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余睹点了点头,道:“好!以后有耶律余睹一天,便有希尹兄一天!”环顾四周,道:“这里危险,我们赶快出城再说。”和完颜希尹招集余部,趁着城内局势混乱冲了出来,又往东南而来,会合了萧庆韩福奴,萧、韩见到耶律余睹身边的完颜希尹都吃了一惊,耶律余睹道:“是希尹兄救了我,以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二人这才释然。
    双方合兵一处,共有万人上下,耶律余睹命全军去头盔,绑上布条,作为认记,传令道:“大金无道,大汉承德!我将顺应天命,投靠大汉。愿随我者,举兵相从,不愿随我者,自寻生路,我绝不阻拦加害!”
    万余兵将无不踊跃,叫道:“愿随将军,顺应天命!”
    这时北面烟尘渐起,完颜希尹道:“莫非是萧铁奴到了。”
    耶律余睹道:“应该是。”便派萧庆去接应,不久萧庆回来,道:“萧帅、种将军都到了,他们听说城内形势,十分高兴,命我们从东南路进攻!”
    耶律余睹道:“好!”看看汉军诸路对灵州已成合围之势,便领军进攻。
    此时灵州城内编制涣散,诸将不相统属,大敌骤至,三成投降,三成逃跑,能组织起有效抵抗的不足三成。至于滞留在城内城外的金军更是如鸟兽散。
    萧铁奴布置大军,围三缺一,只留西面,夏军乱糟糟逃出城来,盲目向西,途中却又遇到了埋伏,死伤过半,能逃到中兴府的残兵败将不足一成!
    不说夏主乾顺闻讯恸哭咳血,却说萧铁奴攻占了灵州以后,将追剿金夏余部的重任交给了种去病,自己却来会耶律余睹,两人见面之后,萧铁奴那张僵尸脸不断扯动,似乎是在笑,对耶律余睹说:“若当初早些归顺,今日成就,不在我下!可惜,可惜。”
    萧庆韩福奴在耶律余睹身后,听到这话心道:“都统冒着奇险建此大功,你一句慰问嘉奖也无,竟然说这样的话!”
    耶律余睹却只是微微一笑,答道:“余睹只求妻儿族人能保平安罢了。当初不得已投靠女真,是这个意思,今日顺应天命投靠大汉,也是这个意思。至于功名富贵,不敢过望。此生若得以万户侯善终,便是上苍保佑。”
    这等辞令,萧铁奴也不放在心上,忽然瞥见耶律余睹背后站着一个好面熟的人,仔细一看,竟然是完颜希尹,眉头一皱,问起缘由,耶律余睹将完颜希尹暗中相助之事说了,萧铁奴怒道:“这等叛主之人,留来何用!拖出去杀了祭旗!跟宗翰的首级一起送到云中给大哥!”
    完颜希尹大惊,耶律余睹抢上一步道:“萧帅!杀俘不祥,何况是来归之将!若杀了完颜希尹,将来还有谁会对大汉归心?萧帅若要杀完颜希尹,还请先杀耶律余睹!”
    萧铁奴横了他一眼,冷冷道:“耶律兄,这人是宗翰一系数得上号的人,你要保他,恐怕将来对自己的前程大有妨碍!”
    耶律余睹道:“若论亲,宗宪是宗翰之胞弟,但听说陛下连宗宪也放过了,何不能容一完颜希尹?”
    萧铁奴冷笑道:“宗宪不过一书生,便留下十个来,也无妨!”
    这话可说已经点明:完颜希尹之该死,不在于他是完颜宗亲,而在于他是金军西路军最有实力的领袖人物之一。但耶律余睹却还是道:“希尹兄对耶律余睹有救命之恩,余睹宁可不要前程,只求萧帅放过他!”
    萧铁奴怒道:“不知好歹!”正要发作,帐外报种去病到了。种去病进来后见帐内气氛怪异,问明因果,忙劝萧铁奴道:“宗翰发狂杀人,完颜将军为求自保也是人之常情,说叛主未免重了。而且弃暗投明,说来还是有功。再说如今嵬名察哥的主力虽然瓦解,但西夏都城仍在,这西北的战场上还需要用武之英雄!”
    种去病好说歹说,才说得萧铁奴勉强答应。种去病见他放过了这件事情,又道:“我已经派出急骑去通知刘锜,要他赶紧前来会师。”
    “会师?会什么师!”萧铁奴道:“他的人马也不用来,赶紧运粮草过来便是!”
    种去病笑道:“刘将军所在到此颇不太平,他的兵马若是不到,只怕粮草也难以安全抵达。我这次来,是想请六将军调一员大将领军前去接应。”
    耶律余睹出列道:“末将愿往。”
    萧铁奴看了他一眼,道:“这等小事,何必劳烦耶律兄!这样吧,陕北嘉宁、祥佑一带,尚有不少西夏的堡垒还没清理干净。我们要攻打中兴府,这些便是我们背后的钉子,不除不快!耶律兄西来之时和他们打过交道,想必深知其间虚实。不如就请耶律兄率军前往,先将我们背上的这些钉子给拔了,等我和刘锜会师之后,粮草齐备再挥旗渡河,一举攻克夏都。耶律兄以为如何?”
    耶律余睹忙道:“萧帅深谋远虑,人所不及,末将领命!”
    诸将帅又商议了许久,这才散会。出得帐来,完颜希尹忙拜谢耶律余睹和种去病的救命大恩,种去病淡淡道:“谈不上救命,我只是依据军律办事罢了。”说完便走了。
    完颜希尹见左右无人,叹道:“耶律兄,这次我可累了你了。才到萧营,便与萧某人口角,这往后的日子,怕不好过。”
    耶律余睹和他走出几步,看看离大帐已远,这才道:“不怕,他与我无甚渊源,我原没打算得他荫庇。”
    完颜希尹奇道:“耶律兄一直以来不是和他联系?”
    “不是。”耶律余睹道:“一直和我联系的是杨七,等折大到了云中时,我是当面见到了他。之后我假意救出宗翰、西来破夏等事,要我借金军之势从内部破夏的大方向其实是杨七的算盘,细节之处则是见到折大后他和我共同商定。种去病在灵州时有配合过我的行动,但料来也是有折大在背后示意。”
    完颜希尹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完颜希尹道:“你我本是武将,归附得晚,在萧铁奴旗下难以得到信任,再说便得到他的信任,又岂是我等所愿?”
    完颜希尹点头道:“不错。杨七以文官之首居中枢,往后多半还得我们这些人在边疆上给他支持,再说这人脾气也比较好,不似萧铁奴专横跋扈,我们走他这条路,却远胜于跟随萧铁奴了。”
    耶律余睹道:“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还是得先顺着萧某人之意行事。扫荡夏人留在嘉宁、祥佑一带的残余势力一事不容有失!至于破夏的功劳,只要折杨心里有数就行。”
    两人本是虎狼山上走下来的猛兽,此刻去对付夏人留在陕北的丧家之犬,当真是牛刀杀鸡了。
    他们出发后不久,刘锜便从南而至,率领一万兵马护送了大批粮草到灵州与萧铁奴会师。夏军主力已溃,汉军气势如虹,无论是萧铁奴还是刘锜都觉得灭亡西夏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刘锜带来的粮草路上已经吃了一半,南北两路大军各有十几万人,若再会合王宣、曲端的部队,三十四万人的大部队逗留在这个西北偏远之地,每日都是百万之费。之前西北战事正紧时杨应麒尽量顶住压力,万事以军事优先。如今西北战局基本上胜败已定,以杨应麒为首的文官集团便开始喊穷了,希望前方将帅在打仗的同时能够顾及到中枢政府的承受能力。
    这一年多来刘锜在陕西不但要管打仗的事情,也要设法解决军饷的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十分在心。他建议由汉军北路抽取五万兵马分别驻扎在灵州、克夷门,拱卫已有战果,剩下的兵力或牧马于陕北、敕勒川,或就食于渭水流域。陕西军马的主力不再北上会师,而是移向兰州,先征服西夏在西南的领土,打通前往凉州的道路,联系上种去病留在那里的人马。兰州素有囤积,刘锜前往那里可以因食于当地,而从长安出发的粮道则直输灵州,和从云中出发的粮道一起,作为灵州、克夷门驻军的给养。等西夏的西南疆域以及河套内部的西夏残余据点完全征服以后,诸路大军再四集渡河,围攻西夏都城中兴府,这是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的战略。
    种去病也认为中兴府囤积颇多,城防又坚,在当前的局势下要一鼓作气攻下中兴府的想法不现实,不如先解决了宁夏平原的外围,困乾顺于一地,再困乾顺于一城,一步步走向最后的成功。
    若是按照这等打法,那除非乾顺投降,否则要攻克中兴府只怕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这等持重的战略若是曹广弼、杨开远多半立刻就会定下,但萧铁奴却犹豫了许久,才在种去病的敦促下勉强答应。
第三三二章 金兰折(上)
    西夏主力溃散的消息,比嵬名察哥和宗翰二人的首级更早传到了东方。大捷的消息如西风般向东方吹来,汉政府对这次大捷的消息未加封锁,所以一直关注着战况的宋军西北路人马很快就得到消息,快马加鞭地往建康汇报。
    大宋君臣对西夏战事的结果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汉夏国力的差别摆在那里,但听到消息后还是不免吃惊,觉得汉军的胜利比他们预料中快了许多。无论是在中枢主政的秦、赵,还是在边疆练兵的韩、岳,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嵬名察哥一死,西夏之亡便无疑问。
    西夏一灭,除去不值一哂的高丽,汉廷在海内便只剩下大宋和河南残金两个对手。也就是说,汉廷如果还要对外扩张,接下来就要移师向南了!折彦冲麾下的胡马会踏到河南为止么?折彦冲手中的汉刀会割了宗弼的人头后就满足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赵构和秦桧都觉得很悬。
    为此,赵构召集群臣连续商议了好几个日夜,甚至召唤正在通州练兵的韩世忠以作咨询。
    与此同时,建康的士大夫——尤其是青年学生在听到消息后也起了很大的反应,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竟然公开庆贺,认为这是华夏民族收复甘陇的千年壮举!甚至有学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建议:趁机进军河南,驱逐胡虏,全面恢复华夏的河山!这实在是一个有些不顾当政者喜恶的建议,不过,这些年来由于有汉廷这个号称“言者无罪”的政权在北方作为榜样和牵制,宋室对士大夫和学子的舆论都不好进行太过明显的压制,甚至还作出种种姿态笼络士子学子之心。几年下来,竟使建康舆论环境之宽松比起塘沽来亦不逊色,连一些有点犯皇帝逆鳞的话也有人敢公开倡说!驱逐胡虏、恢复河山的口号一出口,登时满城哄传,不久更影响到了宫内、相府和枢密的决策!
    建康这个大宋的临时行在里,一内一外沿着截然不同的思路进行着各自的活动。在内,君臣们忧虑的是折彦冲会否南下,将帅们担心的是宋军能否抵挡住汉军的攻击;在外,学子门却在高叫着华夏全面复兴的口号,连上万言书请朝廷赶紧出兵河南,趁此“千载难逢”之机,报父兄之仇、血靖康之辱、复北宋故都!
    大宋君臣的商议秘而不宣,而士子们的口号却通过种种途径进入了相府,进入了皇宫。赵构一开始听到这些建议,在朝时还微笑以对,退朝后便暴跳如雷。只是金军对大宋有灭国俘君的奇耻大仇,治下士子有这样的建议赵构非但不能当面驳斥,反而得笑脸相迎,标榜承继赵氏正统乃是赵构统治东南的政治基石,对于这样的舆论他是不敢轻否的。
    慢慢地,开始有和赵构同心的大臣觉得青年士子、热血学生们的建议未必不可行,他们认为,趁机伐金有三大好处:一是恢复被宗弼占据了的襄邓故境,以保持湖广防线的完整——若能夺取到南阳,对防范陕西、呼应汉中、翼护湖广都大有好处;二是此举可以响应之前大宋对大汉提出的“援邻抗胡”建议——之前汉廷的官员士子对大宋的援邻之说一直冷嘲热讽,说赵宋是只说不做,现在进兵,正好为“援邻”这个外交辞令作个马后炮注解;至于第三个好处,则是借机讨好境内的士子学子,为一向被看软的赵构赢得武功之名。
    刘豫提出这个建议后,赵构起初也觉得简直是胡说八道,但他对刘豫素来信任,觉得刘豫和秦桧一样是懂得为自己打算的人,所以对这样的人所说的话还能往心里去,就这样一来二往,渐渐觉得这笔买卖很合算!赵构十分清楚宗弼的主力大部分集中在黄河沿线和山东西部,正与曹广弼拉锯,若自己从南方插他一刀,不但收复襄邓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还可以保证受到反扑的可能性极低。
    虽然朝中有大臣认为残金和大宋是唇齿相依,但赵构和宗弼这对“唇齿”内部冲突太大,折彦冲若是攻击宗弼,赵构连正式出兵援救的事也不好做。何况西夏的事情也让赵构觉得要在折彦冲的全力进攻之下保住宗弼希望渺茫,搞不好还会向西夏一样,让折彦冲在灭亡宗弼之后拥有了继续南下借口。
    经过了一轮持续多日的舆论狂潮和君臣密议,大宋朝廷终于定下了因应此次西北大变的基调和对策。
    首先是外交方面,赵构决定派遣重臣高调前往塘沽贺喜,以促进南北两朝的友谊,尽量让折彦冲没有南下的借口。至于之前和宗弼的种种往来则彻底撇清,断绝和宗弼势力的所有联系。
    其次是政治方面,宋室越来越有汉廷味道的宣传部门也将在境内进行舆论轰炸,引导士子建立起华夏同族异政之论,将言论引向对保存宋室政权有利的方向,特别是培养军方对建康朝廷的忠诚。
    最后是军事行动,除了命令鲁南、汉中宋军以及东南各州水师严密注视汉军行动外,更令岳飞伺机北上,以“配合”大汉朝廷驱逐胡虏的壮举,恢复汴梁旧都。
    消息传出,朝野响应如雷,都称当今皇帝真乃既孝且武之圣君!而军方——尤其是一直在荆北战线忍气吞声的将士更是人人振奋!
    大宋朝廷在春季末绪颁布决策,荆北大军在夏初就开始行动,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全面向北推进。赵构给岳飞的密旨中暗示他得到襄邓之后便可以了,但军人的热血又岂是文火上的汤水——能随人主所欲地保持在某种温度上?军人的热血一旦被激发,那便是不到沸点难以止息的腾烈!而作为统帅的岳飞似乎也不愿过分压制部将兵卒的积极性,竟对赵构的暗示佯作不知。
    宗弼的主力一直在北边和汉军周旋,他虽对赵构有所防范,但也没想到他会无耻到这个地步,说翻脸就翻脸,翻得比谁都快、翻得比谁都决绝!金军在襄、邓防线上的兵力一来不足,二来将领眼见大势已去都有消怠之心,兵力一强一弱,士气一高一低,财力一丰一匮,加上宋军又有名将坐镇,因此连战皆捷,河南境内识时务之徒、怀忠义之辈也乘机起事,襄、邓、唐、蔡、陈、颖一月之内便有四十余城易手归宋,百姓壶浆迎道,岳飞挥旗而北,竟然在宗弼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就逼近了汴梁!
    “无耻!无耻!这些无耻的汉人!这个无耻的赵构!”宗弼在汴梁城内暴跳如雷,如果是在战场上输给了折彦冲曹广弼,那他无话可说,但现在给他致命一击的却是赵构!
    这两年来宗弼一直认为最让他头疼的人是折、曹,但此刻才知道最难对付的其实还是赵构!折彦冲和曹广弼虽然刚强,但他们都还有廉耻和执著,因此便都有缺点——只是汉政权内部另有一股柔力加以婉转才让宗弼和他的父兄们没法顺利攻击这个缺点而已。但赵构却是一个连父兄都敢于舍弃的人,一个不怕天下人指着背脊痛骂的人!脸皮之厚、心肝之黑,虽刘备曹操亦未必能过之。宗弼当初最强盛时抓又抓不住他,现在最微弱时又对他防不胜防!
    但事已至此,宗弼又能如何?赵构行动之决绝出乎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