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丰田车主面相狰狞,那神情,活像一个黑老大。
有些胆小的人,不由得远离了一点,生怕殃及池鱼。
“二!”丰田车主举着棍子,走向李毅。
第九卷 第一百八十六章 都市同路人()
李毅忽然想到钱多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高手,都不会举着棍子走路,而是拖着棒子走路。
只有那些没有真本事心里又虚的人,才会高举着武器,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狠。
真高手,是沉着的,是无视敌人的!
那么,眼前这个看似凶神恶煞的家伙,其实并不可怕!
对方这么装腔作势的,不过是装出一副吓人的模样,想把李毅镇住而已。
就在这一瞬间,李毅决定冒险一试!
他要赶在对方出手之前,先动手,制服这个丰田车主!
李毅沉静的站着,目光平稳如一池秋水,就在对方喊出“二”字之时,李毅疾步如飞,右腿大步跨前,右手肘部高抬,用身之力,汇集于肘尖,击打在对方的胸口。
同时,李毅的右手,抓住了对方持铁棍的手腕,用力一拧,左手抓住了铁棍,一扯,就将对方兵器抢了过来。
这一招说来慢,那时却快,旁观众人,只觉眼前一花,然后就看到丰田车主手上的铁棍到了李毅手里,而丰田车主则噔噔噔连退了三四步才站稳脚跟。
“好!”有人情不自禁的为李毅鼓掌叫好。
李毅冷笑一声,将铁棍丢在地上。
丰田车主显然被李毅的气势给镇慑住了,一时之间不敢再造次。
发生这么大的车祸,报警的人,肯定不只李毅一个,当地交警和救护车,很快就赶了过来。
还好李毅有先见之明,让车主们留出来了一条车道。
救援车和救护车,可以畅通无阻的赶到事发地点,及时的进行救助。
领头的交警,一下车就赞叹车主们的自觉行为,说他这一生里。处理过无数次车祸,但还是头一次如此顺利的抵达车祸现场,最惨的一次,是两头的道路全被车子封死。救护车都进不去,只能抬着担架进去救人,结果因为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而导致三人不治而亡。
众人便都指着李毅,说是这个人指挥的。
经过抢救,困在面包车底的四个学生,也被救了出来,送上救护车。
李毅将行车记录仪拿给交警。
交警依法进行事故责任认定。
可巧有媒体记者经过,及时的拍摄了现场照片,有个记者同志。打算就此写一篇跟校车安全有关的专题报道,呼吁教育部门重视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
李毅递了一张名片给他,告诉他说:“我很欣赏你这种职业精神,文章写好了,通知我。我一定拜读。”
名片上只有李毅的名字和电话,并没有一个职务。
记者收下了名片,说:“现在的交通本就很乱,校车的安全,又没有人管理,简直是乱象百出。”
李毅道:“我也有同感,学生的交通安全。亟待加强。”
记者摇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我两年前就写过相关的稿子,可惜根本就没有人重视,国家和政府,都把心思花在经济建设上。却忽视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幸福观。”
李毅道:“最基本的生活幸福观?这话怎么讲?”
记者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总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幸福观感,比如说有一个不大却温馨的家,不名贵却能驱寒且体面的衣服,薪水不高却稳定而安全的工作。出门有畅达的交通网络,走在路上不怕车子撞过来,早上出门,晚上能安全回家,吃进嘴里的东西,是真正的食品而不是毒品,花钱买来的东西,是正品行货,而不是山寨劣质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李毅听了,深以为然,却又哑口无言。
人民群众的愿望,何其简单,何其美好,却又何其遥远!
记者见李毅发呆的样子,便轻声一笑,耸了耸肩:“怎么样?你也觉得我描绘的是一副大同世界的场景吧?我也觉得它离我们好遥不可及。更让人绝望的是,我们现在走的路,不是在追赶这种幸福,而是和她背道而驰。”
李毅道:“政府和民众的想法,是一致的,政府一直在努力,想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记者道:“或许是吧,希望他们不要南辕北辙才好。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幸福,就像现在很多有钱人,生活却是一塌糊涂的。”
李毅道:“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实现你说的那种幸福。现在正是国家的转型期,中央一再推出强有力的机构改革措施,目的也是为了尽快实现经济发展,加强人民生活幸福感。”
记者打量李毅一眼,说:“一看你就是当官的。”
李毅道:“我脸上有写字吗?”
记者道:“虽然没有写字,但你的表情、语气,无不在告诉我,你就是一个当官的,看你的年纪,官当得应该也不大。不过呢,在咱们国家,小小的科长,也会忧心国家大事的,他们认为这是心怀天下,我却以为,他们这是不务正业。”
李毅不由得失笑,觉得这个记者挺有味,笑道:“公务员不就应该操心国家之事吗?为什么叫不务正业呢?”
记者道:“环卫工和建筑工都是在为城市服务,也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如果环卫工不扫地,都跑去盖房子,那就叫不务正业了。”
李毅呵呵一笑,说道:“你很有思想嘛!”
记者道:“没有思想的人,那是行尸走肉,还怎么当记者?”
李毅道:“那我很期待你的大作见报,我一定拜读。”
记者道:“恕我直言,你拜读了也没有用,得教育部那些大佬们读了才有用。”
李毅道:“那你可以将你写的文章,向教育部的大佬们传寄过去。”
记者道:“他们会看我这个小记者写的东西?唉,还是不要去碰壁了。”
李毅道:“既然是壁,那还是碰一碰的好,碰的人多了,自然就开辟出道路来了。”
记者讶异的看了李毅一眼,说:“李同志,你也挺有思想的嘛!”
李毅哈哈一笑:“如你所言,没有思想的人,那不是行尸走肉吗?我要是没有思想,还怎么当公务员呢?”
记者在身上掏了掏,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名片来,递给李毅,说道:“这是我的名片,交个朋友。我这个人生活比较随意,这名片也很少给人,所以有些皱,你不要介意。”
“我的荣幸。”李毅微微一笑,接了过来,说:“对生活怀着美好幸福向往的人,都是不拘小节的。这一点,我能理解。”
记者嘿嘿一笑。
李毅接过来一看,笑道:“原来是我同宗啊,李新星,这名字挺清新的,还是南方报社的记者啊!不错,不错。”
这时,车祸现场正在拍照的一个女子冲这边喊:“李新星!好了没有?”
李新星招招手,说:“来了,来了!”对李毅道:“光顾着和你聊天了,我得走了。”
李毅摆了摆手,见现场也没有自己可以帮得上忙的,也就驱车驶离了。
这一种走来,李毅的心情,却是益发沉重。
李新星刚才说的那番话,再次映上李毅脑海。
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幸福观!
缩小到教育这一块,那就是教师和学生们最基本的生活幸福观!
那么,教师和学生们,现在的生活,可以称得上幸福吗?他们是否获得了最基本的生活幸福?
他们坐在教室里,可以享受幸福的教学吗?
他们早上出了门,晚上还能安全的回到家吗?
他们回到家,可以幸福的享受小小家庭的温暖吗?
他们可以公平的凭成绩去选择学校吗?
他们可以生活得幸福吗?
李毅无法回答自己心里不断涌现的这些疑问。
当天傍晚时分,李毅还是赶到了目的地。
这是南方省最贫困的县之一,真不知道郭小玲当时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晚上进山肯定是不明智的,李毅决定在当地的镇上住下来。
镇上只有一个十字路口,四条简单的街道。
所幸,镇上有一家旅馆,而且看上去还挺干净。
李毅停好车,走进旅馆,要了一个单间住下来。
旅馆还兼营酒食饭菜,安顿好后,李毅就走下楼来,点了几个小菜,坐在大堂里吃,一边和旅店的老板聊天。
旅店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倒是很健谈,李毅问什么,她就答什么,李毅不开口,低头吃饭时,她就在旁边说个不停,无非都是说一笑。
这时,又有人在门口喊:“老板在吗?住宿!”
老板娘笑道:“今天什么日子,来的住客蛮多的啊!”
李毅偏头一看,微微一讶,原来进来的,正是在路上遇到的那个记得李新星一行人。
李新星也看到了大堂里坐着的李毅,呵呵一笑,走了过来。
“你也在这里住啊?怎么不去城里住?”李新星问。
李毅道:“我就到这里,不去远方。”
“你就到这?”李新星道:“我们也是到这里来的。”
李毅心念一动,问:“你们是来采访的吧?是不是采访那个最美乡村教师的?”
李新星道:“是的啊!你怎么知道?莫非你也是?”
两人相视一笑。
第九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很幼稚!()
李新星还有两个同事,一男一女,女的李毅见过一面,就是在车祸事故现场拍照片的女子,名叫吴静芝,另一个男的是司机,名叫冯风。
吴静芝和冯风定好房间后,也过来和李毅打招呼。
冯风是个中年汉子,木讷寡言,吴静芝则是一个娇小秀丽的南方女子。
“我们看到最美乡村教师的报道后,就想着做一次教育题材的专访,所以就选定了这里做为我们采访的第一站。”李新星介绍了两个同事之后,任由他们把行李拿上去,他则坐在下面陪李毅说话。
“教育专题,好啊。”李毅道:“我也对教育感兴趣,你们的专题,我一定期期必看。”
李新星道:“你也是记者吗?怎么一个人出门?”
李毅笑了笑:“我并不是你们的同行,只不过是看了何厚德的相关报道后,就想来看看。”
李新星道:“我看你也不像记者,莫非你是某个财团的老板?是来考察准备投资帮助他们的?”
李毅呵呵一笑:“何厚德的事迹报道之后,有人愿意出资帮助他们吗?”
李新星道:“目前为止,我们也不知道,明天进山区问问他就知道了。如果有的话,那我们就不虚此行了。”
李毅道:“为什么有人出资相助,你们就不虚此行?难道你们专门报道别人乐善好施的新闻吗?”
李新星笑道:“从新闻角度来讲,最美乡村教师这个栏目,对何厚德的事迹做过报道,我们再写报道的话,也是拾人牙慧,引不起太多的关注。如果换一个角度,报道有人捐资帮助何厚德以及他的学生,那就能最大限度的吸引眼球。”
李毅缓缓点头:“那你以为,会有人出钱帮助这些山里的孩子吗?”
李新星道:“肯定会有的。新闻报道后,必定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是新闻媒体的经济效应。”
李毅道:“你提醒了我,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栏目组。应该开设一个公众的捐款账户,方便热心人捐款相助。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想捐多少,只要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哪怕只有一块钱,也能给孩子们带去两支新铅笔。”
“妙啊!”李新星笑道:“你刚才这话,可以当广告词用了呢!”
两人说着话,吴静芝和冯风两个人也下来了,四个人就拼成一桌。
李毅又多叫了几个菜,说是自己请客。
但李新星却笑道:“这个客。你可以请,但钱我们来付吧!”
李毅道:“没想到李记者还是这么古道热肠的一个人,难得、难得。”
吴静芝扑哧笑道:“你以为他是自掏腰包呢?我们这饭钱,单位是给报销的。他乐得做顺水人情呢!”
几人都哈哈大笑。
吴静芝看看李毅,问李新星:“这位不就是在车祸现场指挥救人的那个英雄吗?”
李新星道:“你才认出来啊?什么眼神!”
吴静芝道:“那咱们可以顺便采访一下他。这也是一篇不错的新闻。”
李毅连忙摇手:“举用之劳,就不必采访了,我这个人喜欢安静,并不喜欢见报这种热闹的事情。”
吴静芝道:“你又不是大明星大领导,哪能有天天见报的好事情?不过是偶尔亮个相罢了!再说也不会让你亮相,只是让你亮个名字罢了。”
李新星笑道:“李先生,吴静芝可是咱们报社有名的名嘴。不管去采访谁,准能采访成功。”
李毅轻轻一笑,没有回答。
吴静芝问:“李先生,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李毅道:“到处走走看看。”
吴静芝道:“那你从哪里来?”
李毅道:“从京城来。”
吴静芝更加好奇了:“你老大远的从京城来,就为了看看这个新闻报道中的破学校?这有些不可思议。”
李新星笑道:“李先生,你不会也想学何厚德同志。留在这里支教吧?”
李毅道:“这个倒是没有想过。”
因为李毅不明说自己的身份,给这些新朋友造成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他们既好奇,但又不便明问了。
小镇上没有卖什么好酒,饭菜倒是做得很可口,几个人都不喝酒。饭倒是多吃了一碗。
吃过饭,大家各自回房。
这一路上,李毅有些劳累,但时间又太早,根本睡不着觉,想想这一天来发生的事情,便拿出稿纸来。
旅舍简陋,除了床,就只有一张木桌子,李毅把纸摊开,信手写了起来。
写了一个小时左右,听到敲门声,李毅起身去开门,却见吴静芝站在门外。
“请你吃西瓜!据说是这里农户自己种的,特别甜,你尝尝吧!”吴静芝说着,就擅自走了进来,把捧着的两块西瓜,放在木桌子上。
“哟?你在写文章呢?”吴静芝嘻嘻一笑,也不问李毅答不答应,伸手拿起来就看。
李毅道:“没什么好看的,还给我。”
吴静芝却早看了七八行了,笑道:“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和对策,哟,这题目有些大啊!你不是记者,你肯定是官员,不是官员,不会用这种口吻和格式写公文。”
李毅道:“我就是有感而发,写着玩的。”
吴静芝道:“写着玩的?你当你是教育部长呢?这种东西,有写着玩玩的吗?就算我们是资深的媒体记者,也顶多写写通讯报道,哪能写这种深奥的公文?”
李毅道:“今天校车出事,我心情不好,所以有感而发。”
吴静芝道:“那根本就不是校车!校车那有那个样子的?那是私人的运营车辆。现在的孩子都懒,放了学都不想走路回家,所以这些面包车才有了生意。”
李毅道:“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坚决杜绝这种悲剧再次发生。”
吴静芝往下翻,又叫了一声:“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车及学生乘车安全工作的意见。哇噻,这题目更大啊!都加上全国这个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