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不用说许多上了年纪的大臣了,不是远视眼近视眼就是老花眼,只能听歌热闹,根本看不清楚战场上的场面。
“早知道朕不来了,什么也看不清楚啊!”李玄宗小声嘀咕。
李家大哥闻言,从袖子里面拉出单筒的望远镜递给皇帝。
“这是什么?”皇帝疑惑地结果他觉得抽抽的东西。
“此乃望远镜,顾名思义,就是能望到远处的景物和人,就如同当面站着看一样清晰。”李家大哥给皇帝解释,并教皇帝如何摆弄如何使用。
皇帝将单筒往前一拉,拉出了近一半的长度,然后将小头凑近自己的眼睛。
“看到了,看得好清晰。”皇帝高兴无比地放下望远镜,叹道,“李爱卿的功劳大啊。这望眼镜用在战场上课时制胜的法宝。”
李家大哥轻轻一笑:“这望远镜制作出来并非臣的功劳,而是一干匠人智慧的结晶。”
自己不过是提了个大概,望远镜是工匠们研究了好几天后制作出来的。
皇帝笑道:“匠人要赏,李爱卿也要赏。”
李家大哥:“多谢皇上。”
皇帝摆摆手:“那几个制作望远镜的工匠就送到工部制造司吧,封他们九品司将。”
“是。”皇帝身后的关得柱应道,这件事肯定是皇帝要他去办理的。
“开始吧。”皇帝对李家大哥道。
李家大哥取出两面眼色不同的旗帜,交叉一回,早已经准备好的两方兵马叫喊着对方冲了过去,就如同两股巨浪在中间碰撞在一起。因为比试的场地不是特别大,因此参与比拼的两方人数不是太多,一方只出了一千人,兵器全部用的是没有开刃的。即使如此,那战斗场面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人与人的碰撞,力量的冲撞是现代战争中所不能看到的。
韩诺给李家大哥传送过来五台摄影仪,四台挂在比斗场的四周,一台安装在主席台上,将皇帝和众大臣的反应也全都录了下来。
这次军事演习总共进行了三天,五台摄影仪拍摄下了整个过程,中间李家大哥还更换了两次内存卡——实在是拍下来的素材太多了。
“这么多啊!”韩诺看着视频里面的战争场面被震撼住。电视和电影哪能够跟拍出如此真实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场面,电视剧里面几十上百个人就算战争场面了,电影里面的规模大一些,几百个冲撞在一起,连上千人还不到。视频中的呢?几千个个人啊!那场面,啧啧……韩诺想着贾蒉筠将这些画面弄到电影里面,绝对震住一干观众!
韩诺从其中挑选了部分画面保存到一个u盘里,又见到李玄宗带着百官坐在观望台上的画面,也剪辑了几组画面放进u盘。她不过随手而为,贾蒉筠却是如获至宝,连声称赞韩诺做得好。多了这么几个画面,他更加有灵感了。一众人同样被好大的战争场面给震住了,以前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代战争场面跟韩诺拿过来的这些比起来就如同小孩子做游戏和大人打架的区别。对韩诺这个投资人心生敬畏,不过也对自己参与拍摄的这部电影更加有了信心。
“你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人和马?拍得跟真的一样?”常淼小声问韩诺。
韩诺微微一笑:“没有啊,其实这视频和之前端午时赛龙舟的视频一样,都是我委托古代的人帮我拍摄下来的,你信不信?”
常淼一脸“我信你,我是傻子”的表情,白了韩诺一眼:“不说算了!”
韩诺笑啊,她说的都是实话,奈何没有人相信。
军事演习过后,李家大哥在家中休息了两天就回到木兰围场,开始准备阅兵仪式的事情。参加阅兵仪式的将士是从京都八营中挑选出来,每营一千人,另有两千人是专门的骑兵队和攻城器具队,凑够了了一万人。这一万人大多参与了军事演习,对李家大哥这个大将军的能力和手段非常佩服。他们全都星星眼低望着李家大哥,以为李家大哥会教他们有用的本事,哪知道——
“列队?走路?”将士们全部傻眼了,这两样还要练习?
“李将军,我们这里哪个人不会走路列队啊?你让我们弄这两样做什么?还是交我们一些实用的吧。”一个大胡子将领大声叫道。这人长得高大魁梧,肤色黝黑,偏名字也叫做张飞,为人跟张飞有的一拼,乃是虎贲营的副将。
“实用?教你们走路列队就很实用。”李家大哥冷笑道,“基础还没有掌握好就想学其他的?就怕你们学不了。”
看下方所有人全是一副不信加不服气的面孔,李家大哥开喷:“你看看你们横不成排竖不成列,这样子就是列队?猪和羊列队都比你们整齐。走路?一个个脚拖在地上,走得歪七扭八的也叫走路?你们跟我听好了,如果这两样你们不给我练好了,就别想着休息!”
第一百二十八章 操练()
李家大哥的话让所有将士皆不服,走路不都是那么走啊,还有列队,哪有什么规定。李将军是不是没事找事?
李家大哥不再跟他们废话,只叫:“李富贵。”
“是!”富贵从一旁跑出来,跑到李家大哥面前。
“列队操练,给他们做示范。”李家大哥冷脸给富贵下命令。
“是!”富贵高声应道,脚下双脚一并,盔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富贵昂首挺胸,以右脚脚后跟为支点,带着身体一百八十度转身,左脚随后跟上合拢,“啪——”又是一声清脆的敲击声敲在所有将士的心上,让他们不复之前的散漫,集中精神盯着富贵,想看他接下来的举动。
只听得富贵大喝一声:“集合!”
众将士就听得一阵脚步声,然后跑出一百个兵士站在了李富贵的前面。众将士终于明白李家大哥为什么说他们连列队都不会了,跟前方一百个人比起来,他们的队伍好像确实有些差啊……只见这一百人分成了十排十列,每排每列各十人,站得十分整齐,不管是横看竖看,都像一条直线。不过,李富贵对此依然不满意,大声发布着众将士不明白的命令。
“立正。”
“啪——”整齐划一的靠脚声,听得众人心头颤了颤。好整齐的声音,这真是一百个人发出来的,不是一个人发出的?
“向右看齐。”只见那一百人除了第一列的人目不斜视,其他人一起偏头像右看,并小步挪动着脚步,使得队伍变得更加整齐。就像之前的直线还有一点和线疙瘩,此刻却是光滑无比直蹦蹦的一条直线。
“向前看!”一百兵士转头看向前方。
“报数。”
“一、二、三……”
一百兵士报完数后,李富贵跑到李家大哥面前,敬了一个其他将士看来奇怪的现代军礼,大声报告道:“报告将军,一连一排应到人数一百零一人,实到人数一百零一人,请将军指示。”
李家大哥回了个军礼,下命令:“操练开始。”
“是!”李富贵跑回队伍前方,“全体听令,向右转。”
一百个人的动作那是一个整齐,靠脚声同样是一个声音。
“齐步走。”队伍向前走,同样落地时也只有一个声音。将领们的眼睛都亮了。
“正步——走!”
“刷——”一百人的脚步变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几乎与地面垂平,腿绷得如同一条直线,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用力使全脚掌着地,然后是右脚。落地时同样是一个声音,比之前齐步走的声音还要响亮。
“啪、啪、啪……”如同有节奏的鼓点一样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这一刻,所有将士的目光都被这一百个人牢牢吸引住,全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他们终于明白李将军为什么嫌弃他们了。不过他们不想认输,不就是走路列队吗?他们也会,只要给他们几天时间,他们也能走出这样的效果。每个人都偷偷地将一百个人队伍的动作记在心里,决定私下里偷偷练习。不过,李家大哥的目的就是训练他们,怎么会让他们私下练习呢。要练习自然要光明正大的练习。
第一次的操练,李家大哥只让一百人表演了列队和齐步走正步走,其余的先缓一缓,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列队和走路两项,这两项可是阅兵仪式上的重点。每次阅兵仪式时军队正步走过天安门前是最有看头的。
而见识过一百人小队的表演后,所有的将领和士兵都不再冒头了,拳头憋足了劲儿地学习与练习,希望自己能够跟那一百个人一样。这一次的表演使得一百人小队升为了所有兵士的偶像和超越目标,使得李家大哥的训练计划非常舒畅,不到十天,一万人的兵士已经站得整整齐齐,走得像模像样了。这时候,李家大哥适当地发给众人甜枣,教给众人军体拳和太祖长拳。太祖长拳不用说了,从熊孩子韩斌练了后能够打断一根木棍就可以看出来,要知道这孩子今年刚刚七岁,刚上小学。军体拳更不用说了,本身就是威力强大的拳法,是现代军队必学的,融合了踢、打、摔、拿、拧等格斗的基本要素,套路长短适中,动作精练,节奏分明,易学易懂,且每一动都是“一招制敌”,能保护自己,同时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兵士们学了之后战斗力提升了五六倍,将领们跑到李家大哥那里要求吃小灶,使得他们的本领比兵士们提高得更多。
除了两套拳法,李家大哥还传给兵士们一套刀法、一套枪法和一套棍法——李家大哥和韩诺曾经偷偷潜入曼陀罗山庄的琅环玉洞,将王夫人收藏的武功秘籍全部抄了一遍——刀法叫做五虎断门刀,这套刀法刚劲有力、勇猛矫健,适合战场上使用。枪法则是杨家枪,不是杨铁心他们家传自杨再兴的杨家枪,也不是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妻子杨妙真所创的梨花枪,而是杨门女将所在杨家的独家枪法,威力巨大,适用于马背上征战,李家大哥将其传给了将领们。棍法和枪法同出一门,乃是杨家五郎所创的五郎八卦棍。杨五郎随父征契丹,得知几位兄长战死,父亲撞死李陵碑,伤心欲绝,时有高僧智光大师出现,点化五郎,五郎遂在五台山出家。因为佛门不可动刀枪,所以以枪化棍,棍法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棍”。此棍法多人联合使出,威力更为巨大。
众将士们从李家大哥这里学到本事,得到好处,更加钦佩感谢李家大哥,李家大哥在军队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几乎有功高震主的危险了。还好皇帝在李家大哥回乡之时就按照李家大哥说说的现代军队的一些配置安排了政委等职位给士兵们洗脑,使得士兵只忠于皇帝一个人,不用担心李家大哥兵权在手会不会背叛皇帝。
………………
又是一年的过年了。这一年,李家和温家过得最开心,他们的日子过得比去年好了十倍,而且还会有有新的人员加入他们,他们对李周乐肚子中的孩子充满了期待。
这一年的年夜饭,李周乐从前一天就开始准备,做出来的食物摆满了整整一张桌子,整只的鸡和鸭,整条鱼,其余肉食就不用说了,与前一年只有方便面和三四道菜比起来,今年的年夜饭实在太丰富了。不过对于五个人来说,去年的年夜饭才是最好吃最让人怀念的。
不止温家和李家,青叶村所有村民家的年夜饭都比去年好了十倍,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这个冬天虽然很冷,但地里面的土豆一点儿没有冻到,明年春天就可以收获了,又多了一项主食。以后,他们都不会挨饿了。
李家大哥一个人在京城,很可怜的,他只能一个人过年。以前在军营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好友一起过年,如今两个好友都成家了,要陪着家人,他才不会自找没趣地跑去做灯泡。白天去军营慰问了兵士们后,李家大哥回到家,让下人做了几个菜,抱了一坛子酒,边喝酒吃菜边等着亲爱老婆的视频。
“来,干一杯,祝我们全家身体健康,明年事事顺心。”韩爸举起了酒杯。一家三口的酒量都不是很好,所以韩妈买的都是葡萄酒和蓝莓酒。此刻一家人喝的就是蓝莓酒。
“祝我们家姑娘明年能够嫁出去。”韩妈笑道。女儿现在有人要了,她放心多了。不过再看到常淼的大肚子后,韩妈羡慕了。最好女儿赶紧给他们生个孙子。
韩诺翻了个白眼,明年能不能嫁人可不取决于她。她倒是想嫁人,但新郎还在另一个时空呢。
韩诺举起酒杯:“不如实际点儿,就祝福我明天运气好,刮彩票刮出个特等奖。”
韩妈拍了女儿一下:“你现在的愿望最不实际!”
韩爸哈哈大笑。
韩诺扁扁嘴,一口闷干了被子中的酒。
“吃菜,吃菜。”一家之主的韩爸拿起筷子,夹了第一筷子,韩妈夹第二筷子菜,韩诺才夹起了面前的香肠。香肠切得很薄,拿起来,都可以隐约透过香肠片看到另一边的景象。这刀工,不说了,肯定是韩诺的手艺。年夜饭的主厨是韩诺,韩妈想打下手,结果看到女儿不但烹饪煎煮样样行,而且洗菜切菜更加灵活迅速,韩妈竟然没有帮手的地方,最后只能拿了肉馅和饺子皮包饺子。韩爸负责贴对联和窗花,窗花可不是现代那种机器印刷的,而是真正的剪纸,是李家大哥传送过来的,同时传送过来的还有一张皇帝李玄宗写的“福”字。同康熙一样,李玄宗每到过年都会写“福”字赐给大臣们,李家大哥做为皇帝的心腹、朝中新贵,得到的“福”字是最多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年礼物()
韩家的饭菜比温家的还要丰富,毕竟现代的食和调料比古代丰富多了。有了这么多的食材,韩诺自然要展现一下她的好手艺,做了一桌子满汉全席。是真的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做不出来,但做十几道有特色游好吃的,还是很容易的,像:八宝兔丁、炒墨鱼丝、芫爆仔鸽、干连福海参、花菇鸭掌、五彩牛柳、山珍刺龙芽、莲蓬豆腐、草菇西兰花、姜汁鱼片、片皮乳猪、红油鸭子、盐焗鸡……还做了萝卜糕和苹果酥两样点心。最重要的是她竟然坐了佛跳墙,正宗的佛跳墙,里面大部分食材是从古代采购的,酒坛子也是李家大哥从人家卖酒铺子买的装了三十年酒的老坛子。做出来的味道别提有多好了,等打开盖子的时候香飘十里,整个小区的人都在流口水,暗忖哪家做出来这么香的年夜饭,做饭的人是不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
“爸妈,这是给你们两个的过年礼物。”韩诺放下筷子,拿出两个盒子给韩爸和韩妈。
“哟,反了吧?应该我们给你红包。”韩妈说道,但脸上的惊喜有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到。
“我这么大了,还拿什么红包,应该轮到我孝敬你们了。”韩诺对韩爸韩妈道,“打开看看,喜欢不喜欢?”
韩妈立刻打开自己手上的盒子,里面装的是一支白玉缠金丝凤钗,白玉莹莹,是最好的羊脂白玉,金钗上还镶嵌这宝石,漂亮无比。韩妈吸了口气,问道:“诺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韩诺道,“假的我怎么可能买给你!”
韩妈吞了吞口水:“这东西不便宜吧?”
不说别的,就这凤钗上的宝石,一个个都有小拇指大小,卖钱的话至少一百万一颗吧?还有那羊脂白玉,看起来真的好高档啊!
韩诺笑了笑:“你女儿现在是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