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不是卖?”
刚刚还气的手指直颤的尹启达顿时哑然,如果林鸿飞真的打算这么做了,那之前叫嚣着要给林鸿飞和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一点教训的万山特车和一重、二重还真的只有干瞪眼的份:就像是林鸿飞说的,只要能赚钱,不违法,从法理的角度说不出uo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进行合作的,万山特车、一重和二重还真的可以想办法利用政策性的优势来逼压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可如果林鸿飞真的决定不按照他们的套路玩,万山特车、一重和二重立刻就只有抓瞎的份儿……作为国内军方最大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的供应商,估计万山特车能生撕了自己。(。)
第八八四章 出招!(一更到)()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林鸿飞和尹启达这一对冤家不欢而散,当然,这也和一辆吉尔4047和伊尔76运输机的价值高昂,哪怕就是外交部这种中央大部,也不敢当真直接一口吞下这么大一块肥肉有关系。
如果林鸿飞那小子是个没有背景的人,这么大的一块肥肉那吞了也就吞了,但年产值上千亿的汽车生产基地计划让林鸿飞现在在国内经济界正名声大噪,就算是外交部,林鸿飞现在就是古齐省的宝贝疙瘩,外交部就算再怎么是中央大部,也不敢死掐着不放。
从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一出来,快到门口的时候还怒气冲冲、走到了门口就换成了一副笑脸的林鸿飞,刚一坐进车子里,表情立刻变得阴沉无比,给曹军吩咐道,“立刻和战略部联系,整理一份资料,让袁志伦交给省委领导……这件事我们需要省里的支持。”
“是,回去我就去安排,”曹军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不敢怠慢,忙应声到。
一重、二重和万山特车吗?林鸿飞皱了皱眉头:事情来要麻烦了,事不宜迟,来需要立刻快点和白俄罗斯部长会议达成一致。
…………………………………………
几乎就在同时,白俄罗斯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亚斯尼科维奇也接到了情报人员的汇报,听完情报人员的报告,他皱着眉头:竟然谈了46分钟……46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了,“去搞清楚林鸿飞和他们的副领事先生谈了些什么,两天内给我答案。”
对于同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与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合作,白俄罗斯部长会议的重视程度远超林鸿飞的想象,在自己的伙伴卢卡申科的计划中。这是白俄罗斯经济复兴的关键一环,绝对不容有失,至于情报人员去找这条情报会有多大的难度,这个问题不在米亚斯尼科维奇的考虑范围之内。
挂上电话,米亚斯尼科维奇揉了揉眉心,这段时间以来与最高苏维埃权利委员会舒什克维奇的斗智斗勇和暗地里的刀光剑影,让他身心俱疲,现在还要加上这件事,他真的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有些撑不住了……希望卢卡申科快点搞定反贪污临时委员会的事情吧,否则自己以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身份来应对最高苏维埃权利委员会主席。实在是太吃力了。
想到卢卡申科,米亚斯尼科维奇努力振奋了一下精神,对秘书吩咐道,“备车,去卢卡申科同志那里去。”
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了。但在白俄罗斯,大家普遍的还是习惯于同“同志”来称呼对方。
……………………
赶到卢卡申科那里的时候。不同于自己的疲惫。米亚斯尼科维奇得出来自己的这位好朋友对眼下的频繁忙碌十分享受,他上去精神奕奕,到米亚斯尼科维奇,卢卡申科没有客气,招呼伊万给自己的好朋友倒了一杯咖啡之后,立刻向他问道。“米哈伊尔,什么事情电话里不能说,竟然要亲自过来?”
“林去他们的大使馆里,和他们大使馆的副领事交谈了约46分钟。”一说到正事,米亚斯尼科维奇的表情顿时就严肃了起来,放下手中的咖啡杯道,“两人具体聊了些什么还不得而知,我们的情报人员正在努力试图获取情报,不过,你也知道的……”
说到这,米亚斯尼科维奇略显无奈的摇摇头:搞情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现在的白俄罗斯,政府连老百姓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保证,又哪里有充沛的资金来搞情报工作,虽然给情报小组下达了指示,但对于情报小组是否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情报,米亚斯尼科维奇并不抱很大的希望。
不仅是米亚斯尼科维奇,卢卡申科也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所以他皱着眉头,摸着自己斯大林式胡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这个动作有助于他的思考。
“先等等,”果然不愧是未来的白俄罗斯总统,须臾间,卢卡申科做出了决断,他抬起头来,语气很坚定,“对我们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局势等林的反应……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他总要做出反应的。”
果然是个好办法,米亚斯尼科维奇点点头表示赞同:虽然现在并不知道林鸿飞去他们大使馆的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毫无疑问,不管对于白俄罗斯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肯定要有接下来的动作,根据林鸿飞接下来的动作,就可以判断出这次林鸿飞去大使馆的事情是好还是坏,届时白俄罗斯自然就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反应。
“那好,那就等他的反应!”米亚斯尼科维奇几乎是无条件的拥护卢卡申科的决定,他立刻点头。
“战略部和袁助理已经将咱们同白俄罗斯的合作计划向省里做了汇报,在了解了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和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技术实力之后,省里对咱们的计划很感兴趣,但在这件事上,具体要采取何种对策,省里还有些争论,一时间还没有拿出最终的结论……”
曹军将省里的反应向林鸿飞做着汇报,听着曹军的话,林鸿飞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就知道关键时刻这些政府官员靠不住。如果是在国内的投资也就罢了,说不定他们还真的会卯足了力气来支持自己,可既然是和外国人、尤其是和刚刚解体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白俄罗斯做生意,省里对自己的支持力度,自己早就该想到极其有限度……
这个时代的国人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他们很羡慕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哪怕来个黑哥们都能引来大家的注意,但对解体的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却持着鄙视的态度,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倒爷们的口口相传让大家觉得这些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过着一种饭都吃不上的日子,第二个,解体的苏联总让大家觉得这些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种“国破”的感觉:国家都破败了,咱们还用正眼他们吗?
“去年我们和白俄罗斯的经贸总额是多少?白俄罗斯的对外经贸总额又是多少?”林鸿飞忽然打断了曹军的话,问道。
“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老板竟然会问起这么一个问题,曹军微微愣了一下,不过这几年跟在林鸿飞身边的锻炼不是白给的,此外公司战略部的准备工作和对白俄罗斯的情报工作也做得很充分,虽然不知道老板为什么会为这个问题,但曹军还是立刻给出了答案,“去年的双边贸易额是90万美元,其中我国出口白俄罗斯99万美元,从白俄罗斯进口292万美元;在过去的992年中,白俄罗斯的对外经贸总额为05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为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同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占绝对的大头,约占白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0%,除了我们之外,其他的主要贸易伙伴有波澜、奥地利、德国、美国、保加利亚、英国、瑞士和南斯拉夫。”
略略一顿,着林鸿飞的表情,曹军补充了一句,“根据我们对双边贸易情况的分析,大概在未来的6到年内,双边的贸易额都见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双边贸易总额只有000多万美元,对外贸易总额只有亿美元……林鸿飞咧咧嘴:这个数字可真寒碜。
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曹军忍不住有些好奇的向自己老板问道,“老板,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林鸿飞忽然古怪的笑了,“想来,白俄罗斯人应该不会拒绝我们扩大两国的双边贸易总额吧?”
肯定不会啊!对外贸易总额越大,白俄罗斯能够赚到的钱就越多,民众的生存压力就越小,政府和政府官员的日子就会好过的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每天都有人要饿死,您没到白俄罗斯的政府官员们捉急的一个个眼睛都红的跟兔子似的么?曹军想都不想,心中立刻给出了答案。
米亚斯尼科维奇对林鸿飞的到来很激动,因为这意味着林鸿飞要出招了,他不怕林鸿飞出招,只要他一出招,自己就能判断出这家伙到底是得到了共和国的支持,亦或者是他们的国家有人在扯他的后腿,更能判断出白俄罗斯是否有机会趁机捞取更大的利益……他想到了很多,但惟独没有想到的就是林鸿飞这家伙不按照自己想好的套路出牌。
“米哈伊尔先生,虽然我们在工业合作方面还有一些分歧,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其他方面先展开一些合作,您说是吧?”林鸿飞笑的很真诚,“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和粮食方面有关的合作,您认为怎么样?”
粮食?!听到这两个字,米亚斯尼科维奇这个白俄罗斯的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眼珠子都红了。(。)
第八八五章 我们有钱(二更到)()
无怪乎米亚斯尼科维奇这么激动,要知道,现在的白俄罗斯最缺的是什么?不是卢布,是粮食!大量的粮食!
对于每天都有人要饿死的白俄罗斯来说,解决粮食问题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林鸿飞能够给白俄罗斯运来粮食,运来大量的粮食,那就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任何一位政府官员都会将林鸿飞当成祖宗一般的伺候着。
“林先生,您真的能够和我们做粮食贸易?”米亚斯尼科维奇再也无法维持自己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应有的镇定了,一下子站起身来,激动的手不停的举起又放下,似乎是想要抱林鸿飞却又觉得不合适,深吸了两口气,让自己的大脑尽可能的平静了一些,无比严肃的向林鸿飞问道,“大额的粮食贸易?您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说完这些,又觉得自己的态度似乎不够明朗,举起一只手来如同发誓一般的立刻对林鸿飞说道,“林,如果你真的能够给白俄罗斯运来大量的粮食,我向你保证,一切事情都好说。”
很明显,米亚斯尼科维奇失态了,这分明是**&裸&的暗示林鸿飞,只要你能给我们搞来大量的粮食,你们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同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合作事宜,一切都好说……就差直接对林鸿飞说“只要你能给我们搞来大量的粮食,我们肯定按你说的办!”了。
有人说了,难道白俄罗斯人都是傻的么,既然白俄罗斯缺粮食,那他们对外贸易赚的钱直接买粮食不就行了么?至于这么自己心甘情愿的当肥猪被林鸿飞宰?
事情如果真的有这么简单就好了,首先一个。在苏联时代,白俄罗斯是一个以重型机械制造为主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哪怕他们有自己的农场,可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立刻就扭转过来,事实上,在整个苏联时期,他们的粮食供应问题一直不足,每年都需要出口大量的石油来换取粮食。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仍旧是白俄罗斯的对外贸易的大头。这一点只要曹军给林鸿飞提供的那份数据就可以得出来,对于一个普遍缺粮的贸易环境来说,拿机械产品换粮食竟然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这种荒谬的事情大概也就只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崩溃的那几年才会出现。
最后一个,既然大家都知道白俄罗斯缺的是粮食了,那还不用这个大好的机会拿捏他一下?当北约那么多政治精英一个个都是傻的么?
“我知道。”林鸿飞点点头,他倒是真的很明白米亚斯尼科维奇为什么这么激动。所以他倒是显得格外镇定。“相信我,我一定可以给白俄罗斯带来足够多的粮食……如果我没记错,白俄罗斯的总人口是04万吧?大概需要解决粮食问题的人口总数应该不会超过200万?以每人每天消耗公斤粮食来计算,一年就是7万吨,每个月不过是6万吨多一点,平均两天一列火车的运输量。你,并没有那么难,是吧?”
上去却是并没有那么难,但这首先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林先生。我们白俄罗斯是一个内陆国家,不靠海,您打算从什么地方购买粮食?又打算怎么运进来?”
米亚斯尼科维奇问的这个问题
“这就是另外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了,”林鸿飞耸耸肩,“最近和最节省运费的方式自然是从欧洲购买了足够多的粮食之后,从大西洋出发,进入波罗的海,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这三个国家是同时挨着你们白俄罗斯与波罗的海的国家,第一副主席,您现在要做的就是说服这三个国家当中的任何一个,允许我们购买的粮食走他们的铁路,我们的粮食从他们的海港卸下来之后,直接穿过他们的国家来到白俄罗斯。”
这三个国家当中,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都是当年苏联的5个加盟共和国成员之一,苏联解体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日子也不好过,那么没两天通过一列火车,对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这两个国家来说也是一句巨大的收入:过境费和火车的使用费总是要给的,为了尽可能的促成这件事,不管是林鸿飞还是米亚斯尼科维奇都没指望能让白俄罗斯的铁路公司来承担国外的运输工作,只能交给立陶宛或者拉脱维亚两个国家的铁路部门来做。
这属于政府之间的合作,米亚斯尼科维奇略一思索,当即点头,“我会立刻向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政府进行联系,如果可能,我希望届时林先生你可以参加这个谈判团。”
“到时候再说吧,我的时间安排,”林鸿飞自然不会把话说死,不过他还是委婉的对米亚斯尼科维奇道,“但是我个人建议,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分别同他们联系,最好不要坐到一起。”
米亚斯尼科维奇一愣,随即点头……也是,如果这三家知道了自己要用他们的铁路,联合起来死要钱怎么办?毕竟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小心谨慎一点总是应该的。
“既然您没有问题,那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了:粮食的价格和交易方式……”林鸿飞微微一顿,到米亚斯尼科维奇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对这件事的把握越发的大了几分。
价格问题,在林鸿飞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要林鸿飞能够真的给白俄罗斯送来粮食,他可以接受比国际粮食到岸价高七成的价格,但粮食的交易方式……对啊!直到林鸿飞提到这个,米亚斯尼科维奇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粮食送来之后应该如何交易?直接向林鸿飞支付金钱乃至于黄金?
如果可以,他倒是巴不得这样,但上去似乎林鸿飞并不打算这样做的样子。
“林先生,您请说,”米亚斯尼科维奇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不自在,不由自主的动了动身子,“我洗耳恭听。”
“第一个问题,粮食的价格,我的要求是,在去掉我的采购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后,三成的利润。”林鸿飞竖起了第一根指头,“但是这个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