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当天师-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战事僵持不下,原任职西山大营的颜统领长子、幼子自请出战西北,为父报仇。

    原本偌大的颜家,如今竟只余下几名女流之辈,令人不胜唏嘘。

    莫方芸轻轻绞着帕子,有些伤心:“我昨日去瞧了颜姐姐,她整个人都瘦得脱了形。”

    黛玉沉默了。她对于颜家的遭遇十分同情,却无意与莫方芸就此深谈。

    自知道颜如的心事,她就尽量避免与她产生交集。

    她与谢嘉树的亲事早晚会公之于众,她如果若无其事地继续与颜如交往,消息传开后,颜如只怕会觉得羞辱。

    法会很快开始了。

    法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祈福,祝愿国泰民安,二是超度,安抚西北战事中牺牲的战士亡灵。张真人唯恐自身法力不足以支撑九日的大法会,故而邀谢嘉树相助。

    莫方芸望着台上直鼻薄唇、目若点漆的谢嘉树,压低声音悄悄对黛玉道:“靖安侯世子真让人喜欢啊。”

    黛玉的神情顿时变得微秒。

    这种未来夫君整日抛头露面,不守夫道的既视感是怎么回事?

    压下心中隐隐的别扭感,黛玉轻轻“哦”了一声。

    莫方芸觑见她的神情,先是一怔,继而失笑:“你这是什么反应呀?我只是欣赏!这种感觉就像看见一朵很美的花,想要去采撷一样,喜欢美好的东西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啊”

    黛玉望着她澄澈的双眸,不由一笑。

    大概是被黛玉方才一闪而过的神情变化吓到,莫方芸突然心生强烈的求生欲,继续解释道:“就像我看到一只肥美的烤鸭,喷香诱人,即使它不好吃,看着也会很有食欲!”

    黛玉被她神来一笔的解释弄的哭笑不得。

    莫芳云也笑,打趣道:“我们反正都是要嫁人,如果夫君赏心悦目,令人见之心生愉悦,那也不枉辛苦一遭,为他生儿育女,打理后宅了,不然身为女子太亏了。”

    黛玉若有所思。

    她突然觉得,颜如的喜欢,大概也如叶公好龙。她与谢嘉树从未有过交流,根本不知道她的小哥哥是个怎样的人,又怎能轻言爱慕呢?

    不过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懵懂的心事,朦胧的寄托。

    黛玉如拨云见日,霎时如释重负。她望向高台上的谢嘉树,笑意从眼底弥漫而出,层层叠叠如水波漾开。

    台上之人似有所感,回望过来,清冷的气质随着这温柔如三月春光的眼眸,逐渐消融了。

    让人情不自禁要沉溺其中。

    莫方芸不由自主捂住双眼,喃喃道:“他他怎么回事?我已经定亲了,不带这么诱惑我的!”

    黛玉被她逗笑了,揶揄道:“不就是只肥美的烤鸭吗?”

    见莫芳云哑口无言,黛玉的笑容里多了丝得意,宛若稚童般歪了歪头:“你别想太多了,他只是在看我。”

    莫方芸被她的自信震惊了,半晌才讷讷道:“凭什么就是在看你,不是在看别人?”

    黛玉悠悠然道:“不告诉你,过几日你会知道的。”

    莫方芸好奇不已,还要再问,高台上燃起的香烟气忽然在空中汇聚成形,不断盘旋。

    众人见到这异象,不由都凝神望去。

    烟气与空中的云朵好似融合了一般,缓缓化作数道仙鹤虚影,引颈清鸣!

    那声音携带无上法力,令人闻之心旷神怡,灵台清明。他们不由自主垂首,跟随着道长们虔诚祷告。

    法会结束,标志着太上皇长达一年的国丧终结了。

    这一年里,许多人家的喜事被耽搁,自然心情急迫。然而,一年虽过,圣上态度不明,他们亦不敢做那出头之鸟,擅自婚嫁。

    在这样的翘首以盼中,十月初一,圣元帝连发两道圣旨,其一,擢林如海为户部尚书,其二,赐婚靖安侯世子与林如海之独女。

    满京城哗然。

    靖安侯府与林如海虽都是铁杆的保皇派,但这门亲事依旧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正当所有人不解之时,靖安侯府在茗香山放千盏孔明灯为婚事祈福。漫天莹白灯光悬于天际,美得令人震撼。

    数日后,两家交换婚书,靖安侯府燃放了整夜的烟花,琉璃灯盏布满府外整条长街,半个京城亮如白昼。

    众人忽然发现,靖安侯府对于这门亲事分明满意至极。

    不,不是满意,根本是欢天喜地!

    莫府。

    莫方芸披上斗篷,慢慢踱到屋外,望着漆黑的天幕中不断盛放的烟花,难以置信地喃喃:“原来如此。”

    想起黛玉看向谢嘉树时仿佛会发光的眼神,摇头轻笑:“两情相悦,真的幸福的人啊。”

    承恩侯府。

    承恩侯父子也在看烟花。

    承恩侯的目光渐渐变得犀利锋锐:“你明日带着城瑜,去靖安侯府赔罪吧。”

    承恩侯世子忍不住维护幼子:“城瑜纵然有错,谢世子当场发作,捆了人下山,也算打平了。我再亲自上门致歉,这姿态也太低了。”

    承恩侯又岂会不知这个道理。他叹了口气:“看靖安侯府的做派,这门亲事,分明是他们家自己求来的。”

    承恩侯世子闻言,一脸莫名。

    承恩侯见状,只好继续解释道:“靖安侯勤王有功,圣上却擢升谢世子任金吾卫统领,这是要继续重用靖安侯府。但靖安侯为了避嫌,主动请辞九门提督,只封了太子太保这样的虚职。圣上这是拿林如海的升迁,补偿靖安侯府呢。”

    承恩侯世子心中一凛。拿一部之主作为补偿,这是何等的脸面?

    承恩侯语气郑重:“你要记住,我们可以不与靖安侯府来往,却不能得罪了他们!”

    承恩侯世子呆呆应诺。

    待长子出去,承恩侯靠在椅背上,慢慢闭上了眼睛。

    当年他的女儿被指婚给圣元帝,太上皇让他承了爵,将他的长兄撇在了一旁。圣元帝登基后,却明显更看重他的长兄,不断施恩。

    如今,他与长兄已不可能和好如初,却不能让靖安侯府站到长兄那一派去。

    为了这满府老小,他总是要争一争的!

    不止承恩侯府,许多人渐渐也回过味来。心中羡慕嫉妒,他们也很想要能提携丈人的女婿啊。

    荣国府。

    静安侯府动静太大,贾宝玉自然也听闻了,不由问道:“靖安侯世子要娶的是哪家的姑娘呀?”

    王夫人调侃道:“你这是看人家热闹,着急自己的亲事了?”

    贾宝玉脸微红,落荒而逃。

    他想着林妹妹,心中不由升起一丝盼望之情,忍不住带着茗烟悄悄出了府,但到了林家门外,又踟躇着不敢上门。

    在梦里,林妹妹起先对他关切维护,后面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她定是不喜他太过轻薄。

    可是望着门口定亲的红灯笼,想着两人即将成亲,他又似乎生出了无限的勇气。161

第82章() 
林府;苍疏斋。

    秋日午后的阳光是暖黄色的,让人感到恰到好处的舒适。贾敏进屋时;黛玉正在临窗的桌案上练大字。她身上落满了光晕,衬托的眉眼柔和;嘴角微微翘起;极为秀美。

    贾敏见状;竟有些不忍打扰。直至见黛玉搁下笔,她才缓步走到黛玉身畔;垂首看去;不由一呆。

    笔意缠绵,其间蕴含的喜悦、情思丝丝入扣,满纸柔情。

    黛玉见了她,笑问:“母亲,您看我的字可有进益?”

    贾敏望着全然没有自觉的女儿;忍不住摇头:“在扬州时;你的字起承转合笔锋锐利,尚带着几分孤高之意。这才过了一年;怎么发生了如此大变化?”

    黛玉闻言一楞;她垂眸仔细品了品,脸不由微微发热。她默默将几张纸折了几折,收了起来。

    贾敏自顾自在长椅上坐下,待她收拾妥帖;才调侃道:“马上要嫁人了;就这么开心?”

    黛玉大窘:“母亲怎能这样取笑我。您分明知道;并非这样的。”

    “好了,好了。”贾敏被她的小女儿态逗笑了,拉她在身畔坐下,与她说起之后的安排。

    定亲分为小定、大定。小定是由男方到女方家,送如意、首饰与糕点等,定下亲事。大定则是送聘礼,商议婚期,通常在婚期将近时。

    昨日靖安侯府来放小定。其中的首饰是镶嵌了七彩宝石项圈,鸽子蛋大小的玉石顶心等,还有一匣子各色宝石,给新嫁娘打造首饰,珍贵程度,恐怕都是靖安侯府传家的宝贝。

    这样的重视,让贾敏很是动容。

    她双目牢牢盯住黛玉,忽然面色一肃,道:“我给你挑了两个陪嫁丫鬟,都是乖巧懂事的性子,明日你瞧过,要是没问题,就先过来服侍你。”

    黛玉听出母亲的话外之音,面色微变:“我不要。”

    贾敏戳了下黛玉的额头,道:“傻孩子,我会害你不成?靖安侯府自赐婚以来,桩桩件件都给足了我们家面子。投桃报李,该有的我们也都不能短了。不过是两个丫鬟,你不喜欢,成亲后找个理由打发了就是了,有什么好生气的。”

    黛玉别过脸,轻哼:“既然存心要打发出去,不如就不要带了。”

    贾敏见状,抬手将她搂入怀里:“母亲瞧的出来,姑爷待你的心很是难得。但以如今局势,姑爷位极人臣是早晚的事,到时候,多的是各种渠道接近他的女子。”

    见黛玉挣动,贾敏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母亲当然不会让你装作大度,那是傻子。但夫妻相处,头十年可以靠浓情蜜意,后面却要靠经营。母亲会教你一些笼络男子的手段,你务必要记到心里去”

    母女两个絮絮说着话。正当黛玉满面通红,几乎要冒烟时,碧树忽然轻手轻脚地进了屋,禀道荣国公府的宝二爷登门拜访。

    贾敏有些意外。

    元春薨逝,圣上虽为了皇家体面,不曾公布死因,但能朝中立足的,哪个不是人精?过于潦草的丧事足够令人领会上意了。

    圣上日理万机,并不将处置荣国府放在心上,却有无数人前仆后继想为君分忧。贾家这些日子并不好过,偏偏他们看不清局势,又自不量力。薛蟠之案已移交大理寺,却仍妄图将之救出。

    贾敏并不是不担心娘家,是无能为力。

    贾敏未出嫁时,荣国府也曾煊赫一时。可随着她父亲去世,偌大的一府男丁,竟再无可担当家事之人。偏偏人情往来、吃穿用度半点不肯缩减,导致入不敷出。

    甚至,府中传统,为了维护长辈权威,伺候长辈的仆妇,比起年轻主子面子更大。却把一个个仆妇的心给养大了,没了规矩。

    在这样的情况下,败落只是迟早的事情。

    贾敏叹口气,遣人通知林琰接待,就继续与黛玉细细说起话来。

    林琰客气有礼地将贾宝玉迎进自己的院子,边走边笑道:“你可来晚了,昨日姐夫家来放定礼,家中热闹的很。”

    自昨日两家交换婚书,林家上下对谢嘉树的称呼已纷纷改口。

    宝玉闻言却一呆,心里生出一股诡异的不安:“姐夫?”

    林琰见他满面困惑,不似作伪,笑容满面道:“我以为靖安侯府这样大的动静,满京城都知道我们两家要结亲了呢!”

    贾宝玉慢慢停住脚步,转身看向林琰,呐呐问道:“谁要与靖安侯府结亲?”

    林琰茫然:“自然是我姐姐与靖安侯世子啊。”

    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中炸响,贾宝玉思绪一阵昏沉。

    在他经历的幻境中,他与林妹妹本是青梅竹马,互有情愫。然而,林妹妹忽然打了他,就消失不见了,任他如何寻找,却再不见任何踪迹。后来,他违背本意娶了薛宝钗,贾府败落,他出家为僧。

    自他醒来,就有些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梦中,有一个声音不断告诉他,应遵从命运,斩断尘缘,寻得超脱。然而,祖母承诺为他求娶林妹妹,却又给了他希望,让他无法割舍。

    命运果然无法改变吗?

    林妹妹又要消失了

    如梦中一般。

    贾宝玉双目发直,迷茫地思索着。

    林琰见他魂不守舍,呆呆立在那一动不动,反复呼唤也没有反应,心中大急,忙吩咐人备了车马送他回荣国府。

    马车缓缓驶离林府,贾宝玉却忽然开口要去寻林妹妹。

    茗烟正陪在一旁,见他旧病复发,骇的魂飞魄散,紧紧将人搂住,才顺利将人带回荣国府。

    贾府一阵人仰马翻。

    过了几日,王夫人见药石无效,寻了薛姨妈商议婚期冲喜。

    薛姨妈想着独子,沉默地应下婚事。

    回到梨香院,垂泪安慰薛宝钗道:“婚事是早就定下的,待宝玉痊愈,一切就好了。”

    薛宝钗反而云淡风轻地安慰薛姨妈:“母亲辛苦了。既然亲事已议定妥当,我就放心了。”

    薛姨妈见薛宝钗神情淡然,几番欲言又止,终究还是闭口不言。

    她的目光移向窗外,望着枝头飘下的枯黄落叶,怔怔出起神来。161

第83章() 
因谢嘉树的身份水涨船高,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炙手可热的人物;知道他在收集汤山地契后;余下的两个庄子主人为了交好于他;选择了主动割爱。

    至十一月;谢嘉树已几乎将整个汤山收入囊中。只除了原忠顺王府名下的一个温泉庄子,抄家后归入国库;让谢嘉树一筹莫展。

    九皇子见他如此上心;促狭道:“恐怕没有几个人真的相信;你是为了筹备聘礼吧。”

    见谢嘉树面露无奈;九皇子揽住他的肩;霸气道:“我替你去讨。”

    过了几日;九皇子果真“无意间”在圣元帝面前提及此事。

    圣元帝自中毒后,身体已大不如前。他渐渐有了放权之心,每日亲自教授九皇子治国之道,只待时机成熟,封九皇子为太子,由其监国。

    听闻谢嘉树买下汤山;圣元帝的反应一如当初的徒齐;立刻让人细细查看了汤山的堪舆图;确认了并无异样后,心中顿生好奇。他当即召见了谢嘉树询问:“朕前年赐予你那个温泉别庄囊括了汤山三成,足够你使用了。汤山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你不忍舍弃分毫?”

    谢嘉树笑道:“陛下所赐温泉庄子位置绝佳;风景怡人;臣想,整座山正可改造成一座园林,闲时跑马赏景,岂非乐事?”

    圣元帝挑了挑眉,并未被他糊弄过去:“嘉树弓马娴熟,跑马何不去景山?且汤山聚水而成,偏向江南风情,太精致曲折了些,跑马哪里能伸展得开?”

    他话一顿,似笑非笑地看向谢嘉树:“且你又非闺阁女子,难不成跑个马还怕被冲撞了,非要将整个山占为己有,不容他人踏入?”

    谢嘉树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据实已告:“若是臣要跑马,自然是邀三五好友前往景山。然臣家人若要在山中自由出入,还是无人能打扰更合适些”

    家人?

    圣元帝目光怪异。他已隐隐明白了谢嘉树的心思,却非常意外。谢嘉树自小端方有礼,极其克制,结果竟是这样一个温柔多情之人

    十七岁擢升正二品,身具移山填海之威能,怎么都该是着眼天下之势,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才符合常理吧?

    虽心情复杂,圣元帝仍毫不犹豫地将最后一份汤山地契赐给了谢嘉树。

    汤山的花木移栽已完成,谢嘉树开始对几座庄子进行重新规划、修缮,将之设计成了连绵的建筑群。

    苍疏斋,黛玉正坐在榻沿绣嫁衣。

    一般而言,成亲最忙碌的总不是当事人,而是家中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