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爱子第三子多罗诚郡王允祉居然因为剃头被康熙出乎意料的大加斥责,丢了郡王的爵位,降为贝勒。而皇三子是在章佳氏去世前一年才新封的郡王(清康熙三十七年),恩眷正隆,康熙这么严厉处理皇子起因不过是礼节这在康熙在位的六十一年中也是唯一的一次,于此可见康熙对章佳氏的喜欢程度。
“子以母贵”,允祥自幼就受到乃父的重视,经常追随康熙出巡四方,允祥其人大抵比较沉稳、持重,康熙晚年皇子争位不休,允祥积极配合他的异母哥哥也就是后来的清世宗,因此受到责罚,终康熙最后十年,允祥都没有起色,而且,允祥的身体本来也是十分强健的,宗人府的圈禁让允祥的健康损害很大,这也是他后来英年早逝的因素之一。
允祥在雍正即位以后得到非常重用,先后充当很多重要事件,包括会考府、军机处、办理皇帝山陵等,允祥可以说是雍正一朝实际的首辅,雍正对宠臣们说:“尔等大臣为朕所任用,虽百千聚集一处,朕所依赖未必如王一人也。”冯其庸写的《曹雪芹江南家世考》一书中披露曹雪芹一家被查抄以后,雍正给曹家的朱批中明确提及他们被划到允祥的管辖之下是他们极大的造化,雍正在朱批里面称呼允祥为“王子”,也是极其亲热的口吻。雍正早年指斥年羹尧、隆科多招权揽势,而允祥的差使比任何人都重、都多,而雍正对此竟然毫无疑心,这也说明雍正对允祥的信任超过了一般人。
清世宗此人被清史专家郑天挺称为“一代奋发有为的帝王”,雍正一生比较勤政,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而事实上,允祥在雍正政治革新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是由于允祥做人低调、行事谨慎,所以,很多事情并不为人所知。
比如允祥对弟弟允礼的推荐就很能说明问题,允礼在得知雍正即位的消息之后一度表现失去常态,以致于雍正对他并不喜欢,以后允祥发现允礼的能力就密奏皇帝,雍正对允祥的奏折一向是重视的,也就这样允礼逐步走向权力顶峰,封为果亲王,成为雍正身后的顾命王大臣之一。而允祥的更深的心机则远非如此,延续二十年的康熙皇子皇太子之争让父子兄弟之间宛如仇敌,这种骨肉相残的悲剧允祥本人是深有体会的,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允祥建议雍正重用允礼不仅仅是出于允礼的能力,更是统一战线的必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借以稳固朝局,这才是允祥的本来意图,然则,“恩出自上”,这一层意思,允祥并不点破,让雍正来施恩,雍正自然也明白弟弟的苦心孤诣。自允礼以后,其他的弟弟也先后得到雍正的提拔重用,基本结束了康熙朝党争带来的巨大裂痕。
雍正曾经有过一段论述自古君臣境遇的名言,他说:“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难,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允祥对此是了解的非常的透彻,这也是他在雍正朝始终屹立不倒始终受到皇帝的信用的根本原因所在。上面允礼的例子就是一个明证。雍正说允祥“为国荐贤举能之处甚多”,然而允祥从不以此自矜,也因此雍正公开对所信用的大臣点明允祥对他们的推荐,而且还公开鼓励大臣和允祥保持交往,他对亲信们说:“王子公廉忠诚,乃当代王大臣中第一人,尔等知之。”自古以来像雍正、允祥兄弟这么推诚相见的君臣也不多见。
允祥生日时,雍正写来贺联说“君臣兄弟永永吉祥”,允祥逝后,雍正亲自给允祥选取墓地,并且不惜违背死者生前的遗愿,出自特恩给允祥建立超规格的陵寝。而有清一代亲王谥号之前加诸“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之多的也只有允祥一个人而已。
不过,允祥的后人并没有他这样的心机,他的儿子弘皎、后代孙子载垣等人就因为不够精敏而先后丢了官爵乃至性命。
第376章二战坦克歼击车
坦克最早出现在战场上是一战,而坦克的大规模集团运用是二战给军事界开了这个先河。据现有资料来看,作为坦克集群出现的副产物,坦克歼击车早期雏形的出现是Panzerjager I 和zis30在二战中42年2月份的东线战场上,后来苏联德国各自苦恼对方的坦克突击而研制出了Su…76和黄鼠狼。尽管这两种武器在击毁坦克的纪录上毫不逊色,但是把它们称为坦克歼击车实在是有点抬举那全开放式的战斗室了。 称之为自行反坦克炮更合适一些。
所谓坦克歼击车的任务目的非常明了,那就是歼击坦克,换句话说,也就是坦克杀手。在最早的日子里,德国苏联都在苦恼一个问题。那就是战场上的反坦克炮的机动性。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反坦克炮的不灵活性给处于防御势态的部队带来严重的不便,甚至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导致防御作战的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应急方案,可移动的装载反坦克炮的自行火炮就开始出现在战场,它既可以随同部队进攻,也可以机动防御。这就是坦克歼击车的早期雏形。不过我上面已经说过,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武器纵然能解决一时的反坦克问题。但是终究会被优胜劣汰的军事界所改良,而这种改良以后的武器,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歼击车。
本文主要介绍的坦克歼击车都是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著名武器,作为东线战场上建立卓越武勋的Su…76,黄鼠狼,犀牛,由于它们的全开放式战斗室和重量,我只是把它们作为自行反坦克炮来看待,本文将不介绍这样的武器。
具有真正意义的坦克歼击车是有着以下的几个特点的。
1, 全封闭式战斗室
2, 与同等级或者改装级的坦克对比,拥有较强穿甲能力的火炮。
3, 相对而言较轻的重量。(当然猎虎和费迪南显然是个特例)
4, 反装甲作战中依靠的主力
坦克歼击车在过去被称为驱逐坦克。虽然它与坦克的区别在外行人看来并不大。(比如我老婆这样子的)。驱逐坦克的名字有一定问题,但是意思非常明确,也就是主要被用作防御体系中反坦克任务的坦克。既然也被称之为坦克的话,全封闭式战斗室的设计自然不用多说了。
而相对的一些著名的武器,例如III号突击炮,Su…122等尽管在很多时候面对敌军的装甲车辆被当作反坦克炮来使用,但是纵观战争全局来说,它们更多的是被用作突击火炮或者直瞄火炮的场合当中。
但是像SU…152这样的被苏军明确成为突击炮的武器,由于它经常面对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并且被编入反坦克团。本文将把类似这样的武器作为一种变相的坦克歼击车来考虑。
东线战场上的坦克歼击车
出现在战场上最早的具有真正意义的坦克歼击车是著名的动物杀手—苏联红军的Su…152。这种武器的出现要说到一种经典武器给苏联红军带来的影响。这就是在42年8月29日首次出现在东线战场上的德军第502重装甲营装备的虎式坦克。502重装甲营的1连装备的4辆虎式坦克出现在革命家大街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苏联坦克兵和反坦克炮兵都被这种武器所折服,对于当时的苏联反坦克炮来说,虎式坦克的前部最厚的100毫米装甲,实在是无法从正面击穿,而这种具有重装甲防护的武器所装备的88毫米/56倍口径KwK36炮具有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00毫米装甲的能力,这也就是希特勒要求的对等穿甲能力和对等防护能力的完美体现。因此,苏联红军在43年1月份缴获了虎式坦克以后,就开始发展一种能够在安全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并且具有较强装甲防护的一种类似于Su…76的武器。这也就是Su…152的诞生。
Su…152在研究开发阶段被命名被KV…14。由于它采用KV…1坦克的底盘设计而得名。最早Su…152被作为能够完成苏军中的新型突击炮的任务目的而设计的突击炮。可是由于虎式坦克的出现。Su…152被红军高层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反坦克能力。在此种意义上,Su…152采用了新型的ML…20炮。ML…20型炮射击初速达到655 m/s,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垂直击穿110mm的装甲(在实战中虽然远达不到书面指标,但是对抗虎式还是可以胜任的)。在装甲防护上超过了苏军的T…34,前部最厚装甲为75毫米。在这种意义上来讲,苏军终于拥有能够与虎式坦克一对一较量一番的装甲车辆了。KV…14的研究开发工作在43年2月份结束,随后试车的阶段,几乎所有的苏联坦克部队指挥官都对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赞不绝口。在它正式投产以后装备部队的时候被命名为Su…152。Su…152并没有采用坦克炮塔的结构,而是使用不可旋转的全封闭式战斗室结构。由于Ml…20火炮所要求的分装式装弹方式,Su…152的射速仅仅每分钟2…3发。由于采用了KV…1的底盘和引擎,Su…152的机动性并不是像T…34一样出色。但是这已经足够,因为苏军原本就是希望设计一种防御性武器来阻挡德军的重型坦克。
1943年5月,苏军成立了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反坦克团。成功的KV…14被命名为Su…152,并且开始正式装备部队。经过库尔斯克装甲会战的洗礼之后,苏联坦克兵们对这种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由于它的优秀的穿甲能力,使得它得到“动物杀手”的称号,Su…152的综合评价在部队中还是处于很高地位的。但是这毕竟是第一个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歼击车,从宏观角度来看,它仅仅是被用作一种能够对抗敌军新式武器的武器来研究开发的。Su…152的机动性很差,很难追随苏军的坦克装甲集群进攻,它优异的表现更多的被体现在如同库尔斯克这样的防御作战当中,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它的射速太慢,无法有效的对付速度较快的德军IV号坦克和豹式坦克组成的装甲突击集群。而在苏军当中,Su…152的相对生产速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只有几十辆赶上了库尔斯克会战,而在战争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苏军的多重立体防御阵地和完美的T…34坦克。
与此同时德军的坦克歼击车发展几乎同步,而这第一种真正意义的坦克歼击车出现只比苏军晚了几个星期,但是却创造了一个坦克歼击车历史上的奇迹,同时也影响了德国后来的设计理念。这就是著名的象式坦克歼击车。
象式坦克歼击车最早要追说于纳粹德国的VI号坦克发展计划,有资料说德国甚至在39年开战前夕就准备发展一种具有重装甲防护同时拥有强大火炮的能够与法国的重型坦克相抗衡的武器,这就是VI号重型坦克发展计划。而执行这个计划的就是当时德国最好的两个研究队伍—波尔舍博士领导的保时捷公司和阿德斯博士主管开发计划的亨克尔公司。在经过长时间开发试验以后,两个公司都提供了自己的新方案和样车,其中亨克尔公司的VK4501H获得巨大成功,在激烈竞争中打败希特勒极为赏识的波尔舍博士的VK4501P,成为德国军方新型的坦克设计选择,也就是后来的虎式坦克。而为了给波尔舍博士一个荣誉,同时也给已经生产了90辆的VK4501P一个检验的机会,希特勒特别批准了波尔舍博士建立重型突击炮部队的请求。这也就是后来的费迪南(后称象式)坦克歼击车。
VK4501P坦克歼击车在采用重装甲防护上远远超越同期的虎式坦克,前部最厚为200毫米,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在主要武器威力上也把虎式坦克甩在后面,主要兵装为88毫米/71倍口径PAK43炮,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150毫米的装甲,这是当时苏军坦克远不能达到的装甲厚度,换句话说,VK4501P坦克歼击车拥有在远距离摧毁苏军坦克的能力,同时具有极为坚固的防护能力。在坦克歼击车的发展道路上,由于双方坦克遭遇战的频繁发生,和坦克装甲和火炮的极端发展,使得苏德双方在防御做战中都吃尽了对方的苦头,开始了重型坦克歼击车的发展计划。VK4501P坦克歼击车可以说是一个德军重装甲强火炮的极端体现,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牺牲了坦克歼击车另外一个重要的能力—机动性。VK4501P坦克的装甲和火炮决定了它的车重远大于虎式坦克,为德国当时最重的装甲车辆,而相应的机动性能降至最低点,在道路测试中,最大速度的公路行进只有每小时32公里的距离,这还没有考虑苏联复杂的雪地和泥泞道路的困难系数。也正是如此,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对VK4501P坦克歼击车能否适应德军的闪击战模式而感到困惑,把该坦克歼击车编为两个新成立的部队,653和654重型突击炮营,随后给这种新式武器命名为菲迪南坦克歼击车,以此纪念波尔舍博士对第三帝国军事工业的贡献。鉴于古德里安的意见,重型突击炮营改名为重型坦克歼击营,以示一定的区别。无论是波尔舍博士还是希特勒都没有料到,这种新式武器以及后来的一系列表现决定了它在坦克历史上的地位和后世最有争议的二战武器之一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菲迪南坦克歼击车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表演。
两个重型坦克歼击营隶属于****集团军群作战序列,同南方集团军群装备虎式坦克的重装甲部队遥相呼应,北方突击集群里面的这两个重坦克歼击营。他们同一个也是新式武器的灰熊突击炮营组成一个坦克歼击团,被布置在进攻作战的最前沿。
波尔舍博士在设计这种新式武器的时候曾经为那门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反坦克炮而骄傲,并且认为在这种无论是穿甲能力还是精度都在世界第一位置上的火炮下,没有苏联坦克能够前进到菲迪南的近距离作战,也就乐观的产生了另一个重大的失败决定,菲迪南坦克歼击车没有安装自卫机枪。这样的失误在战场上导致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SU…100,ISU…152同样没有自卫机枪,但是德军的战术喜欢将重型装甲车辆安排至前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设计上的失败。
而灾难还没有显示出完结的样子,菲迪南坦克歼击车可谓坦克设计历史上的一个叛逆儿,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可信赖的燃油动力系统,而是赶时髦的采用了当时并不完善的电力动力系统。这在装甲车辆的设计中还是首例。
处于阵地前沿的坦克歼击团毫无疑问的担当了进攻作战的主力,德军认为没有任何苏联反坦克炮能够击毁菲迪南坦克歼击车,只要他们始终在进攻,也就是前部装甲对着敌人。在第一天的作战中,菲迪南的确给与苏联红军极大的震撼,甚至在至近距离上,红军的76。2毫米反坦克炮也不能伤及菲迪南的半点毫毛,同时在防御作战中的T…34坦克被极为轻易的在远距离大破。第一天里,波尔舍博士的设立理念就开始作怪,这里有一点点争议,电力动力系统在一些资料里被称为还算成功,机械故障并没有传闻的那么多,而在另外一些资料里则称为极为失败的动力系统,不耐久,且易出故障。不管怎么说,这种新型动力系统在第一次战场洗礼中,多少会有一点不乖的表现,我们可以相信,在第一天卫+1中,有几辆菲迪南的动力系统出不小的故障,并且送到后方大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来数量就少的重型突击武器可发挥的威力大打折扣。
而苏军很快的就发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一个罩门—机动性。在卫+2作战中,苏军开始采用正面吸引侧面埋伏的战术,使用数量并不多的KV…1和Su…152来对抗菲迪南坦克歼击车,在这种斗智斗勇的战斗中,双方互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