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入侵异世界-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为什么,那些士子文人的反应,会如此之大。

    以至于越过了“文人相轻”的规律,愿意赞他一句“苏公子大才”。

    吕祖睨了一眼苏牧,轻笑道:“若要成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嘛。”

    一语惊醒梦中人。

    苏牧眼中光彩大盛。

    是了,也许那些士子文人中,有人能写出不差于那四句诗的诗词。

    可真要写出来,绝对不如他的那四句,来得震撼人心。

    一是因为,他们在见到这四句诗之前,恰好才见过声势滔天的钱塘江潮。那时候再听此诗,便是格外应景,仿佛再次见到了消退不久的江潮。

    此为天时。

    二是因为,那条街道上,聚集的正好都是士子文人,气氛经过发酵,便让所有人都下意识接受了,这四句诗十分之好的观点。

    此为地利。

    第三,则是因为这些人,在听到这四句诗之前,一直觉得苏牧就是个不通笔墨的粗人,此刻突然反转,自然令他们心神格外震撼。

    此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十分凑巧,将苏牧推到了风口浪尖。

    并且,也没什么人怀疑,这诗其实并非苏牧原创。

    除了没人见过这四句诗之外,更因为苏牧苏牧乃是徐清颜看上的人,这样一来,苏牧在这些人眼中,天然就多上一层神秘面纱。

    再者,苏牧离去之时,又说此诗并非他原创,这样反常的行为,反倒让这些人更觉得苏牧风范超然。

    “无巧不成书啊。”苏牧摇头。

    钱塘城,某一座酒楼的角落,有白衣年轻人腰间悬剑,剑鞘乃是以青蛟皮制成。

    他确定那位紫裳女子没有追来,方才倒了一杯酒,自饮自酌。

    喝着喝着,他腰间那柄剑。

    剑气凛然。

第99章 诸圣(第三更,求订阅)() 
大雾弥漫。

    苏牧睁开眸子,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

    只看得见一条长河,奔涌往前,怒涛滚滚,每每撞到山崖,便发出滚雷一般的宏大声响。

    苏牧觉得有些眼熟,仔细想想,才觉得和晚上见到的钱塘江,有着几分相似。

    看来又做梦了。

    苏牧思维很清晰,毕竟之前他还在小榕阁,吕祖就在隔壁,没可能被人以大神通,强行转送至钱塘江上空。

    苏牧很少做梦,最近的两次梦,都是墨刀对他的考验。

    “又是墨刀么?”

    苏牧有些不确定,因为前两次陷入梦境,身体都变成了一尾鱼,这次却并非如此。

    顺着怒吼奔腾的钱塘江望去,横跨半个浩然洲的钱塘江,中部居然有一块天碑。

    苏牧惊奇,他以前从未听说过,钱塘江哪一段有天碑存留。

    “或许在现实世界中,天碑并不存在,这只是虚拟梦境的再创造?”

    苏牧如此想着,走近了那块天碑。

    高达百丈,巍峨耸立,缭绕着带状云雾,令得苏牧看不清真容。

    只能模糊看见,天碑上有古字,流淌道韵,且有一种杀伐气,仿佛每一笔画,都是一座偌大的血染沙场。

    并且,天碑的每一寸,都在向外散发威压,真像是秉承了上天的旨意,有着莫大威势。

    即便苏牧知道,这是在自己的梦境中,也有一些承受不住这天碑威压。

    轰——

    蓦地,九天降雷,劈落在天碑上。

    一瞬间,碑身外缭绕的带状云雾,像是易碎的琉璃,裂成一块块碎片。

    完整的天碑,终于显露在苏牧眼前。

    碑身上方,有着两个古字,苏牧虽不认识,却也能感受到,古字杀伐气很浓,如同千万人鲜血凝练而成。

    古字之下,乃是一副刻画。

    刻画古朴,线条简单,却蕴有一股魔力,能够让苏牧看到最清楚原始的景象。

    一条龙,长达数万米,像是一条绵延无尽的山脉,横压长空,迫得虚空都有些承受不住,差一点就要崩塌,引发无尽的混乱风暴。

    苏牧心神皆震。

    世上多有关于龙的传说,可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龙,多是蛟蛇,最后被人神话为龙,并非真龙。

    真龙如仙,不临凡间。

    不过,此时此刻的苏牧,望着万里长空上那条龙,心头不自觉浮现出“真龙”二字。

    “难道是”

    苏牧想到一种可能,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脚下,便是钱塘江,传说之中,由真龙尸体化成的钱塘江!

    这时,虚空生起阵阵涟漪,一位又一位人影显现,神色漠然,杀意在汹涌。

    这是要屠龙!

    此情此景,无疑印证了苏牧刚才的猜想。

    天碑上那副刻画,就是关于钱塘江的神话——百家诸圣,共屠真龙。

    “人道永昌。”

    一位老者,肩挑日月,手捧书卷,面色肃然。

    他看着真龙,手中书卷无风自动,一页页翻过,无数古字在他身周排列,如同秩序神链在飞旋。

    “斩妖除魔。”

    有道人背负阴阳双鱼图,一扬手中拂尘,诵了一句谒语。

    “天地当有秩序。”

    中年男子神色肃穆,手中一把尺子光晕流转,似有为天地立法规之能。

    “杀!”

    一位将军,身披重恺,手持长戈,相当的直接,直接吼出杀伐之音,背后猩红披风高高扬起,像是血海翻卷。

    百家圣人,齐齐出声,誓要斩杀真龙。

    吼——

    真龙长啸,万米长的身躯,卷动无边风云,虚空寸寸崩毁,混乱的空间风暴,肆虐整座天地。

    然而,这毁天灭地的威能,对于百家圣人而言,微不足道。

    天塌地陷,难灭吾身。

    这便是圣人之能。

    诸圣直面混乱风暴,有人甚至以肉身硬抗真龙,且丝毫不落下风。

    这根本就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斗。

    正如屠龙一词,这是一场屠杀。

    很快,真龙殒命,龙血洒长空,染红半边青天。

    诸圣再次各展神通,直指真龙一身精华——龙珠。

    然而。

    一道墨色光芒突兀亮起。

    诸圣因此却步。

    苏牧瞳孔骤然收缩。

    他第三次看到了那口墨刀。

    此刻,墨刀悬在真龙之尸上空,刀芒炽盛,竟然逼退了百家诸圣。

    “原因。”

    身披重铠的将军,盯着光华闪烁的墨刀,话语冷漠。

    “无规矩,不方圆。”

    手持尺子的中年人亦开口。

    墨刀迟迟没有发声。

    只是光晕流淌,刀芒更加炽盛,绚烂到极致。

    “我们可以听一听你的道理。”手捧书卷的老人迈出一步。

    天地寂静。

    良久,墨刀中终于传出声音:“千百年后,龙珠若是再现,我自然不会再管。”

    身披道袍的男人轻扬拂尘,沉声问道:“意义何在?”

    墨刀中再传出声音:“心气难平。”

    诸圣沉默。

    最终,竟然真的退走。

    天地复归清明。

    苏牧望向下方,却发现墨刀已经消失不见,只剩真龙遗体,一身精气已经消失。

    忽地。

    这头被诸圣屠杀至死的真龙,猛地睁开了眼睛。

    眸子猩红,杀意滔天。

    “啊——”

    苏牧被吓出一身冷汗,猛地从床上坐起。

    小榕阁外,仍是灯火通明,喧嚣声未曾弱下去。

    再没有真龙遗体,诸圣身影。

    梦醒得突然。

    只是苏牧半点不想再进入那个梦境。

    殒命真龙,突兀睁开的那双眸子,实在让他惊出一身白毛汗。

    那个眼神,充满了无穷的怨恨和疯狂。

    像是一只随时会行走诸天,报仇索命的怨灵。

    “第三次梦到那口刀了啊。”

    苏牧穿衣起床,打开窗户,朝阳还未真正升起,天边一片鱼肚白。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将这口墨刀握在手中。”

    如此想着,苏牧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开始修行。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日也荒废不得。

    只是,在转身前的一瞬,苏牧眼角余光,瞥到了一袭白色身影。

    正是昨晚撞碎他花灯,却连一句抱歉也没说的白衣年轻人。

    宁川。

    似是注意到了苏牧的目光,宁川微微抬头。

    他看到了苏牧。

    不过也仅止于看到。

    面容不变,脚步不停,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和动作。

    就好像昨晚的事,根本没发生一样。

第100章 潮来(为舵主小崔先生呢加更)() 
宁川只看了苏牧一眼,便又收回视线,不消片刻,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苏牧看着宁川消失的方向,蹙起两条眉。

    正当时,一群手持棍棒之人,朝着宁川消失的方向,穷追不舍。

    等到这群人远去,才有人低声询问身边人:

    “刚才那不是醉仙楼的人么,这阵仗是干嘛呢?”

    有修士眼中闪过一抹敬畏:“昨晚那场大火,你们不知道么?”

    “什么大火?”

    并不是所有人都整夜未睡,此刻好奇心被勾起,赶忙向知情的那位修士靠了靠。

    “昨晚,醉仙楼大火,烧塌了半座醉仙楼。”

    目睹了全过程的修士,此刻仍有些心有余悸,“这场大火,因一位身穿白衣,坐在角落闷声喝酒的年轻人而起。”

    听得这话,有人疑惑道:“据传,醉仙楼背后,有镇南王撑腰,那白衣年轻人这么大胆,敢去醉仙楼找事儿?”

    修士摇头道:“非也。那白衣年轻人并非故意纵火烧楼,而是”

    一想起昨晚的景象,这位修士不免又下意识吞了口唾沫。

    “白衣年轻人每倒一杯酒,身上剑气便浓厚一分,九杯酒过后,剑气已经充斥整座醉仙楼。”

    “当第十杯酒从酒壶中倒出,那白衣年轻人身上的剑气,终于压制不住,化作一串又一串火光,点燃了半座醉仙楼。”

    闻言,聚在修士身边的所有人,都露出惊容。

    白衣年轻人这把烧塌了半座醉仙楼的火,只是兴之所至?

    这也太疯狂了。

    “这还不算什么,”修士回忆着昨晚的场景,眼中极有惊惧,也有向往。

    “半座醉仙楼被火光笼罩,数百人匆匆向外奔逃。”

    “可是,那位白衣年轻人无动于衷。”

    “他依旧坐在那个角落,默默地倒酒喝。”

    “最后,许是酒兴正浓,他将酒杯抛入火光中,一把握住酒壶,站在漫天的火光中,站在无数的剑气之中,举壶畅饮。”

    万千剑气尽俯首,火光漫天吾独酌。

    众人想象着这幅画面,眼神复杂。

    那场大火烧了半夜,直到黎明方才熄灭。

    闭目独酌的白衣年轻人,也终于睁开了眸子。

    然。

    看着半座被烧成废墟的醉仙楼,白衣年轻人眸中没有一丝波澜。

    就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一般。

    他将手中的酒壶随意地扔在火堆中,然后转身便走。

    醉仙楼掌柜,之所以此前没有阻止白衣年轻人,是觉得有这种漠视一切气概之人,身份或许很恐怖,以至于能够无视自己背后撑腰的势力,因此不敢多去打扰。

    或者说不愿去打扰。

    哪怕半座醉仙楼被毁,可也就是半座楼阁而已,不会伤及醉仙楼根本。

    若是白衣年轻人真的身份恐怖,那他甚至不会让白衣年轻人赔偿损失,不求让白衣年轻人欠下人情,只求在白衣年轻人心中,留下一个印象。

    江湖风波险,多条后路总没错。

    至于白衣年轻人的身份,若是普普通通,那打杀了就是,反正半座楼阁而已,不至于让人太心疼。

    可问题就在于,白衣年轻人根本没看他们一眼,直接转身离去,这下子,醉仙楼掌柜哪还能按捺得住。

    哪怕你身份再恐怖,我醉仙楼也不是吃素的啊,损失可以不赔,可这态度算什么?

    这才有了一群醉仙楼打手穿街过巷,一路去追宁川的场景。

    “那位白衣年轻人,真是好不讲道理啊。”

    有人如此说着,摇了摇头,走进了人流。

    苏牧在小榕阁上,听清了所有。

    他心中对于那名叫宁川的白衣年轻人,越发不喜。

    同时,他也和很多人一样,对于这位白衣年轻人的身份,有些好奇。

    “八月十八潮,当真是鱼龙混杂啊。”

    苏牧轻叹一声,合上了窗户。

    一百零个八字的炼气总纲,在他心头浮现。

    明日才是八月十八,在此之前,他没有浪费时间不去修行的理由。

    吕祖在苏牧隔壁房间,按剑而立,嘴角勾起浅浅的笑意。

    “你笑什么,他修行一直都很刻苦的。”

    有女子穿过墙壁,走进吕祖房间。

    一袭黑裙曳地。

    吕祖不用回头,只听这声音,便知道来人是那九尾妖狐,笑道:

    “听到你夸人,还真是一件稀罕事。”

    苏妲己水蛇一般的腰肢扭动,却没有露出一丝多余的肌肤:

    “因为以前遇到的人,都太过讨厌。”

    吕祖知道,苏妲己说的这些讨厌之人里边,也包括了自己。

    不过,他倒也不在意:“只是,你好像也没什么必要,在我面前这样夸他?”

    苏妲己冷笑一声:“我想夸他便夸了。”

    吕祖摇头笑道:“你是想增加我对他的好感,替他争取一分机缘?”

    心思被看破,苏妲己也不尴尬,下巴微扬:“那又怎样,你迟到这么久,难道不该有所表示?”

    吕祖问道:“那妲己娘娘觉得,贫道该怎么表示?”

    苏妲己开门见山:“我要你那枚莲子。”

    吕祖眉头微挑,示意苏妲己说下去。

    “养气,锻虚,凝实,此乃基础三境。越是基础,便越重要。”

    “养气境界,我已经将苏牧熬炼得足够强。”

    “锻虚境界,我也有办法帮他走到极致圆满。”

    “唯独这凝实境界对于这座天下而言,修行第一个大关卡在七境,可对于我等而言,最难的境界,反而是凝实境。”

    吕祖点头道:“凝实境,颠虚为实。对于苏牧而言,这一境界,的确十分重要。”

    苏妲己收敛笑意,认真道:“所以,我需要你的那枚莲子,帮他突破锻虚境界,并为凝实境界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然而,吕祖这次却没有再点头。

    “苏牧突破锻虚境界,步入凝实境界,大概在钱塘江潮过后几天,那时候我应该还未离去,可以亲自为他熬炼凝实境界根基。”

    苏妲己也没有多说什么。

    吕祖的境界战力,的确比她更适合帮苏牧熬炼境界。

    次日,天际刚燃起一缕亮光。

    整个钱塘城,便响起雷鸣一般的潮汐声。

    八月十八潮,终于到来。

第101章 齐先生的大江(为舵主小崔先生呢加更)() 
天还未亮,长达数百米的挡江栅栏便被扯下。

    早就等在栅栏外的人,瞬间蜂拥而上,朝着观潮堤坝涌去。

    不过虽说这些人看起来黑压压一片,可钱塘城中的人口,却是并未减去多少。

    原因也简单,那些冲向观潮堤坝的人,多是外地来客。少数钱塘城本地人,也是因为小孩子要看稀奇,家中才会分出一个大人,带着小孩去堤坝观潮。

    更多的钱塘城本地人,除了对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