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来回搜寻着漏网的漠北骑兵,并挨个进行点名,直到面前再也看不到还在动弹的活人,这才罢手。两个足足装满100枝箭的箭囊几乎被熊桂华童鞋射空了。
不过她还不觉得有多累,在前世,酷爱射箭运动的她,曾经参加了一种射箭马拉松赛,在两个小时内连续射出了530余箭。所以说,现在的发射频率只能算一般般啦!
熊家沟的本家堂兄弟们和退下去重整旗鼓的叶赫利部官兵就这样呆如木鸡的望着在麦田上来回奔走的熊桂华,心里都在嘀咕,这他妈还是人嘛!?这简直就是神!是箭神!!
熊桂花退回到麦垛后面,大堂兄熊桂刚赶紧把一个水囊递给她,后者拿起来“咚咚咚”痛痛快快的喝了个饱。
喝完水,熊桂华用衣袖擦了下嘴,道,“桂刚哥,这样吧,你们把带来的箭囊都给我留下,然后先撤回到山上去。要是看到对面冲过来的鞑子太多了,你们就用抛石机给我狠狠砸这些人渣!”
“可是……可是我不知道抛石机能投多远啊?万一砸到你可咋办?”熊桂刚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为难的说道。
熊桂华一听简直无语了,“笨啊!你不会先打一发试试看嘛。如果投近了,就换轻一点的石头;如果投远了,就换重一点的石头。”
“哦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那我们先走了哈,你也要多加注意呀!”
先不提熊家沟这边,且说叶赫利和他手下的百夫长们,此时此刻正围绕着是进攻还是后退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第30章 杀鸡用牛刀()
漠北军先锋官叶赫利正大发雷霆,他指着手下几个百夫长的鼻子骂道:”你们这些胆小鬼,看看你们那副熊样!还算是咱草原上的勇士吗?受了点小小的挫折就畏缩不前,我要把你们全撤了!”
刚才的全队冲锋,10个百夫长已经阵亡了4个,包括秃噜在内。余下的幸存者早已心有余悸,不愿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千夫长大人,对方到目前为止就显身了一个神箭手,短短时间内就给我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而且在他周围明显密布着陷马坑,骑兵根本冲不过去,就算能过去,等我们攻到峡谷口,上面还不知道埋伏着多少弓箭手呢?我们应该暂停进攻,等待后续主力上来再做打算。”这是其中一个百夫长的意见。也代表着其他百夫长的看法。
叶赫利气急败坏的拔出了腰间的弯刀,“你说骑兵冲不过去是吧?那就统统给我下马,当成步兵继续向敌人进攻!”
众人无奈,只好各回到本队,组织手下的兵马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
熊桂华在麦垛后面清楚的看到,对面漠北军的骑兵纷纷从马背上下来,开始整队了。她心里暗道,不好,鞑子学精了,打算从地面进攻了,看来得让他们尝尝两大神器的威力了,杀鸡必须用牛刀!
想到这,她扭头对着后面高岗上喊道,“等鞑子冲过来就开炮(砲)哈!听到没有?“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过来,“听到了,你自己要小心哈!”
大队的漠北骑兵步行向葫芦口扑来,他们小心翼翼的越过阵亡同袍和战马的尸体,逐渐逼近了熊桂华。
行进间不时有人一只脚踩进坑洞里,半天都拔不出来,那是熊桂华和众乡亲特意设计的陷人坑。当初为了防止步兵闯进来,有意将一些陷马坑加大了尺寸,刚好够塞进一只脚,不过想要拔出来可就费劲咯!
每当有人中招,他周围一群人就会更加小心谨慎,走得也愈加缓慢了。
熊桂华这时从麦垛中拖出一个大大的挡箭牌立在跟前,木制的盾牌上方有个缺口,她就利用这个口子和这些临时步兵展开激烈对射。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她毫不畏惧。手中的硬弓不间断的射出一枝枝致命的利箭,鞑子兵不断中箭倒地,哀嚎声此起彼伏。
漠北军逐渐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情况变得对熊桂华越发不利。
就在这关键时刻,从高岗上传来“咣”的一声巨响,可以看到有黄白色的烟雾升腾起来,一个黑乎乎的、圆球样的东西从烟雾中飞了下来。
所有的人都被吓了一大跳,不由得抬头寻声望去,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黑球溅落在地上,并砸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反弹后又继续向漠北军队列中滚去,一路上不断有鞑子兵被黑球撞翻在地,双腿或双臂以及躯干被其碾压者都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令旁边的同袍不寒而栗。
紧跟着高岗上又有一个燃烧的火球飞了下来,落入到人群中,又制造了一阵恐慌。
这是什么东西?
鞑子兵惊恐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就在他们惊魂未定时,进退两难时,高岗上又传来一次震耳欲聋的声响。
“黑球又下来啦!大家快跑啊!”
“哗”的一声,现场立刻炸开了锅,有人开始掉头往回跑。有了第一个人起头,紧跟着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鞑子兵都开始掉头往回跑。
熊桂华抓住这有利战机,她照着这些鞑子兵的后背射去,又是箭无虚发,倒下无算。
第31章 坚守待援()
叶赫利的千人队呼啦啦如潮水般退却了,又留下几十个或死或伤的士兵。其实他们的伤亡并不大,只是人们从来都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才招致了这个结果。
熊桂华在射空了又一个箭囊后,也撤回到了高岗上。和大堂兄他们刚一见面,她就急切的询问火炮和抛石机的使用情况。
“刚才的铁球是你让放的吗?“她拉着熊桂刚的手臂追问道。
“是我让放的,咋了?有什么不妥吗?”大堂兄很惊讶的望着熊桂华。
“哈哈哈~很好,简直太好了!”熊桂华一听还真是大堂兄放的,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
“我原本还担心你只会在炮膛里灌铁砂和铁钉呢,没想到你那么聪明,还晓得装上铁球。”
“哼,这有何难!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山上玩的滚石球游戏,那石球从山上抛下来可以滚出去老远。我想,这个铁球打出去肯定也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嗯嗯,“熊桂华赞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那火球又是怎么回事?“
“是我想出来的主意。”一个熊桂华的本家兄弟略带腼腆的答道,“我给石块裹上麻布,又淋上火麻油,点燃后只要粘上人不死也会烫层皮的。”
熊桂华听完不住的点头,这些淳朴乡民的创造力真是无穷无尽的,***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在这个穷乡僻壤得到了真正的实践。
几个人站在高岗的最高处仔细观察着敌情。山下的漠北大军正在重新收拢集结,看样子暂时不打算进攻了。
此时的叶赫利完全懵逼了,他万万没想到,对面峡谷高岗上会藏有这般厉害的武器。他与大燕国军队征战多年,从未见过这种能发出巨响并且抛射铁球的奇怪火器。紧随其后抛射火球的那件武器,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抛石机了。
再看看眼前密布的陷马坑,很显然大燕国的军队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自己往里钻呢!
怎么办?怎么办?
叶赫利现在是进退两难,自己此番损兵折将,而敌人却毫发无损,如果选择后撤,他十分清楚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处罚;进攻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自己所带的都是骑兵,下马进攻已属无奈,如果硬着头皮打下去,军心士气都将大受影响。
最后他思来想去,既不能进攻,也不能后退,还是原地围困吧。他立刻下令全队后撤三里安营扎寨,同时派出快马向中军求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葫芦口高岗上,曹师傅带领木工师傅将赶制出来的第二架抛石机送上了山。熊桂华和大家伙儿一起努力,很快就在发射阵地上装配好了。
“曹师傅,这次可是多亏了你们啊!鞑子骑兵下马进攻又吃了大亏,现在都不敢进攻咱们了。您瞧,他们都后退三里了。”熊桂华指着远处对曹师傅说道。
“哎呀,我就担心你们顶不住,光靠一架抛石机和一门火炮,数量实在太少了,鞑子也就是暂时摸不清情况才被震住了。至于明天怎么样可就难说了。”曹师傅一脸的忧心忡忡。
“您让我爹他们放心好了,我可还有好多手段没使出来呢,明天有他们的苦头吃嘞!”熊桂华安慰着曹师傅,她现在不能流露出半分怯意,否则熊家沟的乡亲们心里更慌。
第32章 捡洋落()
送曹师傅下山后,熊桂华又忙着和本家兄弟们商量对策。
熊桂华打算晚上下山收集漠北军遗留在阵前的弓箭斩马刀等物品,现在熊家沟急需这些武器。几个堂兄听后都表示支持,大堂兄熊桂刚留下几个人看守“大将军”们,其他的人都将跟随熊桂华下山捡洋落。
后半夜寅时三刻,熊桂华和堂兄们偷偷摸下来了山,今天晚上天空作美,一挂冰轮高悬夜空,给他们提供了照明条件。
“小心点,不要踩到坑里崴到脚。”
大家小声的互相提醒着,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和死马,也有少数还没有完全落气的,都被补上一刀。月色朦胧下,大家倒不觉得有多惨烈了。
熊桂华只关注漠北军兵士身上携带的弓箭,但她不是什么都拿,她只要一种箭,那就是雕翎箭,是利用北方大雕身上的羽毛制作,它是射程最远、准头最高的箭,由于雕只有北方才有,中原地区常见的都是鹰或者鹞子,用它们的羽毛制作的箭是没法和雕翎箭相比的,所以长期以来中原大燕国的弓箭手都难于匹敌漠北军的弓箭手。
她借着月光摸索着每一个箭囊里的箭羽,发现不是就直接丢在一边,如果找到了就顺手背在背后。就这样不大的功夫,她就已经背负了七八具箭囊了。
“桂华,够了吧?我都背不动了。”熊桂刚气喘吁吁地说道,他身上已经挎了六七张弓,还有三个箭囊,并且手里提着好多牛皮水囊。
熊家沟地处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这种牛皮水囊确实非常实用的,几个本家兄弟都捡了不少。
“好的,先回去吧!咱们都跑几趟就行了。”
后面的几趟更有意思,那几个负责留守的见他们带回来如此多的战利品,非要下山不可。没办法,熊桂刚为公平起见,安排大家轮流下山。
完好无损的武器和军需品捡完了,有人竟打起了死马的主意,挥舞着斩马刀使劲的砍马腿,想要带回去吃马肉。没办法,谁让大家平时过得都是苦日子呢,好不容易遇到这样好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了。很快,麦田里尽听见斩马刀砍骨头的声音了。
好在漠北军也怕大燕军夜里发动偷袭,都龟缩在军营里不敢出来。于是熊家沟的后生们肆无忌惮的拖拽着马腿运上山。
就这样,一晚上功夫,这几个熊家沟的后生硬是把阵地前仔仔细细梳理了一遍,没有落下任何有用的东西。漠北军本来是南下劫掠中原的,这次偷鸡不成倒蚀把米,反倒被熊家沟的乡民们打劫了。
忙碌了一晚上,大家已是饥肠辘辘,于是将就这些马肉抹上缴获的粗盐巴,直接架在篝火中烧烤。马腿在火中吱吱冒着油珠,香气渐渐四散开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大家互相开着玩笑打闹着。
熊桂华手里拿着精美的匕首熟练的在马腿上划出一道道痕迹,好让马肉更加入味。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照着她的做法烤肉,有性急的已经迫不及待的吃起来。
这个晚上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第33章 大将军王()
天亮后,熊桂华的老爹亲自带人上山了,一见到堆积如小山般的战利品,大家都惊讶得合不拢嘴,这场景太令人震撼了。熊家沟的乡民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啊!他们纷纷上前拉着几个后生问东问西的,又跑到山崖边去瞧瞧昨天大战后的战场,那惨烈的场景令众人又是唏嘘一番。
熊国忠把“儿子”拉到一边,关切的问道:“桂华,你给爹说实话,这葫芦口今天能守住不?要是不行的话,我这就下山去安排乡亲们赶快转移。”
“爹爹,除非他们的主力大军赶到了,否则就凭这几百号残兵败将根本攻不进来。”熊桂华胸有成竹的答道。
她接着对老爹说,“爹爹可速派人骑马赶到离这里最近的军营求援,争取搬来救兵,那样我们就可以来他个里应外合,一举消灭这些鞑子。”熊桂华做了个双手合围的动作。
现在熊国忠对“儿子”的话是言听计从,他立刻安排了一名会骑马的后生,抄近道赶往云中城求援。同时自己也组织人手把马肉和多余的武器军需品运回沟里。现在是夏季,天气炎热,马肉必须及时腌制起来。
临走的时候,熊桂华让老爹给马师傅带话,希望尽快赶制出新的榆树炮。现在每多造一门炮,胜利的希望就增加一分。
……
云中郡,郡守府,大堂当中黑漆几案后跪坐着一位年轻的将军,他相貌堂堂、英气逼人,头戴红色流苏的紫金盔,身穿紫金连环甲,肩披红色大氅,正眉头紧锁的看着眼前的地图,在他旁边放置一把装饰精美的宝剑,左右两边分别跪坐着几名文士和武将。
此人正是大燕国靖王赵晗,此次漠北国大举进犯中原,他临危受命被皇上任命为镇西大将军王,负责统领全部北疆边军抵抗漠北大军的入侵。
赵晗把前敌指挥部设在云中城郡守府,之前派出的各路探马已经陆续回报了,从前方传来的多是坏消息。漠北此次尽起三万大军,兵分多路突破长城关隘,直奔云中郡而来。漠北军由于全部是骑兵组成,机动性极强,行踪飘忽不定,大燕军几次设伏拦截都扑了个空。
目前全郡各地已是烽烟四起,赵晗不断接到城镇被毁百姓惨遭杀戮的报告,他的心在滴血,胸中的怒火在燃烧,他恨不得马上就找到漠北军的主力与之决战。可是他手上仅有五千还算精锐的骑兵,但就这样还是和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漠北骑兵没法比,差不多要三个才能对付人家一个人。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他在等待最佳时机。
“报!禀报大将军王,门外有一个自称是熊家沟的乡民骑着一匹漠北军战马赶来求救,他说他们村正遭到一支漠北军的进攻,但是被他们挡在了沟外,还说鞑子死伤了好几百人,其中有一个叫穆塔的七王子也被乡民俘虏了。他们请求火速发兵增援,好与我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掉这股鞑子。”一个守门的牙将进来向赵晗禀明情况。
“哦?穆塔,七王子!?”赵晗扭头看了看坐在左边首席的那名文士,询问道,“先生可曾听说吉利可汗有过一个叫穆塔的七王子?”
那名文士对着赵晗一拱手道,“启禀大将军王,那漠北吉利可汗确实有个叫穆塔的儿子,而且颇得他的宠爱,就不知熊家沟乡民所说的这个穆塔七王子是否为同一人。”
赵晗闻言点了点头对下面的牙将说道,“传此人进大堂,本王要亲自询问。”
“诺!”
牙将下去很快将那名熊家沟乡民带上大堂,赵晗见来的是一名年轻人,他和首席上的文士交换了下眼神,开口正色道,“把你们熊家沟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如实说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第34章 调兵遣将()
前来报信的年轻人叫熊桂仁,参加过第一天伏击图安达斥候队的战斗,得到了一匹战马的奖励。因为平时为人较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