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他便从容得朝着自家大门走去,本是他策划的刺杀,他却像是没事人一般,举手投足间皆是大将风范,不愧是当年拥护陛下登基的国公爷。
卫国公亲自来开门,前来的人倒是一愣,立即行礼,卫国公面上带笑道:“不知这抓捕的是什么刺客?”
在场的人都知道卫国公是为了养病才留在大都,但是此时看来,这位国公爷一身的深褐色棉袍,外面罩着大擎,他本就生的俊美,此时看去,更有几分的潇洒风流。
这面色红润,威风凛凛,哪里像是有病的?众人不禁狐疑。
“回国公爷的话,我们是北唐府的侍卫,今日有刺客潜入北唐府刺杀我家二小姐,我们正是追着这刺客来的,还请国公爷行个方便,让我们好好瞧瞧,以免这刺客伤了贵府的女眷们。”其中一个侍卫回答道。
卫国公闻言,一愣道:“二小姐?”
“是玉容将军!”有人立即反应过来,这位国公爷想必还没想明白这“二小姐”是谁呢!
的确是如此,卫国公还真是没太注意北唐瑾在北唐家排行第几,此时听闻是“玉容将军”他便知道是北唐瑾了。因而很快面色担忧起来,问道:“阿瑾此时可好?”
北唐府和卫国公府是亲家,来往频繁,因而那侍卫也没有避讳,道:“二小姐此时无事,只是这些刺客都逃跑了,倒是极难抓捕的。”
卫国公了然得点点头,道:“阿瑾无事便好,既然是例行公事,那诸位便进去瞧瞧吧。”
他已经拖了这么半天,依照王管家的能力,即便是有刺客也藏好了,断不会搜出来的。
卫国公已经答应了,他们自然不会推辞,皆迅速分头搜查,井然有序。卫国公瞧着这些人如此队列整齐,不由得赞叹北唐洵倒是治军严谨,但看这些人的利落的动作便可看出。
王管家很快派人带领他们查看,免得惊扰了女眷。
众人查了一圈,都没有结果,卫国公听见来报,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即便是他派出的这些人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但是若是在卫国公府搜出了刺客,很容易遭到陛下怀疑。他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终于得到陛下的信任,可不能因为一个刺客坏了事。
他正想着,便有小厮进来禀报,道:“老爷搜到一个人。”
卫国公心中一惊,道:“带了去看看。”
“多谢国公爷帮忙,总算又抓到了一名刺客了!”其中一名侍卫抱拳道。
卫国公很敏锐得捕捉到了这个人话中的意思,问道:“之前抓到了很多刺客么?在哪里抓到的?”后面的话才是他关心的。
那侍卫道:“大多刺客困在我家小姐设下的阵法里面,也有些是受了伤,在半路抓获的。”
“阵法?什么阵法?”难道北唐瑾早有准备,就等着他们上套?可是即便是抓到刺客又能如何呢?刺客身上并无任何标记,无从找寻线索。
一提到阵法,那侍卫显得有几分骄傲,道:“只是一个简单的小阵法,但是威力无穷,只要有人走进去不死也要受重伤。”
早闻北唐瑾擅长排兵布阵,他曾经去过听雪阁几次,那院子并不大,能摆下什么阵法呢?唯一能摆下阵法的微有那个梅园,因为那梅园占了较大的面积,倒是可以用来布阵。
“可是用梅树布阵?”卫国公下意识问道。
侍卫摇摇头,面色依旧十分骄傲,道:“我家小姐曾说过这种阵法,并不需要什么厉害的物拾,几块极为普通的石头罢了,主要是借力。只是属下愚钝,倒是无法参透这么高深的东西,倒是小姐身边的秋荣姑娘很懂。”已经搜查到了此刻,那侍卫侃侃而谈,仿佛那阵法是他布下一般。
然而,卫国公的面色极为凝重,心想,几块普通的石头就将他训练了多年的高手困住了,的确是很有两下子,没想到这北唐瑾倒是跟传言中的不虚。
“国公爷,属下们便回去复命了!”侍卫们抱拳告辞。
卫国公瞧着那被那些侍卫拖走的刺客,面色一沉,对管家说道:“一定要搅浑这池子水。”
那管家立即会意,下去办了。
从卫国公府搜到了刺客,若是他不交出去更是有嫌疑,但是若是他交出去,那么便有人有文章做了,他们正等着卫国公府出什么岔子,逮到机会,他岂能任事态发展?
总共抓到了十多名刺客,然而这些人不是已经服毒自尽便是嘴巴闭得严严的,一句话也翘出来,这件事令北唐洵极为恼怒,翌日便将此事禀报给皇帝陛下,一时间震惊朝野。
玉容将军遇刺,终于抓捕到了刺客,这些刺客却是什么都审问不出来。
皇帝仔细看着抓捕和审问的细节,发现有一个刺客是在卫国公府抓捕到的,目光很自然停在卫国公的身上,卫国公十分敏锐得察觉到了那犀利的充满怀疑的目光。
纵然北唐洵相信他,然而,当今陛下是多疑的。
“卫国公,这刺客怎么是从你府里搜出来的?”皇帝的目光明显充满了怀疑。
众人皆不知道中间还有这样的细节,不由得皆看向卫国公,心中狐疑,卫国公当年辅佐陛下登基,此时也深受陛下信任,怎么去傻到去捅这新贵的马蜂窝?岂不是傻了?
卫国公闻言一愣,不慌不忙得答道:“微臣也是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卫国公府戒备森严,有刺客潜入会不知道?谁给谁听,谁能相信?
玉容将军遇刺,刺客却是从卫国公府上搜出来的,这说明什么?
“卫国公,刺客没有从别人的府上搜出来,单从卫国公府搜出来,这未免太巧合了吧?”右丞相冯广笑得极为讽刺,其意思很明显。刺客定和卫国公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冯广出自煊赫的冯家,他的大哥冯永战功卓越袭了爵位,正是镇守边关的宋国公,宋国公府又跟郑家联姻,冯永的夫人便是当今皇后娘娘的胞姐。冯家可谓是上有皇后娘娘撑腰,外有大将军冯永,内有右丞相冯广、冯兴,冯家煊赫,不言而喻。
冯家和王家皆是大都煊赫的家族,明争暗斗不断,此时冯广抓住了卫国公府这样的把柄岂能放过?
卫国公却是显得十分不解,道:“冯大人这话,我可听不懂。王家和北唐家是亲家,您这话这么一说,岂不是要引起我们两家的猜疑么?您堂堂丞相大人,怎么能挑拨离间呢?”
这话可谓说得极狠,北唐洵是北唐家的家主,尚且没说什么,冯广却提出异议,这岂不是很有些挑拨离间的意味儿了?
冯王两家争斗多年,冯广早就摸清了卫国公的脾气,闻言冷冷哼一声,道:“北唐大人之所以不说是想要维护两家的面子,免得弄得太难看了!然而,这关乎到我大夏将领的性命,怎能不追根究底?更何况,依照常理讲刺客是从卫国公府上搜查出来的,卫国公即便是北唐府的亲家,也是难脱嫌疑的!”
冯广的话说得巧妙,我可没挑拨离间,不过是按照常理推断罢了!
然而,卫国公却是并不生气,笑道:“依照冯大人说,从谁的府上搜到刺客便是和刺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便是难脱嫌疑么?”
冯广明显注意到卫国公脸上浮现一丝的嘲讽,不禁斟酌着对方的话,这时候,刑部尚书冯兴道:“即便是没有嫌疑,总是有些关联的,卫国公,您难道要抹杀这个事实么?”这时候,冯京又将目光转向皇帝,道:“陛下,自古办案讲究公私分明,断不能混淆,依照臣看,刺客在卫国公府被发现,这期间定是有什么蹊跷的。”
皇帝一向疑心重,他点点头道:“冯爱卿说得有理,既然刺客从卫国公府搜出来,那么便好好查看查看卫国公府,定不能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王爱卿不会有异议吧?”皇帝笑着望向卫国公。
您都这么说了,他哪里敢有异议?
“陛下英明,臣定配合搜查。”卫国公信誓旦旦得说着。
卫国公果然十分配合搜查,然而,派去搜查的人还没有动手,便有人在郑家也发现了受伤的刺客,此事一传出,群臣哗然,不仅仅如此,前后不过半个时辰,在宣宁侯府、临江侯府都发现了刺客。
这样一来侍卫们在各个府邸都搜查了一遍,却最终什么都没有搜查到。因此,刺杀一事的线索便断了。
北唐瑾也得到了这样的消息,秋荣面色十分不好看得说着近日发生的这些事情,想着他们千辛万苦布下的局,竟是被卫国公动了动手指破解了,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
“小姐,卫国公分明是在搅浑这池子水,使得卫国公府脱罪!”秋荣愤恨得说道,卫国公费尽心机刺杀,本应当是得到教训,却最终一根毫毛都没有损伤,真是令人十分不爽。
北唐瑾只是笑了笑,她岂不知道卫国公这是故意搅浑水的?但是,即便是卫国公搅混了水也并不一定能这么轻易过了这道坎。
“冯家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的,你瞧着看吧。”北唐瑾神秘得笑了笑。
冯家各个都是人尖子,况且,她早就令人送去了这消息,冯家岂能没有准备呢?
我的好舅舅,我本是好端端得活着,碍不着你卫国公府兴盛,您这么赶尽杀绝可是您的不对了。
秋荣有些狐疑得望着北唐瑾微微含笑的面容,心想,莫非小姐还有后招?
果然,翌日早上,四品的京卫指挥王京便被抓了。
第120章 煊赫家族2()
这位四品的京卫指挥说起来是王家第二子王巍的儿子,王巍在王家排行第二,现任镇南大将军又被加封太师,深受皇帝的器重,自从卫国公称病回大都,便是王巍带领王家的军队镇守大夏南面。
王京有这么一名战功赫赫的父亲,本是生在国公世家,从小习武,因此不过十八岁便被皇帝陛下封为四品的京都指挥,深受器重。
可是就在昨日,便被人参了一本。
若是平常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偶感风寒,告假在家养病。可是却有人说王京实际上是受了重伤,因而不得不在家养病,皇帝看了奏折,立即派人查看,果真发现王京受了重伤。然而,王京却说自己是跟自家的哥哥切磋武艺不小心受了伤。虽然这个说辞并不是没有根据和可信度,但是他受伤的日子同北唐瑾被刺杀的日子是一日,那就是太巧合了,因而不得不引起人的猜疑。更重要的是,他明明是受了重伤,却告假是染了风寒。这分明是故意遮掩的。
明明是受了重伤却告假感染风寒,这便是欺君之罪,按律当斩,因此,不管王京是不是跟自家兄弟切磋武功而受伤都要被收监待审。
卫国公完全没有料到对方还留着这么一招等着他。但是他恨的不是谋划者的狡诈,而是王京的愚蠢无能,这分明是人家挖的一个陷阱,这个蠢货居然还往里面跳。然而,王京毕竟是王家的人,此时王巍在边关镇守,他怎么能让他失了这么一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呢?因而第二日便为王京求情,卫国公素来巧舌如簧,皇帝陛下又念着王家多年的劳苦功高便网开一面,又因为王京刺杀玉容将军这一说法到底是证据不足,因而将王京革职,并令其在家养伤。
这件事到了这里便算是完了,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而,秋荣本是以为给卫国公府重重一击,却没有想到陛下竟是如此护着王家,真是令人气愤。
北唐瑾瞧着秋荣的面容,不禁一笑道:“王家乃大夏百年大族,当年又辅佐陛下登基,陛下自然是念着卫国公府当年的好。更重要的是,我这个舅舅称病在大都休养,王家的家眷更是留在大都,这俨然是为了陛下放心,以示王家对陛下的忠诚。然而,王家做得最高明的一件事还并非如此。”说到此处,北唐瑾笑了笑。
秋荣认真得听着,震惊又好奇,道:“卫国公风评不好,经常被人传出跟某个歌姬有来往,有人还说卫国公一身的病就是因为沉迷女色所致,莫非这只是表面?也是卫国公为了令陛下放心,才故意为之?小姐说的可是此事?”
想到她这位舅舅风流在外的名声,北唐瑾笑了笑,道:“这的确是他的一个手段,他越是不堪,陛下越是放心,但是,卫国公府做得最聪明的一件事是并没有将府上的女子送入宫中,这便不会有皇位之争的嫌疑,因而,即便是这么多年冯家一度打击王家,王家依然能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王家十分懂得避嫌,因而受到陛下庇护,从今日之事便能看出。明明是杀头的大罪,陛下却只是革了王京的职。自然,这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陛下固然是有些信任王家,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想维持各个势力的平衡,这样他这个皇位才能坐稳。因此,王家显然处于劣势,皇帝陛下自然是要拉一把了。”
秋荣认真得听着北唐瑾的分析,有些愕然得看着对方,惊疑道:“小姐,咱们到大都不过月余,您便对大都的形式了解的这样清楚了?”即便是他们已经悄悄建立了信息网,但是到底时日不长,能获得的消息纵然也不少,很多机密的事情还是无法打探到的,然而,小姐方才的这一番理论,显然是根据诸多的隐秘的事情推断而出。
北唐瑾听闻秋荣这么说,才意识到,自己方才说的信息都是前世总结的。
然而,她思维何其敏捷,面色一点儿也没有变,而是笑道:“这就要感谢九皇子殿下了。”
秋荣恍然大悟,又问道:“冯家得到的消息都是九皇子传出去的吧?”
说到凤宸,北唐瑾还是对此人有几分的赞赏的,传递消息的本是的确是很不错,滴水不漏,冯家得到这个消息,还以为是自己家的信息网收集到的呢!不得不说,凤宸的确很聪明。
“纵然陛下赦免了王京,可是王家到底还是被陛下猜疑了,不过冯家能让王京受伤也是费了一番的力气,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已经是很不错了。”
“可是,小姐,陛下如此袒护王家,夫人的大仇不是更难报了?”秋荣担忧得说道。
北唐瑾深深叹了一口气,道:“是啊,咱们和冯家费了这么一番的力气,也只是令陛下多怀疑了王家一分而已,可见,我这个舅舅啊,真是太难对付了!他太会用以进为退这一招了,也太了解陛下的脾气了。”这些东西,她前世的时候不知道摸索了多久呢!幸好啊,这一世她无须再摸索了。
纵然她尚且不敢同王家正面交锋,她也绝不会让王家这么舒舒服服得过日子!
这次刺杀是必须要有人顶罪的,不然卫国公府始终是摘不干净。
果然如北唐瑾先前所料,卫国公的动作很快,三日之后,刑部尚书便顺蔓摸瓜抓到了所谓的“刺客”。
自然刑部尚书也不想如此结案,可是他本是冯家的人,若是借着这机会再陷害王家,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个原因是,皇帝陛下已经震怒,不管真的刺客假的刺客,一定要有刺客,否者,他这个刑部尚书也别想做了。
因而,对于王家安排好的刺客,冯兴便将其抓获,这些刺客很是硬骨头,经过半月的审问,才终于招认,说是边关的一些党羽,对于北唐瑾在边关的作风十分不满,而且听闻他们的家主也是死在北唐瑾的手中,因而他们此次行动正是来报仇的。
这个说法合情合理,因此,北唐瑾遇刺这件事便这样定案了。
玉容将军遇刺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为了追查刺客,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