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的问题是,警方到底是应该主动坦诚,将第一个案子办案不力的事情承认,还是先拖着,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等真的抓到了凶手以后,再一次性公布,这样一来,将功抵过,民众也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
张启东听了李成光的话,沉吟良久,说:“局长,我觉得我们还是主动承认吧,聚光灯报社不就是因为不坦诚,所以现在才会在民众间反响那么大嘛。已经有一个前车之鉴摆在面前了,难道我们还要步他们的后尘吗?”
李成光想起聚光灯报社现在的处境,点了点头。虽然郭恺的那篇声明帮助聚光灯报社挽回了一些局面,但这一次的事情,到底是让它元气大伤。警局绝不能沦落到和聚光灯一样的境地,那样太丢人。
李成光让张启东负责这件事情,然后就散会了。众人陆陆续续离开了李成光的办公室,独独张启东没走,前者觉得奇怪,就问他:“你怎么还不走?有事儿?”
张启东点了点头,说:“既然要重启案件,我想把第一个案子的卷宗带回去好好看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新的线索。”
警局里的警察都有资格进入档案室查看过往档案的,但带走不行,必须要有上头的特殊审批。李成光觉得张启东的要求也不过分,就点头同意了,说:“那好吧。我一会儿给档案室的老李打个电话,知会他一声。”
张启东见他同意了,就抬脚离开了李成光办公室。
第22章 第三起案件()
张启东到档案室的时候,李成光已经去过电话了。管档案室的李大爷一早儿就把空集第一个案件的全部卷宗都整理出来,放在离门口最近的桌子上,见张启东来了,就递给了他,说:“喏,都在这儿了。你先看看,有没有什么缺的,要是有,我再去帮你找找。”
李大爷在这警局管了几十年的资料了,虽然年纪大了,但细心之处,倒是不输当年,由他经手整理的资料,从来就没有缺页漏页错页的情况出现。所以张启东只是接过卷宗,笑了笑:“李大爷,你整理的资料还能错?我放心的。”
李大爷听了这话也乐了,他叹了口气,说:“以前啊,警局里头还有很多警察会来档案室的,案子破不出的时候,就来看看从前的旧案,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灵感。但现在唉,除了警局的一些老人偶尔会过来一趟以外,都没人来了。”
张启东自然是明白李大爷话里的意思的。他宽慰了他几句,然后就想离开。正要转身,身后的李大爷忽然出声叫住了他,说:“你等等。”
张启东回头,见李大爷从一旁的抽屉里拿了几包淡黄色的纸包出来,就惊了一下,指着那些纸包问李大爷,说:“这是什么?”
“前几天我碰到局里的记录员了,他跟我说这几天晚上老是睡不好,去医院配了安眠药,但又怕天天吃对身体不好。我说我老家有个中药方子,下次给他带过来。这不,上周末回了趟老家,就帮他带来了,我要管着档案室的,走不开身,你帮我转交给他吧。”
李大爷的请求,对张启东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没有理由拒绝。他点了点头,伸手拿过了桌上的那几包中药,转身离开了档案室。
这天晚上,张启东就带着卷宗找陈继明去了。后者准备了一大桌子的好菜,说:“咱俩认识了这么多年,因为工作忙的关系,所以也没怎么好好儿地款待过你,这次,就多做了些好吃的。你就敞开了吃,管够。”
张启东听了他的话也笑了,说:“可惜童童这孩子不在,不然的话,非得将你吃穷了不可。”
陈继明听他提起童童,就问他:“对了,童童怎么没来?”
“她今天去她妈妈那儿了。”说起童童的妈妈,张启东的神色登时便变得有些不自然。
陈继明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说:“这样也好。我们今天要讨论案情,对童童来说,也太血腥了些,她不在也好。”
张启东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对陈继明说:“继明啊,有个事儿吧,我得先和你说一声。”
陈继明见张启东神色不太对劲,心里隐隐猜到应该是个案子有关系,神色不由的一动:“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其实,这个案子很早以前就已经结案了。”
“什么?结案了?”
陈继明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翻开张启东递过来的卷宗,细细看了起来。
就在今年三月份的一个晚上,一对情侣在公园的喷泉旁被杀害了。两人均是被活活勒死,死状极惨。
而凶手,就是那个流浪汉。现已抓捕归案,因为考虑到他杀人的时候喝了酒,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所以官司还没有结束,还没有决定到底该怎么判。
陈继明看完卷宗,就对张启东说:“这个流浪汉一定不是凶手。凶手在两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所以,他至少是很聪明的。但流浪汉,不是我歧视他,但我真的不认为他是空集。”
张启东点了点头,他的想法和陈继明是一样的。他对着陈继明说:“继明,你放心吧,我一定会重启案件,把这个案子查得水落石出,不会让空集逍遥法外。”
张启东到底是警察,查案会比陈继明方便很多。陈继明点了点头,这天晚上,两人喝酒谈天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一个中年男子摇摇晃晃地出了家门,揉着自己重如千斤的眼皮,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的,似乎早起这件事情让他很不爽。
走着走着,忽然被地上的一个障碍物绊了脚,害他一个踉跄,身形不稳,差点就摔倒在地。男子更加不爽了,骂了句娘,然后扭头想看看这个绊倒了自己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这不回头还好些,这一回头,男子吓得怔在原地,全身都僵住,半寸都不敢再挪动。
地上的,根本不是什么障碍物,而且一个活生生的人!
男子怕极了,倒退了两步,然后再也忍不住,拔腿就跑开了。跑出了好久,才想起来要报警这事儿。他哆嗦着手,从裤袋里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因为实在是颤得太厉害了,期间手机还掉落在了地上。男子咽了口口水,左右看了看,见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才敢蹲下身子把手机检了起来。
男子拨通了110,一听到人声,就不住地喊:“快来人呐!死人了!死人啦!”
另一边,警方一接到报案,就立刻出动了。他们问清楚了死者的位置,就立刻驱车前往。
现在时间还很早,但是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照过来的时候暖洋洋的,跟舒服,可是眼下没有人有心情去关注车窗外的太阳。
张启东一言不发地开着车,表情阴郁。坐在后排的小警员忽然出声:“这个案子,不会又是那个空集干的吧”
他身边的另一个警员听了这话,没有开口,但单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的心里,也是认同那个警员的话的。
“现在连现场都还没有看过,不能妄下定论。如果你们现在就抱着这样的一种猜想,那么一会儿不管发现了什么线索,你们都会往那个方向去引导。”
小警员听了张启东的话,不敢再出声了。很快就到了报案的地点,警戒线早已经拉起来了。张启东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而后拉起警戒线,侧身走了进去。里头的小警员见他来了,就走上前,说:“张警官,你来了。”
张启东点了点头,说:“什么情况?”
“死者,男,四十六岁,名叫赵大柱,是一名卡车司机,今天早上死在了家门口,初步估计死亡时间在今天凌晨四点到早上六点之间,具体的还要等法医那边出了结果才能知道。”警员简单地把情况向张启东介绍了一下。
“卡车司机?”张启东皱了皱眉。因为赵大柱的工作关系,所以他每天早上都要起的很早去上班,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案子很可能也没有目击证人。
张启东绕着赵大柱的尸体走了一圈。赵大柱的尸体是趴在地上的,背部有几处刀伤,脸上有几处青紫,看来死前曾和人发生过争执,或者是奋力挣扎过。
如果赵大柱曾和凶手扭打在一起过的话
张启东眼前一亮,立刻蹲下身子,用带着橡胶手套的手,将赵大柱的手轻轻翻转过来,掌心朝着自己,仔细观察了他的十指许久,最后失望地将他的手又放了回去。
十指里面都是泥沙,根本就没有皮肤纤维的痕迹。
“赵大柱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张启东站起身,问身后的警员。
赵大柱是在他的家门口被杀害的,现场大门敞开着,所以如果有什么打斗的声音,屋子里面的人应该会听到。
“赵大柱有一个老婆,还有一个侄子。他老婆是在商场里面当服务员的,昨天晚上正好上的是夜班,我们到了以后她才到的,现在正在那边哭呢,情绪很不稳定,组里的小徐在陪她。”
小徐是组里唯一的女警,由她来安慰死者家属,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既然赵大柱的老婆现在情绪几近崩溃,应该也问不出什么东西。而且案发的时候,她并不在场,就更加不可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了。张启东想了想,又问:“那赵大柱的侄子呢?”
“在屋子里呢。小伙子估计是第一次见到死人,被吓得不轻,但还能正常说话,也能回答问题。”
张启东点了点头,一面抬脚朝着屋里头走去。
赵大柱的家很小,就两间房间。张启东进门之后,就看到赵大柱的侄子正坐在自己的床上,蜷着身子,瑟瑟发抖,显得很害怕,一副受惊过度的样子。见张启东走过来,他不自觉地朝着床的内侧挪了挪,似乎心里很抵触他。
“你就是赵小宝?”张启东问他。
赵小宝点了点头。
赵小宝是赵大柱的侄子。赵大柱的哥哥和嫂子死的早,赵大柱他们夫妻俩又一直都没有孩子,就把赵小宝接到了自己地方,当做自己的孩子在养他。
“今天凌晨四点到早上六点之间,你在哪儿?”张启东尽量放低了声音问他。
“我,我,我在家里睡觉。”赵小宝嗫嚅着回答,看起来真是怕极了,甚至都不敢抬头看张启东一眼。
第23章 空集的第三封信()
既然那个时间段,赵小宝在家里睡觉,而屋子又那么小,他理应听到了些什么。张启东想到这儿,就出声问赵小宝:“那今天早上,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没有!”赵小宝想也没想,就摇了摇头,说出了否定了答案。
张启东见他这么急切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忍不住起了疑心。
这孩子在说谎。因为通常被提问了,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先认真思考一下,而后再做出答复,毕竟这是早上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刚刚。可赵小宝却这么快就做出了答复,而且语气肯定,说明他根本就是事先就已经在脑海中设想好了答案的。
如果张启东没有猜错的,赵小宝一定知道什么。他之所以会帮凶手隐瞒,也许是因为怕自己会遭到报复。
这个凶手,很有可能是他认识的人。
想到这个可能,张启东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连忙转头问身后的那个小警员:“那个报案人是谁?”
“报案人是住在这附近的人。”小警员回答。
报案的那个人是住在附近的一个卖肉的商户,名叫赵小刀。赵小刀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然后去附近的菜市场卖肉。
张启东站起身,对着身后的小警员说:“把那个报案人带到警局里来。等赵大柱的妻子情绪稳定下来了,就让小徐把她也带到警局里来。她虽然今天早上不在,但她能说出很多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楚人物关系。”
警员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看了眼身后的赵小宝,问张启东:“那他呢?”
张启东听了警员的话,也回头看了眼赵小宝,想了想,说:“先让他吃点东西吧,这一大早的,先是叔父被杀,后来又被审问,肯定还饿着呢。等他稳定了,就和赵大柱的妻子一起带到警局来吧。”
这个赵小宝看起来应该是知道些什么的,从他的反应来看,他很有可能在隐瞒着什么。所以赵小宝应该算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只要做通了他的工作,应该就能获得一些线索。
赵小宝听到张启东说要让警员带他去警局,难得地抬眼,深深地看了前者一眼。可惜张启东那时正好转身,生生错过了。
张启东走到门外,望了眼四周。这是一条老街区了,离警局非常的近,凶手这么做的目的,不言而喻。
这分明就是红果果的挑衅。前两个案子还没有一点进展,这么快就又来了第三个案子,而且还发生在警局附近,太张狂了。
张启东的手在背后缓缓收拢。空集,我一定会抓到你!
而就在这天早上,玲玲去报社上班的时候,在报社门口发现了一封信,就放在地上,上头压了块儿石头。信封上就写着六个大字——聚光灯报社收。右下角是一个“?”符号。
玲玲心里一凛。这个落款,这封信代表了什么,她心里再清楚不过了。玲玲心里怕得很。昨天晚上她离开报社的时候是最后一个,忘记把办公室里的灯关掉了。朱临海对这一块儿的管理很严格,如果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报社的人没有关灯,被查到的话,是要扣工资的,一次一百。玲玲工资本来就不是很高,去掉每个月要还的房租,再往家里寄点儿,基本就没有剩余的钱了。难得剩下来一点儿钱还要存起来买好看的衣服,一百一百地扣,哪里扣得起呢。于是便起了个大早,早早儿地就来了报社,想要赶在其他报社员工上班之前先把办公室的灯给关了。谁知这一来,便看到了地上的空集的信。
现在实在是太早了,聚光灯报社附近的街道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玲玲心里害怕,总觉得空集就在附近,没有走开,一直在暗处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然后咧嘴偷偷地笑着,把她列入了自己的死亡名单中。
玲玲艰难地咽了口口水,弯下身子,颤抖着手,将地上的信捡了起来。然后快速转身,哆嗦着手掏出钥匙,开了聚光灯报社的大门,接着飞也似的跑了进去。
在玲玲的身影消失在报社门口,再也看不见了之后,有一道黑色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在了门口。
玲玲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了之后,呆呆地坐了好久,这才缓过来了些。这时,大门被打开了,玲玲惊了一下,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一寸一寸地转过头去,见来人是郭恺,这才又狠狠地松了口气。
郭恺见玲玲脸上的表情跟见了鬼一样,惨白惨白的,没有一点儿血色,就问她:“玲玲姐,怎么了这是?出了什么事儿啊?脸色怎么这么差。”
玲玲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指了指桌上的那封信,说:“还不是被它给闹的嘛。”
郭恺走上前,见到信,也愣住了,说:“这,这”
玲玲点了点头,说:“这是空集的第三封信。”
郭恺伸手,想要拿过信打开来看,玲玲赶紧眼疾手快地阻止了他,说:“你干什么?可不能乱动,这信得先给主编看过才行的。”
郭恺这才讪讪地收回了手,说:“我这不是好奇他到底写了什么嘛,一时间就给忘了。”
玲玲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忽然想到了什么,问:“你不是每天都是踩点到的嘛,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