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运反而受阻,二十多年了,辗转朝里朝外,正才从正五品升到从三品!如今是靠着内宠,终于一飞冲天,到顶了!
写完圣旨之后,凤九渊才问思菊,道:“你觉得刘挺这人如何?”
思菊怪怪地看着他,道:“你什么意思?有话就直说!”
凤九渊一本正经地道:“我在问你正事!”
思菊没好气地道:“刘挺这人么,沉稳有余,进取不足;古板又不知变通,迂腐还俗套,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不好!”
凤九渊缓缓点头道:“由此看来,他确实是出任左都御史的最佳人选了!”
思菊一怔,旋问道:“谁?左都御史?你说,你说我哥?”
凤九渊嗯了一声,在圣旨上加盖了印玺,道:“我说的是刘挺,没说你哥!”
思菊奇道:“那你问的是哪个刘挺?”在京十余万的官员里姓刘的不知有几百,姓刘又名挺的,居然有两个。其一是思菊的大哥,现任右副都御史;其二是兵科给事中刘挺!御史刘挺四十七岁了,兵科给事中刘挺才二十六岁,一般人都称前者为大刘挺,后者为小刘挺。
思菊道:“你说的是那个兵科给事中了?这不可能,他才二十七岁不到,怎么可能出任左都御史?”
凤九渊道:“我说的是右副都御史刘挺!”说完,又加上一句:“跟你说话真费劲!”
思菊也顾不上跟他计较这些,道:“你没开玩笑?真让我哥出任左都御史?”
凤九渊没答,而是叫进雷顿,让他立即赶回中京传旨。这才道:“还要我再强调一遍么?我是让刘挺出任左都御史,而不是你哥!”
思菊哦哦了两声道:“这,这有区别吗?我知道你是想把公私区分开来,可别人未必这么看呢。”又唉一声叹道:“看来大哥是有得苦头吃了,免不了被人说是靠内宠才上的位!”
凤九渊没理她。思菊倒是急了,问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跟人商量一下?”
凤九渊漫不经意地答道:“跟谁商量?跟你么?那可就真成了后宫干政!”
思菊急道:“我说的是朝里的大人们!你这样,我才怕落一个后宫干政的罪名呢!”
凤九渊没有再接她的话,而是阴着脸在想事。思菊见他眼里总是闪烁着犹豫不决之色,知道他在想重要的事,便不再说话,坐到一旁忙自己的事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雷顿就赶回来了,凤九渊问他朝里的反应如何。雷顿说目前还不知道!凤九渊嗯了一声,就再不问了。吃完饭,又坐到工作台前去忙事情!
一道圣旨,像炸雷一般响在初冬的中京城上空,直震得所有的官员惶恐难安。
左都御史被严旨罢黜,还言明是永不叙用,这可是近两百年都不曾有过的事件,整个督察院都因此被震得惶惶不可终日,都在猜度到底是什么事惹怒了皇帝,致使才上任不到一年的左都御史以这样的方式被终结了政治生命。而更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的是,从三品衔的右副都御史居然堂而皇之地上位了,轻而易举地跨过了那条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成为执掌监察大权者。个中有什么关窍,好多人都想不明白!
刘挺一直很低调,所以督察院的同僚好多都不知道他就是大国师的长子,更不知道深得皇帝宠爱的凤鸣宫都管女使就是他的嫡亲妹妹。即便是督察院暗地里已经开始流传着说刘挺是靠内宠上位的蜚语,大多数人依旧不明就里。
武定中才回到内阁,正准备下令彻查征兵之事,就听说皇帝派了大内侍卫统领亲自到督察院传旨,罢黜了左都御史李世琪,擢升右副都御史刘挺出任之时,他是当场就呆住了。
别人不明白凤九渊此举的用意,武定中如何不明白这是在给他警告呢?
李世琪与他关系非同寻常。先是他的同乡,其次是他的蒙师,最后又是他的座主,三重关系下来,令他与李世琪结成了休戚与共的政治盟。他不明白皇帝为何骤然罢黜了李世琪,并严旨永不叙用,唯一能从这道严厉的旨意里体会出来的是:皇帝真的是怒了,而且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对他信任有加。
就因为一道征兵令吗?
武定中觉得自己有莫大的委屈,很想哭,却又哭不出来。
征兵令是御前军事会议形成的决议,由大都督府负责执行的,跟内阁有什么干系?按朝廷枢机设置,内阁是无权过问大都督府的事务的,征兵令虽以兵部的名义出,但大都督府怎么执行就不是内阁能管得了的了。
想到这里,武定中的心里就腾起了一股无名业火,真是恨不得将祈原学给当场撕得零碎了。叫来了一名参事,让他立即去一趟大都督府,把征兵令的执行进度表副本要来看看!
现在需要弄清楚的是,问题到底是出在大都督府还是地方上!
见内阁的成员们都在议论李世琪去职的事,武定中倍感心凡,便走了出来,在天街上散步。
望着在云间若隐若现的寒意,武定中的心底不免涌起一种‘天意从来高难问’的酸楚来。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凤九渊并不像其他的帝王,喜欢玩弄权术和平衡,他很实在,很坦诚,任谁都可以一眼将他看个明明白白。在征兵事件上,李世琪虽有失察之罪,但并不至于落个被罢黜,永不叙用的下场,更何况错得更多的是他,为什么受罚的偏是李世琪呢?这是警告,还是什么?
正自沉思着,丁秀来了,叫道:“武相,你找下官?”
武定中嗯了一声,又走了两步,才问道:“征兵令执行的怎样了?”
丁秀道:“从大都督府传来的执行进度来看,很不理想。”
“很不理想?”武定中停住脚步问道:“这话怎么说?”
“截止目前,七十二道共计征到兵员数额还不足二十万!”
武定中一惊,问道:“什么,不足二十万?这,这是怎么回事?”
丁秀道:“我已经移文大都督府,要他们说明情况。还没有回复!”
武定中冷哼了一声道:“我看他们是不敢回复!”
丁秀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武定中言语间不免带出了些许怒气道:“没听到了,左都督史已经被罢了,还是永不叙用。这算不算事?”
丁秀看出了武定中心情不好,就没有说话了。
半个时辰之后,派去大都督府的参事回来报告说没有拿到征兵令执行进度表的副本。
武定中怒问:“为什么没有拿到?”
参事答道:“大都督府那边的人说,还在整理,等整理出来后就给我们送过来!”
武定中冷笑一声道:“那不必了。我亲自去看也一样!”便命人备车,他要去大都督府。
丁秀见状,婉言谏阻道:“武相,你是当朝相,何必迂尊降贵?还是下官去。”
武定中嘿嘿地道:“当朝相?若是把这事搞不清楚,明天天黑之前被罢的人就又多一个!”
732征兵(四)
又多一个?
好半晌,丁秀等人才反应过来武定中说的是自己。(_)
一时间,内阁上下无不骇然,全都不知道生了什么大事,居然闹到在罢相的地步。见武定中出去了,都一窝蜂地跑出去追问情况!
武定中理也懒得理,只是叫丁秀随他去一趟。
到了大都督府,武定中闷头就往里冲。门房见他不听招呼,冲出一人来拦住道:“我说你哪位?这是你随便乱闯的地方么?”
武定中横了他一眼,那人吓得退了两步。武定中也懒得理他,哼了一声继续往里走。丁秀跟在武定中后面,门房倒是认得他,忙打躬行礼,问这大夜的是要干什么,丁秀道:“陪武相办事!”又问:“你们大都督在么?”
门房看了看已经进去了的武定中,这才反应过来被他斥为乱冲乱撞的赫然是当真相,唬得脸都青了。好半晌才答道:“那个,大,大都督已经回府了,不,不在……”丁秀又问了谁当值,这才追武定中而去。
当值的是左军都督萧可立,见武定中亲自来了,他也有些惊诧。听说武定中要看征兵进度执行表,萧可立无奈地道:“武相,这恐怕不能!”
武定中问道:“为什么?”
萧可立道:“因为还没有整理出来!”
武定中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偏又没有理由作,只得问道:“那你告诉我,目前征到了多少兵员!”
“准确数字是十八万七千六百人左右!”
“怎么会才这么点,问题出在哪里?”
萧可立为难地道:“这……”
武定中终于作了,道:“我也是御前军事会议成员,有权过问此事!”
萧可立这才答道:“因为逃躲兵役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根本征不到人!”
“逃躲兵役?”武定中问:“为什么会这样?”
“听下面的人说,百姓们都不愿意去龙魔界打仗,说去了就再也回不来,所以想方设法地逃躲兵役!”
“荒唐!”武定中道:“谁说的去就必须得死了?你们的宣传工作是怎么做的?”
萧可立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只是闭嘴不言。
武定中想着皇帝的严厉旨意,知道是再不能等了,便道:“派个人去把你们大都督请来,就说我在这里等他!”便一屁股坐了下来,摆出不见人就不走了的架式。
萧可立知道武定中有事,想着皇帝才下旨罢了左都御史李世琪的事,隐约觉得可能有什么内幕,便说他立即派人去请大都督,又叫人茶……
祈原学也是在回到家后才知道左都御史李世琪被罢黜的事,他一时没想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事,倒是一名幕僚脑子好使,说这是不是宫府之间出现了裂痕。
祈原学先是一愣,没明白话里的意思,幕僚解释道:“李世琪是什么人?当朝相武定中的同乡兼恩师,李世琪能坐上左都御史之位,全靠武定中使力。这才上任几个月,就不明不白地被罢了,还说永不叙用。顺着这条路去想,大都督就该明白皇上为什么会罢黜李世琪了!”
祈原学心下一亮,暗觉幕僚分析得对,故意沉着脸喝道:“乱嚼什么舌根子?皇上这样做是必有道理,想来那李世琪也不能胜任左都御史之职。”
刚用过晚饭,大都督府就派人来了,说是内阁相武定中到了,在等他议事。
“议事?”祈原学问道:“议什么事?”
来人说是议征兵的事。
祈原学顿感腻味,道:“这有什么好议的?我大都督府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内阁干预了?回去,就说我已经睡下了。有事明天亲自去内阁讨教!”
没过多久,大都督府又来人了,说武定中是奉皇帝旨意过问征兵之事。祈原学这才预感到事态恐怕不一般,匆匆换了衣服,赶来大都督府相见。
武定中坐了一大晚上的冷板凳,心情自然不好。见祈原学来了,神情极冷淡。叙过礼坐下后,直接就问起了征兵的事。
祈原学就说现在的百姓是越来越刁,这征兵任务恐怕一时半会是完成不了。
武定中就问具体情况,祈原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武定中火气自然上来了,道:“祈大人,我也是御前军事会议成员,有权知道征兵的具体过程。我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闹得天怒人怨,竟然没有人愿意当兵。到底是各地官府执行征兵令有误,还是有其他原因?”
祈原学一摊手道:“武大人,这个我怎么知道?大都督府也是按章办事,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很纳闷!”
武定中见祈原学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的,就更愤怒,道:“我凤凰界有几千兆百姓,现在征区区两百万青壮就这么困难?事情闹成这样,我看你大都督府是难辞其咎!”
祈原学也怒了,道:“武大人,不管你有什么气,也别拿到我这里来撒!大都督府只向皇上负责。你是有权知道征兵的情况,但我没有义务向你报备!”
武定中狞笑一声道:“如此说来,问题是出在你大都督府上了?很好,那我现在就向皇上请旨查询。你是没义务向我报备,但总有义务向皇上报备!”
祈原学虽怒,却还没有失去方寸,掂量了一下得失,缓和了语气道:“说到底我们都是为皇上办事,武大人何必这么急躁?”
武定中道:“非是我急躁,而是再不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征兵危机,我凤凰界七十二道恐怕就将狼烟处处,永无宁日了!”
祈原学骇然道:“这,武大人言过其实了?怎么会?”
武定中道:“怎么会?我也很想知道。这也是我来查询这兵到底是怎么征的原因!”说完,又加上一句道:“不瞒你祈大人,我这也是奉旨来查。如果查不出原因,我自然是要倒霉的,怕是你大都督府也未必洗得掉干系!”
祈原学这才知道真的是出大事了,心里暗叫一声:“完了!”整个人都蔫了下去!
733征兵(五)
在征兵一事上,祈原学藏有私心,而且私心还不小。**()
凤凰界的正规军事力量有三种。
排在第一序列的自然是督卫府军,他们的职责是负责整个凤凰界的安全,直接受命于皇帝,执行打击内乱外敌的任务。
其次就是靖军,靖军属地方部队,也是凤凰界三种军事力量里体系最庞大、人数最多的,据年初兵部呈报进来的数据得知,截止去年,凤凰界靖军还维持着一千五百万的主庞大数字,而在凤九渊实行改革之前,这个数字过了两千万。靖军的职责是绥靖地方,维持治安。不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远不及督卫府军。
第三种是衙差。征差是隶属于各级官府直接指挥的差役,配备了简单的武器,平日也就是负责执行公务,捉拿罪犯等。七十二道各级官府的差役加起来也有两三千万之众!
督卫府军因属于第一战斗序列的正规军,所以征召条件相当严格,待遇也是非同一般(一名普通督卫府士兵的收入足以养活四口之家)。靖军属于义务兵种,除了供应吃穿之外,只能拿到少得可怜的补贴。而差役属于雇佣型的差人,虽有些条件上的限制,却谈不上严格,每月的薪俸收入远不及督卫府士兵,但还算丰裕。
此次征召士兵,并非用于第一线的作战,而是负责烛光防线的后勤保卫以及战斗支援。介于其特殊性和危险性,御前军事会议就明确地作出决定:给予每一名被征召士兵家属一次性五百金凤币的补贴,此后每服役一月,可领薪俸五十金凤币,满两年后可自动退役,并可领到一千金凤币的退役补贴。若愿意继续为军队服役下去,每月能多领到十个金凤币的薪俸,每多服役一年,退役补贴就增加三百金凤币,最长不得过五年。若是战死,一次性给予家属五千金凤币的补贴,伤残者由朝廷供养……
这些细则都是相当重要的,按说该在征兵令中说得明明白白,但大都督府明下去的征兵令上去是只字未提。
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祈原学在打这笔钱的主意!
不是说他祈原学想贪墨掉这笔钱,而是他觉得给予这批赶赴烛光防线的新兵普通督卫府士兵的待遇就可以了,如此厚赏,浪费国帑,还未必能起到好处。钱款的放一直都是由大都督府负责执行的,他想着可以把省下来的这一大笔钱给大都督府上下的军官们补贴。同时还可以设立一个‘远征将领家属补贴’的名目,按月给远片在外的校尉以上的军官家属放一定数额的补贴,这既让他们没了后顾之忧,还可以收买到人心……总之,省出来的这笔钱可以办成很多很多的事!
大都督府是清水衙门,钱款的使用以前受制于户部,现在受制于财部,眼下有了这么个好机会,祈原学又岂会放过?再说不单是他,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有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事情也不至于走到了这一步!
说实话,地方征兵闹得动静有点大,祈原学是知道的,但他却不知道已经到了烽烟将起的地步,更不知道已经闹到了凤九渊那里,甚至危及到了武定中的相之位。见武定中扔出了这样的狠话,他才意识到事情麻烦了,这一次,他恐怕是再也保不住自己了!
“这个……”到底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老人,祈原学脑子一转,就想好了应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