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毅得到广播的消息后,立即给叶飞打电话:敌人电台已经广播了,总指挥就是那个古宁头“大捷”的“英雄”,这叫做“不是冤家不聚头,是个冤家打破头”。叶飞啊,眼下,我最关心的还是八尺门,那边情况怎么样?
叶飞答:仗打得很激烈很艰巨,水兵连牺牲很大,但还在坚持,不过,增援部队快到了!
陈毅的话字字砸坑:你命令最先增援的二七二团,哪怕拼得只剩一个人,也要渡过去,八尺门必须在我们手中!
扼守八尺门的水兵师一连,在民兵积极配合下,毫不畏惧地打响了反空降战。面对一个营500多伞兵部队的轮番冲锋,从连长王德长到普通民兵,都抱着死守的信念,顽强抵抗。胡琏和他的美国顾问满以为以奇险之招,在八尺门甩下一个营足矣。他们狡猾是狡猾,却还真小看了防守八尺门的一个水兵连。
守岛部队的顽强阻击,为增援部队争取了时间。16日上午9时,驻漳浦旧镇的二七二团在团长郑克诚率领下,以十万火急的速度,赶到了八尺门的对岸。此时,水兵连难于支撑,边打边向渡口后退,依靠残留的码头围墙作屏障阻击敌人。见渡口危殆,郑克诚立即下令抢渡。先头排迎着敌人伞兵劈头盖脑的弹雨奋勇向前,终于渡过海,与危急中的水兵连余部会合。随着大部队上岸,迅速向敌伞兵发起猛烈反攻,敌伞兵非死即俘。
叶飞及时向陈毅通报战况:敌伞兵垮了,八尺门已安然无恙。
时刻关注战况、一天一夜未睡的陈毅在电话里爽朗大笑:好哇,这下龟儿子就没得咒念了!
当侦察机报告共军东西两路车队向东山增援的消息时,坐在美式吉普车上等吃胜利果实的胡琏犹且不信:不可能吧?九龙江大桥不是已经炸毁了吗?我算叶飞的增援最快也得48小时。
胡琏说的倒没错。战前,他已令空军把九龙江桥和从漳浦到东山公路上的其他3座桥都炸毁了。解放军从泉州赶来增援,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到,他可以从从容容打上两天,可现在解放军增援部队竟铁流滚滚地来了,难道真长了翅膀不成?他哪知道,解放军护桥部队两个小时就修起了便桥!
16日20时,四十一军的一个先头团疾速赶至八尺门渡口。17日4时,二十八军的先头团也开始渡海进岛。叶飞接报后,立即命令:不待增援部队全部到达,即向军发起全面反击。
一时间,胡琏所部反攻为守。待三十一军军长周志坚率九十一师指挥所上岛,一夜之间,东山岛的军事力量对比已发生了急剧的倾斜。看到解放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岛,声势浩大,一直希望再打一个大胜仗回去的胡琏信心受挫。战至17日上午9时,他看到军用地图上的红蓝两色极富戏剧性地交换了位置,情知无力回天,担心相持下去有被全歼的危险,乃开始作撤退打算。他首先把20多辆坦克撤走,以少数部队向解放军发动佯攻,以掩护大部队撤退。
惨败
毛泽东高度关注东山战情,称“这是全国的胜利”
对胡琏这个老对头,叶飞真是“耿耿于怀”,早就想着报一箭之仇。这次,他哪容胡琏轻易溜掉。他急令周志坚:立即跟踪追击,要贴着他们的屁股追,决不能让胡琏来此一游就算了,那样太便宜了他!
双方正打得热火朝天,值班参谋让叶飞接听毛泽东的电话。因路途遥远,线路不好,声音不清,华东军区值班的副参谋长张翼翔便在中间一句一句地向两边传话。
毛泽东问:叶飞,东山战况如何?
叶飞不意东山战斗竟然惊动了毛泽东,说明事关重大:报告******,敌人顶不住了,开始撤退了。
毛泽东又问:守东山的主官是谁啊?
叶飞答:团长游梅耀,是个老革命了,指挥打仗有两下子,这次表现得很出色。
毛泽东又关切地问:叶飞,你要想清楚,东山登陆会不会是声东击西,分散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他从别的地方打进来?你手上的兵力够不够?
叶飞的回答底气十足:我手上还有一个军的机动兵力,不怕他从第二个方向打进来,我也一定注意敌人的动向。
17日19时许,胡琏登上指挥舰,灰溜溜地逃走了。历史记下了他的败绩:被歼3379余人(其中被俘715人)、坦克被炸毁2辆、登陆舰被击沉3艘、飞机被击落2架,而且这一仗就使他只有2个旅2000来人的伞兵部队给报销了500多人。
当叶飞向陈毅汇报战果时,陈毅说:“东山战斗胜利的意义不在于杀敌数量多少,而在于把敌人的计划彻底粉碎了。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很大胜利,而且是政治上的很大胜利。”
毛泽东接到东山战斗报告后,说:“东山战斗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这是全国的胜利。”他还说:“你们头脑要冷静,不要轻敌,现在美帝、蒋介石就是看中你们福建了。”“我们还要准备比东山更大规模的战斗,把敌人消灭在水上,如上来了,消灭他在陆地上,不要怕。”得知守备部队伤亡不小,毛泽东还指示从家乡抽调1个营以作补充。不久,从韶山开来的1个营500余人,加入了公安八○团的序列。
17日,****军委号召全国边防团向东山公安八○团学习。新华社也广播了东山战斗。嗣后,何长工还代表******率从朝鲜回来的文工团到东山前线慰问。国防部也下令把公安八○团完全交给福建军区,改称“边防独立团”,由游梅耀任团长兼党委****。
东山战后,台湾扬言报复,东山依然紧张。从八尺门通往汕头和云霄的两条公路,我运载作战物资的汽车络绎于途。晚上,车灯大开,道路彻夜通亮,炮兵已经到位,炮口瞄准海滩。叶飞豪情万丈,他倒希望胡琏再来决战,这次定叫他有来无回。但胡琏没有再来,也一直没有报复行动。东山在严阵以待之中,倒是在游梅耀建议、叶飞批准下,修了海堤以固海防,把八尺门与大陆连接起来了。从此天堑变通途,东山成了半岛。
东山战斗是国共两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此后,蒋介石虽然天天叫嚷“反攻大陆”,但终究没能派出成建制的部队登岸作战。待到1958年叶飞指挥炮击金门时,将胡琏的司令部锁定为主要目标之一,头一排炮就放倒了3个副司令,胡琏仅以身免。当然,那是后话了。
第42章缘分!!!
我们能够在这里相遇是一种缘分!!!
缘是什么,缘是一次机遇的把握或流失,是人际间的分分合合,是网络人的聚聚散散来来去去,是生活中演绎出的许多恩恩怨怨,也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世事如棋,人海茫茫,人与人之间能够相遇相知,或是相亲相爱,是必然,也是偶然。冥冥之中,自有一种说法或叫缘分的东西。人是随缘来到世上的,从你诞生的那一天起,谁是你的父母,谁是你的兄弟,这种亲缘,是先天注定的,也是无法选择的。至于后来,你的老师和同学,你的邻居和同事,你的网友,走马灯一样地在你眼前流动,那也是缘。你可以选择,但十之八九也是随缘而聚,随缘而散。有的你把握了,成了你的好朋友或情人,但更多的却只能与你擦肩而过,很快就走出了你的视野,成为路人。
人际间的缘分,是在生活中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有些人与你,也曾心心相印,也曾相携相扶,后来随着空间的阻隔和时间的流逝,那缘分也就由浓而淡,由淡而终至于无了。
缘分拒绝功利。它在友谊上表现为真情,在爱情上表现为青纯。
缘分需要呵护。它是无言的默契,是相似心灵的呼唤。因为有缘,它成就了人世间的许多功名事业,圆满了许多爱情婚姻家庭,也缤纷了人际间的来来往往。因为有缘相伴,我们感情的星空里,才有了永结同心的许诺,才有了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浪漫。也因为缘的起灭,才繁衍出人际间的悲欢离合,丰富了我们的多彩人生。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就是缘分。人生在世,随缘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珍惜缘分,就是珍惜人情的美好,与人和谐相处,广结善缘,共同收获人情的美好
第43章战争的本质
类从起源到发展到今天的高度文明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相统一的,作为个体的人,要和周围的人和环境中的竞争者做竞争,做为人的一个群体,乃至国家,也要和周围的团体、国家、环境展开竞争,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永恒不变。
作为个体的人,有着两种属性: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作为自然的人,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周围的环境索取资源,以便使自己存在和发展,但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周围的生物也同时在索取相同的资源并和人展开竞争,竞争的法则就是强者获得资源。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和人就团结起来组成群体以获得群体竞争优势,从而表现出人的社会属性。既要和周围个体的人竞争,又要和周围的人团结在一起和另一个人的群体展开竞争,这是一组矛盾,用什么维系呢?于是道德、法律就产生了,同时也产生了人的群体的分类方法如血缘、地域、信仰等。作为国与国之间也一样,国与国之间无休止的战争,特别是大规模的战争,资源消耗极大,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人类发展,因此,国际法产生了。实质上战争也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种方式,是群体人类互相竞争的最高激烈表现形式。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从竞争的本质上看,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说穿了,就是为了利益而战。因此,当周围有足够的资源的时候,发生战争的机会很小,只有在争夺有限资源的时候战争才有必要产生。可以说也表现出了性本善的意思。和平其实是每个正常的人的希望。
战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因此,任何国家都不会轻启战端,只有一个国家意志由少数极端投机主义者掌握,弱国才会对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开启战端,或者即得利益必定大于自己的损失的时候,或者资源极度缺乏使得国家难以生存发展的时候。
其实放大到国与国之间,强权和公理是共存的,强权可以产生既得利益,公理为弱势群体提供保护,以便使自己有机会发展壮大取得强权。一个超级大国对外显示强权是正常的,但它也要编织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取得别的群体的利益,为什么呢?没有任何理由去侵略别的国家,任何国家也在考虑会不会自己也被这个强权国家无理由侵略,因此多个弱势群体的联合就会产生,这样的局面对强权国家不利,也是它不想看到的。
作为我们中国怎样定位自己?是作为一个强权国家?正在成长成为强权国家的弱势国家?一个弱势国家?怎样的定位对国家的发展有利?我们应该坚持强权还是公理?所以在建国时我们就表示中国永不称霸,现在又提出和平崛起。
现在大家说我们现该大声呼喊侵略还是埋头苦干发展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跨国贸易和跨国企业将全球的资源以新的方法进行配置,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通过跨国贸易和跨国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将逐渐占领资源配置的重要地位。利益群体的划分将打破传统的以血缘、地域划分的国界,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争夺将逐步被企业集团之间的利益争夺弱化、取代。随之带来的国家职能减弱,国与国的利益争夺减弱,为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减少战争得威胁带来新的希望。
补充:可能有人会问,那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和平?有机会,1,人类到了宇宙时代通过星际移民减少对资源争夺的时候,2,更大的强权统治地球的时候,如外星人的到
来,3,人类开发并能使用新的取之不尽的资源的时候。4。国家消亡,5。人类灭绝的时
候!呵呵
又:在和平和发展作为当代的两大主题的时候,是国家发展的极其宝贵的机会,也是国家领导人千方百计按住台湾的独派原因,当和平和发展不再是当代的主流,大家一定会看到,发展武力将会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决策,现在是不是呢?我可不敢认定,只是希望最好和平统一,但现在的苗头不对,胎毒分子的壮大很可能打乱我们国家发展的步伐。
第44章中国古代军事乱谈
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和战争的研究多如牛毛,只要是有人感兴趣的方面,就一定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但是对于古代军营生活和一些普通士兵的方方面面却没人感兴趣,也没人真正了解古代军营生活的真实面貌,我想写的就是关于这些方面的点点滴滴。需要说明的是,这方面本来资料就少,也没人去考证,所以我写的错漏之处难免贻笑大方,不过笑过以后请给我指出,先行道谢。希望本文能让大家对古代军营的真实生活有一点体会。
军营
《李卫公兵法》中详细介绍了唐代军队扎营的全过程。军队还在行进中,斥侯兵就必须把前方可能扎营的地方详细报告给军队统帅。扎营实在不象我们通常所想的那么简单,唐军的军营四周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制作方法是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唐军的一个小队是五十名士兵再加上队长队副各一,扎营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
每个营区挖一个公共厕所,有意思的是兵法中对于军营卫生也非常重视,不厌其烦的强调厕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离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地方远远的,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当然也不能太近。
当时的军营还非常重视防疫,比如人和牲口的生活垃圾要及时掩埋焚烧,重病患和传染病患要隔离等。
军队的伙食也随级别不同而大大的不同。比如霍去病,在封狼居胥山的那场战役中,他随身携带御用厨房,结果打完仗撤退的时候因为嫌太重而将新鲜的肉类粮食大批抛弃,而因为深入匈奴境内太远,全军后勤供给不上,士兵根本吃不上一顿饱饭,结果出塞时全军十万余匹战马入塞时只剩下一万匹不到。而霍去病还要求士兵为他在沙漠中修建临时球场(沙滩排球???)。其实古代的军队中士兵的命还没有战马值钱,汉武帝刘彻在对匈奴发动总攻以前在边塞养了三十万匹战马,其中最好的战马完全都是用小米喂养的!那么当时一匹战马究竟值多少钱呢?研究绝对的价格没什么意义,因为当时的物价因为一千零一种因素在波动,但我们可以看看相对购买力。在《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公元一一一年冬季,为了对付西羌的叛军,怀县县令虞诩建议中郎将任尚让各郡民兵复员,代价是每人缴纳数千钱,每二十人缴纳的钱共买一匹战马。如果以每人缴纳三千铜钱计算,一匹战马价值六万铜钱!!!
一匹战马就如此昂贵,那么古代的战争到底开支有多大呢?公元一六八年,为了彻底消灭西羌的叛乱,护羌校尉段颎上奏章陈述他的灭羌计划:动员骑兵五千人,步兵一万人,战车三千辆(注:按照当时的三人战车标准应该有战车军九千人)用三个冬季和两个夏季的时间(我认为很可能并非是长期攻击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