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并101部队
1955年4月埃及成立了准军事组织“费达因”(Fedayoun),并成为正规军的辅助力量,主要负责对以色列的越境袭击。很快,类似的部队在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纷纷组建。
当推崇“非常规作战”的莫夏&;#183;达扬(Moshe Dayan)成为以军总参谋长后,提出要增加伞兵部队,而此时101部队正好发生了一件丑闻:沙龙率领101部队于1953年10月袭击了位于约旦河西岸约旦控制区内的凯比亚(Qibya)村,杀死了70余名巴勒斯坦平民,其中还包括妇女、老人和儿童。这次屠杀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悍然大波,为了保住沙龙的前途,101单位与伞兵连合并成为第890伞兵营,虽然101单位只存在了5个月,但他们开创的小分队敌后渗透侦察、破坏战术却成为以色列伞兵进行特种作战的基础,其作战原则一直被沿用到今天。合并后的890营继续执行对阿拉伯人的报复行动,虽然舆论反应强烈,但以色列高层并不认为这种以牙还牙的寻仇有何不妥,不久890伞兵营扩编为第202空降旅。该旅继承了其前身彪悍好斗的作风,仅在1955年1年间就执行了10次报复行动,这些行动都在夜间以班为单位在敌境内5…10公里以内执行。期间人员损失比达到1:10!从那时起,空降旅就成了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代名词。
埃及独立后,一直要求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不甘心往日对中东霸权旁落,与以色列密谋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权。202旅也由针对对方民用目标的袭击和报复转向为对埃作战做准备。他们开始对埃及的防御部署进行敌后侦察,为了掩盖战争目标,202旅在侦察之余也不断对埃及在西奈半岛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在这些偷袭多次得手之后,埃及人设下了圈套伏击202旅的突击队,不过机警的以色列人总是能得到可靠情报,多次躲过了这种陷阱。但是最终埃及人还是成功了:在一次深入西奈半岛突袭埃军驻罕尤尼斯的一个旅级指挥所的行动中,由莫德查&;#183;古尔(Mordechai “Motta”Gur)率领的小分队遭到埃军重重围捕。古尔受了重伤,另有多人阵亡。而在随后于1955 年12月11日的Kinneret行动中,202旅在其它部队加强下跨过加利利海攻击了叙利亚境内对以色列渔船构成重大威胁的炮兵阵地。但战斗中,202旅指挥官伊扎克&;#183;本&;#183;米拉切姆(Yitzhak Ben Menachem)不幸阵亡;曾率领一个老兵组成的突击营,对周边国家的边防哨所和军营进行4次成功偷袭的拉斐尔&;#183;埃尔坦(“Rafael”Eitan)腹部受伤。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加之对埃及的大规模行动迫在眉睫,以军总参谋部决定暂停伞兵部队对西奈埃军的袭击活动,以便让埃军认为是他们的伏击成功使得以色列不敢再来挑衅,同时也让疲劳的伞兵得到休整,然后进入战前的专门准备阶段。于是202旅停止了越境渗透,一心备战。
西奈(Sinai)战役
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以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为西奈战役),企图重新控制运河、纳赛尔总统领导的埃及民族进步政府、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战前,以军总参谋部对如何使用伞兵争论再三,毕竟此战是以色列伞兵部队组建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作战,稍有闪失,则后果严重。可202旅中那些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等多次行动的老兵对直取要地满怀自信,而那些从一无所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第一代以色列“本土伞兵”也对空投敌后充满了狂热与激情。在这些因素支配下,以军最终做出大胆的决定:以少部精兵出奇兵空降夺取位于西奈半岛上的要地米特拉隘口,该隘口位于苏伊士市以东66公里、距离以色列边境最近174公里处,扼守着西奈半岛上主要东…西走向的道路。只要夺取并扼守此地,便能阻断隘口以东埃军后撤和运河以西后援东进的道路。在伞兵夺取隘口后,以主力兵分四路快速突击,力求于一周内夺取整个西奈半岛。
10月29日17时战争爆发,以军伞兵第202旅第890营全体395名官兵在埃尔坦营长率领下由法国空军支援空投到米特拉隘口以东4公里处的帕克纪念碑(帕克曾是英国驻埃及殖民官员)附近。落地后他们迅速掘壕防御,埃尔坦派出一个侦察班先行向隘口方向探路,不料他们却陷入绝对优势埃军的包围之中。东部军区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于当日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营立即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隘口的以军部队。埃军总参谋部同时又派遣第4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183;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第2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隘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在埃尔坦的营空降米特拉隘口的同时,202旅的其余单位在旅长沙龙率领下,从以…约边境出发长驱直入300余公里(其中有200公里在敌后),绕过多处埃军防御点直奔隘口而来,在经历了28小时不停息的战斗和行军、击溃了Thamad和Nakhl两个城镇的埃军防御后于10月30 日22:30与先头营会合。10月31日中午时分,沙龙下令“武装搜索前进”——在他的词典里,就是进攻的意思。他命令莫德查&;#183;古尔少校率两个M…3半履带车运载的步兵连和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组成的侦察分队进击米特拉山口。古尔将迫击炮和运送油料弹药的卡车留在谷地外,由M…3打头。不料以军一进入海坦谷地,即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而从山脊上迂回的侦察连也被埃军赶了回来。更糟糕的是以色列空军的对地支援误将古尔的无后坐力炮摧毁了,而埃军的迫击炮又把他的25磅炮和运油车打成了一团火。焦急的古尔跃出战壕,高喊“我们正在死神面前徘徊,后退就是送死!”,率领全营奋力向前,他和部下满怀着强烈的个人牺牲精神投入战斗,在陡峭的山坡上迎着雨点般的子弹前赴后继的冲锋。最终以38名伞兵战死,超过100名受伤的代价于18:35夺取米特拉隘口,埃军遗尸260具后撤退。这样整个东半部西奈半岛上埃军的后撤之路被202旅紧紧掐死了。在紧随其后滚滚而至的以军装甲铁流面前,数以千计的埃军举手投降。
在完成夺取米特拉要隘任务后,202旅的1个营再次登上运输机,空降西奈半岛东南端、红海岸边的图尔(At…Tur)空军基地。其余限于窘迫的空投能力无法伞降的部队则从陆地上进军,连克Ras Sudar等埃军防御要地后,与先头空降部队会合。随后202旅挥师向南,攻克西奈半岛最南端的沙姆沙伊赫,于11月3日与从西南面赶来的第10步兵旅形成了对残余埃军的钳形合围。整个西奈战役在这里结束。
由于苏伊士战争是对埃及******的侵略,加之美苏对英法在中东动武心存芥蒂,因此国际社会进行了干预,以色列在取得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后于1957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202旅是最后撤离的部队,返回国内后,他们开始接受一种新的作战方式:直升机机降突击,这种机动方式将伴随以色列伞兵在随后的岁月里大放异彩。
“六日战争”
在“六日战争”中,以色列伞兵两线出击,从西奈半岛、撒马利亚(Samaria,巴勒斯坦与约旦河间地区)到戈兰高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在西奈战线,伞兵202旅在已经升任旅长的埃尔坦指挥下以机降敌后方破袭、两翼迂回的战术突破了埃及第7装甲师守卫的拉法赫(Rafah)防线。但埃军防守顽强,致使轻装的以军伞兵遭受了重大伤亡。由于埃军支援火力强劲,在步兵和装甲部队强烈要求下,丹尼马特(后来的陆军少将)指挥一支伞兵突击队搭乘直升机机降埃军驻阿布奥格拉(Um Katef)的炮兵集群后方,歼灭埃军1个大口径火炮团大部,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源源不断的步兵、炮兵和装甲部队于6月6日攻入加沙地带。随后以军又挥师南指,再次逼近苏伊士运河。6月8日,伞兵们再次饮马红海边,了10年前曾经来过的沙姆沙伊赫。
在争先恐后向苏伊士运河进军的过程中,为了抢夺成为第一支到达苏伊士运河的以色列部队的荣誉,埃尔坦坐镇旅的先锋部队第1营,与第7装甲旅展开了竞赛。虽然埃尔坦在距离运河仅25公里处受伤,但是他的战士们依旧由建国战争的老兵亚哈随鲁&;#183;大卫(Aharon Davidi)的指挥下抢在全机械化的第7装甲旅之前抵达苏伊士东岸。
在约旦…叙利亚战线上,以军要攻占从边境到戈兰高地的广阔区域,以军伞兵再次充当先锋。以色列中部军区司令员乌齐&;#183;纳尔斯基少将以米&;#183;阿里的第10机械化旅控制耶路撒冷走廊,切断了该城与腊马拉之间的公路,随后第35伞兵旅在莫德查&;#183;古尔上校率领下进攻耶路撒冷旧城。5日夜,以军开始猛攻耶路撒冷,至6日晨,古尔伞兵旅已越过曼德尔鲍姆门和警察学校之间的地区。6日上午,以军夺取了耶路撒冷旧城至以色列占领的斯科普斯山之间的地区,古尔伞兵旅在山下占领阵地,并与山上取得了联系。6月7日,伞兵们攻入了自1948年停火协议以来划归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市旧城核心区域,将犹太教失落近2,000年的最神圣的圣地重新夺回犹太人手中。
在攻打耶路撒冷旧城时,以军自上至下都严令注意保护城中比比皆是的穆斯林、基督教和希伯来三大宗教在几千年来留下的珍贵遗产。为此,以色列伞兵付出了阵亡200人、受伤457人的惨重代价才抵达了圣殿山上阿克萨清真寺西墙旁所罗门圣殿唯一幸存的废墟——当伞兵们冲上圣殿山来到1900多年来犹太人魂萦梦牵的哭墙前时,都纷纷趴在墙前祷告,多少伞兵为自己见证了历史而激动的泪流满面。
6月7日,以军在夺取了全部约旦河西岸之后与约旦在联合国调停下于当晚20:00停火。但9日,以军又将单方面中止停火,兵发叙利亚的南大门戈兰高地。古尔伞兵旅不顾耶路撒冷之战的疲惫,再打头阵,与阿夫农步兵旅从南进攻戈兰高地,到6月10日晚为止,以军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掌握了通往大马士革的主要公路,控制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大马士革就在以军眼前,叙利亚的咽喉被以军扼在了手中!
“赎罪日战争”(The Yom Kippur War)
“赎罪日战争”是以色列伞兵所经历的最艰苦的战斗,他们在整个战争期间仅进行了一次连规模的跳伞行动,而大部分时间都在充当消防队。在西奈半岛,由于装甲部队动员不及,伞兵部队被紧急派至被围困、孤悬敌后的“布达佩斯”、“华沙”等多个哨位,他们没有任何重型装备,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LAW式火箭筒,可就凭借这样的血肉之躯,以色列伞兵挡住了埃及在装甲兵支持下的突击队。
但是,以色列伞兵从来不会坐等援助,丹尼&;#183;马特的第202伞兵旅作为沙龙师的尖兵,化装成埃及人在大苦湖以北德维斯瓦附近渡河并建立桥头堡。这些伞兵过河之后又一路前冲,一连摧毁多个埃军防空导弹阵地,从地面撕裂了埃军防空网。先前无计可施的以空军战机终于可以进入运河以西空域发挥作用。在丹尼&;#183;马特旅掩护下,以军沙龙师和阿丹(Adan)师等2个装甲师通过浮桥强渡运河后向西再向南快速突击。当埃军反应过来并向以军桥头堡发起猛攻时,又是202伞兵旅坚守在渡河区的“中国农场”苦战3天,终于挡住了埃军的攻势,保障了补给通畅,为装甲部队横扫苏伊士西岸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战局稳定后,202旅还主动进攻,配合装甲兵包围了苏伊士市并进逼伊斯梅利亚(Ismailia)市。最终以军于10月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市和埃第3集团军构成合围态势,控制了西线战场主动权。
第468章红军身管压制火炮家族
★ 雄厚的基础
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的火炮大部分由位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基洛夫工厂制造,当然,除了基洛夫工厂外,位于伊热夫斯克、莫斯科、高尔基、第聂伯罗彼得罗巴甫洛
夫斯克、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的工厂也参与了生产,30年代头8年,苏联的火炮生产数量如下:
1930…1931:1911门
1932…1934:3778门
1935…1937:5020门
至1934年1月,苏联红军炮兵手中的各型火炮数量为17000门,至19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至1941年6月22日开战时,苏联红军已经装备了超过59000门的各型火炮,其中不乏口径大于210毫米的重型火炮。但战争的经验表明,光有火炮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炮手的训练水平,炮弹的准备充分程度以及指挥协同等都将会对炮兵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份红军第204重型榴弹炮团的报告指出,红军的炮兵部队由于缺乏炮弹,往往延误战机。1942年1月是最为艰难的时候,从后方送往前线的炮弹只有44%能到达红军炮兵手里,到2月份,红军手里最为有力的火炮——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火箭弹经常趴窝。由于前线无法得到足够的弹药,红军士兵怨声载道,最终迫使莫斯科方面在1942年2月16日撤掉了红军弹药部长格泽米基,新上任的是万尼科夫。尼基塔&;#183;赫鲁晓夫曾公开指责当时的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沉溺于戏曲、歌剧,而对国家急需的军火生产却毫不关心。
虽然面对多重困难,但苏联红军在和希特勒对峙前曾参加多次战争,例如西班牙战争、苏芬战争等等。特别1939…1940年和芬兰的战争,红军第1炮兵师在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经验的取得使得红军炮兵部队在后来和纳粹军队的较量中占了上风。
★ 赤色钢铁
在苏德开战后的6个月里,红军在溃逃中丢失将近一半的火炮,而德军技术部门则在1941年底前修复25696门红军遗弃的火炮,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德军缴获5396门各型火炮,在斯摩棱斯克,德军缴获3820门火炮,在基辅会战中,德军缴获了3718门红军火炮,而1941年全年,苏联各个兵工厂生产的各型火炮总量却只有7282门。
大量火炮在战争中被遗弃或者损坏,但又无法及时地得到补充,这种恶性循坏导致苏联红军炮兵师的编制越来越小,每个炮兵师的火炮数量从原来的280门下降到132门,而多出来的炮兵则另外编组为红军炮兵后备部队,直接受红军最高统帅部领导。1941年,红军炮兵后备部队大约有110个连队,占红军炮兵总数的8%,到1942年12月初,后备部队总数上升到255个连队,至1945年8月,苏联红军炮兵有35%为后备部队。这些后备部队的编制越来越庞大,1941年年初,当时的后备部队规模较小,红军采用独立团形式来划分这些后备部队,1942年开始,后备部队逐渐有了旅和师的编制,而到了1943年时,后备部队的继续壮大使得红军高层不得不采用兵团编制,在鼎盛时期,后备部队曾一度达到10个兵团的规模。而且,这些后备部队的装备也是在时刻变更,1942年,每个炮兵师下属8个独立炮兵团,从1943年开始,每6到7个炮兵旅装备的火炮数量为364门,包括各种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以及火箭炮,后来成立兵团后,每个兵团下属2个炮兵师和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