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家那头应了,还帮着找被追杀不知逃去哪里的人,那个纨绔也被勒令还人。不想堂侄人是找着了,却已死了!按程家的说法是失足从山上跌下去死的,那被抢的妇人受辱,开始还没想着自尽,如今看到丈夫尸体,睚眦欲裂,跟着一头碰死了!
这回就是胡为荣再想隐忍,也忍不住了。好好一个后生,被杀夺妻,他自然要程家给个说法!
程家原是一直退让,诚诚恳恳地道歉,愿意赔偿,那纨绔也叫人惩了家法,发落去本家。人已死了,胡为荣心头再恨,再怀疑堂侄之死,程家都这样低的姿态,还愿意在仕途上提携他,又有母亲在上头施压,只能按捺下来。
胡为荣能坐到今天的位子,深谙为官之道,更不是只会避退隐忍之徒。然而程家势大,即便要图谋报复,凭他如今的权位,只能细细谋划。平日又极尽谨慎小心,不肯叫任何人揪了他的错处。
还不等他有所行动,春祭当日,他焚烧祝文时火燎至祭台,烧着了一旁准备祭祀的元宝,当即下狱。
胡青青哭诉道:“幸而妾身舅家尚能看顾一二,否则母亲也不能将消息传进宫来。妾身父亲冤屈,还请昭仪相救!”
林云熙凝眉冷道:“纵然你父与程家起了龃龉,你怎知是你父冤屈、程家陷害?”
胡青青怔了怔,垂首啜泣道:“妾身父亲近日除了程家,并为与人交恶。且母亲言,家中奴仆曾见到程家仆人在家门外窥视……”
见林云熙依旧满面冷凝,咬一咬牙,又道:“妾身宗族里已被人封了口,家中多次遣人去问,都只说没有此事,族中安好!可妾身那一位堂叔,还藏在妾身母亲的陪嫁庄子上休养!”
林云熙若有所思,缓缓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依旧不是确凿的证据!程家与太常寺有什么关系……”
电光石火间,她陡然想起太皇太后!
这一位执掌后宫多年,尚宫局殿中省中不知多少心腹,太常寺祭品皆由此来,若先前领去的祭品就有问题呢?再以程家世家底蕴,借此让胡为荣背上大不敬的罪名,也不是不可能!
林云熙心头砰砰直跳,恍然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微微平息心绪,便转了语气,温和道:“我会设法让圣人知道此间隐情,但你父亲到底如何,非你我嫔妃之身可以置喙。”
胡青青心下稍安,拜谢道:“但凭昭仪做主。”
*************************************************************************************************************************
这边胡青青露了口风,林云熙斟酌着是否要全盘告知阿爹林恒,那厢林恒已命人递进消息来——廷尉卿折中求情,胡为荣狱中病重!
再把这些日子朝堂上的争执一一浏览,两下相合,豁然贯通!
心头不由发冷,胡家好手段!好计谋!
夺妻杀人,还灭口!事后却先作出退让的姿态,让胡为荣放下直接报复之心,然后在其未能搜集证据弹劾程家之前,一举将胡为荣下狱。再一面指使程家人要求严惩胡为荣,一面凭程和廷尉卿的职权使其病重,最后复而求情,不求依律斩首,流放即可。
胡为荣在狱中坏了身子,流放路上出什么意外,便与程家没有丝毫干系。
庆丰帝虽查出猫腻,却不知其中缘故,纵然疑心程家为何开始死咬着要严惩胡为荣,但程和那一句出来,也只会以为程家是以退为进,才引众臣争执不下,最后恰好有个折中之法,可保全胡为荣性命。
一旦胡为荣流放,程家便可缓缓处理收尾,掩饰得不着痕迹。
退一步讲,就算庆丰帝觉察程家行事怪异,发现端倪,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届时诸事已定,庆丰帝还能为寒门出身的胡为荣向程家讨个公道?!
已是快三月的天,林云熙额上冷汗涔涔——朝堂倾轧,凶险至此!!
然而又极为振奋,此刻一切尚未成定局,只要庆丰帝知晓隐情,程家为一纨绔子弟追杀学士举子、谋害朝廷重臣之大罪便逃无可逃!!
程家已渐失圣心,再施一笔,更要落在悬崖边上。太皇太后纵有千般筹谋、万般打算,没了程家便都是空谈!!太皇太后能下狠手害她的孩子,如今她釜底抽薪,毁了程家,叫她万事成空,远比杀了她更解恨!
心头的兴奋几乎叫她觉得战栗,只要想到程家破败寥落的景象、只要想到太皇太后满脸灰败,她就觉得无比快意!想也不想就拽了纸笔欲写,醮了墨水的笔尖饱和,才碰到纸便氤开一道乌黑的墨迹。
正是此刻,孩子哇哇的哭声传进耳中,她回头,榻上的儿子折腾着小手小脚,睡醒了。
手中的笔不知为何陡然滑落,她脑中蓦地想起很多很多,最后只变作一个明晰又冷冽的念头:程家会这样倒下么?
作者有话要说:非常抱歉,这一章更得很晚
这章花了很多很多的精力,涉及方方面面很多,情节布局也写得很吃力,因为不想拆开写,多以隔了好多天才更,向等更得亲说抱歉。
真的非常抱歉。
我不是专业写手,码子速度烂,希望支持我的亲们多多包涵
尽量隔日能更,但现在都是6000+的大章,有分量的情节多了,有时候力不从心,请千万见谅
万字更奉上~~
第92章 牵挂()
夜里极是不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光怪陆离的梦境;千丝万缕里终于找到那一个让人浑身战栗的空洞;林云熙陡然惊醒;背后冷汗涔涔。挣扎着起身时衣袖带翻了床榻边小小的青瓷花瓶;外间值夜的宫人忙进来问,她无力地挥一挥手;“明日再说。”
复躺下时再不能入眠;脑中一片混乱,胡为荣、程家、杨家、林家、胡青青……全都纠结在一起,一时几乎难以理出头绪。
胡青青为什么偏偏来求她?为什么把此事的隐情合盘对她拖出?嫔妃不得随意干涉朝政,但她若能拼上性命,安知没有机会全盘告诉庆丰帝?
退一步说;既然人藏在她娘的陪嫁庄子上;又为何不透露给她舅家?为何要绕这样大的圈子让她知晓?胡青青母出身杨家,若知其中缘故,并非不能一力担起,转而求旁人,难道她不怕耽误事么?
是试探?还是另有目的?
杨家对此事又是否明了?若得悉,是欲借刀杀人?亦或是借她捅破,让林、程两家结仇,从中牟利?
急于报复的恨怒和兴奋渐渐消退,微微有些颓败的茫然,她再怎么仔细筹谋打算,女人间的手段她尚可应付,然而比起朝堂风波之诡秘,却显得细碎而不堪了。
月光透过镂空雕花的窗子照进来,在地上映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海棠春睡图,一地清冷的皎洁。
林云熙微微一叹,心思清明而了然。
无论此间诸事暴露与否,程家都可从容抽身——因为没有证据!其中内情,都是她抽丝剥茧
细细推敲所得,没有任何实在的证据可以证明就是程家做的!
就算庆丰帝查出什么,区区几个小吏的一面之词安能扳倒程家?凭借程家百余年之势,配合太皇太后在殿中省几十年经营,既然动手,必定将一切痕迹抹除干净,纵使有几处不妥,也不会叫人捏住如实确凿的证据。至于其他小节,根本无法动摇程氏。
如此雷霆之势,一击必杀,程家虽有走下坡之象,然而百年氏族,终究不能小觑。
一夜未眠,几乎是看天色慢慢亮起,晨光熹微,心头渐渐浮起一层明悟。程家是否真的做过此事、有没有证据都不要紧,按律法论罪,谁家没有几个纨绔子弟欺男霸女?谁家没有官宦兼并土地、收受贿赂?清流御史为官,尚有三节两寿、冰敬炭敬,真正两袖清风的能有几人?最重要的始终只有一人。
凭着这一点,她未必没有一击之力。
午后晴朗明丽,阳光静静如平缓流淌的河水,微风软和,带着松柏清新之气和玉兰幽微的芳香徐徐吹入屋中,满室春光。
歪在榻上闭目休憩,干净而煦暖的日光透过窗子铺满一地,迷迷糊糊间唯有远处几声清脆悦耳的莺啼鸟语。不知过了多久,她仿佛已经酣然睡去,忽听窗外有人极小声的道:“主子睡了么?”
另一人回道:“方才还听见主子翻身,这会儿没动静,应是睡了。”
隔着雨过天青色的阮烟罗窗纱,悄然微微睁眼,外面的人看不清里头,她亦只能瞧个大概,依稀认出是青菱和董嬷嬷。
“主子昨晚上没睡好?”
“可不是。大半夜惊醒,砸了一个花瓶,还不叫奴婢们去收拾。”
董嬷嬷道:“你仔细看着时辰,可别叫主子睡得太迟,不然晚上又睡不着了。”
青菱“哎”地应了一声,“嬷嬷可要坐一会儿?主子睡得不好,碧芷去小厨房盯着他们做杏仁露去了。”
两人在廊下坐了,青菱悄声道:“嬷嬷可知道主子昨儿怎么了?奴婢瞧着一直忧心忡忡的样子,看书也心不在焉的。”
“大约是为了胡顺仪的事罢?”
青菱吓了一跳,“奴婢听说顺仪的父亲犯得是死罪……主子与她又没什么情分,何苦掺进这等事情里去?”忙拉着董嬷嬷求道:“好嬷嬷,主子要真想岔了,您可得劝一劝啊。”
董嬷嬷笑道:“急什么?这里头应有其他缘故,我并不晓得详情,但也知道出不了大乱子。单看这两日琥琳跑了许多趟,主子那里有侯爷呢,总不会吃亏的。”
青菱双手合十拜了拜,“三清在上!奴婢真是要给吓死了!旁的小事求求情也罢了,没得为她连累主子,就是有两百条命我也饶不过她。”
林云熙听了心底生暖,外头两人静默了片刻,青菱又道:“奴婢数着有两日圣人不曾来了。”
董嬷嬷一愣,笑道:“偏你贴心!还数着,圣人在前朝忙,也不是日日都能来的。”
青菱小声嘀咕道:“昨儿还召幸了静充仪呢,却没时间来瞧瞧主子和小皇子……”
一时两人又静了下来。
林云熙心头微微一凛,自儿子出生,庆丰帝不是日日留宿,但几乎每天都会抽空来看望,至多隔上一日,从未如这般连着两天未踏进昭阳殿一步。想起这几日她为了胡为荣一案心不在焉,暗暗咬牙,再不能如此疏忽大意!
细细思量推敲,一来不能叫程家有恃无恐;二来胡青青可用,作为弃子太过可惜;三来庆丰帝那里也必要揭发,却不能如杨家的意,自个儿跟程家对上,还需找一个好时机。
当日林云熙便传出消息,询问林恒胡为荣是否难逃死罪。林恒只回了四个字,“流放青州。”青州距京八百余里,虽非边境苦寒之地,也是穷山恶水、极贫穷困苦的地方。
胡为荣既不是死罪,她谋划的后手便可起效。将此间隐情附上她的打算详细写给林恒,倏然松了口起,唤来胡青青叮嘱她,“朝中已有人为你父亲求情,但死罪可免,活罪难恕。如此罪责,大约会革职流放,你不可再生事。”
胡青青闻得父亲可免死罪,已喜不自胜,连连道:“妾身不敢!妾身父亲能保全性命已是不易,怎敢再奢求其他?只求三清庇佑,护我父亲笀命不损。”又谢林云熙,“谢昭仪救命之恩!妾身为奴为婢难报昭仪恩德!”
“你不必为奴为婢,只需做你的嫔妾,好好服侍圣人即可。”
胡青青喏喏应了,恭敬道:“妾身都听昭仪吩咐。”
林云熙微微一笑,“你倒识趣儿。”说笑两句,便打发她回去。
入夜时传晚膳上来,因有开春新上的时蔬,白灼芦笋、清炒芹菜、香椿豆腐……最是新鲜美味,配上蟹粉狮子头、枸杞子炖鹌鹑、油焖大虾,满满当当一桌。林云熙偏好清淡可口,用的极是香甜。
饭后又提了羊角宫灯四处散步,青菱便道:“主子去玉芜院吧,这几日那垂丝海棠开得可好看了。”
碧芷道:“苏轼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咱们也去瞧瞧这红妆究竟有多美。”又拍着手笑,“今日恰好是东风呢,可惜月亮在西,照不着咱们殿里的转廊啦!”
与众人赏过一回。回来儿子醒了直哭,又抱着哄了许久,才慢慢睡着了。
青菱替她揉揉略有些酸痛的手臂,碧芷端了杏仁露上来,“主子走得累了,用些杏仁露,奴婢叫他们磨了核桃仁进去,晚上正好安神。”
林云熙笑着端过来,一面吃一面道:“打发人去问问,圣人歇在哪里。”
碧芷愣了愣,和青菱眼神一对,忙笑着应了。
林云熙看她俩目光闪烁,微微皱眉,“怎么?还有什么瞒着我不成?”
青菱为难,“这……”
反倒碧芷苦笑,直言道:“秦少监方才知会了奴婢们,圣人今晚上召幸了静充仪。”
林云熙手中的勺子在碗里微微一顿,发出清脆的嗡鸣,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怕我伤心?”
两人期期艾艾。
林云熙好笑道:“圣人召幸嫔妃是常事,我不过随口问一句罢了,你们倒比我还难过。”又略蹙一蹙眉道:“这几日都是静充仪伴驾么?我记得昨儿也是她。”
碧芷道:“就两日,前儿圣人独宿,还召一位莫将军说了半宿的话。”
她笑一笑,只道:“让琥琳秦路多留心。”面色如常地去更衣洗漱。
杏仁露仿佛失去了安神宁心的功效,月光静好,玉辉清冽,她闭着眼恍如入眠,心底却浮起微微的焦躁。迷迷糊糊了大半夜,才有片刻的睡意。
连着两日难以安枕,早晨起来便带着几分憔悴,脑中空空茫茫,昏昏沉沉地抽痛。
青菱碧芷大惊,忙要着人去请太医,林云熙微微摇头道:“不必去,只是昨晚上没睡好罢了,午后歇一刻就好。快传膳吧,我还得去和皇后请安。”
因头疼脑涨,她只觉整个人都木木的,早膳也味同嚼蜡。去看过儿子出门,万里碧空云海翻腾,天色苍茫,微风却闷热得熏人。扶着额头靠倒在椅背上,目光游移而空洞,不远处碧树成荫、繁花似锦,大片粉色的桃花熙熙攘攘地盛开,风中送来淡淡清甜的花香,馥郁芬芳,沁人心脾。
“主子若不舒坦,皇后那里告假不去也无妨,您的身子要紧啊。”
碧芷跟着劝,“您脸色这样差,还是回去请太医来瞧瞧。”
林云熙只摇头道:“不过请安而已。”
她不舒服,抬着肩舆的内侍也小心翼翼地放慢了脚步,不敢快走,是以到皇后宫里便迟了。这日嫔妃来得整齐,满满一屋子环肥燕瘦,衣香鬓影,唯她一人迟了半刻。
林云熙倒并不觉窘迫,神色自若地屈膝行礼,“妾身来晚了,请皇后恕罪。”
皇后分毫不见不悦之色,笑吟吟道:“春日里难免贪睡,有什么要紧的?快快起来坐吧。”
又跟她寒暄两句,然后与众人聊闲话。
女人们的话题左不过衣衫首饰、家长里短,什么庄亲王妃怀着双身子金贵得不得了,庄亲王如今连妾室那里都不去了;什么诚亲王新纳的侧妃竟打了世子妃的宝贝儿子,两人已势同水火;什么各属国近来上供了多少多少绣缎香料,苏州织造新送上几匹极难得的青水纱,圣人竟都赏给了叶相要出嫁的幺女添妆……
又说起要开恩科,皇后道:“仿佛听闻过两句风声。”目光往林云熙身上一转,“妹妹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