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甲指标
(mm/倾角)
正面
侧面
后方
顶部
车体
80/45&;#176;
40/30&;#176;
45/25&;#176;
30…40
炮塔
110/11&;#176;
45/25&;#176;
45/25&;#176;
16/6&;#176;
“虎” I 型坦克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PORSHCE(简称POR。)和HENSCHEL(简称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那时KRUPP负责为他们的方案设计炮塔。HEN。的设计方案基于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设计,而POR。的是基于早期VK3001(P)…LEOPARD的设计。这些早期设计方案都没有投入生产,但它们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最初,KRUPP为POR。的VK4501设计了炮塔,该设计在经过修改后被HEN。的VK4501采用。1941年中期,HEN。决定制造VK4501(H1)和VK4501(H2)两种原型坦克。H1型装备88mmKwK36L/56炮,安装KRUPP为VK4501(P)设计的炮塔。H2型装备75mmKwK42L/70炮,安装一种新设计的炮塔——当时还仅有木制模型。1941年末,HEN。决定集中力量研制H1型,1942年4月17日,生产出了它的样车。4月19日,HEN。和POE。的样车都运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个车站,然后行驶11公里达到RASTENBURG——尽管途中不断出现事故。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东普鲁士的狼穴,这两辆样车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学校,两辆坦克都开始了进一步的测试。在测试期间,POR。的样车被淘汰;而HEN。的样车却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为虎 I,并且开始批量生产。在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现在列宁格勒的502重型坦克团第一连。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团中出现了“虎I”式坦克的身影。“虎 I”被装备到一些重型坦克部队,它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5年4、5月,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虎I”装备的88mm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在战争中“虎I”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团第三连的指挥官在3,900m的距离上击毁了T…34坦克。“虎I”最大的缺点是它的后部防护和发动机——它需要持续的工作,否则一旦熄火就很难启动。
“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药);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主要性能
重: 56 吨(早期)
57 吨(后期)
乘员: 5 人
发动机: Maybach HL 210 P45…12 60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后期)
速度: 38 公里(公路)
10…20 公里
行程: 140 公里
全长: 8。45m
高: 2。93m
宽: 3。4…3。7m
武器: 88mm KwK 36L/56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后)
6 X NbK39 90mm 烟幕弹发射器(早)
弹药: 88mm——92发
7。92mm——4500…5700发
装甲: 25——100mm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弹药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39穿甲弹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Pzgr40穿甲弹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m
“虎王”重型坦克
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虎王”重型坦克采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时,它也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 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成为盟军的一种很难对付的坦克,仅有一些火炮在较近的射击距离上可以对它构成威胁。不过“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国重型坦克一样,弱点在于它的机动性能。由于它的全重很重,单位功率较低,且行动装置也经常出问题,所以这成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环节。
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参战,接着又在7月在波兰作战,第503坦克营的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也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由于技术原因,这两个连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1944年8月结束之前,这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毁了。此后,“虎王”坦克参加了东西两线很多战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战役。尽管机动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经验的坦克手里,“虎王”是一种威力很强大的坦克,它火力强大,防护超群。不过由于“虎王”坦克生产数量少,参战时间短,并没有对二战的最终结果起到很大的影响。
乘员人数… 5
重量 … 69。8 吨
体积 长: 10。29m (车身长: 7。3m); : 3。75m; 高: 3。09m; 离地高度: 0。49m
装甲 … 车身: 前装甲 100…150mm; 侧装甲和后装甲 80mm; 底部和顶部装甲 28mm; 炮塔:前装甲 180mm; 侧装甲和后装甲 80mm; 顶部装甲 42mm。
武器 … 1 x 88mm主炮…… 型号:8。8cm KwK 43 L/71 (72…84 rounds); 2 x MG 34 kal。 7。92mm机关枪 (5850 一轮)
最大时速: 41 公里/小时
巡视半径: 170 km ; 越野半径: 120 km
燃料消耗 … 750加仑/100公里
跨越障碍物能力 … 30度的斜坡;0。85米的垂直障碍物; 1。9米深的水域; 2。5m宽的壕沟
对地压力 … 1。02 公斤/平方厘米
PzKpfw VIII“鼠”式超重型坦克
1942年6月8日,德国著名的坦克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在会见希特勒的时候提出发展超重型坦克,希特勒当日即任命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研制一种安装有128mm或150mm火炮的超级重型坦克,这就是“鼠”式坦克的来历。1943年1月12日,德国陆军兵器局召集了各有关厂家下达研制任务,参加研制的厂家有: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斯可达公司和阿尔凯特公司等,有阿尔凯特公司负责总装任务。1943年12月23日,在阿尔凯特公司的试验跑道上进行了“鼠”1坦克的行驶试验,获得成功,不过当时炮塔没有浇铸,用的是55t的混凝土炮塔作为替代品。1944年1月10日,该样车被运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了更广泛的试验,除了悬挂装置强度不够和出现一些其他的小故障外,都还令人满意。但是它的最大速度只有22km/h,持续速度只有13km/h。随后希特勒命令波尔舍博士在1944年6月之前制造出有炮塔的装有武器的完整“鼠”式坦克。1944年3月20日,第二辆样车“鼠”2式坦克的车体被运到了博普林根,不过其他的部件直到6月9日才全部运到,并开始新的试验。1944年10月,“鼠”1坦克和“鼠”2坦克都被运到柏林郊区的库麦斯道夫试验场作进一步的试验,试验开始不久,“鼠”2式样车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不当,发生了柴油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而新制造的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运到库麦斯道夫,组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后不久德国就战败了。
“鼠”式超重型坦克只生产了两辆样车,还有9辆正在生产过程中。原计划生产150辆,但是由于二战的进程,基本上“鼠”式坦克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鼠”1坦克装上了炮塔,炮塔上装有一门128mm的火炮和一门并列75mm火炮,动力装置是MB509汽油机,车体表面涂三色迷彩。“鼠”2坦克未装炮塔,动力装置为MB517柴油机,表面涂两色迷彩。这两辆样车在德国投降前并没有参加最后的战斗,在苏军最后攻克柏林前,德军把这两辆样车都炸毁了。苏军在战后将各处缴获的车体部件拼凑成一辆完整的“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PzKpfw VIII Maus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188000kg
车长 10。09m
车宽 3。67m
车高 3。66m
引擎 MB509/MB517 Diesel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22/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92…300/87…135 km
乘员 6人
火力装备 128mm KwK 44 L/55 ; 75mm KwK 44 L/36。5
弹药 128mm:32发 ; 75mm:200发
装甲 50…200mm
爬坡度 30度
通过垂直墙高 n。a。m
越壕宽 3。00m
涉水深 1。63m
第三帝国最奇异的战车——三轮扫雷车
在俄国库宾卡战车博物馆有一辆很奇异的坦克,它只有三个轮子,两只巨大的在前面,后面的那个直径较小,但侧面很宽。 很少有人知道有关这辆有趣的机器的情况,虽然围绕它写过很多书和论文,但是还是不知道它到底为何物。有关它的来历普遍有两种说法,一是这辆战斗车辆是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缴获的;第二种说法是这是一辆扫雷车,战争末期德国人将它埋藏在波兰某地,后被苏军发现并挖了出来。现在有一个在库宾卡战车博物馆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发表了一种新的看法,他说这辆车是战争结束后在德国的一个兵营里发现的,并强调说发现它时它的身上有一个巨大的弹坑,在周围有许多金属碎片,而车上的那个小炮塔则是在离身体几十米外被发现的,显然德国人曾在该车上装了****并将它引爆。但这也只是一种猜测。
有许多历史学家对这辆不同寻常的战车非常感兴趣,他们翻阅了许多二战著作试图从中找到答案,但没有什么收获。现在由于俄罗斯对许多前苏联的档案解密,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前苏联关于二战的真实档案,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找到了以下一些新的资料:
1、该车是由三家德国公司联合生产的,它们分别是:库柏(Krupp)、埃里克(Allkett)和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在它的传动装置上嵌有一个标签,上面刻有它的生产日期——IX/41,因此可以假定它的整车组装时间不超过1941年。
2、找到了前苏联1946年夏季出版的一张报纸,上面有篇标题为《一些有趣的德国试验车辆》的文章对该车有一些介绍,并配有照片(如下图)。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它有两个尺寸非常大的扫雷滚,并且可以看出当时这两个扫雷滚保存得很好,仍然可以使用。但遗憾的是这篇文章没有提到是怎么发现这辆车的。
3、1947年该车被送到了库宾卡进行测试,在这里研究人员对它的尺寸和重量进行了测量,并把它开到雷场进行扫雷的实际测验。但是很遗憾,它没有排掉一枚地雷,原因是车上有一些部件在先前的一些测验中损坏了。
4、有一分测验报告这样写道:“从这辆车的设计来看它并不是很先进的,也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有趣。”另一份有关该车的文件则写道:“这辆体积庞大的车辆非常的重,而且速度慢,传动装置也非常的不稳定,从检查的结果来看它很可能早已被炮火打坏了。”测验结束后,这辆车被封存在库宾卡的仓库里,最近才把它拖出来放在库宾卡战车博物馆展出。
5、该车的设计有许多不寻常之处,它的外表看起来使人觉得它象一辆马力很大的拖重炮的拖车,并且它的发动机和小炮塔上都有比较厚的装甲,它的3个轮子也有一个名字——“Raumer…S”。但整车这样的搭配,实在很奇怪。有趣的是库宾卡博物馆的人员对这辆车给予了特别的保护——将它放在一片雷场中展出。(天哪,这样谁敢走近去看,连命都会给丢了。)
6、该车整体分为四个部分:驾驶室、战斗室、传动室和发动机室。其中驾驶室位于车体的最前部,通过一块机械的控制面板来操纵全车。战斗室位于车体正中,装有一个可以旋转的PzKpfw I型坦克的炮塔,炮塔内有两挺MG…34机枪,用于对付敌人的步兵。(现在有一挺机枪已经丢失)。传动室位于战斗室下部,分为左右两个,它们把发动机的动力传到该车那两只巨大的轮子上。而发动机室则位于车体的最后,那里有离合器和冷却系统。
7、整车是由一片片低硬度的装甲焊接而成的,厚度为20…40mm。底部装有特别设计的防爆炸装置,装甲厚度是整车中最厚的,并且还通过十字架进行了特别加固,因为要抵挡地雷爆炸的巨大冲击波。发动机室底顶部有20mm厚的装甲,炮塔的装甲厚度和PzKpfw I型坦克的一样。
8、最后要说的是现在该车的颜色并不是它在战争时期是原色,从那几张1946年的照片可以看出,它最初是灰白色的并且没有绘上纳粹的十字标志。
豹式坦克救援车(救援豹
自从德军虎式豹式等一系列重型坦克投入战场以后,德军重型坦克救援车辆的短缺问题就显得日益严重了。首先从1943年开始,随着战场态势的改变,频繁的撤退行动使得对于救援车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德军原有的Zgkw。 18 t (Sd。Kfz。 9)半履带救援车用于3号,4号坦克的拖拽救援是足够了。可是对于德军虎,豹式这类重型坦克而言是明显不能****其要求的,一般情况下,需要2…3辆才能拖动一辆虎(或豹)坦克。
而最初由坦克部队自己改装的坦克救援车也不能令人满意。这类改装的坦克救援车往往是拆除了原有的火炮,在炮塔前部焊接一个用于安装轻型起重吊臂的支架,在炮塔后部则相应的安装了钢丝绞盘。
但是,由于虎式坦克当时相当紧缺,最终德军决定采用豹式坦克的底盘生产一种重型坦克救援车。德陆军部于1943年6月向MAN制造公司订购了10辆(不带钢丝绞盘)采用豹式坦克底盘的坦克救援车,即Bergepanther (Sd。Kfz。 179) “救援豹“。亨舍尔公司则需要另外制造70个豹式坦克底盘。用于该坦克救援车的豹式坦克底盘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改装就被采用了。在原炮塔的中部位置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