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大臣皆觉的莫名其妙,根本就揣摩不透康熙的真实用意,前两日还在大力扶持十四阿哥,今日又突然变了风向,转而支持八阿哥,扶持三阿哥、四阿哥来了,前两天风头最盛的十四阿哥,竟是一丁点好处亦位得到。
李光地亦是不自觉的皱了了皱眉头,一时之间猜不透康熙背后的想法,除了三个保持中立的成年阿哥,有争储倾向的阿哥,康熙都给予了支持和扶持,他是什么意思?还没有确定新太子人选?还要再考较一下诸位阿哥?
皇太子胤礽却是大为兴奋,康熙把这局面搅的越乱,就越说明他没有传位给这几个兄弟的想法,他是越来越肯定,康熙有传位皇孙的意思了。
八阿哥胤禩心里却是一跳,康熙这是意图又扶持老三?老四的位置亦是至关重要,康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想把老三老四捏合成一党?好在这次也不亏,郎廷极提为了两江总督。马齐也回到上书房,八党的实力仍然是最强的。
三阿哥胤祉则是心里狂跳,皇阿玛果然是开始安插他的心腹,为他铺路了。
第199章风云变幻
第199章风云变幻,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 200章机会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00章机会
听到这里,胤祯心里倒是明白康熙的意图了,康熙的这番布局,乃是为他的秘密建储做准备,把老三老四顶出来,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让一众王公大臣认为他心中还没有中意的太子人选而已。
给老八一点甜头,既是为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给老八一点希望,让他继续顽强的进取而已。只是不知道康熙心中究竟有没有属意的太子人选?若有,又会是谁呢?
稍稍想了想,胤祯就放弃了这无谓的想法,争就争吧,看他们能折腾出什么局面来?胤祯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总的来说,康熙对他的扶持力度还是最大的,朝中有李光地和张鹏翮给他撑着,又有康熙在上面玩着平衡,他倒也不用太担心,完全可以放心的去江南建造远洋舰队。
散朝后,胤祯不敢耽搁,急忙赶往正阳门附近的西江米巷,郑世昌花高价盘下了碾儿胡同的一处院子,做为京报的办公地点。第一份京报出刊,胤祯还真有点不放心,毕竟郑世昌的品秩低了点,怕他压不住那些个六科的给事中。
进入大院,胤祯就发觉稍微有点忙乱,穿官服、便服的,长随打扮的等等各色人等都有,见他进来,满院子的人都忙跪下请安,郑世昌闻报也迎了出来。
胤祯摆手叫一众人等免礼,快步走进了大厅,结果,又是一群人磕头请安,他只好赶紧的进了房间,一落座,他就开口道:“多开几道门,另外把工种分细一点,各自隔开,否则一天见礼就要浪费不少时间。”
郑世昌躬身道:“王爷训诲的是,昨日才盘下,连夜搬了过来,有些忙乱,明日就叫人整改。”
祯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按衙门的规格改,京报迟早要纳入朝廷的正规体制。”
闻听此言,郑世昌心头大喜,立即躬身道:“下官谨尊王爷钧旨。”
胤祯这才问道:“京报准备的如何?”
“回王爷,时间紧,下官是雇了一家刻书局代为印刷,其他版面皆已准备好了,只差首版的谕旨奏章。”郑世昌说着,对外招了招手,一个长随急忙拿了封密封的信封过来。
郑世昌看了看封口,才折开,抽出一张半成品的京报来,双手呈了上来,胤祯见他保密意识还不错,亦是甚为满意,接过京报仔细看了看。
这张京报约摸四开大小,纸张厚而洁白,字迹清楚整齐,看起来极为的清爽,胤祯看的极为满意,笑问道:“一张报纸的成本是多少?”
郑世昌陪着笑道:“回王爷,下官还真没来得及细算,不过,总在二十五文至三十文间。”
按一万份算,一年亏损就在二万两以上,足够吓退所有想打主意的人了,胤祯点了点头,道:“就按这标准办。”
养心殿,西暖房。
康熙在下朝后并未歇着,凝神冥想了一阵,提笔写道:“朕今春秋已高,听政年久,众亦谓朕事事经历,无不周知,但不闻不见之事甚多,虽有言官,却多是瞻顾缄默之辈,是以噶礼、梁世勋、托合齐等辈小人,乃敢上下勾结,构结党羽,贪赃枉法,胆大妄为,令人发指。尔等皆朕所信任,至任大臣,于请安折内将应奏之事,各罄所见,开列陈奏。
朕于诸事谨慎,举朝无不知之,凡有密奏,无或泄漏,一概奏折,不迟时刻,皆不留稿,阅后即手批发还。尔等果能凡事据实密陈,则大奸大贪之辈,自知畏惧,或有宵小诳主,窃卖恩威者,亦自此顾忌收敛。”
写完之后,他吩咐张廷玉道:“给在京及各省有密折之权的官员每人眷抄一份,用印之后寄发。”
张廷玉双手捧着密谕回到案桌,看了一遍,便开始抄了起来,他是天份极高之人,联想到今日朝堂上的情形,立时就明白过来,康熙这是不放心一众皇子,要京师、地方的大员随时随地密奏一众皇子的动静。
京城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散朝回到各自衙门、府邸,都在心里细心的揣摩康熙今日朝会上说的那几道谕旨,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雍亲王府。
四阿哥胤禛做梦也没想到康熙竟然让他出任宗人府宗令,在这个位置上,可是有大把的机会拉拢宗室亲贵,历来就没皇子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位,真不知康熙此举有何目的?而且他同时还大力的提拔老三的门人、心腹,老八也是获益不少,惟独老十四这次没得彩头。
琢磨不透康熙的想法,胤禛自然而然的来到了邬思道所在的南院。
邬思道正在看书,见胤禛微蹙着眉头进来,拱手揖了一礼,便微笑道:“今日逢五大朝,圣上可是有了异常的举动?”
胤禛点了点头,道:“非是一般异常,我一路回来,亦未琢磨透皇上此举是何意图。”说着,他便将朝堂上的详细情形细细的述说了一遍。
邬思道思忖了半晌,才道:“圣上这是放鹿于野。”
放鹿于野?胤禛一楞,脱口道:“皇上心中还未有中意的太子人选?”
“那倒未必。”邬思道摇了摇头道:“圣上此举,有两种可能,一是心目中还未确定太子。二是已经有属意的太子,以此办法来保全。”
“那究竟是哪种可能大一些?”胤禛急切的问道。
邬思道含笑道:“思道亦不清楚,不过——,不管是哪种可能,对四爷来说,都是机会。”
机会?如果康熙心目中已经有了属意的太子人选,还有什么机会可言?胤禛疑惑的瞅着邬思道。
“呵呵,人心是会变的。”邬思道笑
1/2
第200章机会
第200章机,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 201 赶考的举子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01赶考的举子
北城区,鸭儿胡同,李光地府邸
李光地亦是独自闷在书房中静静的揣摩着康熙的意图,他历来小心谨慎,从不涉足党争,没料想临老了,康熙还亲手把他塞进了十四党,他原本认为康熙已是属意立十四爷为太子,这才把他绑在十四党上面,以辅佐十四爷。
但康熙在今日朝会上的举动,却让他感到一阵迷茫,康熙究竟是心里没有确定太子人选,还是看到了立太子的弊端,想以此来保护十四爷?
凝思良久,想到一废太子时,康熙就对太子动了杀念,李光地感觉自己似乎是找到了突破口,康熙既然对太子动了杀心,那么太子复位不过就是康熙的权宜之策,他根本就未想过把大位传于太子,亦就是说,至少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康熙就在考虑新太子人选。
以康熙之雄才大略,一众儿子的才华高低,禀性优劣,岂能三年时间还不能够确定下来?想到这里,李光地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十四爷不仅呆在康熙身边的时间长,亦是唯一的一个呆在京城外的皇子,而且还是呆在国家的根本之地——江南。这倒是符合了‘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这一条古例。
再看康熙这三年来对十四爷的恩宠,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十四爷这三年来也确实争气,不论是什么差事,在他手上都办的漂漂亮亮,看来,康熙是早就注意到了十四爷的才华,这才对他加意的历练。
这一点肯定下来,李光地不由大为轻松,大方向准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十二月初六,养心殿东暖阁。
康熙满脸微笑着放下手中的京报,虽然昨日就已经看过样报,但正版出来,他仍然又细细看了一遍,方苞在‘大清最后一本**’一文中,自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说到明朝的‘蓝胡之狱’,痛批历朝历代的文字狱,高度颂扬了康熙废除文字狱的举动,称其功盖三皇,德过五帝,史无前例,不愧为千古一帝,胸襟宽广如海。
对于文字狱的危害,康熙亦不是不清楚,只不过了维护统治利益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现在能在他手中将文字狱成为历史,心里亦实为自傲。
瞅了眼正襟危坐的胤祯,康熙笑问道:“怎的不见你让日本人背黑锅的文章?”
“回皇阿玛。”胤祯欠身回道:“隆科多前日方在京城内外抓捕传谣惑众者,儿臣以为,马上在京报上祸水东引,稍嫌急了点,儿臣恳请皇阿玛下旨,将所捕之人全部放了,待事情平息了,京报再行舆论引导,方不至于引起抵触。”
熙微微点了下头,赞道:“不急不燥,知借时乘势,确有长进。”
“谢皇阿玛赞赏。”
“京报的发行量大,纸张的消耗也就大,容易引起纸价上浮。”康熙微笑着道:“京报的用纸最好选择产量大的。”
“儿臣谨尊皇阿玛圣谕。”胤祯躬身道:“儿臣回去就命人去挑选,不过,京报乃是朝廷的脸面,亦不宜太差,儿臣已经催促‘四大恒’尽快研究京报专用纸,以取代现用的桑皮纸。”
康熙默想了下,才不置可否的道:“恩,如此也好。”
胤祯躬身又道:“皇阿玛,远洋舰队的建造已经步入正轨,不过几年,便可形成规模,海外领地、岛屿,海疆都需要勘察测绘人才,儿臣恳请能够扩大希望义学的规模,以免日后缺乏人手。”
康熙听的微微一怔,海疆也要测绘?海疆是如何算的?想了想他终是忍住没问,扩大义学,他倒也不是太反对,以后确实需要大量的勘察测绘人才,他微微颌首道:“恩,允准。你斟酌着办就是。”
听到康熙后面又补了一句,斟酌着办,胤祯就知道,这规模怕是不能太大。
巳时开始,京师内、外城各繁华地方便出现了一群报童,在茶楼、酒楼、闹市大声吆喝着,“京报,京报,二文一张,《南山集》后,再无**拉朝廷从宽处理《南山集》一案拉”
吆喝声一起,马上就吸引了一众读书人,京报是啥,没听说过,但《南山集》案却是所有读书人都关心的话题,正在茶楼喝早茶的一个举子打扮的人听闻,便招手道:“来,给我来一张。”说着就摸出二个康熙哥子。
这举子名叫俞鸿图,字鳞一,浙江海盐人,是进京来参加明年三月的会试。见有人买报,报童乐呵呵的跑过来,收下两个铜钱,就自背后的包中抽出一张京报。
京报一入手,还没细看文章,俞鸿图就感觉大值,仅这张纸至少也要二十文,这可是上好的桑皮纸,再一看首版,更是吓了一跳,上面全是谕旨,奏章,他忙压低了声音道,“这可是朝廷的邸报,怎得拿来沿街叫卖?”
报童嘿嘿一笑,“早料到有人会问,这京报是当今十四阿哥对邸报的革新,所有人都可以买,可以看。”
一听十四阿哥的名头,立时就有几个士子围了上来,一看京报纸张厚而洁白,刻工精细、印刷清晰、墨色纯莹,都十分喜爱,立刻纷纷掏钱购买。
京报头版头条就是康熙对《南山集》案的谕旨,第二条才是对江南科考案的谕旨,二版三版则是方苞撰写的‘大清最后一本**’和王顼龄撰写的‘朱三太子考据’。
一看完,一众士子就在茶楼里纷纷议论起来。
茶楼靠近门口的一张桌子上,独坐着一名士绅打扮,微蹙着眉头的年轻人,此人名叫李卫,今年二十五岁,江苏丰县人,家境富裕,专程前往京城投
1/2
第201赶考的举子
第201赶考的举子,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02章李卫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02章李卫
从宫里出来,胤祯便径往宣武门的大儿胡同而去。
京报发卖,一时间召集不到放心的人,郑世昌昨日连夜到府上请示的时候,胤祯就想到了希望义学的那群孩子。这一出宫自然是要赶过去看看,顺带也看一看义学该如何扩建。
胤祯才进大儿胡同巷口,白子云就得到了讯报,他清楚十四爷只要回京,都会来义学转一圈,今日学生出去卖报,他更为上心,一早就安排人留意着,闻报后,他连忙召集了一众丈夫到门外迎接。
白子云、丁善、潘祥、武安邦、扬敏、宋时凡等六个举子现在对胤祯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一年未见,十四爷又晋封亲王了,康熙四十八年,他们六个进入义学时,胤祯不过才是贝子,三年时间不到,就由贝子爷一步步晋封到了亲王,可真是罕见。
胤祯在江南和京师的所作所为,亦让义学里所有的丈夫都引以为傲,现在出门,这些个丈夫早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开口闭口都是,“在十四爷办的希望义学任教。”就连走在大街上,一个个都自觉高人一等。
胤祯一到门口,一众丈夫,不管是白身还是有功名在身的,都心悦诚服的跪下请安见礼,就连西洋的一众传教士亦是学得有摸有样。
听到那群西洋传教士怪声怪调的请安,胤祯强行忍住大笑的冲动,很是亲和的让众人免礼平身,扫了一众丈夫们一眼,他才朗声道:“一晃又是一年,辛苦各位了,眼见已是年关,这个月发三倍的薪酬,让大家热热闹闹过新年。”
一听胤祯表态发三倍的月例,一众丈夫兴奋的又跪了一地,“谢王爷厚赏。”
进入义学,胤祯照例在里面视察了一圈,方才进入白子云的办公室,一应丈夫也自行散去,扬敏、丁善等六人却是跟了进来。
胤祯落座后,看了六人一眼,才道:“会试在即,各位可有信心?”
仍旧是扬敏先开口道:“回王爷,上万的举子参与会试,录取的名额却不足一百八十名,不仅讲究才学,亦讲究气运、机缘,不怕王爷见笑,学生心中着实忐忑。”
这科举取士确实是埋没人才,这一点,胤祯亦是深有同感,他微微点了点头,道:“你们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你们没有压力,你们本已有举人身份,能中进士更好,不中亦无所谓,跟着本王,还能少了前程?只管放手一博。”
听闻胤祯的承诺未变,几个举子心里都是一松,好歹在拼一科,实在不行,跟着十四爷也不愁没机会出仕,几人齐齐躬身道:“谢十四爷激励。”
“恩,离会试还有三个月。”胤祯道:“你们六人,都把手头的课程挪挪,从现在起,不用在授课,月例给你们照旧。另外,也不要死读书,多出去走走,各地的举子现在已经开始陆续的进京了,多跟他们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