也没有拿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抢收水稻,各家各户等路面稍微干些,就要开始抢收稻谷。
现在还没有收割机之类的器械,全要靠人工,看来过两天有的累喽。
文曦满脑子都想着院子里种点什么,就问文青祥:“老爸,咱家有什么菜的种子吗?”
第20章 20章:收你为徒()
文青祥说:“好象有,我去找。”然后又后知后觉地问:“老爸是什么意思?”
文曦吐了下舌头,总是不习惯叫爹娘,含糊说了声:“老爸就是爹,我瞎叫的。”
文青祥看了闺女一眼,没再说话,转身去找东西了。
不一会儿他拿了几个小纸包出来,文曦赶紧接过来一看,发现是小白菜的种子,但都是陈种子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
还有西红柿和黄瓜种子,都是陈种。
文青祥问她:“闺女,你要这些干啥呀,咱这地种不出来。”
文曦现在心里也没有底儿,毕竟种子很关键,万一真要出不了苗,那不是个大笑话嘛。
冲他爹一乐:“我试试呗,就种在家里,万一种出来了咱们吃菜也方便。”
转眼又过了两天,文曦的药已经喝完了,文婶让她吃过早饭就带着铁蛋一起去找上官宇风再看看情况如何。
这里虽然男女大防不太严苛,但未婚男女如果单独见面还是会影响名节的,女子通常15岁及笄就可以嫁人了,也有先订亲,等及笄再成亲的,当然在这里是没条件办及笄礼的。
同上次来上官家不同的时,这次还没到门口就听得里面传出一阵爽朗的哈哈大笑声。
姐弟二人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人来开门,却不是上官宇风。
那人是位身穿深灰色绸布长衫的中年男子,走路有点跛脚。
这时一个声如洪钟的声音问道:“老陆,谁啊?”
那姓陆的人回:“是对小姐弟。”然后转身让开门,请她二人进去。
文曦进了门,又觉得主人家有客她来打扰总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