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身香江-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大部分的学生应付起来都会感到有些吃力,压力大。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学有余力,甚至是游刃有余。

    林静当然是属于游刃有余的那一小部分中的一个,而梁音宁,纯理科类科目对她来说很容易,就是文科有些难度,比如中文。这很奇怪,她拿起同样是中文的读起来能够三天三夜不睡觉,可一拿起中文其它书籍,就昏昏yù睡。

    香江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霞飞楼601。

    星期六,早晨七点四十五分。

    “音宁,起来了。”

    林静六点就起来了,洗漱完毕,跑步十分钟,顺便买回来早餐,然后交替朗读了大概三十分钟的英语和中文古诗词,到简单洗个澡吃完早餐,七点半敲响梁音宁的房门。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

    “今天没课,别叫我,我昨晚熬到两点才睡。”房里传来梁音宁蒙在被单里的呜呜的慵懒的说话声,在这座校园里,学生们攻略书单上那一列列的书籍,熬夜到凌晨是普遍现象。

    “那我去图书馆了,早餐就放在客厅的桌子上,你起来后自己吃。”林静的脑子好使,倒是没有体会到jīng于计算数字的梁音宁却去攻读《荷马史诗》时的痛苦。

    “知道了。”梁音宁有气无力的答了一句。

    林静摇摇头,拿了背包下楼去。

    朝阳初升,金光万道。

    她骑着自行车,迎着晨风,在林荫中穿行。

    校内公交虽然是有,但班次并不是太多,所以校道上和她一样利用自行车出入的学生少数。

    十多分钟后,新亚书院的钱穆图书馆出现在了眼前。

    钱穆图书馆是纪念新亚书院的创始人之一的国学大师钱穆而起的名字,是中大几大图书馆之一。因为今天是星期六,而图书馆在双休rì一般都推迟一个小时开放,所以林静八点钟才赶过来。

    林静当然不是第一个图书馆的学生,她来到的时候已经是人来人往了。

    因为这是第一次踏入这座设计上仿效了美国肯塔基州碧理亚学院图书馆的图书馆,所以她感觉到有几分新奇,视线四处扫了几眼。

    整座钱穆图书馆分为三层,地面两层,地下一层。

    一楼的布局略显多样,有咨询的大堂和登记台,还有一个空间阔大的自修室,另外外间隔出一个大厅,用来展出学院的访问艺术家及艺术系师生作品。

    二楼是图书馆的主体,是收藏了各类图书的藏书室。

    地下室是期刊、报纸和杂志的藏所,在那里可以到香港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期刊、报纸和杂志,当然外文的也有,只是数量不大,也不是那么的及时。

    了解清楚了之后,林静上了二楼,直奔历史类。

    《明史》、《弇州史料》、《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剑桥中国明代史》、《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

    十五本明朝史料书籍,被她一一取了出来。本科生的图书证,借阅书籍的上限为十五本。

    这十五本书中,国外研究明代历史的专家执笔的《剑桥中国明代史》是英文的,中文版暂时还找不到。《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由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1976年用英文书写,在1979年由耶鲁大学出版,中文版暂时也还找不到。需要到中文版出来了,才能看到后世的那个熟悉的书名《万历十五年》。

    以林静目前的英文程度,想要畅通无碍的《剑桥中国明代史》和《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是不大容易的,有不少生僻的单词需要查阅字典。

    如此一来,她的进度无法像以前看书如翻书一样快,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提高英文水平一事,迫在眉睫!

    嗒嗒嗒……

    正沉浸在明代历史海洋中的林静,被人在背后拍了拍肩膀。

    林静回头一看,这不是梁音宁吗,然后差点就惊得跳了起来,左右看看,发现不少人正在朝她们行注目礼,连忙拉起梁音宁就往洗手间的方向走去。

    “你这是要干什么?”

    “没干什么啊,来图书馆陪你啊,顺便看看书借借书什么的。”

    “一副浓妆画得好像鬼一样,还有你身上的这些是什么?”

    “什么鬼一样,我严重怀疑你的审美观,这不是昨晚熬夜黑眼圈太厉害了嘛。天气又热,不穿包臀裙穿什么,难道你想超短裙?至于高跟鞋,你不觉得现在有一股艳若桃李冷如冰霜的气质在我身上油然而生吗?”

    “是啊,你又冷又艳,靓煞群芳了。”林静没好气的啐了她一句,“可是你不要穿高跟鞋来图书馆啊,嗒嗒嗒的,这里这么安静,别人以为你来这里跳踢踏舞了呢。”

    “难怪我一路走来,总感觉芒刺在背,原来是这高跟鞋惹的祸。”

    “行了,快借好书,我们回去,有你这朵娇花坐在我旁边,这里我是一刻都坐不下去了。”

    ;

第五十三章 《明朝》() 
601客厅。

    因为梁音宁认为两个人一起读书会比较有氛围,并坚持在客厅里做作业,所以林静不得不放弃了房间里那一张小小的书桌,搬到了客厅的小沙发上。

    上午十点二十分。

    “哎,好无聊啊。”梁音宁啪的一把将手中的书扔到一边,然后上半身趴在桌面上,不断叹气。

    林静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掉在旁边的书籍,《柏拉图》,正是那一张令无数学生咬牙切齿痛恨叹息的书单中的其中一本书,而梁音宁昨晚熬夜看完了《荷马史诗》。

    “jīng神情爱是纯粹圣洁的,远比卑劣、贪婪、短暂、容易厌倦的**爱yù高贵典雅……谁喜欢听一个入土了几千年的大胡子评说情爱呢!真想不明白,为什么几千年前的人,都喜欢用这种对话的方式来说教呢,像那《论语》,毁人不倦啊!”梁音宁感慨万千。

    “有时间在这里叹息,还不如抓紧把它看完了。”

    “你完成了作业吗?”

    “嗯。”

    “那你在写什么,情书?不对啊,你这个漂亮温柔美丽大方得令本小姐都妒忌的人,哪用得写情书,别人给你写还差不多。啊,难道又要写了?”梁音宁侧脸朝正在埋头沙沙的书写着的林静看去,百无聊赖的猜测着。

    “不是。”

    “那是什么我来给你点评一下。”梁音宁坐了起来,然后好像一个柔若无骨的人儿,向林静贴了过去。

    “天气热,别靠过来,这是写好的一章,你拿过去看吧。”林静见状,连忙将刚刚写好的一张书稿递给梁音宁。

    梁音宁却没有依言坐到一边去看,反而背靠着林静的背,双腿靠在沙发的扶手上,半躺着,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

    “‘第一章,童年’,还说不是。”梁音宁嘀咕了一句,然而当她以为林静在骗她,读下去的时候,很快就傻了眼。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朱重八、朱国瑞

    xìng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颜sè:黄sè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

    “你这写的什么东西,怎么和简历一样?”

    “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哈哈,还挺有趣的,比那些死了还活着的人写的东西好看多了。”一张看罢,梁音宁捂着肚子笑个不停。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是准备写历史书吗?”

    “不是历史书。”

    “那是《三国演义》那样的历史?”

    “也不是历史。”

    “别在那卖弄关子了,快说,写的是什么?”

    “你可以称它为史评。”

    没错,林静正在写的是后世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部曾在网络上引起巨大轰动,销量上超过千万的畅销书。

    这部书,它不是史书,也不是,就如当年明月在前言所说的那样,是《明札记》。

    林静觉得当年明月或许有从余秋雨的历史散文那里取过经,因为她发现当年明月也喜欢发挥想象力,用煽情的文字去描写历史细节,填补“历史真相”的空白。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让文章充满感染力,容易引起的共鸣。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会让人觉得这个喜欢夹带私货,主观xìng太强,使文章失真,结果沦为比较严肃的戏说。

    当然,当年明月的初衷不是要写明朝历史论文,所以对于《明朝那些事儿》在历史研究方面有没有学术价值并乎,他的目的是让历史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写一部让人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

    毕竟正儿八经的历史著作太多了,并不缺乏他所写的一本。

    正是因为这样,他用独具一格的轻松、幽默的叙事笔法,像平常街头巷尾唠家常一样,把自己所理解的历史写给想要看的人看。

    也许那些读惯了有引注、有自己宏观构架和猜想的历史著作的人对这种通俗读物没兴趣,觉得它没有学术价值。

    前世的林静就有一位历史老师,非常不喜欢这部书,觉得它不适合给对历史没什么认识的人看,会将那些还没读过明朝正史的小孩子教坏了。

    因为虽然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有时候灌注太多个人的观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历史真相的本身。就像余秋雨曾说,《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完善的一部史书一样人觉得是不靠谱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只是一部属于茶余饭后消遣之作、畅销书的缘故吧,当年明月没能将趣味xìng和学术xìng兼顾起来,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林静只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卷到第四卷,而原著有七卷,也就是说她需要自己去完成剩下的三卷。

    不过框架已经有了,写作手法已经有了,她只要查阅史书,按照这个模式去写就没问题,大体上并不会出现多少偏差,也就是某些细节可能会有所异同。

    其实就算是记忆中有原著完整的四卷,她也不能一字不差的复制下来。

    因为当年明月让文章妙趣横生,更贴近大众的口味,的运用了后世那些带有调侃xìng的网络语言。但这些网络语言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就有如老秀才看火星文一样,根本不可能看得懂。

    所以她必须采用另外的表述,将这些词语用现下的流行俗语替换下来。

    而且就林静读过的四卷,是有些不少漏洞的,可能与当面明月进行连载式的创作方式有关,速度快了,资料准备不够充分,质量上难免就会有所牺牲。

    不过“翔实”这个问题对于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的林静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她只要去明朝史料,就能填补这些小漏洞。

    当然,某些大漏洞是填补不了的,毕竟《明朝那些事儿》的基调就有戏说的味道,属于通俗读物,真要去填补,只能整部书推倒重来。只是这样,《明朝那些事儿》也不会再是《明朝那些事儿》了。

    “别浪费时间和我说话了,快写,快写,我还等着看呢。”梁音宁此时就好像后世那些网络的粉丝,无师自通的崔更来了!

    “是你要和我说话的。”

    “好,是我错了,我再也不说话,你写。”梁音宁说完修炼起了闭口禅。

    ;

第五十四章 试水() 
“写完了吗?”梁音宁拿着一叠厚厚的稿纸,问。

    “明朝十六个皇帝,这只是朱元璋篇,中的前几章,哪有这么快。”林静头也没抬,依然是埋首伏案。

    “还是交给我们出版社出版吗?”

    “暂时还不行。”

    对《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林静虽然开写了,但是心怀忐忑的。

    毕竟这部书是二十多年后,网络时代的畅销书,与《英雄志》和《昆仑》这种传统的武侠是不同的。这种文风,这种文字,会否在这个时代遭遇滑铁卢,她心里也没底。

    所以她打算是投稿的新亚书院的院刊那里,试试水,而不是冒着风险,一开始就交由出版社来cāo作。

    想到这里,林静将自己的疑虑解释了一遍。

    “像我这种不喜欢看历史书的人,都觉得挺有趣的,应该会大受欢迎的。”梁音宁笑着说。

    “还是先投到院刊看看再说吧。”

    “既然你坚持,那行。”对于林静的xìng子,梁音宁是一清二楚的,一件事一旦决定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于是大概五万字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卷,朱元璋篇的一部分稿件,很快就被投到了院刊那里,然后引发了一场林静所未知的小风波。

    翌rì,新亚书院院刊编辑室。

    一个戴着眼镜,模样周正,发型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青年,正襟危坐于书桌之前,着一叠新投上来的稿件。他叫蒋俊如,是历史系大四的高材生,被系里的周仁教授到院刊担任副编辑,已经有半年多了。

    “《明朝那些事儿》,嘿,这年头还真是疯狂啊,是个人都敢跑来写历史。”他读着读着,突然发出一阵怪异的笑声,“还大言不惭,说什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也不怕笑掉别人的大牙。”

    他这话被旁边的同样是副编辑,中文系的丁志听见了。而丁志对《明朝那些事儿》很是看好,是其主推人之一,所以他听见蒋俊如用嘲弄讽刺不屑的语气来贬低《明朝那些事儿》,立即就不愿了。

    “这是我上来的。”丁志沉声说道。

    “哦,原来是你的啊。”蒋俊如嗤笑了一声答道。

    “你这是什么话,yīn阳怪气的,我的又怎么样,入不了你的法眼吗?”见蒋俊如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样,丁志盯着蒋俊如,问道。

    “丁兄,你的原意我知道是好的,但你终究不是我们历史系的,可能对明朝的历史不是那么了解,所以一时看漏了眼也不奇怪。”蒋俊如摆摆手说,“所以嘛,才要我们历史系的来把把关。”

    “那蒋兄,你一个历史系的高材生,听说有如椽大笔,不知写了什么比这《明朝那些事儿》好的历史巨作呢?”

    丁志这一句有些胡搅蛮缠的反问,却一下子击中了蒋俊如的要害。

    因为蒋俊如在历史系是颇有文名的,有明朝历史书柜之称,历史系上下无不认识他这个大才子,连其它院系的学生都对他有所耳闻,他对此也是颇为自得。

    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大四的学生,而偏偏怀才犹如怀胎,不是说怀上了就能分娩,需要时间来积累的。怀胎要十个月,怀才,则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蒋俊如是读过鲁迅先生的《流产与断种》的,所以感觉积累还不够的他,不想写一些有流产嫌疑的东西出来。也就是说,他目前还没有的著作。

    不料丁志一句话将他逼到了墙角上来,特别是编辑室里不只有他们两个人在他感觉有些难堪,恼羞成怒之下就说了一句;“就这大白话,小学生作文一样的东西,也想刊登在院刊上?还是多读几年历史书再来吧。

    “你说哪个是东西?”

    “就这《明朝那些事儿》,怎么样,敢投稿投到这里来,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