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神色当即不好了,王山可能看不明白,但是她明白了,史氏她是想给儿子送丫鬟伺候吧?这丫鬟不是普通的丫鬟,应该是通房丫鬟才是,不过贾敄拒绝了,所以母子两人产生了不愉快。
“好,我知道了,不用担心你们少爷,有些事情该是他想的通透的时候了。”道义上讲一个母亲给儿子身边安排几个丫鬟伺候,也无可厚非,但是私心里,老夫人可不想荣府还有史氏的耳目,毕竟双方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王山一头雾水地离开,不过第二日见到贾敄时,他还是把老夫人见他的事情告诉了贾敄,贾敄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老夫人无人可以商量,就只有云瑶可倾诉,云瑶听说之后,点头:“二少爷做得对,老爷早就说了,二少爷要全心放在读书上,争取年后回金陵一举考中秀才,可不能把心思放在女色上面,而且二少爷身边干干净净,以后说亲也是一大优势。”
“是啊,就说史氏眼皮子浅,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幸好她还算知道厉害,不会做出太损阴德的事情。”老夫人叹口气说道:“赦儿定亲之后,她也打着为赦儿着想要给赦儿安排几个通房丫头,还是我以婆婆的威严压下去了。我并不提倡做父母的干涉儿子的私事,若是女人收不住男人的心,那是他们夫妻的事情。”
云瑶郑重点头,老夫人虽然有些地方做的不好,比如贾赦出生之后,生怕史氏教不好大孙子,便把大孙子抱在身边抚养,以至于史氏对贾赦有心结,但是她确实比一般婆婆开明。
三日之后,贾代善和贾赦回府,军校放假,元宵过后才开学。
府里的任何事情是瞒不过贾代善的眼睛的,云瑶不说,老夫人也会说,林管家等人也会说,不过贾代善直到之后,并无任何特别的反应,也没有再找儿子们谈话,反正他该说的也都说了,重要的事情他只讲一遍,以后不讲只做。
还有几日就过年了,贾赦回来第二日便带着张嫣、贾敄和贾敏去理国公府探望史氏,原本以为会吃了午饭回来,却不想巳时去的理国公府,晌午前就回来了。
贾敏是个小姑娘,虽然亲眼看到母亲和大哥二哥吵架了,但是她没心没肺地不放在心上,回来就跟着星星一起玩儿,找祖母,找爹爹,脸上笑容灿烂极了。
贾赦和贾敄看到妹妹没有受到影响,倒是松了一口气。
张嫣表情也淡淡的,任谁听到夫君的亲生母亲询问她嫁进来快一年还未怀孕以此劝她贤良淑德,让她主动给夫君纳妾,谁也心情不妙。
贾赦在军校学到了很多,虽然不会医术,但是他们训练程度厉害,军校有大夫每三日为他们检查身体,不能让他们训练过度,毕竟他们身体还在成长,若是提前透支,于寿数有碍。与大夫打交道多了,大夫也告诉他们基本常识,所以贾赦早已和张嫣解释过了,因为张嫣年纪不到十八岁,所以他们要孩子的话,起码得等张嫣十八岁以后,这几年就好好养身体。
史氏的做法也不全然是错的,毕竟京中大户人家的主母和婆婆都是像她这样做的,儿媳妇嫁进来快一年未孕,是得着急抱孙子的事情。二儿子刚过十六岁,还没有定亲,这也不像话,成家立业这才是正统的规矩,她着急儿子的婚姻大事也没错,只是贾赦和贾敄接受了贾代善不一样的教育,想法已经与史氏相悖,于是母子之间的矛盾必然少不了。
贾代善没管儿子与他们母亲的矛盾,反正他之前已经提醒过了,倒是老夫人后来多多劝慰了孙子,他们母亲确实也是关心他们,让他们别放在心上,只不过大家彼此观念不一样,这才产生冲突。
“你们也别伤心,你们母亲就是后宅妇道人家,她就是京中大部分主母和母亲的样子,你们听听就好,别过心。祖母老了,有些教育方法也不得当,所以以后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问你们父亲。”停顿了一下,老夫人说:“还有你们太太,你们太太嫁进来也一年了,日久见人心,她一直对你们小心翼翼,她的膝下只有星星一个女儿,不会对你们起坏心,生活方面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问她。”
贾赦和贾敄有点意外,他们对继母也没有恶意,因为身份的关系,也不会真的信任看重她,现在祖母却说继母可信,这不是奇闻吗?
老夫人拍了拍孙子的手:“听祖母的,祖母老了,虽然眼花,但是心明,她对你们不会有恶意,你们也不用再警惕她。”
贾赦二人点了点头,他们也对继母没有恶意,孝道如此。
除夕夜,宫宴结束已过亥时,回到府里,大人孩子精神振奋,继续守岁,贾代善宣布了年后的计划。
一条,长泰十四年,这一年,他依旧非常忙碌,可能比十三年更忙,有可能长期不在家,让家人多多包涵,等军校走上正轨,他这个创办人就不会如此忙碌了。同样的,贾赦也会跟着他东奔西跑,这点就要让儿媳妇多多担待了,又两人年纪小,不着急生孩子。
二条,便是贾敄的科举和婚事,元宵之后,贾敄就独自回金陵参加童生试,能不能考中,全看贾敄自己的努力,至于婚事,不着急,反正二十岁之前都算小,而且还特意叮嘱老夫人,贾敄的婚事,他说了算,别让她胡乱答应任何人,谁的面子都不行。
老夫人那脸色青红交加,云瑶忍不住暗笑在心,贾代善这是有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老夫人愤愤地说:“哼,正好趁我意,你以为我愿意管?我一大把年纪了,没精力。”
贾代善讨好一笑:“娘,我就是这么一说,你们老人不就是爱面子吗?爱面子与孙子的幸福、前程相比,哪个更重要?”
老夫人别过头不说话了,恰好看到门外的天空燃起了一簇一簇的烟花,开在天空,灿烂漂亮极了。
孩子们早已忍不住,跑出去到荣宁大街放烟花去了,隔壁贾珍听到声音,也蹬蹬地跑出来,不一会荣宁大街上空就开起了璀璨夺目的烟花。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应该也会较晚,十点多十一点/啦啦啦,亲们可以早上看,么么哒
第139章 红楼‘真爱’—37()
又三年;已是长泰十七年。
贾代善的军校已经走入正轨,且因为军校一千来人的学生立了不少功劳,大齐第一军校的名头成功打出去了;成为大齐想参军人士的理想之地。
军校是长泰十三年开办的,长泰十四年招生三百人;十五年十六年也招生三百人;这三年成果喜人;于是贾代善手下的副将还有最开始带出来的兵丁都开始独挡一面,军校开始与各地书院合作,现在书院也不只是教导文学方面的事情,在武艺方面也加强了,当然这是让学生自己选择,等到学生们十五岁时;有志于参军的学生可参加军校的招生考试。
如此;贾代善在家的时间就多了,贾赦今年已二十一岁;去年在他及冠之年;恰好和军校一百个学生帮助海军捉拿了一支海盗,贾赦那一支学生队伍名震大齐;长泰帝和太子亲自参加褒奖海军的仪式,听到贾赦即将及冠;便由长泰帝给贾赦取了字,恩侯。
云瑶吐槽,原着中贾赦的字不知是谁取的;但是没想到贾家都大变样了,‘恩侯’一字还是落在了贾赦身上,贾代善知道之后,很是埋怨了长泰帝一番,说他这是剥夺了他这个做父亲的权利,让他很不爽,不过事已至此,他只好认了。
五月端午一过,贾敄便回金陵参加秋闱,长泰十四年的科举,贾敄险之又险地过了童生试,成为秀才,又抱着侥幸的心里,参加了八月份的秋闱,不过这次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名落孙山,于是贾敄回京继续攻读,今年八月又是秋闱,这次贾敄比上次多了几分把握。
云瑶检查了丫鬟给他准备的行礼,一件不差,按照三年前去金陵那样准备的,衣服、书籍、药丸,全都给他备齐了。
天空的夕阳还在散发着余晖,贾敄是从外面与同窗、友人告别之后才踩着夕阳的尾巴回来的,他刚回西院不久,贾代善和云瑶就到了。
“东西我都准备齐全了,二少爷已回过金陵一次,我也不再多啰嗦了,一切以身体为重。”云瑶温声叮嘱。
贾敄谢过继母的安排,贾代善又说:“这次无论你中与不中,你回来之后就议亲。千万别有花花肠子,金陵是富裕之地,诱惑很多,不比京城少,有善心是好事,要懂得分辨。”贾代善是在提醒二儿子,在京城,荣府的眼皮子底下,还有人算计贾敄,贾敄年少单纯,差点就被算计了,虽然只是添一点风流名声,但是那一次也让贾敄有所成长,贾代善反而不怨恨幕后之人,还得感谢他们变相地教育了他儿子。
贾敄脸色一下子有点红,顿时感到压力倍增,这三年他全部心思都在读书上,没沾过女色,张家族学里,大部分人都是在十八岁之后成亲,所以他已经快十九岁了,也不算晚。如果他能考中举人,在说亲上更有优势。
不一会,西院就热闹起来,其他人都来了,星星和贾敏更是跑得更快,贾薇和贾蔓搀扶着老夫人,贾赦扶着张嫣。
张嫣现在已经有五个月身孕了,她的肚子很大,太医诊脉说是双胎,让荣府上下如临大敌,这几年努力,贾赦已经成长为完全**的大男人,这次端午回来,他便一心在家休息几个月,等张嫣生产之后再回到军中。
老夫人进了院子,又开始殷切叮嘱二孙子,也叮嘱跟着去的两个随从和十来个护卫,千万保重身体,他还年轻,这次又不中也无碍,三十岁前考中都不晚,咱们贾家本就是武将家族起家,祖上就没有会读书的因子,让他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等等。
翌日,除了行动不便的张嫣、老夫人和云瑶,贾代善领着子女亲自送贾敄去了码头,临别前,贾赦等人也没给贾敄压力,尤其如贾薇她们,只顾着让二哥给她们带金陵的礼物,科举之事一概没提,看着贾敄坐上到金陵的客船,这才头顶烈日回府。
荣府这边,云瑶母亲罗氏来找她,这几年甄家在京城站住脚跟了,他们就守着铺子做卤菜和糕点生意,在荣府的照顾下,甄家已经完全脱离贫困的帽子,有了房产和田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云瑶的侄子已过了十岁,甄家送了侄子入书院读书,可惜侄子资质有限,可能考不中科举,是以早已打算十五岁时参加军校的招生考试,现在就在为招生考试做准备。
“瑶儿,你嫂子娘家兄弟前日急匆匆地跑来找我们,说有人在刘家村那边打听你和星星的事情。”罗氏满脸困惑地说:“那些人不是我们那边的人,听口音是京城来的,而且穿着说话上像。。。。。。”顿了一下,罗氏还在想如何形容,“像荣府华茂将军他们那样的人。”
华茂和华盛依旧跟在贾代善身边伺候,不过他们不是奴籍,是作为贾代善这个大将军的副官存在。
云瑶惊讶地抬眸,她把手上的茶杯放在罗氏面前,“母亲喝茶,不烫。”她的眉头皱了起来,她一朝从麻雀变成凤凰,这都已五年过去了,谁还惦记她?就连刘家村的那些人也只是以为她惹了事,被官府抓起来了,谁还特意找她?
“我也不知,母亲应当知道,在嫁入荣府前,我就是刘家村一普通寡妇,不与人惹是生非,实在不知发生了何事。”
罗氏嘴唇动了动,她环顾四周,见丫鬟都在外面,便说道:“那瑶儿你与女婿说一声,让他留心一下,别有什么事情,也好提前做准备。”
云瑶点了点头,接下来就开始说家常话,询问甄家的情况,父亲和兄长、嫂子怎么样,原本甄家只有侄子一个孩子,不过来到京城之后,云瑶嫂子又给甄家添了一个小孙女,现在已经三岁了。
罗氏没在荣府久待,她惦记着家里的生意,便很快离开了,云瑶也没留她,让母亲捎带了一些东西回去,便派了外门小厮送母亲回甄家。
贾代善回来之后,云瑶把这事与他一说,他的神色顿时凌厉起来:“这事我让人去查,瑶瑶不用担心。”
他倒是想知道到底谁敢在他头上撒野!
皇宫,东五所,这是未出宫建府的皇子的住所,太子已成亲,住在东宫,二皇子和三皇子已定亲,刚刚开府,所以东五所就只有四五六七四位皇子居住,六皇子住在偏后的院子里。
“什么?没有刘家母女?”六皇子震惊了,他现在已经十二岁了,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身边也有一些人手,所以可以避开母亲的耳目单独行事,却不想下属跑去刘家村这么一查探,竟然没有刘馨儿和她母亲,六皇子一下子慌乱起来了。
下属抬头看到主子的脸色苍白,忙说道:“原本刘家村的村民对刘家母女讳莫如深,属下多番打探,终于用十两银子撬开了一个人的口,那人说五年前,刘甄氏好像惹了什么麻烦,被官府的人带走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刘甄氏母女的行踪了。”
“那你赶紧继续查!”六皇子脱口而出,现在馨儿的母亲还在世,她的祖母不可能把她卖给人牙子,所以她到底去哪里了呢?
这一刻,六皇子懊恼他对馨儿的了解太少,只知道她父亲在她不满月之际就出了意外而去世,十三岁母亲去世,十四岁祖母把她卖给人牙子,当时恰好老七开府,府中需要人手,老七府上的管家就从人牙子手上买了一批下人,那时馨儿还较为瘦弱,没有展示出美貌来,不过经过一年,在营养跟上去之后,馨儿就大变样了,明眸皓齿、冰肌玉骨,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幅美貌长在一个农家女身上。
他认识她时,她已成为老七的侍妾,他最开始注意到她确实是因为她的美貌,毕竟美人常有,但是单纯的美人不常有,正在他苦恼相思之时,老七把她献给了太子大哥,其后父皇去世,太子登基,馨儿就被册封为皇妃,他想着他以后只能远远地看着她,然后老七参与谋逆,已是皇帝的皇兄处决了老七,而等他急匆匆地赶到皇宫时,她已自尽而亡。
下属为难地说:“主子,我已查遍了刘家村周边所有县衙,他们统统都没有关押过刘家母女,刘家母女就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了无踪迹。”
这下属也从未想过云瑶还有父母,所以根本没意识到能从甄家那边查探。
六皇子下了死命令,让下属继续查,他一定要知道刘家母女到底在哪里。
而这边贾代善让下属查的速度更快,几乎是三天后,贾代善就查到了幕后之人,他看着纸张上的情报,有点糊涂,六皇子找云瑶母女干什么?双方根本没有任何干系啊!
“瑶瑶,你认识六皇子吗?或者说甄家或星星的生父与六皇子有任何干系?”贾代善一头雾水,六皇子才十二三岁,他肯定不会对云瑶有非分之想,所以贾代善胡思乱想了一番,觉得肯定是星星的生父与六皇子有过什么干系。
云瑶眨了眨眼,六皇子?想啊想,她终于想到了,那不就是那个似乎有特殊来历的皇子吗?
“没有,甄家不认识六皇子或者淑妃娘家陈大学士府上任何人,星星的生父也不认识六皇子或者六皇子一脉的任何人。”
贾代善盯着手上的纸张思考良久,无奈地说道:“我会吩咐下去,继续关注六皇子的动作,他有什么目的总会露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40章 红楼‘真爱’—38()
云瑶也不知道六皇子找她干什么;只好静观其变,其后,下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