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懂种地了。入画的哥哥连根也不懂种地,她叔叔婶婶以前在庄子上当差,却也不是下地干活儿的勤恳人。她现在就算有钱赎身置地,也不知道该怎么种地,甚至对在乡下村子里怎么生活都一无所知。

    因此等她在贾母屋里看到刘姥姥的时候,心里面就仿若看到了救星一般。她站在惜春身后,可是注意力却全在刘姥姥身上,只恨不得她多讲一些乡下田间的事。可惜贾母爱听乡野趣闻,刘姥姥也会迎合贾母的意思,先说了个不知哪里的姑娘下雪天捡柴火的事。柳五儿虽说没真的在村子里生活过,可是听刘姥姥的语气和描述就知道这话必然是瞎编出来的。不想还没说几句,南边马棚就走了水,倒把贾母和王夫人唬了一跳,不许刘姥姥再说这“捡柴火”的事了。

    其实刘姥姥本来也有些编不下去了,乐得换了另一个故事说,只有宝玉,听得是个“极标志的姑娘捡柴火”,就全副心思都投到了那个故事上,刘姥姥不讲了还追着问了几句。最后还是贾母说了他两句,这才不再问了。

    刘姥姥说的第二个故事,是一户人家大儿子死了,又得了个小儿子,小儿子长大了考取功名很有出息的故事。这事正合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心事,两人都听得认真,也深信不疑,所以别人虽然听着都觉得没意思,也只好装出一副趣味盎然的模样。

    其实在柳五儿看来——她当然理解为什么贾母和王夫人会相信这种不着边际的事,现在明摆着贾家二房就是这么个情况:贾珠去得早,王夫人嫡出的儿子只剩下宝玉一个,他要是再不上进,难道以后还能把家产给到贾环手里?王夫人现在就指望着宝玉这个小儿子了。贾母偏心二房,再加上宝玉衔玉而生,在贾母眼中这个孙子注定了不凡,对他的期望自然更高。可是柳五儿却很想劝劝贾母和王夫人,还是不要对宝玉抱有太大期望的好,毕竟在上一世,直到荣、宁二府被抄家,宝玉都没能考出来——哪怕是个秀才功名,更别说金榜题名了。

    当然了,这话她也只敢在心底想想,肯定是不能直接这么说的。这样一想,她就更觉得给自己和家人提前找一条退路很有必要了。她还记得上一世曾经在街上远远见过的,贾家的下人们被再次贩卖的场景,以前那些在荣国府、在大观园内呼风唤雨、风光无限的副主子们:玉钏儿、平儿、袭人、秋纹都散乱着发髻,穿着打了补丁的衣裳,手腕被麻绳捆着,并排跪在街边,等待新的主人去挑选,那样的落魄。

    柳五儿可不愿意自己也有一天变成那样。她现在迫切地想要知道,如果有一天她真的成功赎身脱离了贾府,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

    可惜在贾母的上房里站了一天也没听到刘姥姥说多少和种地、收成有关的事,柳五儿难免有些失望,想着这回不多听听,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了。没想到原本刘姥姥急着当天就回去的,却被贾母留了下来,让她多住两日,柳五儿不禁在心底暗喜:说不准这下自己就有机会去“取经”了!

    第二天一早,柳五儿正想着找个什么借口去贾母院子里寻刘姥姥说话,还没想出主意,琥珀就进了藕香榭找她,“入画,快侍候你们姑娘去老太太那儿,老太太叫大伙儿呢。”

    柳五儿一怔,“出什么大事了?”

    琥珀笑着,“前儿史大姑娘请大家吃螃蟹,老太太正琢磨着还席呢,找姑娘们过去商量主意的。你动作快些,我还要去告诉司琪和侍书呢。”

    柳五儿答应一声,叫来彩屏,俩人连忙帮惜春换了大衣裳,簇拥着惜春往贾母的上房去了。

    贾母的上房内已经集聚了许多人,丫鬟们都有些站不下了,柳五儿给彩屏使了个眼色,让她留在屋里,自己觑了个空从后院出了上房,打听到刘姥姥就住在后罩房内,趁着没人注意,进了刘姥姥暂住的屋子。

    刘姥姥正在屋里和小孙子板儿说话呢,见柳五儿进来,忙问她的来意。柳五儿半遮半掩地说了,也没说是自己想要赎身置地,只说是自己的一个亲戚想学种地,却又不懂,托她来问。

    刘姥姥也不知有没有对她的这番话生疑,挑着眉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才答道:“我们乡下人买地都是看周围的街坊邻居,谁家有困难了要卖地,家里若有闲钱就买些不然平时也没处买地去。至于种地,这里面也是有些学问的,不是我自夸,一般没种过地的人,头几年还真不一定能种好”

    柳五儿早就做了些心理准备,听刘姥姥这样说,心里也明白过来:她若是真的想走这条路,还是要哥哥和爹娘他们也有心这样才行。不然只靠她一个姑娘家“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也没什么用处。

    虽说刘姥姥的话对她帮助不大,柳五儿也还是出自真心地感激了几句。第二天贾母带着刘姥姥去逛大观园,逛着逛着又突发奇想地让惜春画一幅“大观园行乐图”送给刘姥姥。等下午大家伙儿散了,惜春回到房里之后就很有些闷闷不乐,柳五儿却觉得刘姥姥是个热心肠的好人,不由得开口劝惜春,“姑娘就当行善好了,未必不是个机缘呢。”

    “你又懂什么机缘了?”惜春笑话她。

    “听姑娘说得多了,自然就也知道些了。”

    惜春知道入画这是在安慰她,况且这是贾母发了话的事,她也不好拒绝,少不得真的要准备起来了。

第12章 入画(05)() 
既然被布置了任务,惜春就在姐妹们的聚会中请了长假,屋里的丫鬟们除了必要的差事之外,也都很少外出闲逛。这样几乎是自封于藕香榭中的生活,柳五儿倒是觉得很合她的心意,至少——既然她已经提前知道了接下来府里、园子里会发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就不希望自己沾染到这些事,甚至藕香榭里上上下下的人,她都不希望她们牵涉其中。

    惜春每天忙着画画,她虽然从小学画,却也没有跟着名师学习,不过是照着样子自己练习罢了。这次贾母给她布置了这样繁重的任务,她根基不深,只好边学边画,焦头烂额。也就没有心事关注别人的事了,因此,府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她都几乎两耳不闻。连凤姐病了,探春帮忙管家的事,都是听柳五儿说才知道的。

    没过几个月,太妃去世,贾母、王夫人等皆入朝随祭,大观园里就有连着发生了不少事。好在藕香榭的人平时大多只在自己院子里呆着,倒也不曾牵涉其中。惜春偶尔出门和姐妹们聊天,听到一两句故事,回来也会提醒屋里的丫鬟:“你们大部分人的家人都在那边府里,这样看来倒也清闲了,省得原本没有关系的事,也惹得一身腥。”

    至于梨香院的小戏班子解散、并没有一人被分到藕香榭里当差的事,惜春倒是并不介意。反而彩屏有些不忿,“按理说咱们姑娘才是这府里的正经主子,那边史大姑娘、还有宝姑娘的妹子都得了新人服侍,怎么反倒没有咱们姑娘的了?”

    惜春当时正在指导柳五儿帮她调颜色,听了彩屏的话反而斥她:“我身边有你们几个服侍还不够?还要多少人才够用?”她看彩屏还有些不服气的样子,又轻哼一声,“你当那些人是什么安分的了?早晚要闹出风波来,到时候大家顾得好自己就不错了,何必把更多的麻烦招来?”

    柳五儿没想到惜春能看得这样明白透彻,甚至预言到了之后的事,不禁对这位年轻的主子刮目相看起来。

    没过几天,园子里就发生了几名小戏子和赵姨娘扭打在一起的风波,当时正临近中午,各屋里的丫鬟都去小厨房传饭领饭,不少人听到消息之后都借机过去凑了个热闹。彩屏带着小丫鬟拿着饭回来的时候,还心有余悸,“她们那几个胆子也太大了些,赵姨娘好歹是二老爷跟前儿的人呢,又有三姑娘在,怎么敢”

    柳五儿正服侍惜春洗手,惜春听到彩屏的话,也有些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彩屏也是个好传播八卦消息的,听主子问起来,忙把自己听说的、看到的那些都说了一遍。惜春听后,一脸“我就知道会出事”的表情,却没加以评论,“好了,毕竟是别人的事,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

    丫鬟们都连忙道“是”,彩屏这才带着小丫鬟们支桌子摆饭去了。

    这次的事情最终还是被压了下去,王夫人不在家,赵姨娘是探春生母,自然不会受到什么惩罚——柳五儿甚至怀疑,就算王夫人现在就在府里,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赵姨娘最多也就是被训斥一番就算了,反而会加速芳官那几人被赶出大观园的进程。而现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那几个小戏子也并没有得到什么惩罚,或许是有宝玉在前面挡着,罪魁芳官也连月钱都没被罚没,甚至在园子里更趾高气昂了。

    第二天中午,又是彩屏带着小丫鬟去拿饭,回来之后脸色比前一天更难看。这次用不着她开口,惜春就已经看了出来,“今儿外面里又出事了?你怎么跟刚逃难回来的似的?”

    柳五儿一看彩屏裙角出的污渍,就已经猜到是出了哪样故事,没想到惜春又是一语中的。彩屏后怕地用手拍着胸口,做张做智,“姑娘怎么猜得这么准?可不就跟逃难似的。”

    彩屏唇齿活泛,自有一套说故事的本事,只是平日里惜春太过省事,对府里的大小事也并不关心,让彩屏少了发挥的余地。此时说起刚刚在小厨房内发生的那场骚动,倒是显出了她的一身本事来,“没想到二姑娘平时不声不响的,紫菱洲的姐姐们倒是一个比一个的爽利,筐里的菜、篮子里的鸡蛋,都被砸了一地,后面去的连小厨房的地都踏不进去,生怕一不注意跌一跤,脏了裙子。”

    惜春一脸不置可否,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二姐姐不问俗事,她屋里的丫鬟再不厉害些,还不知道要被人欺负成什么样子呢。”

    又过了几天,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小厨房的管事悄悄换成了别人,彩屏回来的时候又是一阵宣传,“好像说那柳家的偷了东西,被夺了差事。”

    这事的前因后果,柳五儿比众人都清楚明白,听得自家这样蒙受冤屈,不由得出言辩解,“柳家的一个在园子里小厨房当差的,哪儿能偷到太太院子里的东西?我看她恐怕是被什么是连累了呢。”

    彩屏没想到入画每天都不出藕香榭,还能知道这事的前因,而且又说得那样在理,不由得愣了一下,吞吞吐吐地道:“或许吧”

    惜春叹了口气,只说:“希望老太太、太太能赶快回来吧。”

    ***

    好在过了些日子,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平安归家,府内这才消停下来——纵然还有事发生,也不像前一阵那样明目张胆了。

    展眼到了秋天,这几个月虽说也大大小小发生了几件事,却都与藕香榭这边无关,日子过得消停了,柳五儿就也放松了警惕。这日刚服侍惜春睡下,外面却忽然传来敲门声,彩屏过去开门,又有凤姐带着一群人洪涌而入,一部分人去了丫鬟房里,凤姐又带着人进了惜春的屋子。

    惜春年纪小,也没见过这阵仗,被唬得脸都白了,忙问:“这是出什么事了?”

    柳五儿这才想起来,想必这就到了抄检大观园的日子了。这阵仗她前世在潇湘馆里已经见识过一次了,此时连忙安抚惜春。凤姐也道:“不是什么大事,园子里有样要紧的东西丢了,怀疑是哪屋里的丫鬟拿的,这是在找东西呢。”

    说罢又有婆子进来,绕开了惜春的东西,问清楚了哪个箱笼是入画的,打开搜查起来。

    柳五儿虽然早就料到有此一事,提前几年就已经做好了应对的法子,等到真正经历的时候,却还是不禁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这一世的任务的成败就在此一举,只要过了这个坎儿,她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那婆子仔细翻找了一会儿,也没从入画箱子里找出什么犯忌讳的东西来。众人正要走,后面又传出来吵嚷喧闹的声音,原来是有人在某个小丫鬟箱子里翻出了几两银子还有男人的鞋袜来。那小丫鬟很快就被提到了惜春屋里,那些东西也都被当成了脏物,一并拿了过来。

    “这是什么?”还不待凤姐开口,惜春就先又惊又怕起来,闹着让凤姐把这丫鬟撵出去。

    那丫鬟虽解释这些银子都是家里人存下来送进来让她帮忙存着的,那鞋袜也是她抽空做给自家兄长的,惜春也不肯通融。凤姐见那丫鬟是宁国府送过来的,自己不好处置,就让人把她先带下去,只等尤氏过来拿主意。

    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一晚上藕香榭的人就都没怎么睡好。特别是柳五儿,她躺在床上,只要一闭上眼睛那丫鬟跪在地上求情讨饶的景象就不停地出现在她眼前。她忍不住想:这件事是不是原本是发生在入画身上的?只因自己提前想法子避开,才又发生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第二天上午,听说尤氏过来找凤姐说话,惜春忙让入画过去把尤氏请到藕香榭里,让尤氏一定要把那犯了事的丫鬟带回去撵出府去,“若不撵出去,日后我在姐妹们面前可就抬不起头了。”

    其实是惜春还没听说,昨儿晚上司琪的事才是最重的,不过这事还没闹出来,柳五儿也不好私下告诉给惜春知道。

    尤氏起先还想着为那丫鬟说情,没想到惜春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又说:“以后你们也不用送丫鬟过来了,不只如此,那边我也不方便过去了,不然外面那些人可就连我都要一起编派上了。”

    又说了几句重话,尤氏被她说得脸色也不好看起来,又羞又气,最后姑嫂两个闹了个不欢而散。

    柳五儿在一旁看着,却是到此时才知道为什么大家伙儿都说惜春天性孤僻,又执拗。她有心想劝,却又不好在这时触惜春的霉头。等过了几日,这事眼看着淡了,才找个机会进言,“我看珍大奶奶还是关心姑娘的,姑娘这样冲她,倒是寒了她的心呢。”

    惜春先是轻轻哼了一声,“我本来从小就没了娘,爹也不管,幸而被老太太接到了这边,又有姐姐们陪着。不然我倒宁愿一个亲戚都没有,自由自在的还干净些。”又说,“这事我心里有数,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心里的苦又能告诉谁呢?”

    柳五儿听了也只好不再劝她。

第13章 入画(06)() 
转眼又过了将近一年,这一年府里大小事不断,总体上和柳五儿上一世经历过的那些大差不差。只不过上一世在潇湘馆,黛玉虽是亲戚,但是在这荣国府中的存在感却并不稀薄。而她这一世在藕香榭,惜春在荣国府内几乎就是大半个隐形人,甚至在迎春、探春先后出嫁之后,这“大半个隐形人”就几乎变成了完全的“隐形人”,除了偶尔和李纨互相走动走动之外,惜春就连屋子都不怎么出了。

    不过这一年内,因为连着办了几件大事,包括迎春、探春的嫁妆在内——虽说探春远嫁海外,是以东平郡王的义妹远嫁和亲的名义,但是荣国府也不好就这样把家里的女儿“卖”出去,还是准备了不少陪嫁。再加上还有要预备着年底宝玉送嫁回来之后娶亲——眼看着家道更为艰难,贾琏就和贾政、贾珍商量,不如开恩,把家里的老家人放几家出去。

    “一则他们也都有了些身家,放出去也能过上好日子,二则也能省些家里的米粮。再有各房主子身边的丫鬟,老太太、太太的断不能撤,没道理这个年纪了还受委屈。但是底下的年轻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