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门人不高兴-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云曦见林宛央这样的态度,有些不乐意,这是什么人啊,如果没有当初自己父母把人捡回来,对方早就饿死了,简直是白眼狼。

    但是她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就被自己母亲给拉走了。

    夫妻俩有些害怕伏城,自然不是因为借钱不还,而是伏城貌似曾经恐吓过他们。

    当时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林宛央也不知道,不过这样倒是让这家人连面对她也多种莫名的情绪。

    这次大概是很久没见,才会这样。

    那对母女走后,林宛央也没有和其他人解释和对方关系。

    继续说刚才的事情。

    她是打算明天清早,先回苗寨看看,然后和他们打听一下。

    那些散落在山里的苗寨彼此之间独立,但是有微妙的联系,应该能问的出什么的。

    这边少数民族集聚地,一般警|方也不会搜查到深山的苗寨里去,古镇南边的自然保护区,大约有三万都公顷的面积,森林覆盖率95%以上,穿插各种支线河流,地形复杂。

    三位失踪男生的父母听从对方的建议,只能安心的在古镇上等着。

    何佳佳自然也不一起去,这件事。并不是人多就能提高概率。

    林宛央虽然年轻,但是思维和说话方式很有条理性,会让人接触之后,很快的抛开初次见面的印象。

    古镇去苗寨一周有两班船,刚好明天就有,早上十点出发。

    这边去搭乘船的地方,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坐船又要三个小时。

    这一路上,在交通上花了很多的时间。

    林宛央送走了人,就差不多到了五点,该是吃晚饭的时候。

    她平时也很少来古镇,三个随便找了家餐馆进去,准备随便吃点。

    店家本来在和姚暮说话,听林宛央开口是本地口音,就重新拿了个菜单出来。

    旅游业的季节流动性很强,大多数店也做当地人生意。

    本地口音和外地口音是两个不同菜单,价钱相差了一倍多。

    店家看出来了,同行的另外两个是游客,老板娘又过来兜售果酒。

    一瓶瓶的装在小玻璃瓶瓶里,还挺好看。

    姚暮要了一瓶青梅酒和杨梅酒,他给三个人各倒了一杯。

    林宛央说:“你少喝点,如果酒量不好。”

    姚暮不以为意:“果酒能有多少度数,小看我不是。”

    他端起酒杯,为了证明自己豪迈的一口闷,几分钟后就发现了不对。

    虽然味道不错,但是这度数应该相当高,马上就头晕有反应了。

    林宛央笑着告诉人,这和超市里贩卖的果酒,有本质的区别,没有那么多的调味品。

    基本上拿着不同的水果,直接泡在白酒里,经过发酵度数反而更高。

    超市里瓶装果酒,差不多有个10%的酒精含量,但是这两瓶可能到40度。

    山里冷,湿气重,很多人都喝酒驱寒,而且少数民族很多人喝烈酒。

    这两瓶果酒,姚暮和谢文颖是没办法下口了,最后都被林宛央喝完了。

    伏城很爱喝酒,她是有样学样。

    吃完了饭,三个人沿着石板街往上走,姚暮说既然来了,就到处转一转,就当成春节度假。

    先不要想那么沉重。

    古镇因为旅游开发,有了很多商业化的东西,但还是有自己的风格。

    路上有很多算命的摊子,这边的妇女,都是用背篓来背小孩子,看着也很新奇。

    偶尔会有穿着民族服装的老人经过,地方特色还是很浓郁。

    他们在客栈开了两间双人房,旅游淡季只要一百来块的房费,卫生条件还不错。

    隔天早上,三个人六点起了床,在当地吃了碗米粉,收拾了就准备出发了。

    他们的车开过去是没有停车的地方,也不安全。

    所以几个人是包车去的。

    那条河在公路的下面,船已经停在那里了,也没有码头。

    和外面一般看到的船只不同,这是木船,上面有安装了现代的发动机装置,船身用木板给四边围了起来,像是飘在水上的房子。

    船票六十,他们三个人到的早,找了靠着窗户的位置坐了下来,后面才陆陆续续又来人。

    一船有十四个乘客,除了他们,只有两位是旅游。

    这边完全没有开发过,很少外人知道,而且路途太远了。

    船在峡谷间穿行,一路上只有水流和鸟鸣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姚暮放眼望去,河岸两边的风景很好,满眼绿色,时不时看到有瀑布从断崖上飞流下来。

    偶尔可以看到山林间有一两栋孤零零的吊脚楼,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住人。

    林宛央有提前打过电话,船靠岸停下来,他们就看到有四个苗女等在旁边。

    看到下来的人,苗女们热情的打招呼。

    “阿央你回来了。”

    “阿央,你带了很多东西啊,读大学好玩吗?”

    “阿央,你好像变好看了。”

    苗寨的姑娘性格泼辣,主动的和姚暮还有谢文颖打招呼,没有一点害羞。

    还夸奖小哥长得俊俏,皮肤白。

    姚暮眼见几个姑娘要搬东西,连忙说:“你们是女孩子,这个有点重,还是我们来吧。”

    一个姑娘笑道:“重吗?没有吧,阿哥你是客人,我们来吧。”

    她们边笑边把打包好的东西,轻松的抗上了肩膀。

    姚暮、谢文颖:“”

    这几包他们可是分了几次,才给从马路上弄到船上。

    而且还是下坡路,估计上坡更难,这几位姑奶奶却如履平地。

    天啦,这里有好多好多个林宛央

    这会儿快到了吃午饭的点,族长、也就是村长家已经做好了饭,林宛央带来的人,也是苗寨客人。

    而且现在没有过正月,更是要热烈欢迎。

    姚暮四处打量说:“这边环境可真好,避世而居,林宛央你家在哪里?”

    山寨空气湿度大,比豫山还舒服。

    “在最上面,我们吃完饭带你去。”林宛央笑着说。

    她到了这里,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脸上笑容倒是多了起来。

    村长已经是七十多了,头发白完了,这次做饭准备的是他儿子和儿媳妇。

    不过现在寨里大事小事,拿主意是余煊,他是村长的孙子。

    余煊个子很高,浓眉大眼,比林宛央大两岁。

    余煊和林宛央是一起长大,两个关系很好,他朝着人大步走过去,拥抱了一下对方的肩膀:“终于回来了。”

    “是啊。”顿了下,林宛央又说:“而且这次我来还有点事情要找你帮忙。”

    他们是好朋友,说话没必要兜圈子。

    “行吧,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吃完了饭再说,一路上很累吧。”余煊和林宛央说完,这才回过头,又和另外两个人打招呼。

    村长听了林宛央说的话,微微皱眉,这个事情是很棘手。

    不过既然林宛央开口,他是不能不管的,于是交代余煊全力配合人。

    吃完了饭,林宛央把警方根据路人口述,描绘的出的素描小像拿了出来。

    “这个人,你见过了没有。”

    余煊接过来一看:“这好像有点像李佳月,眉目瞧着是像。”

    林宛央和其他两个人对视一眼,还真有戏。

    看来这起人口失踪案,真和这山里苗寨有关。

    而且李佳月这名字,林宛央总觉得是听过的,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对方的脸是什么样子。

第七十七章() 
林宛央想了下问:“李佳月;这名字我听着耳熟;我是不是认识?”

    余煊笑着说:“你不记得了吗?李佳月以前来过我们寨子好多次;她当时想拜伏城门下学东西;可是你师父说已经有了徒弟;所以拒绝了她。”

    林宛央:“啊我好像是有点印象。”

    对方是个很漂亮的小姐姐。

    “当是你七岁;李佳月十二岁;刚好有次她回去的路上,碰到你,然后把你从小路上推了下来;幸好摔在了水沟里有缓冲,我母亲路过救了你。”余煊语气有些无奈。

    当时伏城还很生气,拿着剑就去找人算账;那边也是惨烈;然后李佳月就没有来过了。

    林宛央“这样啊,我师父告诉我;是我自己皮的很;掉下去的。”

    谢文颖抓住了重点:“看样子你以前很皮?”

    林宛央想了下说:“我觉得也还好吧。”

    余煊笑了起来:“还不皮?咱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小孩被谁救了一命;是是要认对方作干亲的。阿央她有三个干爹;一个干妈。她有一次差点被摔到、还有次差点被河水冲走;另外两次意外,被蛇咬还是怎么的,我不记得了。”

    谢文颖、姚暮:“”

    掌门人你居然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很大的能耐了。

    余煊的母亲是巫蛊的传承人;算是在附近苗寨很有名的,她是林宛央的干妈。

    所以余煊和林宛央两个人才关系格外好。

    巫蛊之术是不外传的,余煊和林宛央小时后天天玩在一起,所以偷偷教了她一些。

    林宛央作为回报,也教了学到的道术给人,两个人那时候都才不到十岁,本着分享的原则,交流的非常愉快。

    后来大人们知道已经晚了。

    怎么办,那也就只能睁一只闭一只眼。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得。

    余煊母亲安慰自己,林宛央好歹是干女儿,不算是外传。

    对方不会拿着蛊术害人,也不算破了祖宗规矩。

    林宛央的双生蛊,就是那时候养的,十年下来也就成功了几对。

    伏城当时知道了也很意外,毕竟他对巫蛊有兴趣很久了,可惜山寨里的巫女以不外传为由,一直坚定的拒绝和他探讨。

    他没缘分,没想到徒弟学到了。

    伏城倒是没问林宛央学了什么,偷师这种事他不会做,只是嘱咐林宛央不学白不学,上点心。

    余煊想到了这茬,看向林宛央脖子上挂着的银锁,开口问:“你的锁,响过了没有?”

    林宛央伸手摸了摸,摇头。

    姚暮看着银锁,他第一次见到林宛央的时候,对方就戴在脖子上。

    平时也都没有取下来。

    这银锁是鼓起来的的,也就是说中空的,难道是里面有东西?

    姚暮不懂就问:“这个应该要响吗?”

    林宛央:“我一直在等着这锁,响的一天,也许是时机不到。”

    干妈说余煊带着不合适,这才给了她,必须要精气的滋养,不过对人也没什么影响。

    林宛央走在山林间,也不怕蚊虫叮咬,就是这把银锁的缘故。

    银锁里养的东西,没有苏醒之前谁都不知道是什么。

    几个人闲聊几句,把话题的重点又放到了失踪的三个人身上。

    林宛央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去他们寨上走一遭。”

    余煊点头:“如果真是绑架了人,我绝对不会容忍的,这是败坏我们苗人的名声,我陪你一起去。”

    山寨之间隔着大片的山林。

    这边没有公路,过去都是靠脚,得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

    这事情宜早不宜迟,几个人稍微的商量下决定隔天早上去。

    现在已经下午两点了,等到了那边苗寨都五点了,山里的夜晚黑得很快,会有很多不方便,不管是办事还是返程。

    林宛央和人约好明天六点见,就准备先回家一趟。

    余煊想了下问:“阿央,他们和你一去住?”

    林宛央点头:“他们睡我师父的房间,挺好的。”

    余煊点头:“那好吧,我晚一点找你来喝酒。”

    他一直把三个人送到了路口,看到人的背影消失,这才转身回去。

    林宛央的家是两层木楼,下面是一个厅和厨房、偏房。第二层是她和师父的卧室,布局十分的简单。

    山里面的木楼修建的时候,都会抬离了地面三十公分,这下雨也不会受潮,能防止蛇虫鼠蚁。

    山里这样的小动物很多。

    林宛央离开了半年,房子落了不少灰,三个人收拾了两个小时。

    姚暮笑着说:“想不到,林掌门还有一栋山里度假别墅,真好。”

    他是天生的乐观派,什么事都喜欢往好处想,觉得这木房子就很有情调。

    谢文颖:“我也觉得挺好。”

    唯一有些奇怪的就是林宛央的师父审美很独特。

    对方睡的居然是红木雕花大床床幔轻轻的垂下来,看起来很奢华,像是大家闺秀的房间。

    他今天和姚暮,真的要睡在这张床上?

    谢文颖心里其实是拒绝的,他觉得林宛央的师父爱好身份成迷。

    林宛央的卧室还正常点,很简单整洁。

    姚暮想了下问:“对了,你们以前上学怎么办?”

    林宛央:“山那边有个希望小学,走过去一小时,不过一共就两位老师三个班。一二三年级在一起上课,然后是四年级、五年级,要读初中得去镇上了,高中在县城,政府在几年前还给修了电线,家家户户能供电了,挺好的。”

    林宛央说得很坦然,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不能说哪种更好。

    苗寨大部分人都活得很轻松和简单,虽然物质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很多人,活到老还是心态年轻。

    与世无争,自由自在。

    老人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古镇了,年轻人接受过教育能说普通话,但是她们只会苗语。

    苗语的发音和汉语截然不同,不懂的人完全猜不出意思,这是冷门语言,全国大概就几千的人会,范围还在不断缩减。

    苗寨的人都睡得很早,点就熄灯休息了,隔天四五点就起床了。

    白天说来找他们喝酒的余煊,到了九点半也没来。

    林宛央说可能对方因为有什么事情耽误了,三个人可以先去去睡了,不用等人。

    山里的夜晚,可以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

    猫头鹰的叫声,让姚暮有些毛骨悚然,这些接近猫叫,但是更尖锐,他不自觉往旁边的人身边靠了靠,挤挤更健康。

    他想到一个传说,听到猫头鹰叫就说明身边有人要死了。

    山里晚上温度很低,可是这被子并不是很厚,可见林宛央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很好,至少很抗冻。

    隔天早上,林宛央起床煮了三碗面条,放了点盐和植物油搞定。

    姚暮和谢文颖吃得很感慨,只有一个想法,浩哥我们真特别想你!以后不管你什么,我们都吃的时候都会抱着感恩的心。

    林掌门亲自下厨,敢不给面子吗?显然是不敢。

    他们吃完早餐,把东西带好,顺着两边爬满了青苔的石板路走下来,就看到了站在那里的余煊。

    姚暮笑着问:“不是说昨天来找我们喝酒吗?没来啊。”

    “我刚好有事情耽误了,回来再喝吧。”余煊看着三个人,“我们走吧。”

    “嗯。”林宛央点了点头。

    苗寨之间是不相互干扰内务的,余煊要插手,族长没什么意见,但是他的母亲却不同意。

    如果是林宛央出事,她也不会坐视不理,但如果是不相干的人,何必惹上大麻烦。

    苗寨本来就不问俗事。

    余煊执意要去,不但是因为林宛央,而且他觉得这么做是错的,不能不管。

    失踪的人也是命,他们也有家人。

    四人一行穿梭在山林中,早上九点到了目的地,山中的薄雾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