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琢磨着晾他们两三天,反正各部门也有人做事,于是朝臣跪到巳时,也就是天色亮晌起来之后,李渊才遣人来通传,让他们全部出宫,今日陛下不宣召任何人。
朝臣们没法,只好耷拉着脑袋离开宫门处,他们在各处署衙晃悠了一圈,看着里面热闹的场景,更加着急了。
难不成陛下真要这些人完全取代他们?这可就不行!
昨日离邪没有见石崇、孟良他们,今日他出宫在太子府见了他们,吩咐了他们接下来的任务,然后依旧神隐了。
上午,他化着另外一张面孔陪着杨若惜,下午便在皇宫陪李渊处理政务,到晚上又偷偷跑到西清所蹭床。
次日,杨若惜醒来没有看到他的人,便知道他已经回幽州了。
作为前线主帅,他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跑回长安,本就实属不易,更遑论他还能在长安久待。
而今日,李渊召见了封德彝等诸位老臣,但署衙那边依旧进不去,直到下午署衙传出来各部门考试的消息。
各部门的官员,除了部门老大之外,所有人都要考试,考试不过关者,再行处置。
长安城百姓们一直在等皇帝的处置结果,先是等来皇帝终于召见了诸位大臣,再是等来考试的结果。
百姓们不知道其中深意,只以为皇帝大度,不与闹事的大臣计较,但不管是参与考试的官员,还是与考试无关的某些人,他们都明白,大势所趋,这场较量,终究是他们失败了,以后再想在朝廷制度上面做文章那是不可能的了。
但来日方长,作为臣子,其实一直在揣度皇帝的心思,就是一直在与皇帝较劲。
李玄霸、李智云这几日身上承担的压力很大,事情结束了,两人才长长舒出一口气。
今日,两人还未出门,就被秦王/府管家请到秦/王府来了,两人情绪有些鄢,如果是面对二哥,他们还能理直气壮,但面对的是二嫂长孙无忧,两人就有些别扭。
长孙无忧可不是向他们问罪的,而是向他们赔罪的,因为李世民不在长安,她一个妇道人家,对朝廷政事不敏锐,差点就成为皇室的罪人了。
李玄霸、李智云可不敢和二嫂计较,当然长孙无忧这话听听就好,不过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而已。
何况,李玄霸其实也有点心虚,因为他们并没有事先问过长孙无忧,要不要和他们一起玩?不过是怕他们为了秦/王府的利益,知道他们应对的办法之后,转瞬就把他们出卖了。
叔嫂三人各有心思,寒暄一会之后,李玄霸和李智云推托还有事情没有处理,便离开秦/王府了。
长孙无忧眉目含忧,长长叹了口气,太子大哥和弟弟们关系甚笃,而二郎和兄弟们关系虽然不错,但始终不被信任,这于秦王/府非常不利,不只是于二郎不利,也于她的孩子不利,长孙无忧抚了抚腹中已经会动的孩子。
李玄霸李智云说有事还真是有事,这几日他们就在各处署衙巡视来着,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两人就是被拿来当吉祥物和镇宅之宝的,代表着皇室的颜面。
一日后,署衙各部门考试,参与考试的人除了原本的官员之外,便是这次临危解围的一众学子,这让那些官员更加担心了,是不是这回考核不过关,他们就被取代了呢?
考试结果不是那么容易出来的,足足过了七日,这场长安所有官府部门的考试成绩才出结果,原本的官员们大部分都过关了,但有少部分没有过关,而后处置办法便出来了。
皇帝下旨,所有考核没有过关者,将此次临危解围的那一人配给到部门,与这名官员共享一个职位,一个月后再一次考核,这一次就从这两人比试,优胜者留下来。
对于未过关的官员而言,又是一种福音,这个旨意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阴暗,现在他们不会想着报复他人,而是想着怎么在一个月后留下来,见识到考核的真面目,再也不敢抱着侥幸的心里,这一回他们将全力以赴。
而对青云阁、太子府、秦/王府、卫王府、齐王府、楚王府招揽的某部分人而言,他们也被激励出了斗志,他们很想彻底地把那个位置拿下来,那么接下来一个月时间,他也将全力以赴,争取在考试时,优胜于对手。
这个结果公布出来之后,满长安吃惊,不管是老谋深算的老臣,还是年轻气盛的小子,对此都无话可说,你自己比不过,那就只能甘拜下风,让出官位咯。
寒风飘零,街口可能看不到多少人,但两边的茶楼酒楼几乎客满盈座。
这是一座茶楼,除了前一段时间,茶楼白天看不到多少客人之外,近几个月,每日茶楼几乎都是人声鼎沸。
今日,茶楼一样有很多客人,但此时却很安静,大家盯着茶杯,或者玩着手上的玩物,双眼迷思,思想早已神游到天外了。
直到,小二的声音传来:“掌柜的,你回来了。”
所有人目光齐刷刷地对准门口,就见大屏风后面,一个人影渐渐变大,然后他绕过屏风,出现在众人眼前。
来人便是孟良,青云阁阁主。
众人齐齐起身,朝他揖手一礼,沉默片刻,其中一人问道:“阁下便是青云阁阁主?”
孟良大笑一声,点头道:“不错,在下确实是青云阁阁主,诸位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我绝不会隐瞒大家。”
一个年轻男子迫不及待地问道:“青云阁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他其实是想问青云阁和太子殿下有何关联?
孟良叹道:“我知道大家这会心情可能有点复杂,在下这就详细地解释给大家听。”
他扫视了一眼在做的所有人,楼上楼下不少,起码有一百多人,全都等着他的答案。
“青云阁最初成立起来便是为太子殿下招揽人才的,而太子殿下招揽人才为何?这点大家不需要我讲明吧?大唐立国不过半年多,百废待兴,而大唐的建立离不开人才,所以大唐需要人才,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只不过现下天下不平,太子殿下无暇顾及长安,但战争总会结束的,太子殿下总会回到长安,参与朝政,等到那时候就是诸位的机会了。”
所有人情绪都有些激动,他们来到长安,就是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次的事情还要多谢大家,当然相信大家也看明白了,太子殿下选举人才的制度和以前的推举制大大的不同,如若这次的事情我们失败了,那么等待的后果如何,你们也都可以想象。”
这些人重重地点头,他们家世俱无,求学路上遭受了多少艰难困苦,但不代表这以后就飞黄腾达,因为想要进入官场,他们毫无人脉,如果不攀上一方世家,几乎是妄想,但现在太子殿下给了他们另外一条路,不用攀附任何世家大族,就可以拿到朝廷做官的通行证,虽然这张通行证不代表未来,但比以前少走不少冤路。
“现在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各部门,这是他们的机会,但他们能不能抓住,那就要靠他们的能力了。当然这不代表大家就没有机会,只是要晚一点,等太子殿下回长安,一切都不是问题。”
心中芥蒂消解,孟良便被围着求疑解惑,相处半年来,孟良不说对每一个人知之甚祥,但也差不了多少,当然他不是博学之士,不需要为这些学子们解决学识上的问题,他只需要把太子殿下用人的标准讲出来便是了。
其乐融融间,又有人到来,不过这人提着一个油纸袋,属于奶油的香气就从里面飘荡出来了。
“榕花街新开了一家糕点铺子,味道简直是太好了。”这人是甜食控,尽管甜食类的糕点不便宜,但他还是没忍得住这些甜糕点的诱惑,出手买了一堆,这一路他已经吃了不少了。
茶楼人不少,油纸袋里的糕点很快就被分享完毕,孟良心中琢磨,可以和未来太子妃达成合作,于是他转瞬就吩咐小二去买一些回来在茶楼售卖。
“你呀原来喜欢吃甜的,这么大个人还喜欢吃甜的?”
“我吃甜的怎么了?吃甜的还分大人小孩?你还吃咸的,你怎么不说这么大个人还喜欢吃咸的?”
很快有关于世界级难题,甜糕点、咸糕点哪个好吃,哪个难吃就展开了辩论会,这让中间人很觉得吃惊,爱吃甜的爱吃咸的好像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这都能吵起来?
榕花街那家新开的糕点铺子叫美味糕点房,是杨若惜这二十来天的杰作,还有一间铺子在另外一条街,是一间绣房,售卖成衣的绣房,绣娘是聘请的,但花样子是杨若惜画的,在这方面她似乎很有天赋,画的花样子不仅漂亮还有灵气。
而美味糕点房味道之所以这么飘香十里,是因为奶油的原因,杨若惜姐妹是皇宫出来的,她们不会做糕点,但知道不少宫廷糕点秘方,所以她开这间糕点房是非常有准备的,但奶油却不出自于她,是前次离邪回长安时,给她提供了不少秘方,其中就有奶油。奶油只是制作过程繁琐了点,但工序并不复杂,杨若惜让厨娘实验了几次就做出来了。
而今日美味糕点房开张,新鲜出炉的奶油飘香十里,引得不少人围观,然后试吃过后,买的客人不少。
杨若惜在对面的茶楼看着,柳荷和吕茜在她身边伺候,另外三名婢女在糕点房帮忙去了,至于十二个护卫,他们自己会找地方呆着,也不需要她操心。
“娘子,君、君先生。”柳荷张圆了嘴,指着窗户外街道上某个走过的人,他一脸络腮胡子,身上虽然穿着粗布,但依旧不掩其风姿,过路的行人不知不觉会给他让路,这边是他散发的无形的气场。
杨若惜定睛看过去,连忙放下茶杯,偏头对婢女说道:“柳荷,你去请君先生上楼来,我们请先生喝茶。”
柳荷点了点头,然后提着裙子就往楼下走去,杨若惜低声嘀咕道,该请君先生喝酒才是,他可是酒不离身。
其实杨若惜觉得有些好奇,在商队的时候,商队的人可是说了君先生是一个漂泊不定的人是,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待,但这次他怎么在长安呆这么久了呢?
君无邪随着柳荷上楼来了,杨若惜站起身朝他福身一礼:“君先生,别来无恙?”
没有想到君无邪朝她揖首一礼:“三娘子,不,确切地说应该叫三公主,恕在下眼拙,以前多有怠慢。”
杨若惜既惊讶,但似乎又不是那么惊讶,她摇头微笑道:“不,先生何出此言,如若不是先生,我和妹妹不会这么平安来到长安。”
她看着桌子上的茶壶、茶杯,略带歉意道:“此乃茶楼,下一次请先生在酒楼品酒。”
“饮酒伤身,喝点茶水就当改善口味。”君无邪大刀阔马地往凳子上一坐,婢女柳荷倒了两杯茶水,一杯放在杨若惜面前,一杯推到他面前,并笑道:“先生请喝茶。”
柳荷、吕茜便站在杨若惜身后,但这两婢女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窗户外对面的糕点铺子上,哪管主子和客人谈论些什么。
楼下大堂,十二个护卫,分成两队人,分别坐成两桌,他们并未穿禁卫的官服,而是寻常黑色长袍,不至于太过于引人瞩目,这间茶楼的掌柜和小二只是以为杨若惜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小娘子,有护卫并不奇怪,何况人家一来就算最次等的茶水、糕点,那茶楼也是赚钱了。
“头,这人看起来是个江湖人,实力应该不低,我们不管吗?”一人低声问道,他们被派给前朝公主做护卫,不管这前朝公主是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是本性温和好说话,他们这任务都很轻松,且每次出来都有吃有喝,所以对于这个前朝公主,他们心中还是很有好感的。
领头人瞟了一眼二楼,说道:“不用管,除非他对公主有害,但看起来,公主和他认识。”说是这样说,但他还是紧盯着二楼不放。
禁卫不认识君无邪,当然就算知道君无邪的名字,他们也不知其来历,但同样在这座茶楼的另一个角落里,一个青衣年轻人,他倒是皱了皱眉,君无邪,倒是忘了这个人,阁主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青云阁招揽了各种不同的人,为何阁主就对这个君无邪视而不见呢?
第503章 隋朝公主VS唐朝太子—11()
君无邪既然已经知道了杨若惜的身份;那么他今日自然不是巧合被杨若惜发现;他就是特意来偶遇她来着;依照她的性子;她定然会叫住他。
所以君无邪这番盘算算计到了;杨若惜暂时没想这么多,但就算想到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人活一世;总会对别人有祈求;如若她能帮到他,她义不容辞。
在长安这几个月来,君无邪一直都在暗中观察,这个大唐有些不一样,但这点不一样差点就被毁去,然后变得和隋朝一样了。
君家不像清河崔家、太原王家那般盛名远扬,一是朝廷混乱;他们不会真正进入朝廷,二是君家人口不算多,以前也有许多房人,但流传至今,只有五房人;按照血缘关系来算,其实隔得很远,但因为人口少;所以他们还是团结在一起。
君家所在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而君家在县城已经算是大户人家,在县城是有头有脸的人,不管天下战乱还是和平,小县城其实都很安稳,但朝廷政令还是关系到县城百姓的生活,所以每逢战乱年间,君家人都会出来走动,了解天下诸多军阀,谁最有可能登上皇位,那么君家也好做应对。
君无邪已经出来好几年了,之前一直在东边走动,拜访一些隐士名流,切磋交流所学,他算得上一个天才,文学上有自我的见解,剑术上也有不小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和人切磋之后,他的剑术有着非同一般的进步。
但君无邪不知道,他的侄子君榕这会正在前线战场上挥洒热血,说起来君榕会成为离邪的私兵玄衣卫一军团团长,那也是中了离邪的激将法,离邪看出君榕身怀武艺,且还不低,这小子又年轻气盛,于是就趁机漏了一手,便把君榕收纳下了,当然君榕并不在意,他只在意跟着离邪,他能学习更好的剑法,他的武艺能更一步,当然君榕想把剑术提高的第一想法便是挑战自己的叔叔,以报小时候被叔叔虐得死去活来的仇。
现在战乱年间,交通不便,通讯不便,君家在东南偏远县城,而且还属于另外一个军阀,这通讯更加不便了,且君榕只是在最初给家里报了个平安信,说他闯荡江湖去了,后来加入玄衣卫之后,差点连信都不敢寄回家,要不是怕家人担心,平安信都不会传回去,生怕信件传输出错,最后导致家人被当地军阀抓住,那可就不妙了。
君无邪是知道侄子离家闯荡江湖去了,家中给他传了信,但他一直以为侄子在江湖上闯荡,之所以名声不显,那肯定是武艺不如别人,哪知道侄子根本没在江湖上闯荡,人家挣军功去了。
在君无邪进长安不久,青云阁就已查明他的身份,只是当时君榕已经出征,青云阁摸不着这对叔侄到底关系如何,于是便把君无邪晾在一边了,等待君榕回来,他自个去处理他叔叔的事情。由于君无邪武艺不低,青云阁还真不敢跟踪他,但他一直被青云阁重点关注来着。
一楼大堂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那人扑腾扑腾跑上了二楼,大冷的天,他浑身冒汗,又跑得气喘吁吁,整个人扶着柱子平心静气。
杨若惜并未注意到此人,但柳荷和吕茜看到了,柳荷伸手戳了戳主子的后背,杨若惜侧头看她,哪只柳荷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