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老子亲自开着飞机去干掉他!可这只是军队和军工系统内部的事吗?”
冯国安才不会被伍振国的这番话给镇住,斜了斜眼,道,“听上去跟真的似的……你们空军能拿中航工业总公司怎么样?你们空军的飞机都是人家提供的,现在想要在这件事上分一杯羹的是中航工业总公司,你敢带着人去炸了他们的工厂?”
伍振国顿时一窒。
成飞、西飞、沈飞、哈飞……共和国所有叫得上名来和交不上名来的、曾经的和过去的飞机制造以及关联企业、军用导弹和火箭系列,全都是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各个研究所和公司生产的,说起来空军似乎很牛逼,但他还真的不敢拿中航工业怎么样,一想到自己这牛逼吹大了,他就不由得叹了口气。
可是叹气无助于解决问题,叹完了气,问题还是在那里摆着,还是要想办法,伍振国皱着眉头拧了半天的眉毛,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要不以民间商用的名义,从索洛维约夫设计局引进4?纯粹的民用发动机,这样中航工业总公司就插不上嘴,可以完全由政府那便做主了吧?”
对自己的装备提供商满腹怨言和牢骚的,看来不止是美**队的传统。
“那怎么可能?”冯国安显然不认为伍振国的主意是个好主意,“中航工业总公司也不傻,4和伊尔—76上面用的d—30kp—1/2根本没有多少区别,专家分析其中有99%的零件是一样的,把4凑合着用在伊尔—76上来替代d—30kp也不是不行,反正都是d—30k系列的……”说道最后,他也是愁眉不展,“唉,要是能够让中航工业总公司内部自下而上的对总公司逼宫就好了。”
“逼宫?那怎么可能?”伍振国对冯国安的话嗤之以鼻,显然认为这是一个糟糕到了极点的主意,“林鸿飞他能够给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那些企业什么好处,让他们逼宫……”
“逼宫?!”
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一声大叫!眼中都闪烁着惊喜!
冯国安最先沉不住气,他首先开口道,“我知道在民航机领域,波音、麦道和空客这三大飞机制造商其实是将飞机分解成无数个零部件,比如雷达用谁的、航电系统用谁的,仪表系统用谁的,机舱门由哪家公司生产,机翼由哪家公司生产,起落架由哪家公司生产,座椅由哪家公司生产……”
冯国安越说,就越是兴奋,他用力猛拍了一下大腿,“伍将军,中航总公司下属的各家公司是个什么情况你应该清楚吧,你说,如果将这些项目拆分给中航总公司下属的各家公司来做,又没有机会?”
伍振国的两眼简直是在灼灼放光,连连点头,“有机会!太他妈有机会了!你是不知道,军工企业全靠军事装备采购维持,财政拨款只是一小部分,这几年国家压缩军费开支,那些飞机制造厂一个个日子苦的都揭不开锅了,真要是有这么一大比订单拆分下去,这些公司得发疯!”
“那到时候中航工业总公司那边……”冯国安和伍振国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全都是兴奋的神采:现在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各家公司为了赚钱,眼睛都是绿的,不知道有这么一比大生意也就罢了,可如果知道了有这么一比大生意,他们还不得发疯?
下面的人都等着人家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撒过来的订单好过日子呢,你们竟然看着别人的项目,不让人家的项目如期进行?你们这哪里是拦别人的项目,这分明是不给我们吃饭啊!
到时候谁敢拦着他们,谁就是他们的敌人,连中航工业的领导都不敢反对,谁反对就是要让自己饿肚子、砸自己的饭碗。
林鸿飞若是先将自己有大笔订单的消息散布出去,表示有大量的零部件要交给国内的专业公司来定做,在勾起这些公司的**之后又给他们脑袋上泼上一盆凉水,说因为中航工业不允许他们公司从俄罗斯引进航空发动机技术,这笔生意做不成了……一想到如果林鸿飞这么做,两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到时候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公司的领导们绝对会干出带着人去堵总公司大门的事情来,届时哪位领导敢在d—30发动机项目上提出反对意见,那他就是下面总公司的敌人,是吸引所有人仇恨的,保准有人砸他们家玻璃……砸不了他们家玻璃也要砸他的汽车玻璃。
至于林鸿飞会不会丢出订单来,他们完全不担心,现代航空业是一个细分程度高度发达的行业,大名鼎鼎的波音和空客也不过是个设计公司+组装工厂的组合而已,林鸿飞的工厂能够生产一小部分就已经很不错了……以他们对林鸿飞的了解,这下子绝对不是能干出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来得人,如果能用这种方式换取中航工业总公司在d—30发动机项目上的放手,他绝对不会吝啬于放弃这点利益。
话说回来,这也必定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有门!”冯国安点点头,眼中满是希望。
“有门!”伍振国将军也跟着点点头,眼中全是憧憬。
林鸿飞还不知道,就在他苦苦思索着问题解决办法的时候,已经有人帮他想出办法来了,而且貌似可行度还非常高。
——————————————————————————
“首长,您的电话,”赖峰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点怪异,“是正在俄罗斯出差的民航华北空管局的冯国安同志打来的电话,说有些关于林鸿飞同志的情况要向您汇报。”
有这一点怪异就够了,东方正“哦……”了一声,“我记得这小子不是去美国了么?怎么又回了俄罗斯?”
不过在和赖峰说这话的时候,却“顺手”接过了电话听筒,整个人瞬间一变,内阁秘书长的威严显露无疑,“喂,我是东方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一八四章 精神支柱的力量(三更,一更到)()
“林先生,图—154是一款非常棒的飞机,而且价格很便宜,它可以提供与波音737和空中客车a320相当的运输运力,但相比于波音737和空中客车a320,一架图—154之需要1500万瑞士法郎……”
以现在的汇率来算,1500万瑞士法郎大概相当于800万美元,一架空中客车a320需要4000万美元,波音737的价格也差不多,一架图154的价格却相当于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五分之一,这个价格确实不是一般的便宜了,如此低廉的价格也确实吸引了很多囊中羞涩的买家,但林鸿飞却坚定的摇摇头,“不好意思,图波列夫先生,我不是开航空公司的。”
“但是林先生,我听说您在美国有一家航空公司……”图波列夫狡猾的眨了眨眼。
林鸿飞心中暗骂了一句,这家伙对自己的了解可比自己以为的深得多。
“是的,”林鸿飞点点头,但他心里已经有些恼火了:这老头是不是在把我当傻子来宰?心中有些恼火的林鸿飞,言语间自然就不再那么客气,“但是图波列夫先生,在美国从事商业航运的飞机是需要得到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认证的,您的tu—154拿到了faa的适航证了吗?”
阿列克谢图波列夫顿时哑口无言,是啊,林鸿飞在美国有个航空公司是不错,但自己将一个没有取得faa适航证、不能在美国从事商业运营的飞机卖给他。这不是在将人家当傻子耍吗?也难怪林鸿飞如此恼火。
“图波列夫先生,如果您能够拿到faa的适航证。我保证一定采购相当数量的tu—154来充实我的航空公司。”
听到林鸿飞这句话,阿列克谢图波列夫除了苦笑之外,还是苦笑:tu—154不可能取得faa的适航证的,这和tu—154的品质无关,现在的美国人和欧洲人把持着标准的制定权,即便是你的产品做的再先进、再安全、发动机再合格,也要听人家的,哪怕是合格的。也总能找到不合格的理由,说不让你的飞机进入我的市场,那就是不让你的飞机进入我的市场……这才是真正的地方保护主义。这就是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质,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啊。
“林先生,我们不说这个了,我们来说说另外一件事……我有位朋友希望能够见你一面。”图波列夫叹了口气。对林鸿飞道。
“嗯?”听到这话,林鸿飞不由得一愣,“我不是已经和皮尔姆先生认识了吗?”
“不是皮尔姆,是……”图波列夫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人。”
“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人?”林鸿飞愣了一下。“他们要见我做什么?”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人要见自己,这真的有些出乎林鸿飞的预料,不是有些,是非常出乎林鸿飞的意料,他向图波列夫设计局问道。“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应该不缺钱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是刚刚在他们身上花了3亿美元?”
“这个事情你都知道?”这次,吃惊的人换成了阿列克谢图波列夫。前段时间美国最大的军火商之一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大把的撒钱,最后靠着大把的美元几乎将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设计资料、尤其是垂直起降方面的资料“洗劫”一空的事情,在俄罗斯政府高层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这件事委实是太过丢人,俄罗斯政府不但秘而不宣,还下达了封口令,哪怕现在是俄罗斯政府高层的眼中的“美俄蜜月期”,发生了这种事情也够让俄罗斯政府丢人的,图波列夫没有想到,林鸿飞连这件事都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啊。”林鸿飞摊开手,耸了耸肩撇撇嘴,一脸的不屑,“就你们那漏洞多的跟筛子有的一拼的政府,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保的了密?”
这脸抽的……简直是“啪啪……”作响,阿里克谢图波列夫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作为一个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领导者,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也很恼火,“那你就应该知道,那笔钱全被中央政府给没收了。”
准确的说,是俄罗斯当中政府的某些人看到这几亿美元眼馋的不行了吧?林鸿飞心道,但这话说出来就没意思了,他想了想,想不出来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能有什么东西再拿出来卖钱的,但犹豫了一下,林鸿飞还是道,“这样啊,那麻烦您告诉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先生们,过了这几天吧。”
图波列夫也知道林鸿飞这几天实在是忙,无言的点点头……虽然他很看不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做法,自从89年雅科夫列夫先生去世之后,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般,连基本的操守都没有了,但自己好不容易卖家底卖的三个多亿美元一下子就被中央政府的某些人抢走,他心中也在为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感到不值。
————————————————————————
“国家能同意我去美国?”听到林鸿飞说出他的计划,让自己带队去美国参与伊尔—62的深度改装工作,并且成为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在美国分公司的飞机副总设计师的时候,饶是马凤山老爷子活了60多岁,但还是忍不住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他真的难以置信,国家竟然会同意自己去美国长时间工作这件事?
是的,国家对于马凤山这一类对于国家的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人物的出国限制措施是非常严格的,出国长时间工作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哪怕是官方组织的交流活动,在国外的时候每天都还要受到带队“领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严格审查呢。
所以当林鸿飞说出由他马凤山带队参与到伊尔—62的深入改装当中去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有人会奇怪,既然不能去美国,那为什么能来俄罗斯?但事实就是如此,来俄罗斯受到的审查力度很小,去美国则不行。
“原则上没有问题了,但具体方式还有待商榷,”林鸿飞没有说的太多,但他只说了这么一点。马凤山就明白了小林为此大概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什么也没说,沉默了一下,抬头起来望着林鸿飞道,“你给我说说,这个伊尔—62你到底是打算怎么改?”
这才是林鸿飞要马老爷子亲自出马坐镇的要点所在,当林鸿飞将自己准备要将伊尔—62的改装要求说明白之后。饶是马老爷子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也被林鸿飞的想法给惊的目瞪口呆,同时也为林鸿飞的处心积虑深深的感动着,他颤抖着嘴唇,“小林,你知不知道。这个机会对我们国家来说有多重要……”
“我知道啊,”林鸿飞的笑容笑的很灿烂,“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能掌握伊尔—62这种150吨级别级别的设计理念、设计结构,尤其是在改装的过程当中。对一些关键部位的改动,还要考虑到一系列的影响……我虽然是做汽车设计。但好歹也是属于设计工作,我能想象得到这里面的难度。”
“但老爷子,我这么跟您说吧,这次的改装,就是拿给您练手的,您想要怎么改就怎么改,怎么合适就怎么改,把整个气动布局该了也没关系,t型高平尾改成常规低平尾、下单翼改成上单翼、机身后挂发动机改成机翼下挂发动机、把传统钢材用新型材料代替……总之一句话,不要怕花钱,改变了气动布局后要吹风洞也没关系,我帮你们协调。”
“航电设备、航空仪表、操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这一块我们暂时是没办法解决了,但大飞机的机身设计、气动布局这两个一定要做好。这个机会可是咱们公司花了差不多8000万美元买回来的,除了这8000万,我还给你们准备了2个亿,这两三年的时间里,能把这差不多3个亿美元都花掉,我估计就差不多了。”
“用不了,用不了,哪里用的了这么多?”
听林鸿飞说给自己的团队总共准备了差不多三个亿用在改装在两家伊尔—62上,马老爷子真的被惊的心尖子都在哆嗦:当年搞运十的时候,前前后后也才花了几个亿rmb啊,就算这几年物价涨得厉害,钱没有以前值钱了,可人家美国这边没怎么通货膨胀啊。
一想到只是改装两架飞机……好吧,小林是希望在这个改装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能够掌握150吨级以上飞机机身和气动布局的设计……可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吧?他犹豫了一下,道,“而且咱们也没有合适的发动机。”
“发动机的问题,我来解决。”面对马老爷子这番若有所指的话,林鸿飞只用了这么一个简单却有力无比的话语来解释,“反正是商用飞机,我们可以先买发动机来用,以后咱们再慢慢来。”
他望着马凤山,望着这位共和国航空工业当中最悲壮的一位“烈士”,神情有些激动,“老爷子,汽车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马马虎虎的我也算是个野路子出家的系统工程工程师,我很清楚造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有多难,我不奢望、也不敢想一夜之间我们就掌握了大飞机总体设计、气动布局、工程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强度,可靠性工程到发动机、航电系统以及机载计算机技术在内的一整套技术。”
“这一次,只要您和您的团队能够掌握飞机机身的总体设计、气动布局、能够解决结构和强度的问题、把握好可靠性,我就满足了,我从来不敢奢望这架飞机达到某些领导要求的‘从里到外具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如果能用5年的时间解决总体设计、气动布局、液压控制、结构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