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海军在冲绳岛及其附近岛屿部署有数百艘自杀摩托艇和人操鱼雷,将对美军实施水面和水下的特攻作战。而联合舰队的残余军舰也将在适当时机出动,做最后的决死攻击。
当美军确定不进攻台湾后,冲绳岛就成为美军进攻日本本土最理想的跳板,早在1944年10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向太平洋战区下达了攻占冲绳岛的指令,遵照这一指令,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就立即开始组织有关人员筹划这一作战,参加此次作战计划制定工作的有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太平洋战区两栖部队司令特纳海军中将、陆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布兰迪海军少将、赖夫斯奈德海军少将和霍尔海军少将等,1945年1月3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冲绳岛作战计划,2月9日又批准了具体的登陆计划。
参战兵力几乎包括了太平洋战区所属的全部陆海军,负责为登陆编队提供海空掩护的有两支:一支是美军第五舰队的第58特混编队,由米切尔中将指挥,下辖四个大队,共计16艘航母、8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和56艘驱逐舰,搭载舰载机1300余架;另一支是英国太平洋舰队,现属美军第五舰队建制,番号为第57特混编队,由英国海军中将罗林斯指挥,下辖4艘航母、2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搭载舰载机150余架。
登陆编队也称为联合远征军,由特纳中将指挥,登陆舰艇约500艘,护航及支援舰只有护航航母28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74艘、护卫舰76艘,舰载机约800架,连同后勤保障和运输船只,总共达1300余艘。
地面部队主力是第十集团军,由巴克纳陆军中将任司令,下辖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和陆军第二十四军。海军陆战队第三军由陆战一师和陆战六师组成,军长是盖格海军少将;第二十四军由步兵第七师和步兵第九十六师组成,军长是霍奇陆军中将。另有四个师为预备队,陆战二师为第十集团军预备队,陆军第二十七师为留船预备队,陆军第七十七师先担负攻占庆良间列岛和伊江岛作战,然后作为战役预备队,陆军第八十一师则是总预备队,在新咯里尼亚岛待命。共计十个师,十八万人。
投入总兵力达54。8万人,各种舰艇1500余艘,飞机2000余架,战役总指挥是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战役代号“冰山”,意为如此庞大的参战兵力,仅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犹如冰山水下部分的更大规模的部队将在登陆日本本土时出现。
登陆日期最后确定为1945年4月1日。美军认为冲绳岛距离日本本土较近,必定会遇到日军航空兵的全力反击,尤其是自杀飞机的拼死撞击,尽管这些自杀飞机并不足以能改变战役的最后结局,但不可否认对于美军的威胁是巨大的,因此,美军计划在登陆之前,先以航空兵对日本本土、琉球群岛和台湾等地的日军航空基地进行大规模突击,以尽可能削弱其航空兵的力量。同时在登陆前一周,以陆军第七十七师在庆良间列岛登陆,建立前进基地,以便在战役中就近进行后勤补给和战损抢修。
(三)
根据美军的计划,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率领第58特混编队,在硫黄岛战役期间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的返航途中,于3月1日对冲绳岛进行了猛烈空袭,并对冲绳岛、庆良间列岛和奄美大岛进行了航空侦察和空中摄影,为冲绳战役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日本本土航空基地的突击,因为距离美军塞班岛轰炸机基地在800海里以上,只有航母舰载机和B—29重轰炸机能够到达,由于航母编队已经在海上征战多日,又要在即将开始的冲绳岛登陆中担当海空掩护的重任,迫切需要在战役开始前进行休整,而B—29又都归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战略空军部队指挥,所以尼米兹向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提出了请求,但阿诺德认为这是纯属战术性质的任务,不愿出动宝贵的B—29,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尼米兹一面表示海军在硫黄岛浴血苦战,伤亡惨重,全是为了替战略轰炸机取得基地;一面以“战略空军宪章”中规定的战区总司令在紧急关头有使用战略轰炸机的权利,居理力争,阿诺德只得作出了让步,同意将B—29用于对日本本土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基地的轰炸。
从3月9日开始,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李梅少将为提高对日本军事工业的轰炸效果,将原来采取的白天高空精确轰炸战术改为夜间低空轰炸,并拆除了B—29上除尾炮以外所有机栽武器,这样就使B—29的载弹量增至七吨,而且全部使用燃烧弹,这一战术史称“李梅赌注”或“李梅火攻”,当晚334架B—29在东京投下了近2000吨燃烧弹,将东京42平方公里城区化为一片废墟,建筑物被毁25万幢,一百余万人无家可归,平民死亡达8。3万人,伤10万人,破坏程度毫不亚于******。
随后又以同样战术组织了对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的大规模轰炸,至3月19日共出动B—29约1600架次,投掷燃烧弹近一万吨,迫使日军将这些城市的飞机制造厂进行了疏散,从而大大降低了飞机产量。
3月27日和31日,第二十一航空队根据尼米兹的要求转而轰炸日军在九州的各机场,严重破坏了这些机场的设施,使其在九州地区的航空兵几乎瘫痪。同一时间里,美军组织的攻势布雷又将下关海峡彻底封锁。
美战略空军上述活动,严重阻碍了日军海空军对冲绳岛的增援,为冲绳战役的举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
)
为了彻底消除来自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胁,美军第五舰队的主力航母编队第58特混编队,经十天的短暂休整,由编队司令米切尔指挥于3月14日从乌利西基地出发,前往攻击日本本土,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随同编队行动。
3月17日夜,特混编队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对此日军大本营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这是美军为在冲绳登陆而实施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应迅速进行反击;有的认为应当在登陆开始之后再组织反击,在情况未明之前不应轻易出击,以免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大本营考虑到航空兵力损失严重,新的部队正在突击训练,即使多训练一天,也是有益的,因此只要美军登陆的迹象不明显,就尽可能不动用航空兵,以保存实力。
3月18日,第58特混编队到达距九州东南约90海里处,从凌晨开始出动舰载机对九州各机场进行突击。日本海军第五航空舰队司令宇桓缠海军中将虽然接到待美军登陆编队出现时再出击的命令,但他认为如果不进行反击,任凭美军轰炸的话,他的航空兵力都将被消灭在地面上,因此仍下令出击。双方的飞机在空中交错而过,美军飞机在九州上空只遭到了轻微抵抗,但机场上基本没有飞机,战果很小。而在美军攻击日军机场的同时,193架日机也对美军舰队发起了攻击,“企业”号航母中弹一枚,一架日军自杀机在“勇猛”号航母舷侧被击中爆炸,碎片落到航母的机库甲板,引起大火,舰上水兵死2人,伤43人,“约克城”号航母也被击伤,舰体被炸开两个缺口,水兵死5人,伤26人,所幸三舰伤势都还不重。日机则损失161架。
3月19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了近千架舰载机对吴港、大阪和神户的飞机制造厂和九州、四国等地的机场进行轰炸,日军第五航空舰队也出动飞机反击。“黄蜂”号航母中弹数枚,燃起大火,损管人员拼死搏斗,才将大火扑灭,舰员死101人,伤269人。但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七时许,“富兰克林”号航母正在组织舰载机起飞,一架日军的“彗星”轰炸机借助云层掩护,突然俯冲而下,在30米高度投下两枚250公斤****,一枚在机库甲板爆炸,另一枚落在舰尾,穿透两层甲板在军官舱附近爆炸,在机库爆炸的****危害特别严重,因为航母正在组织舰载机起飞,机库里全是加满油,挂满****的飞机,****爆炸后立即引起了可怕的连锁爆炸,火势迅速蔓延,爆炸此起彼伏,大火引起的浓烟直冲云天,航母上几十架飞机都被炸毁,舰员伤亡已经多达数百人,爆炸和大火持续不断,并逐渐波及到机舱,“富兰克林”号上层建筑面目全非满是弹洞,甲板上遍布飞机残骸,大火蔓延到了后甲板的弹药堆,引起了更大的爆炸,烟柱高达600米。“富兰克林”号所在的第二大队司令戴维森海军少将见航母伤势严重,通知舰长盖尔斯上校可以下令弃舰,但盖尔斯认为只要提供必要的海空支援和掩护,“富兰克林”号还能挽救。戴维森同意了他的计划,立即调动第二大队的其他军舰前来救援,“圣非”号轻巡洋舰用钢缆拖住“富兰克林”号以阻止其倾覆沉没,同时接下部分受伤舰员,舰长盖尔斯首先下令向弹药舱注水,以避免更大的爆炸,但注水后航母开始右倾。九时三十分,“富兰克林”号锅炉停止了工作,右倾加剧,甲板几乎碰到了海面,“圣非”号眼看无力控制其倾斜,担心被航母巨大的舰体拖翻,只得砍断钢缆。“匹兹堡”号重巡洋舰接着赶来,布置钢缆阻止“富兰克林”号倾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制止了航母的倾斜,“圣非”号再度靠近航母,将钢缆以前主炮作支点,系上航母,协同“匹兹堡”号一起矫正航母的倾斜。
航母上的官兵在舰长的指挥下全力抢救,尽管零星爆炸还不时发生,火势还很猛,但倾覆的危险总算被解除了,第二大队的5艘驱逐舰在航母四周一边搭救落水舰员,一边为航母提供掩护。由于航母所在海域距离日军航空基地还不足100海里,日机空袭的危险随时存在,因此抢救工作非常急迫。中午前后,又有一架日机前来攻击,但未命中。
航母上很多舰员在极其危险困难的情况下,表现了非凡的勇敢和崇高的互助精神,水兵唐纳德&;amp;#8226;加里和300余水兵被困在第五层甲板下的一个舱室里,在与外界联系全部中断的情况下,加里独自一人冒着呛人的浓烟,从一个狭窄的通风道找到了逃生的道路,他随即返回舱室,带领同伴逃生,总共往返三次将这300余人全部带出了绝境。舰上的牧师约瑟夫&;amp;#8226;卡拉汉在飞行甲板上,不顾四下横飞的弹片,安慰伤员,并为死去的官兵进行简短的祈祷,最后还加入了灭火工作,他的行动感染、鼓舞了很多人。
遭到如此重创的“富兰克林”号在全体官兵和第二大队友舰的大力支援下,经数小时的拼搏,竟然奇迹般的扑灭了大火,在这场灾难中,“富兰克林”号共有724人死亡,265人受伤。后在“匹兹堡”号的拖曳下,回到了乌利西基地,经短时间抢修,恢复了航行能力,在“圣非”号巡洋舰的护送下于4月28日返回了美国本土的布鲁克林海军基地。“富兰克林”号是太平洋战争中受创最重却没沉没的航母,该舰的抢救经验,对战后航母的舰体设计和损管系统配置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舰长盖尔斯因此受到嘉奖,并在6月30日升任圣迭戈海军基地的司令;加里和卡拉汉被授予美国最高荣誉勋章——国会勋章,1984年和1968年美国海军分别将一艘“佩里”级护卫舰和“诺克斯”级护卫舰以加里和卡拉汉的名字来命名,以此表彰和纪念他们的英勇事迹。
在18、19日两天的突击中,美军损失舰载机116架,有1艘航母遭到重创,4艘航母和1艘驱逐舰被击伤,在空中和地面上共消灭日机528架,炸沉炸伤日舰22艘,并对九州地区的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基地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使九州地区的日军航空兵在此后的两周时间里无力组织大规模行动。
3月20日,天气转雨,第58特混编队南撤,日军因航空兵力损失严重,所剩无几,只以少数飞机进行了零星袭扰,有一架自杀飞机撞伤了一艘驱逐舰。
3月22日,第58特混编队与后勤支援大队的补给船只在海上会合,进行了海上补给,补充粮、弹、油。
3月23日,第58特混编队到达冲绳岛以东100海里水域,开始对冲绳群岛进行预先航空火力准备。日军大本营还以为不过是美军航母编队向乌利西返航时的顺便之举,并不以为然。
对于来自台湾地区的空中威胁,则由英国的航母编队负责消除。英国海军自1944年末在大西洋已基本掌握了制海权,能够抽调部分舰只转用于太平洋方面,于1944年12月正式组建英国太平洋舰队,由弗雷泽海军上将任司令。经过与美军协商,决定派出航母编队参加冲绳战役,这支航母编队被授予第57特混编队的番号,由英国太平洋舰队副司令罗林斯海军中将指挥,在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指挥下作战。
3月16日,第57特混编队从马努斯岛出发,20日抵达乌利西基地,进行补给和短暂休整。
3月23日,从乌利西启航,向先岛群岛航行。
3月26日拂晓,到达先岛群岛主岛宫古岛以南100海里处,随即出动舰载机对岛上机场实施突击,这支航母编队共有4艘2。3万吨级航母,排水量与美军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相差无几,但舰载机只有36架,仅为美军航母载机数的一半,原因主要是英舰飞行甲板以及弹药舱、机舱等要害舱室都有50毫米厚装甲钢板,这在后来同样面对日军自杀飞机的亡命撞击时,英舰生存能力要比美舰强的多,但现在由于舰载机数量少,斯普鲁恩斯命令德金海军少将指挥的第52特混编队第一大队的护航航母与英军航母协同作战,共同对先岛群岛和台湾北部的机场进行压制性轰炸。经过数天空袭给予日军在这一地区的航空兵力和机场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失。至此,在美军登陆编队到达冲绳岛海域前,第58和第57特混编队就已经有效地削弱了日军在冲绳群岛北南两个方向的航空兵力,进一步孤立了冲绳岛守军。
(五)
在冲绳岛西南,距那霸约15海里,是由十余个岛屿组成的庆良间列岛,这些岛屿坐落在长约13海里,宽约7海里的海域,十个主要的岛屿都是悬崖峭壁,礁石林立,日军认为该群岛对冲绳岛的登陆没有多大作用,所以防御力量非常薄弱。
美军登陆编队司令特纳在制定冲绳岛登陆计划时就提出先以部分兵力夺取该群岛,但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他们觉得庆良间列岛地形崎岖,无法修建机场,对于冲绳登陆作战没什么价值,如果实施登陆,将会遭到日军猛烈的航空兵力攻击,因为日军在以庆良间列岛为中心,半径50海里范
围里有五处机场,航空兵力雄厚,不仅登陆难以取胜,还会影响随后进行的在冲绳岛的登陆。特纳认为,庆良间列岛主岛渡加敷岛与其以西的五个小岛围成庆良间海峡,海面开阔,海峡两端可以布设反潜网,是天然的避风锚地,水深数十米,能容纳近百艘大型舰船,而在渡加敷岛以东还有一片稍小一些的开阔海域,则可以建成理想的水上飞机起降基地,这样庆良间列岛就可以成为在冲绳岛登陆的前进基地,而且根据硫黄岛战役的经验,在靠近战场的海域拥有一个避风锚地是绝对必要的,在他的坚持下,美军最终决定先在庆良间列岛实施登陆,以取得前进基地。战役发展进程证明,特纳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
3月17日,第52特混编队司令布兰迪海军少将、第51特混编队第一大队司令基兰海军少将、陆军第七十七师师长布鲁斯陆军少将和水下大队大队长汉隆海军上校一起制定了庆良间列岛登陆计划,根据空中侦察,发现日军在庆良间列岛的防御非常薄弱,他们遂改变了特纳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